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期镇痛疗法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路东升 宏玉权 +2 位作者 马丹丹 司马蕾 樊碧发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3期160-162,共3页
目的 :探讨早期镇痛疗法对复发性口腔溃疡 (RAU )的疗效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 6 0例 ,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 30例。治疗组口服万络 ,5 0mg/天 ;对照组口服替硝唑 1.0 g/天 ,观察镇痛疗法对溃疡愈合的影响。结果 :治... 目的 :探讨早期镇痛疗法对复发性口腔溃疡 (RAU )的疗效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 6 0例 ,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 30例。治疗组口服万络 ,5 0mg/天 ;对照组口服替硝唑 1.0 g/天 ,观察镇痛疗法对溃疡愈合的影响。结果 :治疗、对照组用药 2天的痊愈率 :治疗组为 13.33% ,对照组为 0 %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治疗、对照组 2天总有效率分别为 80 %和 10 %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治疗 4天的痊愈率 ,镇痛治疗组为 73.33% ,明显高于对照组 33.33%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治疗、对照组 4天总有效率分别为 93.33%和 80 % ,差异不显著 (P >0 .0 5 )。结论 :早期镇痛疗法治疗RAU具有缓解持续顽固性疼痛、快速治愈口腔溃疡、改善进食状况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 早期镇痛 复发性口腔溃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口腔数字成像系统诊断牙齿及牙周疾病的研究
2
作者 马良 田慧颖 +3 位作者 姚军 冯超 晋江丰 马丹丹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1999年第2期99-101,共3页
目的:研究应用数字化成像系统检查牙齿和牙周的不同病变。材料和方法:应用国产口腔数字成像系统检查347颗牙齿的牙体和牙周病变。结果:口腔数字成像系统操作简便,放射剂量明显减少,获得的不同牙位和各种病变的图像质量基本优良... 目的:研究应用数字化成像系统检查牙齿和牙周的不同病变。材料和方法:应用国产口腔数字成像系统检查347颗牙齿的牙体和牙周病变。结果:口腔数字成像系统操作简便,放射剂量明显减少,获得的不同牙位和各种病变的图像质量基本优良,但影像覆盖范围小于常规X线牙片。结论:应用口腔数字成像系统可以满足临床诊断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成像 X线 牙病 牙周病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迭代计算的传动矫治技术的动态生物力学分析
3
作者 毛渤淳 田雅婧 张杰铌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437-437,共1页
目的传动直丝弓(transmission straight wire,TSW)矫治器被证明用于骨性Ⅲ类错合患者的掩饰性治疗是有效的。本研究采用时间依赖的四维有限元方法(4D finite element method,4D FEM)对比传统直丝弓矫治器与传动矫治器在正畸治疗中的生... 目的传动直丝弓(transmission straight wire,TSW)矫治器被证明用于骨性Ⅲ类错合患者的掩饰性治疗是有效的。本研究采用时间依赖的四维有限元方法(4D finite element method,4D FEM)对比传统直丝弓矫治器与传动矫治器在正畸治疗中的生物力学特征。方法建立包含下颌牙列、牙周膜、传动矫治器和直丝弓矫治器的有限元模型。两组均模拟相同的Ⅲ类轻力弹性牵引。采用牙周膜迭代变形计算方法模拟牙齿的长期移动。两组均进行1000次迭代计算。搭建牙列中每颗牙的局部坐标系,对比计算前后牙齿的位置、托槽及弓丝的接触关系等。结果TSW组中切牙舌向移动3.40 mm,舌向倾斜17.49°,侧切牙舌向移动3.24 mm,舌向倾斜15.22°;SW组中切牙舌向移动2.06 mm,舌向倾斜11.49°,侧切牙舌向移动1.93 mm,舌向倾斜10.27°。TSW组第一、二磨牙远中倾斜分别为2.05 mm、9.38°和1.88 mm、10.10°;SW组第一、二磨牙远中倾斜分别为1.13 mm、5.26°和0.54 mm、5.71°。TSW组弓丝进入尖牙托槽切角区,而SW组弓丝则明显进入尖牙托槽主动范围。结论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基于时间的四维有限元模型,能较好地预测TSW矫治器下颌全牙弓远移过程中正畸牙移动的情况。在Ⅲ类错畸形患者的TSW矫治中,尖牙托槽的切角结构和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切牙 中切牙 弓丝 尖牙 生物力学分析 局部坐标系 矫治器 矫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显微超声技术进行根管再治疗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22
