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伴不同水平类风湿因子患者的免疫炎症特点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杨建英 张燕 +6 位作者 陈嘉琪 吴子华 黄子玮 雷淳心 张曦亚 罗静 陶庆文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446-1452,共7页
背景类风湿因子(RF)是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患者中常见的自身抗体,其在疾病中的具体作用尚不完全明确。目的探索pSS伴不同水平RF患者的免疫炎症特点。方法采用调查研究的方法,纳入2018年12月—2022年9月于中日友好医院中医风湿病科就诊... 背景类风湿因子(RF)是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患者中常见的自身抗体,其在疾病中的具体作用尚不完全明确。目的探索pSS伴不同水平RF患者的免疫炎症特点。方法采用调查研究的方法,纳入2018年12月—2022年9月于中日友好医院中医风湿病科就诊的262例pSS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RF水平将患者分为3组:阴性组137例(RF<20 U/mL)、低滴度阳性组47例(RF:20~60 U/mL)、高滴度阳性组78例(RF>60 U/mL)。采集3组pSS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资料、临床表现、症状评分、血液学指标,并比较组间差异。结果262例pSS患者RF阳性率为47.7%(125/262),其中男14例(5.3%)、女248例(94.7%),中位年龄57.0(49.0,63.0)岁,平均发病年龄(48.7±11.6)岁,中位病程60.0(24.0,120.0)个月;3组pSS患者性别、年龄、发病年龄、病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SS患者常见临床表现前3位的依次为:口干257例、眼干247例、乏力235例;高滴度阳性组血液系统受累、关节炎发生率高于阴性组(P<0.05);随着RF滴度的增加,pSS患者血液系统受累(χ_(趋势)^(2)=6.992,P_(趋势)=0.008)、关节炎(χ_(趋势)^(2)=10.918,P_(趋势)=0.001)发生率呈上升趋势。随着RF滴度的增加,pSS患者抗核抗体≥1∶160(χ_(趋势)^(2)=40.691,P_(趋势)<0.001)、抗干燥综合征相关抗原A抗体阳性(χ_(趋势)^(2)=26.138,P_(趋势)<0.001)、抗Ro52核糖核蛋白抗体阳性(χ_(趋势)^(2)=31.426,P_(趋势)<0.001)、抗干燥综合征相关抗原B抗体阳性(χ_(趋势)^(2)=23.682,P_(趋势)<0.001)、红细胞沉降率升高(χ_(趋势)^(2)=40.132,P_(趋势)<0.001)、免疫球蛋白(Ig)A升高(χ_(趋势)^(2)=7.508,P_(趋势)=0.006)、Ig G升高(χ_(趋势)^(2)=71.570,P_(趋势)<0.001)、补体3降低(χ_(趋势)^(2)=7.452,P_(趋势)=0.006)、中性粒细胞计数降低(χ_(趋势)^(2)=8.364,P_(趋势)=0.004)、血红蛋白降低(χ_(趋势)^(2)=6.390,P_(趋势)=0.011)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结论随着RF滴度升高,pSS患者血清免疫异常、腺体外受累的比例增加;RF滴度升高对关节炎、血液系统受累具有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 类风湿因子 免疫炎症 关节炎 调查和问卷 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中医证候类风湿关节炎患者28关节肌肉骨骼超声表现差异分析 被引量:21
2
作者 陈光耀 胡琪 +4 位作者 徐愿 郑思思 马骁 罗静 陶庆文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2616-2620,共5页
背景既往研究表明,不同中医证候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临床指标具有一定的差异,同时临床指标能够为中医辨证提供依据。而探究不同中医证候RA患者28关节肌肉骨骼超声表现的差异,可为客观化RA的辨证论治提供依据... 背景既往研究表明,不同中医证候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临床指标具有一定的差异,同时临床指标能够为中医辨证提供依据。而探究不同中医证候RA患者28关节肌肉骨骼超声表现的差异,可为客观化RA的辨证论治提供依据。目的分析不同中医证候RA患者28关节肌肉骨骼超声表现差异,为进一步将肌肉骨骼超声纳入RA中医辨证体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在中日友好医院中医风湿病科住院及于门诊就诊的RA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将患者分为湿热痹阻证、肝肾亏虚证、寒湿痹阻证、痰瘀痹阻证4大临床常见证候类型。收集患者性别、年龄、病程、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ACPA)、类风湿因子(RF)[由于ACPA与RF是呈指数级进行增加的,为处理数据方便本研究使用ln(ACPA+1)及ln(RF+1)进行数据统计],记录28关节压痛关节数目(TJC28)、28关节肿胀关节数目(SJC28)及一般情况(GH)自我评估得分,计算28关节疾病活动度(DAS28)。对患者行28关节肌肉骨骼超声检查,记录其滑膜炎关节数、滑膜炎积分、多普勒血流信号(PD)关节数、PD积分、骨侵蚀关节数。结果 120例患者中医证候辨证分型:湿热痹阻证42例、肝肾亏虚证32例、寒湿痹阻证25例、痰瘀痹阻证21例。