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酰胺通过JNK/c-Jun信号通路诱导胶质瘤细胞自噬性死亡 被引量:4
1
作者 张露勇 张淼 +1 位作者 刘师卜 李锐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905-912,共8页
目的探讨神经酰胺对胶质瘤细胞87-MG和U251自噬性死亡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MTT和流式细胞的方法检测不同浓度神经酰胺刺激87-MG和U251细胞后细胞存活和凋亡的改变;电镜和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自噬和JNK/c-Jun信号通路的改变,JNK... 目的探讨神经酰胺对胶质瘤细胞87-MG和U251自噬性死亡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MTT和流式细胞的方法检测不同浓度神经酰胺刺激87-MG和U251细胞后细胞存活和凋亡的改变;电镜和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自噬和JNK/c-Jun信号通路的改变,JNK药理性抑制剂SP600125特异性抑制JNK通路,观察其对神经酰胺诱导自噬死亡的影响。结果神经酰胺刺激24 h后,87-MG和U251存活呈现时间依赖性下降(P<0.05);相应的细胞死亡数目剂量依赖性升高(P<0.05),但凋亡性死亡比例较低;神经酰胺刺激后镜下观察到的自噬小体计数,LC3B/LC3A和Beclin-1的表达以及JNK/c-Jun的磷酸化程度都增加(P<0.05)。提前给予SP600125抑制JNK信号通路的活性后,可以阻断神经酰胺诱导的细胞自噬性死亡(P<0.05)。结论神经酰胺可诱导胶质瘤细胞87-MG和U251出现自噬性死亡,机制可能与JNK信号通路的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神经酰胺 自噬性死亡 JNK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神经根出脑干区的显微解剖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
作者 李金星 刘如恩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1-113,共3页
责任血管对面神经根出脑干区(root exit zone,REZ)的搏动性压迫是原发性面肌痉挛的主要病因,针对此病因的面神经根显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被认为是当前治疗面肌痉挛的首选方法。但文献中面神经REZ的概念... 责任血管对面神经根出脑干区(root exit zone,REZ)的搏动性压迫是原发性面肌痉挛的主要病因,针对此病因的面神经根显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被认为是当前治疗面肌痉挛的首选方法。但文献中面神经REZ的概念仍较混乱,其具体范围尚需要统一认识。另外,该区相关结构复杂,变异较多,这增加了MVD术的困难。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手术效果,导致了并发症的发生。本文参考近期相关文献,阐明面神经REZ的具体定位、相关显微解剖及其对MVD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神经根显微血管减压术 显微解剖 脑干区 原发性面肌痉挛 手术效果 手术治疗 MVD 搏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瘫患儿周围神经显微缩小术后肌力恢复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于炎冰 张黎 +2 位作者 王薇 武成奇 张文伟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4年第2期92-93,共2页
目的观察肌兴奋治疗仪在脑瘫患儿下肢周围神经显微缩小术后康复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 77例接受周围神经显微缩小术治疗的下肢痉挛脑瘫患儿术后分为治疗组 (3 9例 )和对照组 (3 8例 ) ,前者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加用肌兴奋治疗仪治疗 ... 目的观察肌兴奋治疗仪在脑瘫患儿下肢周围神经显微缩小术后康复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 77例接受周围神经显微缩小术治疗的下肢痉挛脑瘫患儿术后分为治疗组 (3 9例 )和对照组 (3 8例 ) ,前者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加用肌兴奋治疗仪治疗 ,后者仅进行常规康复训练。于肌兴奋治疗仪治疗前、治疗 1个疗程及术后 3个月、6个月时 ,分别对 2组患儿相应肌肉平均肌力进行评定 ,同时评定 2组患儿术后 3个月、6个月的运动功能改善情况 ,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治疗组患者肌力提高和运动功能改善情况均明显好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脑瘫患儿下肢周围神经显微缩小术术后 ,在康复训练的同时应用肌兴奋治疗仪可加快肌力恢复和运动功能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康复 痉挛 显微神经切断术 肌兴奋治疗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顺磁氧化铁和EGFP双标NGF基因修饰中脑神经干细胞的建立
