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下肢静脉曲张的外科综合治疗 被引量:21
1
作者 叶志东 刘鹏 +4 位作者 王非 林凡 曹德生 杨煜光 王凤林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0-43,共4页
目的探讨下肢静脉曲张外科综合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0年7月-2006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2200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外科手术治疗的资料,其中1802例患者采用激光联合透光直视旋切术;82例采用射频联合透光直视旋切术;218例采... 目的探讨下肢静脉曲张外科综合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0年7月-2006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2200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外科手术治疗的资料,其中1802例患者采用激光联合透光直视旋切术;82例采用射频联合透光直视旋切术;218例采用选择性内翻式大隐静脉剥脱联合硬化剂治疗或透光直视旋切术;98例分别采用激光、高位结扎、射频处理大隐静脉主干,辅以曲张静脉团的手术切除、激光、电凝、皮下连续缝扎或硬化剂注射方法治疗。对于伴有交通支功能不全的患者,术中结扎或切断交通支;对于严重深静脉瓣功能不全的患者,同时处理深静脉瓣。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大隐静脉返流消失,静脉曲张消失,均临床治愈,手术时间为20—78min,平均40min。结论激光、射频、内翻剥脱是治疗大隐静脉返流的有效方法。手术切除、皮下连续逢扎、电凝(分支)、硬化剂注射对静脉团的处理有很好的效果。切断结扎返流的交通支十分重要。透光直视旋切术对静脉团的处理十分理想,治疗彻底,但需注意操作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静脉曲张 外科治疗 静脉腔内闭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ppo-YAP信号通路与心血管系统发育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徐荣伟 温见燕 刘鹏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5年第3期233-234,共2页
Hippo信号通路是一个高度保守的生长控制信号通路,最初在果蝇细胞内发现,可抑制细胞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1-2],在胚胎发育和组织器官形成等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直接关系[3]。Yes相关蛋白(Yes-associated protei... Hippo信号通路是一个高度保守的生长控制信号通路,最初在果蝇细胞内发现,可抑制细胞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1-2],在胚胎发育和组织器官形成等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直接关系[3]。Yes相关蛋白(Yes-associated protein)即YAP,是一种多功能的细胞内连接蛋白和转录共激活因子[4],在Hippo信号通路中起中心枢纽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ppo通路 Yes相关蛋白 心血管系统 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白细胞端粒长度与初发卒中患者心脑血管死亡风险的关系 被引量:1
3
作者 陈宇 王玉瑶 +6 位作者 范靖尧 刘鹏 叶志东 陈洁 刘继斌 惠汝太 张伟丽 《中国卒中杂志》 2013年第5期368-374,共7页
目的 探讨外周血白细胞端粒长度缩短对初发卒中患者心脑血管死亡风险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随访研究,纳入2000年12月至2001年12月全国7家临床中心的急性起病的发病3周内的1662例初发卒中患者,根据国际疾病分类第9版标准分为动... 目的 探讨外周血白细胞端粒长度缩短对初发卒中患者心脑血管死亡风险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随访研究,纳入2000年12月至2001年12月全国7家临床中心的急性起病的发病3周内的1662例初发卒中患者,根据国际疾病分类第9版标准分为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725例)、腔隙性脑梗死(481例)和脑出血(456例),患者发病后4~5周抽取外周静脉血,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外周白细胞端粒长度。通过Cox生存回归模型分析端粒长度与卒中后全因死亡和心脑血管死亡风险的关系。结果 所有研究对象随访中[随访时间4.5年(中位数)],312例死亡,其中181例死于心脑血管疾病。校正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吸烟、饮酒、血脂、血糖、糖尿病、高血压、卒中家族史后,发现在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中,端粒较短时发生全因死亡的风险增加69%[校正相对风险(adjusted relative risk,adj.RR)1.69,95%可信区间(confidenceinterval,CI)1.07~2.67;P=0.02],心脑血管死亡风险增加是长端粒组的2.57倍(adj.RR2.57,95%CI1.24~5.31;P=0.01)。腔隙性脑梗死和脑出血患者中,未发现端粒缩短与全因死亡(adj.RR1.14,95%CI0.59~2.18,P=0.35;adj.RR0.92,95%CI0.57~1.50,P=0.59)、心脑血管死亡风险(adj.RR1.95,95%CI0.76~4.97,P=0.24;adj.RR1.06,95%CI0.59~1.89,P=0.56)的关系。结论 外周血白细胞端粒缩短有可能作为评估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发生全因死亡和心脑血管死亡风险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长度 卒中 心脑血管死亡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胸微创封堵术治疗继发孔房间隔缺损140例分析 被引量:20