肝肾亏虚证患者病程长于湿热痹阻证、痰瘀痹阻证患者(P<0.05);肝肾亏虚证、寒湿痹阻证、痰瘀痹阻证患者CRP、ESR、ln(RF+1)、SJC28、GH自我评估得分、DAS28低于湿热痹阻证患者(P<0.05);寒湿痹阻证、痰瘀痹阻证患者TJC28低于湿热痹阻证患者(P<0.05)。湿热痹阻证、肝肾亏虚证患者滑膜炎关节数、滑膜炎积分大于寒湿痹阻证、痰瘀痹阻证患者(P<0.05);湿热痹阻证患者PD关节数、PD积分大于肝肾亏虚证、寒湿痹阻证、痰瘀痹阻证患者(P<0.05);湿热痹阻证患者骨侵蚀关节数小于肝肾亏虚证患者,大于寒湿痹阻证患者(P<0.05);肝肾亏虚证患者骨侵蚀关节数大于寒湿痹阻证、痰瘀痹阻证患者(P<0.05)。结论 RA的临床指标与中医证候具有密切关联,其中湿热痹阻证患者处于较高的疾病活动状态。同时中医证候与RA患者28关节肌肉骨骼超声下表现亦有一定的关联,湿热痹阻证与滑膜炎及PD密切相关,而肝肾亏虚证伴随着较多的骨侵蚀关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证候 超声检查 肌肉骨骼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合并血细胞减少中医诊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6
3
作者 张燕 杨建英 +4 位作者 王钦 廖佳禾 黄子玮 罗静 陶庆文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0-255,共6页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病,除累及外分泌腺之外,还可累及多器官、系统,其中以血液系统受累最为常见,多表现为一系或多系血细胞减少。目前对于pSS合并血细胞减少缺乏统一公认的治疗方案,西医治疗多以糖皮质激素...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病,除累及外分泌腺之外,还可累及多器官、系统,其中以血液系统受累最为常见,多表现为一系或多系血细胞减少。目前对于pSS合并血细胞减少缺乏统一公认的治疗方案,西医治疗多以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为主,而中医药治疗本病具有较好疗效。通过总结pSS合并血细胞减少的中医诊治经验,并对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后发现,现代医家认为pSS核心病机为气阴亏虚,久之则产生热、毒、瘀等多种病理产物,相互影响,导致全身气血津液失常,引起血细胞减少。本病病位多责之于肝、脾、肾,治以滋阴、益气、养血之法,辅以清热解毒、化瘀通络之法,并根据其合并血细胞减少类型的不同以及是否使用糖皮质激素用药各有侧重。中医药治疗本病较西药治疗能够更好地改善血细胞水平且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具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 血细胞减少 贫血 白细胞减少 血小板减少 中医 诊治经验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采用体格检查与超声评估的28关节疾病活动评分比较研究 被引量:32
4
作者 陈光耀 罗静 +4 位作者 郑思思 何春晓 马骁 徐愿 陶庆文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1727-1729,1734,共4页
目的评价超声下28关节疾病活动评分(US-DAS28)用于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疾病活动度评估的敏感性及与28关节疾病活动评分(DAS28)的一致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7年7月于中日友好医院中医风湿病科门诊或住院治疗的RA患者127例为研究对... 目的评价超声下28关节疾病活动评分(US-DAS28)用于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疾病活动度评估的敏感性及与28关节疾病活动评分(DAS28)的一致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7年7月于中日友好医院中医风湿病科门诊或住院治疗的RA患者127例为研究对象。临床检查双侧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腕关节、肘关节、肩关节、膝关节28个关节,记录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以及患者整体评价、C反应蛋白水平,计算DAS28。采用超声下灰阶关节滑膜炎数替代关节肿胀数,计算US-DAS28数值。结果 127例患者临床检查关节肿胀有2.0(0,4.0)个,超声下关节肿胀有5.0(2.0,8.0)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7.783,P<0.001)。DAS28为(3.43±1.18),US-DAS28为(3.69±1.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_(配对)=-9.668,P<0.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DAS28与USDAS28呈正相关(r=0.968,P<0.001)。采用US-DAS28评估的疾病活动度较DAS28严重(Z=-4.680,P<0.001)。结论US-DAS28与DAS28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但US-DAS28可敏感评估RA患者的疾病活动度,宜作为治疗策略的选择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超声检查 28关节疾病活动评分 关节肿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骨密度、骨代谢指标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 被引量:17