4
作者 田慧颖 冯超 +1 位作者 赵晶 刘丽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09-512,共4页
目的探讨牙科手术显微镜结合超声工作器械进行根管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需要进行根管再治疗的111例患者的124颗患牙164个根管为研究对象,使用显微超声技术进行再治疗,统计根管再治疗的成功率。结果124颗患牙中,103颗完成了根管再... 目的探讨牙科手术显微镜结合超声工作器械进行根管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需要进行根管再治疗的111例患者的124颗患牙164个根管为研究对象,使用显微超声技术进行再治疗,统计根管再治疗的成功率。结果124颗患牙中,103颗完成了根管再治疗并获得临床成功,其成功率为83.06%;按根管数计算,164个根管有136个治疗成功,成功率为82.93%。按根管数计算,去除根管钙化物和取根管内塑化物的成功率分别为85.29%和83.33%,寻找遗漏根管和去除根管桩的成功率分别为86.67%和100%,取根管内分离器械和去除根管内台阶的成功率较低,均为66.67%。结论显微超声技术在牙髓病治疗中的应用为根管再治疗提供了有效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管治疗 显微超声仪器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颌第一磨牙牙体缺损修复后静力与冲击动力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4
5
作者 田力丽 梁伟 +1 位作者 李凌旻 麦汉超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95-598,602,共5页
目的对下颌第一磨牙根管治疗术后远中面牙体组织缺损复合树脂或银汞合金充填金属全冠修复模型进行静力与冲击动力的三维有限元法初步比较分析,为临床的修复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运用逆向工程技术法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上下颌第... 目的对下颌第一磨牙根管治疗术后远中面牙体组织缺损复合树脂或银汞合金充填金属全冠修复模型进行静力与冲击动力的三维有限元法初步比较分析,为临床的修复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运用逆向工程技术法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上下颌第一磨牙牙尖交错及尖对尖咬合状态,冲击动力选用半正弦脉冲型,冲击载荷较静载荷下的应力变化用冲击系数表示。结果在两种载荷下,复合树脂或银汞合金充填金属全冠修复的有限元模型的最大Mohr应力值均出现在金属冠上;而这两种修复方式中,牙本质的Mohr应力值差别不大,远小于牙本质拉伸极限强度;冲击系数接近于1。结论冲击载荷更符合口腔的实际情况,但适当的静载荷分析是可接受的。金属全冠修复是必要的;复合树脂或银汞合金充填金属全冠修复效果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有限元 静力 冲击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次根管治疗愈合率和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7
6
作者 李宇飞 田慧颖 王晓霞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1-64,共4页
目的评价进行初次根管治疗的患牙的愈合率,分析影响初次根管治疗愈合的因素。方法选取2005年1月—2007年12月接受初次根管治疗的296例患者的371颗患牙,采用冠向下技术进行根管治疗,随访2年。依据临床检查和X线片评判治疗效果,并分析牙... 目的评价进行初次根管治疗的患牙的愈合率,分析影响初次根管治疗愈合的因素。方法选取2005年1月—2007年12月接受初次根管治疗的296例患者的371颗患牙,采用冠向下技术进行根管治疗,随访2年。依据临床检查和X线片评判治疗效果,并分析牙根数目、牙髓活力、根管充填情况、根尖周病变对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 296例患者(371颗牙)中143例患者(176颗牙)参与了回访。复诊病例中有152颗(86.36%)患牙评定为愈合(无临床症状、无根尖周病变);24颗为病变,其中12颗被拔除,12颗进行再治疗。活髓牙的根管治疗愈合率(95.38%)明显高于死髓牙(81.08%),根尖周无病变患牙的愈合率(95.24%)明显高于有病变的患牙(73.24%);单根牙的愈合率与多根牙无明显差异,不同根管充填情况(适充或充填不完善)患牙的愈合率也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牙髓和根尖周状况对初次根管治疗的成功率有着较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管治疗 愈合率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管治疗患者牙科恐惧症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18
7