4
作者 钱松屹 张总刚 +7 位作者 刘筠 郭永忠 郭盛 马中原 杜宇奎 买买提艾力.艾则孜 陶建双 刘鹏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50-653,共4页
目的探讨经胸小切口继发孔房间隔缺损(ASD)微创封堵术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8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140例继发孔房间隔缺损患者,其中男47例、女93例,年龄3-63岁,房间隔缺损直径6-36 mm。患者均于静吸复合全麻下,经右... 目的探讨经胸小切口继发孔房间隔缺损(ASD)微创封堵术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8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140例继发孔房间隔缺损患者,其中男47例、女93例,年龄3-63岁,房间隔缺损直径6-36 mm。患者均于静吸复合全麻下,经右前胸第4肋间小切口进胸,在术中经食管超声(TEE)引导下行房缺封堵术。结果 134例患者经封堵器封堵成功。6例患者因封堵不成功,改行体外循环下ASD修补术。封堵失败原因包括:术后封堵伞脱落2例,均为中央型大ASD,以及术中封堵不成功4例,其中术中TEE发现残余分流2例、筛孔状ASD 1例、术中封堵器脱落1例。术后规律随访,随访期间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TEE引导下经胸小切口非体外循环下ASD封堵术安全、有效、创伤小、操作简便,有一定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胸小切口 继发孔房间隔缺损 封堵器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凝及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病理研究 被引量:18
5
作者 栾景源 董国祥 +2 位作者 刘鹏 赵军 李天润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3期289-292,共4页
目的观察电凝和激光对静脉的破坏程度,比较两种方法对曲张下肢静脉闭塞的差异。方法20例静脉曲张患者,分别接受电凝(n=10)和激光(n=10)治疗后取材静脉比较病理变化。8只犬随机分为2组,分别用常规电凝、激光法处理后肢内侧隐静脉,术后即... 目的观察电凝和激光对静脉的破坏程度,比较两种方法对曲张下肢静脉闭塞的差异。方法20例静脉曲张患者,分别接受电凝(n=10)和激光(n=10)治疗后取材静脉比较病理变化。8只犬随机分为2组,分别用常规电凝、激光法处理后肢内侧隐静脉,术后即刻、7天、14天取材,观察静脉病理变化。结果电凝和激光治疗后均可见静脉壁内皮细胞脱落、平滑肌细胞结构不清、弹力纤维和胶原纤维断裂、腔内血栓形成、管腔闭塞;7天时血栓部分机化并与管壁粘连,两组均出现缝隙样微小再通;14天时胶原纤维、平滑肌细胞、弹力纤维增生,血栓完全机化,再通情况变化不明显。结论电凝和激光均可导致静脉闭塞,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曲张 微创治疗 电凝 激光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腔内治疗髂静脉梗阻合并急性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经验 被引量:12
6
作者 叶志东 樊雪强 +4 位作者 王非 林凡 杨煜光 钱松屹 刘鹏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4期344-346,共3页
目的探讨腔内治疗髂静脉梗阻合并急性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8年10月~2011年9月,19例急性DVT接受手术取栓联合同侧髂静脉腔内支架置入术。DVT位于左髂-股静脉及下腔静脉3例,双侧髂-股静脉2例,其余1... 目的探讨腔内治疗髂静脉梗阻合并急性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8年10月~2011年9月,19例急性DVT接受手术取栓联合同侧髂静脉腔内支架置入术。DVT位于左髂-股静脉及下腔静脉3例,双侧髂-股静脉2例,其余14例均在左髂静脉。均有患肢明显肿胀,其中12例伴患肢疼痛。DVT发病时间(3.2±1.3)d。取栓前均先置入下腔静脉滤器,取栓后即刻静脉造影发现髂静脉狭窄者先行球囊扩张再置入自膨式支架。结果 18例取栓后造影示髂静脉狭窄,其中髂静脉压迫综合征(iliac vein compression syndrome,IVCS)15例(78.9%),残留狭窄3例;1例未发现髂静脉狭窄。18例有狭窄者共置入22枚自膨式支架,手术均获成功。1例术后伤口血肿。随访16例,随访时间2~26个月(平均10.3月),疼痛症状均消失,2例行走后下肢轻度肿胀,均未出现血栓复发。结论腔内治疗髂静脉梗阻合并急性DVT安全、有效,早期临床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置入 取栓术 深静脉血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膜支架动脉置入治疗肾移植后假性动脉瘤2例报告 被引量:3
7