4
作者 邓兴力 龙江 +3 位作者 蔡山 任仲坤 刘如恩 杨智勇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19-323,共5页
目的:建立超顺磁氧化铁(SPIO)、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双标神经生长因子(NGF)基因修饰中脑神经干细胞。方法:以质粒pcDNA3-hNGF、pEGFPN1共转染第三代大鼠胚胎中脑神经干细胞并用SPIO标记。荧光显微镜检测EGFP的表达;免疫细胞化学、W... 目的:建立超顺磁氧化铁(SPIO)、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双标神经生长因子(NGF)基因修饰中脑神经干细胞。方法:以质粒pcDNA3-hNGF、pEGFPN1共转染第三代大鼠胚胎中脑神经干细胞并用SPIO标记。荧光显微镜检测EGFP的表达;免疫细胞化学、Western Blot鉴定NGF的表达;普鲁士蓝染色、透射电镜鉴定SPIO标记。结果:EGFP在基因转染12h后开始表达;免疫细胞化学、Western Blot表明细胞能正确表达NGF;普鲁士蓝染色显示细胞标记率达100%,透射电镜显示SPIO颗粒位于吞饮小泡和胞浆内。结论:建立了SPIO、EG-FP双标记NGF基因修饰中脑神经干细胞,为进一步开展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的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顺磁氧化铁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神经生长因子 中脑神经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周围神经部分切断术治疗肢体痉挛的效果
5
作者 郑重 马延山 +5 位作者 桑林 周峰 解飞 葛留锁 于炎冰 张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6期4205-4207,共3页
目的探讨选择性周围神经部分切断术治疗肢体痉挛的效果。方法选择2003年8月—2010年10月采用选择性周围神经部分切断术治疗的376例肢体痉挛患者,回顾性分析术后立即与随访期间痉挛程度、肌张力、步态功能的改善、生活质量及并发症情况... 目的探讨选择性周围神经部分切断术治疗肢体痉挛的效果。方法选择2003年8月—2010年10月采用选择性周围神经部分切断术治疗的376例肢体痉挛患者,回顾性分析术后立即与随访期间痉挛程度、肌张力、步态功能的改善、生活质量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本组患者平均随访22.4个月,100.0%患者术后立即感觉痉挛状态缓解,随访期间缓解率为93.2%。术后3个月步态功能改善率为76.3%,术后12个月为84.4%。随访期间生活质量提高率为93.2%。术后发生肢体感觉障碍者54例(17.5%),肌力下降者48例(15.6%),随访期间均见好转。随访期间肢体痉挛复发者15例(4.9%)。结论选择性周围神经部分切断术治疗肢体痉挛状态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神经 神经切断术 痉挛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ige综合征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进展
6
作者 吴桂智 田宏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16-521,共6页
Meige综合征是一种以眼睑痉挛和口-下颌肌张力障碍为主要特征的节段型肌张力障碍,早期药物治疗或局部注射肉毒毒素可取得一定疗效,但长期应用导致疗效下降和不良反应给治疗带来挑战。脑深部电刺激术因其安全、有效、微创、可逆、可调控... Meige综合征是一种以眼睑痉挛和口-下颌肌张力障碍为主要特征的节段型肌张力障碍,早期药物治疗或局部注射肉毒毒素可取得一定疗效,但长期应用导致疗效下降和不良反应给治疗带来挑战。脑深部电刺激术因其安全、有效、微创、可逆、可调控等特征,成为一种新型Meige综合征治疗方法。本文对Meige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和发病机制以及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机制和疗效进展进行综述,以提高临床对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Meige综合征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IGE综合征 深部脑刺激法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DSA三维重建成像对观察血管空间解剖关系的价值 被引量:23
