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肠道菌群和呼吸系统疾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8
1
作者 肖锶瑶 张纾难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165-1172,共8页
肠道菌群是定植在肠道内的庞大微生物群落。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在生物体内的新陈代谢、免疫系统发育、炎性反应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与消化系统、免疫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等疾病密切相关。随着微生物分析技术的发展,肠道菌群与呼... 肠道菌群是定植在肠道内的庞大微生物群落。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在生物体内的新陈代谢、免疫系统发育、炎性反应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与消化系统、免疫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等疾病密切相关。随着微生物分析技术的发展,肠道菌群与呼吸系统疾病之间的关系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肠-肺轴”的提出更为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机制研究和治疗手段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综述了肠道和呼吸道菌群的相关性以及与肠-肺轴之间的交互作用,重点介绍了肠道菌群与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气道过敏性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囊性纤维化、肺结核、肺癌等呼吸系统疾病之间的关系和作用机制,以期为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机制研究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微生物群落 肠道微生态 呼吸系统疾病 肠-肺轴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洪春教授治疗慢阻肺稳定期用药规律探析 被引量:6
2
作者 刘迪 张巍 张洪春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14期1104-1108,1115,共6页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张洪春教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整理张洪春教授治疗慢阻肺稳定期患者的处方,对其进行频数统计、关联规则、复杂系统熵聚类等分析。结果:共筛选出111诊次处方,包含中药100...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张洪春教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整理张洪春教授治疗慢阻肺稳定期患者的处方,对其进行频数统计、关联规则、复杂系统熵聚类等分析。结果:共筛选出111诊次处方,包含中药100味,药性以温、寒、平为主,药味以甘、苦、辛为主,归经多归属于肺、脾、肝、肾经,提取药物核心组合34个,置信度为1的关联规则38条,得到新处方3个,核心处方为:当归15 g、太子参30 g、山茱萸15 g、五味子15 g、款冬花15 g、紫菀15 g、茯苓15 g、紫苏子15 g、紫苏叶15g、麻黄10 g、甘草3 g。结论:张洪春教授以补益肺脾肾为基本治法,兼以止咳化痰平喘、行气活血散瘀来治疗慢阻肺稳定期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 张洪春 用药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纾难教授治疗肺结节的用药规律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冬霞 王浩浩 +2 位作者 罗雪 樊佳佳 张纾难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23期3395-3399,共5页
目的:分析总结张纾难教授治疗肺结节的用药经验与规律。方法:收集整理张纾难教授近4年来治疗肺结节的中药处方,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多维度分析处方药物的四气五味、归经、核心处方及药物群组。结果:对221首处方进行中药频次统计,共涉及... 目的:分析总结张纾难教授治疗肺结节的用药经验与规律。方法:收集整理张纾难教授近4年来治疗肺结节的中药处方,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多维度分析处方药物的四气五味、归经、核心处方及药物群组。结果:对221首处方进行中药频次统计,共涉及171味中药,常用药物性味分别是温、寒,苦、辛;最常用归脾经、肝经、肺经药物;最常使用的药味为黄芪、桂枝、川贝母;常用药对是“生黄芪,桂枝”“生黄芪,川贝母”。关联规则分析得出由“黄芪、桂枝、川贝母、夏枯草、陈皮、郁金、生龙骨、生牡蛎、山慈菇”9味核心药物组成的关联网络,聚类分析得到4首新方。结论:张纾难教授在治疗肺结节时注重扶正以祛邪,寒温并用,清补共施,善用脾经、肝经、肺经药物,补脾益气,化痰散结,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纾难 肺结节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 用药规律 中药 寒温并用 清补兼施 数据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痿冲剂对肺纤维化小鼠肺纤维化、自噬与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
4
作者 王蓓蕾 于洋 +2 位作者 韩桂玲 周庆伟 张纾难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5年第5期613-617,共5页
目的:探讨肺痿冲剂对肺纤维化小鼠的治疗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32只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肺痿冲剂组,每组8只。后3组采用博莱霉素气管内注射构建肺纤维化模型。建模后次日开始,假手术组、模型组气管注射等量生理... 目的:探讨肺痿冲剂对肺纤维化小鼠的治疗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32只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肺痿冲剂组,每组8只。后3组采用博莱霉素气管内注射构建肺纤维化模型。建模后次日开始,假手术组、模型组气管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肺痿冲剂组分别灌胃雷帕霉素(4 mg/kg)、肺痿冲剂(13 mL/kg),均干预2周。采用Masson染色观察组织胶原沉积情况,透射电镜下观察肺组织自噬小体,ELISA法测定肺组织TGF-β1、羟脯氨酸含量,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肺组织上皮间质转化指标E-cadherin、α-SM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组织自噬相关指标mTOR、Beclin-1、LC3Ⅱ/Ⅰ、P62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肺组织胶原沉积面积百分比增加,自噬小体减少,TGF-β1、羟脯氨酸含量和α-SMA、mTOR及P62表达水平升高,E-cadherin、Beclin-1及LC3Ⅱ/Ⅰ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阳性对照组、肺痿冲剂组肺组织胶原沉积面积百分比降低,自噬小体增多,TGF-β1、羟脯氨酸含量,α-SMA、mTOR及P62表达水平降低,E-cadherin、Beclin-1及LC3Ⅱ/Ⅰ表达水平升高(P<0.05)。结论:肺痿冲剂可能通过协同调控自噬与上皮间质转化改善肺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纤维化 肺痿冲剂 自噬 上皮间质转化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