作者 杨志豪 刘鹏 +3 位作者 叶志东 周晓峰 刘乃波 张钊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8年第10期912-913,共2页
关键词 移植肾假性动脉瘤 带膜支架血管 置入治疗 移植后 血管并发症 肾移植术后 肾功能减退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腔内及杂交手术治疗主髂动脉硬化闭塞症 被引量:5
8
作者 张建彬 徐荣伟 +2 位作者 甄亚楠 刘鹏 叶志东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0-113,共4页
目的 探讨主髂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腔内及杂交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0年1月~2013年12月腔内及杂交手术治疗主髂动脉硬化闭塞症90例资料,根据Rutherford分级,1级6例,2级7例,3级32例,4级27例,5级18例。共植入支架230枚... 目的 探讨主髂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腔内及杂交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0年1月~2013年12月腔内及杂交手术治疗主髂动脉硬化闭塞症90例资料,根据Rutherford分级,1级6例,2级7例,3级32例,4级27例,5级18例。共植入支架230枚,同时行动脉旁路移植13例,内膜剥脱20例,取栓5例。结果90例均成功完成手术。术后1周Ruthedbrd分级较术前提高1级29例,2级33例,3级14例,与术前相同14例。术后1周ABI从术前的0.37±0.19提高至0.86±0.86(t=30.480,P=0.000)。围手术期死亡1例(1.1%),穿刺部位血肿4例,[足母]趾坏疽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1例,人工血管血栓形成1例,切口脂肪液化2例。随访12~50个月,(15.7±8.8)月,一期通畅率85.4%(70/82),二期通畅率96.3%(79/82)。结论主髂动脉硬化闭塞症腔内治疗效果良好,部分复杂患者可应用杂交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硬化闭塞症 主髂动脉 腔内成形 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联合透光直视旋切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 被引量:5
9
作者 刘鹏 王非 +3 位作者 林凡 曹德生 叶志东 王凤林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5年第3期229-229,231,共2页
目的介绍激光联合透光直视旋切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方法. 方法局部麻醉联合静脉麻醉或硬膜外麻醉下激光联合透光直视旋切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250例(323条肢体). 结果 323条肢体均获得满意疗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住院1~7 d,平均3 d.98... 目的介绍激光联合透光直视旋切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方法. 方法局部麻醉联合静脉麻醉或硬膜外麻醉下激光联合透光直视旋切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250例(323条肢体). 结果 323条肢体均获得满意疗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住院1~7 d,平均3 d.98例随访1~14个月,平均7.6月,2例大隐静脉内有血流,余96例无复发. 结论激光联合透光直视旋切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方法简单、美观、疗效好、复发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静脉曲张 激光 透光直视旋切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内占位病变35例手术术式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钱松屹 王凤林 +6 位作者 刘鹏 王非 林凡 曹德生 曹永彤 叶志东 杨煜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100-1102,共3页
目的:探讨心脏不同占位病变的手术方法,最大限度避免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分析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心脏·血管外科1985年1月至2005年12月治疗的35例心内占位病变患者的病变情况及手术方式。35例心脏占位病变中,心脏肿瘤32例,... 目的:探讨心脏不同占位病变的手术方法,最大限度避免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分析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心脏·血管外科1985年1月至2005年12月治疗的35例心内占位病变患者的病变情况及手术方式。35例心脏占位病变中,心脏肿瘤32例,其中良性肿瘤29例,恶性肿瘤3例,心内血栓3例。根据心内占位病变部位、形态、大小、性质不同采用不同术式,包括直视下摘除及剔除术、直视下姑息切除、内窥镜套扎切除等,同期手术包括三尖瓣成形、二尖瓣成形、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结果:手术效果良好,无围术期栓子脱落、无死亡,良性病变患者全部治愈出院,恶性肿瘤患者症状好转出院。结论:心脏占位病变一经诊断应尽快手术,良性病变均可彻底切除,恶性肿瘤因浸润广泛难以彻底切除、姑息性手术效果肯定,左室深部肿瘤可以应用内窥镜切除避免切开左室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肿瘤 心脏外科手术 术式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被引量:2