7
作者 胡立斌 刘瑞宏 +2 位作者 张思迅 田朝晖 叶志东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9年第1期79-83,共5页
目的探讨旋转DSA三维重建数字减影血管成像(3DDSA)对观察血管空间解剖关系的价值。方法69例患者同时进行了常规DSA和3DDSA检查。常规DSA后进行旋转DSA检查,对旋转DSA采集的数据进行容积三维重建。由2位工作经验丰富的阅片者采用双盲法对... 目的探讨旋转DSA三维重建数字减影血管成像(3DDSA)对观察血管空间解剖关系的价值。方法69例患者同时进行了常规DSA和3DDSA检查。常规DSA后进行旋转DSA检查,对旋转DSA采集的数据进行容积三维重建。由2位工作经验丰富的阅片者采用双盲法对2DDSA和3DDSA的图像进行分析。结果69例患者中,常规DSA诊断阳性病例65例(阳性率94.20%),3DDSA诊断阳性病例62例(阳性率为89.86%)。在常规DSA和3DDSA中,分别有44例(67.69%)阳性病例和62例(100%)阳性病例病变周围血管关系显示清晰满意。结论3DDSA能更清晰地显示病变血管及其与相邻血管间的关系,尤其对血管性病变具有重要价值,是对常规血管造影的重要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放射学 介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激光腰椎间盘减压术 被引量:22
8
作者 袁越 张黎 左焕琮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30-231,共2页
经皮激光腰椎间盘减压术(percutaneous laser disc decompression,PLDD)是近年来兴起的继化学溶核术、经皮腰椎间盘切割抽吸术之后又一种微创手术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有效等优点.本文就其近期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经皮激光腰椎间盘减压术 PLDD 术式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风后非流畅型失语症患者语言激活时左前额皮层血氧反应及血流动力学变化:NIRS的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谢欲晓 沈抒 +5 位作者 孙启良 大西幸子 敖纯利 李荔 酒谷薰宗 左焕宗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期6-10,共5页
目的:探讨NIRS检测认知激活状态大脑功能性变化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运用近红外光谱(nearinfraredspectroscopy,NIRS)技术监测脑血管病(CVD)失语症组、CVD非失语症组及正常人组共36名被试语言活动时大脑左前额氧代谢和血流动力学的相... 目的:探讨NIRS检测认知激活状态大脑功能性变化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运用近红外光谱(nearinfraredspectroscopy,NIRS)技术监测脑血管病(CVD)失语症组、CVD非失语症组及正常人组共36名被试语言活动时大脑左前额氧代谢和血流动力学的相应变化,并将CVD合并非流畅性失语症患者的参数变化与正常的成年人及脑血管病未合并失语症患者的变化进行了比较。结果:①NIRS参数的变化在CVD非失语症组及正常人组中均各有50%被试呈现氧合血红蛋白和总血红蛋白同时上升,而还原血红蛋白无明显改变或稍有下降。②CVD失语症组中50%的被试、CVD非失语症组与正常人组各有16.7%被试显示随着氧合血红蛋白和总血红蛋白的增加,还原血红蛋白亦有所增加。结论:语言激活在各组被试的左前额皮层的脑血氧反应和血流动力学变化呈现多样性,失语症患者的还原血红蛋白随着氧合血红蛋白和总血红蛋白的增加亦有所增加,提示失语病人的左前额皮层在语言任务期间比非失语病人利用更多的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非流畅型失语症 语言激活 左前额皮层 血氧反应 血流动力学 近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损伤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9
10