作者 张芳 王非 王彦铃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75-377,共3页
目的探讨减轻根管治疗中牙科恐惧(DA)的方法。方法将360名牙髓炎患者分为三组,每组120名。A组患者为口头与书面告知根管治疗内容,B组患者书面告知同时进行心理沟通,C组患者进行书面告知、心理沟通并辅以必兰局部麻醉。采用改良牙科焦虑... 目的探讨减轻根管治疗中牙科恐惧(DA)的方法。方法将360名牙髓炎患者分为三组,每组120名。A组患者为口头与书面告知根管治疗内容,B组患者书面告知同时进行心理沟通,C组患者进行书面告知、心理沟通并辅以必兰局部麻醉。采用改良牙科焦虑量表(MDAS)测量三组患者不同治疗时期DA水平的变化,并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估三组患者对根管预备的恐惧程度,对根管治疗前后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随着就诊次数的增加,三组患者的DA值均逐渐下降,其中以C组下降最为明显,其次为B组。同一组内治疗前后DA值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三组患者根管预备前的DA值及VAS评估结果也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心理沟通与麻醉同时应用可显著降低根管治疗中的牙科恐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科恐惧症 心理沟通 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口明视下阿霉素治疗复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8
作者 司马蕾 路东升 樊碧发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71-73,共3页
目的 :探讨经口明视下阿霉素治疗复发性三叉神经痛 (第Ⅱ、Ⅲ支 )的疗效。方法 :选择复发性三叉神经痛 (第Ⅱ、Ⅲ支 )患者 4 0例 ,全部患者均接受过无水酒精注射治疗或开颅手术。局麻监护下 ,经口内解剖 ,分离出三叉神经第Ⅱ、Ⅲ支 ,微... 目的 :探讨经口明视下阿霉素治疗复发性三叉神经痛 (第Ⅱ、Ⅲ支 )的疗效。方法 :选择复发性三叉神经痛 (第Ⅱ、Ⅲ支 )患者 4 0例 ,全部患者均接受过无水酒精注射治疗或开颅手术。局麻监护下 ,经口内解剖 ,分离出三叉神经第Ⅱ、Ⅲ支 ,微量注射器直视下注入阿霉素 3mg。结果 :39例患者术后 1周内三叉神经痛症状不同程度减轻 ,其中 72 .5 % (2 9/4 0 )在术后 2 4h内疼痛减轻 ,2 5 %(10 /4 0 )在术后 1周内疼痛减轻 ,无效 2 .5 % (1/4 0 )。术后 2年内有 3例复发 ,复发率为 7.5 % (3/4 0 ) ,复发患者症状均较前减轻 ,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均较前减少。结论 :经口明视下阿霉素治疗复发性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口明视 阿霉素治疗 复发性三叉神经痛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列缺损伴重度磨耗的老年人可摘局部义齿修复 被引量:11
9
作者 田力丽 田慧颖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4-86,共3页
目的 :探讨老年重度磨耗伴牙列缺损的修复治疗。方法 :对 3 2例老年重度磨耗伴牙列缺损 ,其中部分出现TMD的患者采用了牙合垫式可摘义齿一次性修复。结果 :3 2例病例随访时间 2 .5个月~ 5年 ,患者咀嚼功能明显改善 ,纠正偏侧咀嚼 ,关... 目的 :探讨老年重度磨耗伴牙列缺损的修复治疗。方法 :对 3 2例老年重度磨耗伴牙列缺损 ,其中部分出现TMD的患者采用了牙合垫式可摘义齿一次性修复。结果 :3 2例病例随访时间 2 .5个月~ 5年 ,患者咀嚼功能明显改善 ,纠正偏侧咀嚼 ,关节的症状均得到缓解 ;无TMD者咬合关系未做变动或垂直距离 (OVD)适当升高病例戴用义齿后未出现TMD症状 ,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结论 :牙合垫式可摘义齿修复老年重度磨耗伴牙列缺损 ,方法简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列缺损 重度牙磨耗 老年人 可摘局部义齿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锁托槽矫治器的特点、分类及应用前景 被引量:15
10
作者 张丽雯 徐宝华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81-585,共5页
自锁托槽自问世以来,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目前这种矫治器以其较低的摩擦力、便利的临床操作、患者的舒适度等优势得到了广大正畸医师的青睐。本文对自锁托槽矫治器的特点、分类及临床常用的几种自锁托槽作一综合概述。
关键词 自锁托槽 特点 分类 矫治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丝弓排齐阶段两种远移尖牙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曦 李锦标 +1 位作者 徐宝华 李洪发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08-611,共4页