5
作者 孔维萍 阎小萍 +2 位作者 张卫 陶庆文 路平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4期328-332,共5页
目的检测1051例强直性脊柱炎(AS)骨密度(BMD)、骨代谢指标,探讨其与五种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方法酶联免疫法、放射免疫法检测1051例AS患者及26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血清骨钙素、骨碱性磷酸酶、Ⅰ型胶原羧基端延长肽、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 目的检测1051例强直性脊柱炎(AS)骨密度(BMD)、骨代谢指标,探讨其与五种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方法酶联免疫法、放射免疫法检测1051例AS患者及26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血清骨钙素、骨碱性磷酸酶、Ⅰ型胶原羧基端延长肽、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及尿脱氧吡啶啉水平。双能X线法检测对照组与AS组腰椎、股骨颈、股骨粗隆BMD。并检测AS组ESR、CRP水平。探讨不同证型AS患者上述指标的异同。结果五个证型患者的腰椎BMD均显著降低,除湿热伤肾证的股骨颈BMD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减低外,其余四个证型的股骨颈、股骨粗隆BMD及湿热伤肾证的股骨粗隆BMD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AS患者邪郁化热证、湿热伤肾证的ESR、CRP高于其他证型,尤高于肾虚督寒、邪及肝肺证。肾虚督寒、邪及肝肺、邪痹肢节证的骨生成指标低于湿热伤肾、邪郁化热证。湿热伤肾、邪郁化热证的骨吸收指标高于其他证型。与对照组比较各证型骨吸收水平均显著增高。结论 AS患者的BMD的降低,是骨质受损的外在表现,与肾督亏虚密切相关。五个证型均存在着肾虚督亏骨质受损的表现,并存在着正气的偏虚、邪气的偏盛。但湿热伤肾、邪郁化热证的邪气更盛,治疗应更注重于驱邪;肾虚督寒、邪及肝肺、邪痹肢节证的正气更虚,治疗应更偏重于扶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骨密度 骨代谢 辨证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超声下亚临床滑膜炎的特征分析 被引量:14
6
作者 陈光耀 胡琪 +3 位作者 徐愿 马骁 罗静 陶庆文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35-738,共4页
背景亚临床滑膜炎指在超声或核磁共振下发现滑膜炎,而在临床体格检查中未发现关节肿胀。研究表明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亚临床滑膜炎的关节具有骨破坏放射学进展,提示亚临床滑膜炎关节依旧处于疾病活动状态。目的探究RA超声下亚临床滑膜... 背景亚临床滑膜炎指在超声或核磁共振下发现滑膜炎,而在临床体格检查中未发现关节肿胀。研究表明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亚临床滑膜炎的关节具有骨破坏放射学进展,提示亚临床滑膜炎关节依旧处于疾病活动状态。目的探究RA超声下亚临床滑膜炎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5月于中日友好医院中医风湿病科住院及门诊就诊的RA患者132例。分别采用临床体格检查及超声的方法评价掌指关节、近端指间关节、腕关节、肘关节、肩关节、膝关节包含的28关节,记录临床体格检查未发现关节肿胀而超声下发现滑膜炎的关节(即亚临床滑膜炎关节),并分析不同性别、年龄、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RA患者亚临床滑膜炎关节数目。结果 132例RA患者中,男14例,女118例;18~44岁37例,45~59岁53例,60~75岁42例;ESR:正常43例,异常89例;CRP:正常45例,异常87例;RF:阴性34例,低滴度阳性56例,高滴度阳性42例;抗CCP抗体:阴性33例,低滴度阳性17例,高滴度阳性82例。亚临床滑膜炎数目:无亚临床滑膜炎患者26例,有亚临床滑膜炎患者106例。不同性别、年龄、ESR、CRP、RF患者亚临床滑膜炎关节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CCP抗体高滴度阳性患者亚临床滑膜炎关节数目多于抗CCP抗体阴性、低滴度阳性患者(P<0.05)。结论抗CCP抗体高滴度阳性与RA患者亚临床滑膜炎的发生存在一定关系,提示该类患者除进行临床体格检查外,宜进行超声下亚临床滑膜炎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滑膜炎 超声检查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超声在类风湿关节炎膝关节病变中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15
7
作者 王琬茹 徐愿 +1 位作者 陶庆文 阎小萍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18-621,共4页