作者 雷德强 赵洪洋 +1 位作者 刘如恩 邓兴力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71-74,共4页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的治疗至今仍是医学界的难题之一,据报道,其年发病率为(20~40)/100万。目前因脊髓损伤造成的劳动能力丧失、生活不能自理、并发症等严重问题日益困扰整个社会。随着人们对脊髓损伤病理生理过...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的治疗至今仍是医学界的难题之一,据报道,其年发病率为(20~40)/100万。目前因脊髓损伤造成的劳动能力丧失、生活不能自理、并发症等严重问题日益困扰整个社会。随着人们对脊髓损伤病理生理过程认识的不断深入,各种治疗方法不断取得新进展。本文将概括介绍近年来脊髓损伤的治疗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治疗方法 INJURY 病理生理过程 年发病率 劳动能力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蝶垂体瘤手术并发蛛网膜下腔出血致脑血管痉挛4例 被引量:3
11
作者 孙吉书 陈国强 左焕琮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376-377,共2页
经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并发严重脑血管痉挛者极北京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外科进修医师现在山东即墨市医院脑外科(266200)△北京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外科为罕见。北京中日友好医院从1984年10月至1997年10月共收治的156... 经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并发严重脑血管痉挛者极北京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外科进修医师现在山东即墨市医院脑外科(266200)△北京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外科为罕见。北京中日友好医院从1984年10月至1997年10月共收治的156例中,4例(26%)CT证实并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肿瘤 外科手术 并发症 蛛网膜下腔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功能实验动物操作平台 被引量:5
12
作者 雷德强 刘如恩 +1 位作者 邓兴力 赵洪洋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7期53-55,共3页
目的介绍一种用于实验动物手术、立体定向给药、PET、核磁共振、CT、电生理检测等操作的多功能实验操作平台。方法采用高强度的有机玻璃板、有机玻璃棒和尼龙棒等工程塑料制作多功能实验操作平台,在该装置的固定下,完成各种实验动物手... 目的介绍一种用于实验动物手术、立体定向给药、PET、核磁共振、CT、电生理检测等操作的多功能实验操作平台。方法采用高强度的有机玻璃板、有机玻璃棒和尼龙棒等工程塑料制作多功能实验操作平台,在该装置的固定下,完成各种实验动物手术、立体定向给药、PET、磁共振成像、CT、电生理检测等操作。结果用该操作平台实验动物得到了稳妥固定、精确定位,并实现各项实验指标的无失真的观测。结论该操作平台设计合理、使用简单、功能多样,是一种良好的实验动物操作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动物 操作平台 立体定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海马硬化的内侧颞叶癫^(18)F-FDG PET定量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冬燕 郑玉民 +6 位作者 李小璇 金超岭 李锐 常飞燕 谢晟 焦劲松 彭丹涛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36-341,共6页
研究背景伴海马硬化的内侧颞叶癫是最常见的部分性癫类型,涉及复杂的神经网络。18F-脱氧葡萄糖(18F-FDG)PET有助于揭示癫的脑代谢特征。本研究基于18F-FDG PET定量分析探讨伴海马硬化的内侧颞叶癫的代谢特征模式。方法共23例伴... 研究背景伴海马硬化的内侧颞叶癫是最常见的部分性癫类型,涉及复杂的神经网络。18F-脱氧葡萄糖(18F-FDG)PET有助于揭示癫的脑代谢特征。本研究基于18F-FDG PET定量分析探讨伴海马硬化的内侧颞叶癫的代谢特征模式。方法共23例伴海马硬化的内侧颞叶癫患者和性别、年龄相匹配的正常对照者行头部MRI和18F-FDG PET检查,将PET图像配准至国际标准空间,并根据自动解剖分区模板将皮质和皮质下核团分割为90个兴趣区,计算全脑、双侧大脑半球和各兴趣区标准化摄取(SUV)值。结果伴海马硬化的内侧颞叶癫患者全脑校正SUV值低于正常对照者(1.13±0.06对1.20±0.10;t=-3.245,P=0.002),伴海马硬化的内侧颞叶癫患者左侧大脑半球校正SUV值低于右侧大脑半球(1.10±0.06对1.15±0.06;t=-2.710,P=0.010)。与正常对照者相比,伴海马硬化的内侧颞叶癫患者有15个兴趣区代谢降低,分别位于左侧颞叶,包括海马、海马旁回、杏仁核、颞极上部、颞极中部、颞下回、颞横回、梭状回,以及左侧颞叶外结构,包括额下回岛盖、Rolandic岛盖、岛叶、扣带回中部、尾状核、壳核、丘脑。结论18F-FDG PET定量分析可以从代谢角度揭示伴海马硬化的内侧颞叶癫的代谢特征模式,有助于加深对伴海马硬化的内侧颞叶癫病理生理学机制的理解,也为进一步研究此类患者功能改变和癫发作进程提供参考和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颞叶 海马 磁共振成像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4