目的:比较直丝弓矫治器排齐阶段2种远移尖牙的方法即尖牙向后结扎法和弹性链状圈牵引法的优缺点。方法:将50例拔除4个第一前磨牙的正畸病例随机分为2组,均使用同种国产直丝弓矫治器,排齐阶段分别采用上述2种方法进行矫治,排齐前后利用... 目的:比较直丝弓矫治器排齐阶段2种远移尖牙的方法即尖牙向后结扎法和弹性链状圈牵引法的优缺点。方法:将50例拔除4个第一前磨牙的正畸病例随机分为2组,均使用同种国产直丝弓矫治器,排齐阶段分别采用上述2种方法进行矫治,排齐前后利用模型测量和X线头影测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上颌前磨牙颊尖之间、下颌磨牙的4个牙尖之间的宽度变小、尖牙牙冠远中倾斜角度、尖牙远中移动距离和速度、下颌磨牙牙冠近中倾斜角度以及上、下切牙的舌向倾斜内收的变化,牵引法均大于结扎法;上、下颌磨牙近中移动距离的变化,牵引法小于结扎法;以上变化均有显著性差异。其余变化2种方法之间未见显著性差异。结论:2种方法应用于直丝弓矫治器排齐阶段均取得了远移尖牙的效果,然而,必须采取相应的控制支抗的措施以避免其各自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牵引 尖牙向后结扎 错(牙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ceback技术在排齐阶段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武冠英 徐宝华 高雪梅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7年第5期537-540,共4页
目的:研究Laceback在排齐阶段对牙列的影响。方法:15例拔除2个上颌第一双尖牙患者,使用杭州奥杰医疗器材有限公司生产的全程式直丝弓矫治器,排齐前后牙列的比较研究。结果:尖牙远中整体移动,尖牙间宽度增加;切牙舌向倾斜移动;第一恒磨... 目的:研究Laceback在排齐阶段对牙列的影响。方法:15例拔除2个上颌第一双尖牙患者,使用杭州奥杰医疗器材有限公司生产的全程式直丝弓矫治器,排齐前后牙列的比较研究。结果:尖牙远中整体移动,尖牙间宽度增加;切牙舌向倾斜移动;第一恒磨牙稍有稍近中移动。结论:排齐阶段使用Laceback可以有效远中移动尖牙,同时配合弓丝末端回弯可有效的防止切牙唇向移动,如果磨牙支抗要求高,则需要采取加强磨牙支抗的措施,以防止不利的牙齿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牙向后结扎 排齐牙列 支抗 MB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羟基磷灰石根充糊剂动物根管充填及颌骨和皮下埋植实验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平 肖丽英 +3 位作者 李伟 谭红 廖运茂 袁明龙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93-796,共4页
目的:评价新型纳米羟基磷灰石(n-HA)根充糊剂在动物体内的组织相容性。方法:以3只犬为实验对象,采用n-HA根充糊剂充填根管,颌骨埋植,皮下埋植,以AH-plus根充糊剂作对照,分别于术后2、4、12周处死动物,通过X线照片和病理切片观察材料对... 目的:评价新型纳米羟基磷灰石(n-HA)根充糊剂在动物体内的组织相容性。方法:以3只犬为实验对象,采用n-HA根充糊剂充填根管,颌骨埋植,皮下埋植,以AH-plus根充糊剂作对照,分别于术后2、4、12周处死动物,通过X线照片和病理切片观察材料对周围组织的影响。结果:①根充实验:X线照片显示试验牙根充严密,根尖周未见有明显的骨质破坏。实验2、4、12周组均未见根尖周不良改变,对照2周组根尖出现轻度炎性反应,4周组根尖周呈中、重度炎性反应,12周根尖周病变减轻,呈轻微炎性反应。②颌骨埋植:实验2、4、12周、对照12周组均未见炎性反应,对照2周组呈中度炎性反应,4周组呈轻微炎性反应。③皮下埋植:实验2周组、对照4周组有轻度炎细胞浸润,对照2周有中度炎性反应,其余各组病理切片均未见明显的炎性改变。结论:n-HA根充糊剂在动物体内的组织相容性明显好于AH-plus根充糊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 根管充填材料 组织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向工程技术法构建牙体缺损修复的三维有限元模型 被引量:3
14
作者 田力丽 李凌旻 +1 位作者 谢秋菲 麦汉超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02-505,共4页
目的:建立下颌第一磨牙牙体缺损及修复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方法:采用逆向工程技术,通过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三维造型设计技术建模。结果:建立了右下颌第一磨牙具有根管和远中面最小缺损的全冠修复牙体预备体、充填体、金属冠、牙周膜的... 目的:建立下颌第一磨牙牙体缺损及修复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方法:采用逆向工程技术,通过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三维造型设计技术建模。结果:建立了右下颌第一磨牙具有根管和远中面最小缺损的全冠修复牙体预备体、充填体、金属冠、牙周膜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结论:该方法弥补了现有牙体建模方法的不足,模型的几何相似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第一磨牙 牙体缺损 修复 三维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方牵引对早期前牙反患者软组织侧貌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丁云 徐宝华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56-658,共3页