目的:探索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膝关节超声(ultrasound,US)的表现特点及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收集69例RA患者,共138例膝关节,观察膝关节的压痛症状与肿胀体征,检测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采用US观察灰阶... 目的:探索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膝关节超声(ultrasound,US)的表现特点及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收集69例RA患者,共138例膝关节,观察膝关节的压痛症状与肿胀体征,检测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采用US观察灰阶滑膜炎、能量多普勒(Power Doppler,PD)信号、骨侵蚀等参数。结果:超声显示膝关节滑膜炎、PD和骨侵蚀的阳性率分别为83.4%(115例)、19.6%(27例)、30.4%(42例),而压痛、肿胀的阳性率为42.0%(58例)、32.6%(45例),US滑膜炎阳性与膝关节压痛及肿胀阳性比较,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超声滑膜阳性率明显高于压痛及肿胀体征。US滑膜炎与ESR(r=0.239,P<0.05)、CRP(r=0.309,P<0.01)有相关性,PD与ESR(r=0.409,P<0.01)、CRP(r=0.425,P<0.01)有相关性,骨侵蚀与CRP(r=0.290,P<0.05)有相关性,与ESR(r=0.142,P>0.05)无相关性。结论:US检测敏感性优于临床检测,且与炎性指标有很好的相关性,更适宜于RA的病情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关节超声 膝关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念珠菌感染与医院感染防控研究现状 被引量:5
8
作者 邬巧玲 刘丽平 +3 位作者 尹琳 喻薇 王春雷 鲁炳怀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984-988,共5页
耳念珠菌(Candida auris)是2009年首次发现的一种可引起侵袭性感染的多重耐药酵母菌,且具有如下特点:实验室传统的形态和生化检验方法难以将其鉴定,临床分离株通常为多重耐药菌,感染致死率高,在环境物体表面和定植人群中能长时间存在。... 耳念珠菌(Candida auris)是2009年首次发现的一种可引起侵袭性感染的多重耐药酵母菌,且具有如下特点:实验室传统的形态和生化检验方法难以将其鉴定,临床分离株通常为多重耐药菌,感染致死率高,在环境物体表面和定植人群中能长时间存在。该菌目前传播机制以及消毒措施尚不明确,30多个国家陆续有其感染病例和医院感染事件的报道,正逐渐成为一个新的全球性威胁。我国已有18例耳念珠菌感染病例的报道。为提示耳念珠菌医院感染传播的风险,帮助医疗机构完善医院感染防控方案,本文就耳念珠菌感染以及其医院感染防控现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念珠菌 感染 医院感染 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例产气荚膜梭菌感染病例医院感染防控并文献回顾 被引量:3
9
作者 邬巧玲 赵玉月 +4 位作者 刘丽平 尹琳 喻薇 王春雷 段军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001-1005,共5页
目的了解不同部位产气荚膜梭菌感染患者的传播方式以及医院感染防控措施。方法回顾性收集某院3例不同部位产气荚膜梭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医院感染防控措施和环境采样结果,并查阅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总结。结果3例产气荚膜梭菌感染分别... 目的了解不同部位产气荚膜梭菌感染患者的传播方式以及医院感染防控措施。方法回顾性收集某院3例不同部位产气荚膜梭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医院感染防控措施和环境采样结果,并查阅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总结。结果3例产气荚膜梭菌感染分别为盆腔气性坏疽、肝脓肿、血流感染,1例在在负压层流手术间和负压层流病房的回风口(栅栏+过滤网)培养出产气荚膜梭菌生长,余2例环境卫生学结果正常。结论针对产气荚膜梭菌感染患者需严格执行环境清洁消毒与隔离,气性坏疽患者感染部位产气荚膜梭菌可远距离播散、污染环境,推荐采用独立非层流的感染手术间,其他部位感染者可实施单间、同病种隔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气荚膜梭菌 医院感染 防控措施 环境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直性脊柱炎中医证候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董秋梅 阎小萍 《中医药学刊》 2006年第4期674-676,共3页
关键词 强直性脊炎 中医证候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寒热证候与血清维生素D的关系 被引量:16
11