11
作者 郑敏 李春梅 +1 位作者 叶志东 贾冬林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1年第6期510-513,共4页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和CDFI技术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术前诊断及术后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二维超声和CDFI于CEA术前、术后对比观察66例颈动脉狭窄患者的血管内径、狭窄率及血流动力学参数,将术前超声检出结果与DSA结果进行对...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和CDFI技术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术前诊断及术后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二维超声和CDFI于CEA术前、术后对比观察66例颈动脉狭窄患者的血管内径、狭窄率及血流动力学参数,将术前超声检出结果与DSA结果进行对照。结果术前超声检出6例颈动脉狭窄60%~69%,53例狭窄70%~99%,7例颈动脉闭塞,与DSA相比,超声诊断准确率为95.45%(63/66)。CEA术后狭窄处颈动脉内径显著增宽,血流速度明显下降,血流动力学参数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均<0.001)。术后随访效果满意。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动脉狭窄的诊断率较高,能客观反映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改变,在CEA术前筛查诊断及术后疗效评价中均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植肾动脉栓塞处理失功能移植肾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3
12
作者 杨志豪 叶志东 +5 位作者 刘鹏 刘乃波 李文华 岩正 张冠 张钊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8年第4期308-310,共3页
目的探讨移植肾动脉栓塞术处理失功能移植肾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7例失功能移植肾进行经皮移植肾动脉栓塞治疗,其中7例单纯行弹簧栓子栓塞,10例行明胶海绵+弹簧栓子栓塞。结果14例术后3周内停用全部免疫抑制剂;2例小剂量激素维持约6个月... 目的探讨移植肾动脉栓塞术处理失功能移植肾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7例失功能移植肾进行经皮移植肾动脉栓塞治疗,其中7例单纯行弹簧栓子栓塞,10例行明胶海绵+弹簧栓子栓塞。结果14例术后3周内停用全部免疫抑制剂;2例小剂量激素维持约6个月后停用,随访情况良好;1例因持续发热、移植肾疼痛手术切除。14例出现明显的"栓塞后综合征";术中发生弹簧栓子脱落1例;术中发生心绞痛、术后1天后发生心肌梗死1例。结论对移植肾失功能病人,移植肾动脉栓塞术安全、有效,可避免手术切除,但应注意可能发生的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肾 肾动脉 栓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内动脉狭窄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1
13
作者 叶志东 刘鹏 +3 位作者 王非 林凡 曹德生 王凤林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9-61,共3页
目的总结颈内动脉内膜切除术(CEA)治疗颈内动脉重度狭窄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0月-2006年10月在我科行CEA的95例患者(97次)的临床资料,97次均为初次手术,无二次手术;65例术前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21例术前曾... 目的总结颈内动脉内膜切除术(CEA)治疗颈内动脉重度狭窄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0月-2006年10月在我科行CEA的95例患者(97次)的临床资料,97次均为初次手术,无二次手术;65例术前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21例术前曾患脑梗死。所有患者术前经选择性颈动脉造影证实狭窄程度均大于70%,其中50例狭窄程度大于95%,35例对侧伴有颈动脉狭窄或闭塞。颈动脉分叉位置平第2颈椎水平5例,第2颈椎水平以上1例。43例患者术前行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合并冠心病,其中18例同期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结果所有术前有临床症状的患者术后有较明显改善,表现为TIA消失、记忆力明显好转和语言障碍恢复等;1例患者术后出现舌下神经损伤,该患者颈动脉分叉位于第2颈椎水平以上。术后随访6—60个月,1例在随访期间因心脏病死亡,其余患者病情稳定。结论CEA是治疗颈内动脉重度狭窄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内动脉内膜切除术 颈动脉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