目的:探讨前方牵引矫治对早期前牙反软组织侧貌的影响。方法:选择前牙反伴有颜面形态异常(审美线明显异常)的儿童60人,男27人,女33人,年龄范围8~11岁,平均年龄9.3岁,将样本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前方牵引治疗组,观察及治疗周期为11~13... 目的:探讨前方牵引矫治对早期前牙反软组织侧貌的影响。方法:选择前牙反伴有颜面形态异常(审美线明显异常)的儿童60人,男27人,女33人,年龄范围8~11岁,平均年龄9.3岁,将样本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前方牵引治疗组,观察及治疗周期为11~13个月,平均12.1个月。治疗前后分别拍摄头颅侧位X线片,进行头影测量分析,统计学分析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治疗组矫治后的面突角、全面突角、下唇基角及鼻唇角明显减小,上下唇基角明显增大,上唇突点到审美线距离明显改善,与对照组间的差异均呈高度显著性,而上唇基角及下唇突点到审美线的距离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前方牵引矫治后面部软组织侧貌明显改善,凹面型变为直面型或者接近正常面型,鼻、上唇、下唇以及颏部四者间的关系趋于协调,唇部曲线变得平缓、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反[牙合] 头影测量分析 前方牵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周炎龈组织中IL-1β的表达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晶 金志巍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9年第3期227-229,共3页
关键词 牙周炎 龈组织 IL-1Β 表达 免疫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颌第一磨牙远中缺损牙体修复后的力学性能分析
17
作者 李凌旻 田力丽 +1 位作者 梁伟 麦汉超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17-721,727,共6页
本研究结合了三维激光扫描、逆向工程、三维有限元分析等技术,建立了下颌第一磨牙远中牙体缺损修复后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研究了其在不同加载方案、修复材料及修复洞型下的全场应力分析,并通过Mohr强度理论对修复体进行了校核。结果表明,... 本研究结合了三维激光扫描、逆向工程、三维有限元分析等技术,建立了下颌第一磨牙远中牙体缺损修复后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研究了其在不同加载方案、修复材料及修复洞型下的全场应力分析,并通过Mohr强度理论对修复体进行了校核。结果表明,临床上制备壁厚1mm的预备牙体进行充填修复在力学上是可行的;而对大面积缺损牙体的修复,桩核全冠修复并未显示出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第一磨牙 缺损牙体 逆向工程 三维有限元分析 Mohr强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调整材料的操作时间及固化时间的测量方法
18
作者 赵晶 洪光 +3 位作者 李英爱 村田比吕司 滨田泰三 金辰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4期505-508,共4页
目的利用移位式流变仪(Displacementrheometer),开发适当的测量组织调整材料的操作时间和固化时间的方法。方法使用5种组织调整材料。每个材料在23℃和37℃条件下各测量3次。在23℃下发生最初弹性回复的时间定义为操作时间,在37℃下弹... 目的利用移位式流变仪(Displacementrheometer),开发适当的测量组织调整材料的操作时间和固化时间的方法。方法使用5种组织调整材料。每个材料在23℃和37℃条件下各测量3次。在23℃下发生最初弹性回复的时间定义为操作时间,在37℃下弹性复原率表现为稳定数据的时间定义为固化时间。结果各个组织调整材料的操作时间和固化时间有显著性差异,显示出不同的固化行为。5种组织调整材料中SR的操作时间最短,为(2.7±0.2)min,VG的操作时间最长,为(15.7±0.5)min。VG的固化时间最长〔(25.0±0.8)min〕,SR的固化时间最短〔(7.7±1.9)min〕。结论移位式流变仪方法可以用于测量组织调整材料的操作时间和固化时间,并对分析组织调整材料的固化过程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调整材料 操作时间 固化时间 移位式流变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