作者 何春晓 阎小萍 +3 位作者 王建明 张楠 徐愿 陶庆文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9-63,共5页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寒热证候与维生素D的关系。方法收集RA患者72例,其中热证42例,寒证30例。同期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的患者30例,健康人40例。收集患者的血沉(ESR)、C反应蛋白(C...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寒热证候与维生素D的关系。方法收集RA患者72例,其中热证42例,寒证30例。同期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的患者30例,健康人40例。收集患者的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血清维生素D浓度、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28个关节疾病活动度(DAS28)等资料,分析各指标在RA寒热证候中的差异。结果 RA中存在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的比例分别为45.8%和41.7%,其比例显著高于健康人(P<0.01);RA组维生素D水平低于AS组和健康组(P<0.01);RA热证组维生素D水平低于寒证组(P<0.01);RA维生素D水平与RA病程、CRP、DAS28评分、RF、抗CCP之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RA患者普遍存在维生素D的不足或缺乏,其浓度与RA寒热证候有关,RA热证组维生素D水平低于寒证组,提示维生素D浓度降低是RA热证的客观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中医证候 维生素D 寒证 热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骨碎补总黄酮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潇予 陈光耀 +2 位作者 吴子彧 金琦 陶庆文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22期1732-1740,共9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骨碎补总黄酮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作用机制,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基础。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获取骨碎补总黄酮的活性成分,通过TCMSP、Pubchem、Swiss Target ...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骨碎补总黄酮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作用机制,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基础。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获取骨碎补总黄酮的活性成分,通过TCMSP、Pubchem、Swiss Target Prediction和STITCH数据库预测骨碎补中有效黄酮类成分靶点,并通过Uniprot数据库获取标准靶点名称。通过Gen Bank、Gene Cards、Dis Ge NET和OMIM数据库检索RA疾病相关靶点。获取骨碎补药物靶点-RA的交集基因,使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网络以预测核心蛋白,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与KEGG通路富集分析。构建骨碎补总黄酮治疗RA调控网络,并将骨碎补总黄酮活性成分与预测得到的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从骨碎补总黄酮中筛选出木犀草素、柚皮素、山奈酚等活性化合物共10个,预测得到有效靶点210个,筛选RA相关靶点2009个,得到骨碎补总黄酮-RA交集靶点123个。其中STAT3、MAPK1、MAPK3、AKT1、MAPK8、IL-6、TNF、MAPK14、IL-4、IL-2、VEGFA、IL-1β、MAPK9等可能为骨碎补总黄酮治疗RA的关键作用靶点。GO基因富集分析提示,转录调控及细胞因子活性调节可能是骨碎补总黄酮发挥RA治疗作用的关键途径。KEGG通路富集分析提示PI3K/AKT、IL-17、TNF-α、T细胞受体转导及Th17细胞分化调节等信号通路可能在骨碎补总黄酮治疗RA发挥重要作用。骨碎补总黄酮治疗RA调控网络提示,木犀草素与柚皮素可能是骨碎补总黄酮治疗RA的关键成分。分子对接提示木犀草素与核心靶点AKT1、PI3K和STAT3具有较好的亲和能力,可能通过改变分子构象进一步影响其磷酸化。结论:骨碎补总黄酮可能通过调控炎性相关细胞因子及相关传导途径,从而抑制RA的炎性反应,而PI3K/AKT通路可能是骨碎补总黄酮发挥治疗RA的重要途径。木犀草素是骨碎补总黄酮治疗RA的关键分子,并可能通过抑制相关核心蛋白的构象,进而调控磷酸化发挥下游途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碎补总黄酮 类风湿关节炎 网络药理学 木犀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强督方对强直性脊柱炎膜内成骨Wnt/β-catenin通路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1
13
作者 徐愿 孔维萍 +3 位作者 陶庆文 杨文雪 金玥 阎小萍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18-723,共6页