作者 邓兴力 刘如恩 +1 位作者 雷德强 冯忠堂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7期63-67,共5页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特征性的病理改变为黑质纹状体多巴胺能神经元选择性缺失以及胞浆内涵物Lewy小体的形成。PD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但已经明确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在PD的发病...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特征性的病理改变为黑质纹状体多巴胺能神经元选择性缺失以及胞浆内涵物Lewy小体的形成。PD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但已经明确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在PD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为阐明PD的病理生理机制,进一步探索新的治疗手段,迫切需要与PD密切相似的模型。本文将就目前发展的各种PD模型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模型 LEWY小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椎脱位并发椎间盘突出的治疗 被引量:1
15
作者 袁越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SCD 1996年第3期131-132,共2页
颈椎脱位并发椎间盘突出的治疗袁越颈椎脱位并发椎间盘突出文献报告其发生率为40%~80%[1]。早期诊断颈椎脱位并发椎间盘突出对于选择治疗方法,避免椎间盘突出加重导致脊髓二次损伤有着明显的临床意义。现将我们1992年2... 颈椎脱位并发椎间盘突出的治疗袁越颈椎脱位并发椎间盘突出文献报告其发生率为40%~80%[1]。早期诊断颈椎脱位并发椎间盘突出对于选择治疗方法,避免椎间盘突出加重导致脊髓二次损伤有着明显的临床意义。现将我们1992年2月~1995年1月收治的12例颈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脱位 椎间盘突出 并发症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复发性脑胶质瘤术中放射治疗
16
作者 王世杰 左焕琮 +1 位作者 张思迅 周伟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83-85,共3页
10例恶性复发性脑胶质瘤经再次手术加术中放射治疗后,1年生存率为100%,2年为50%;再复发中位期间为9个月。本文报告术中放射治疗方法,并对其优点及治疗结果进行讨论。
关键词 脑肿瘤 恶性 术中 放射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性电刺激对成人下肢解痉术后肌力恢复的影响
17
作者 张黎 于炎冰 王薇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4年第2期94-95,共2页
目的观察下肢痉挛患者术后应用肌兴奋治疗仪的疗效。方法将 49例接受手术治疗的下肢痉挛患者术后分为治疗组 (2 1例 )和对照组 (2 8例 )。两组患者术后均进行常规康复训练 ,但治疗组患者加用肌兴奋治疗仪治疗。于肌兴奋治疗仪治疗前及术... 目的观察下肢痉挛患者术后应用肌兴奋治疗仪的疗效。方法将 49例接受手术治疗的下肢痉挛患者术后分为治疗组 (2 1例 )和对照组 (2 8例 )。两组患者术后均进行常规康复训练 ,但治疗组患者加用肌兴奋治疗仪治疗。于肌兴奋治疗仪治疗前及术后 3个月、6个月时分别对两组患者相应肌肉平均肌力进行评定。结果治疗组患者肌力提高和运动功能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 (P <0 .0 5 ,P <0 .0 1)。结论下肢痉挛患者术后进行康复训练时 ,应用肌兴奋治疗仪可加快肌力恢复和运动功能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颅脑损伤 康复 痉挛 神经后根部分切断术 显微神经切断术 肌兴奋治疗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