目的研究补肾强督方对BMSCs膜内成骨中Wnt通路的作用。{方法 BMSCs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西药对照组、补肾强督方低、中、高剂量组,进行膜内成骨诱导分化,ELISA法检测上清液ALP、BGP,Western blot和荧光定量PCR检测DKK-1和β-catenin蛋... 目的研究补肾强督方对BMSCs膜内成骨中Wnt通路的作用。{方法 BMSCs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西药对照组、补肾强督方低、中、高剂量组,进行膜内成骨诱导分化,ELISA法检测上清液ALP、BGP,Western blot和荧光定量PCR检测DKK-1和β-catenin蛋白和基因表达。结果补肾强督方含药血清对BMSCs能促进BMSCs成骨分化中DKK-1蛋白和mRNA表达,抑制β-catenin蛋白和mRNA表达,且呈剂量依赖性,但对成骨能力无影响。结论补肾强督方能调节BMSCs细胞成骨分化中Wnt通路,可能具有抑制AS骨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骨化 膜内成骨 Wnt/β-Scatenin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51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骨密度分析 被引量:25
14
作者 孔维萍 张卫 +3 位作者 陶庆文 路平 王昊 阎小萍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036-1041,共6页
目的研究1051例AS患者骨质疏松、骨量减少的发生率,探讨性别、年龄、病程、HLA-B27、疾病活动度等因素对AS骨质疏松发生的影响作用,探讨AS患者骨质疏松症的发生机制。方法双能X线法检测1051例AS患者、767例健康组腰椎、股骨颈、股骨粗隆... 目的研究1051例AS患者骨质疏松、骨量减少的发生率,探讨性别、年龄、病程、HLA-B27、疾病活动度等因素对AS骨质疏松发生的影响作用,探讨AS患者骨质疏松症的发生机制。方法双能X线法检测1051例AS患者、767例健康组腰椎、股骨颈、股骨粗隆BMD。并检测AS组ESR、CRP、PGA、脊柱痛、BASDAI水平。结果 1051例AS患者发现骨质疏松的发生率为34%,骨量减少的发生率为33.78%;腰椎骨质疏松率26.83%,骨量减少率为24%;股骨颈骨质疏松率7.33%,骨量减少率21.03%。AS疾病组低年龄组(20~29岁)腰椎骨密度较中(30~39岁)、高(40~45岁)年龄组显著降低;AS低年龄组的股骨颈骨密度较中年龄组显著减低。AS患者男性骨质疏松的发病率39.32%,女性患者骨质疏松的发病率11.06%。HLA-B27阳性患者的腰椎、股骨颈、股骨粗隆骨密度较阴性患者均显著降低。脊柱功能早期患者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各部位骨密度显著降低(P<0.001)。AS患者的骨密度与骶髂关节炎程度、ESR、CRP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AS患者骨质疏松发生率高,患者在青、中年阶段、发病早、中期就已出现腰椎和股骨骨密度的减低,男性AS骨质疏松的发生率高于女性,HLA-B27阳性患者骨质疏松发生率高于HLA-27阴性患者,废用并不是导致AS患者骨质疏松的主要原因,但可能是使骨质疏松程度加重的原因,AS骨质疏松的发生与疾病炎症活动度、骶髂关节炎程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骨密度 骨质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血清骨保护素、骨密度、骨代谢生化指标的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孔维萍 阎小萍 +2 位作者 张卫 葛崇华 颜珏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1期27-30,38,共5页
目的检测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血清骨保护素(OPG)、骨代谢指标及骨密度并观察AS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病情活动指标,探讨OPG与AS的关系及与AS骨代谢指标、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应用酶联免疫法(ELISA)、放射免疫法检测100例AS患者及100例... 目的检测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血清骨保护素(OPG)、骨代谢指标及骨密度并观察AS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病情活动指标,探讨OPG与AS的关系及与AS骨代谢指标、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应用酶联免疫法(ELISA)、放射免疫法检测100例AS患者及10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血清OPG、骨钙素(BGP)、骨碱性磷酸酶(BALP)、Ⅰ型胶原羧基端延长肽(CICP)、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CTX)及尿脱氧吡啶啉(DPD)水平。应用双能X线(DEXA)法检测健康对照组与AS患者腰椎、股骨颈、股骨粗隆骨密度,并评价AS患者的BATH功能指数(BASFI)、病情活动指数(BASDAI)、患者总体评价(PGA)、脊柱炎症、脊柱痛及枕墙距、指地距、颌柄距、胸廓活动度、脊柱活动度、Schober试验,对AS患者的血清OPG水平与其他骨代谢指标、骨密度、临床症状、体征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AS患者中骨质疏松者35人(35%),骨量减少者42人(42%),AS患者血清OPG、CTX及尿DPD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P<0.001、P<0.001),AS患者的腰椎、股骨颈、股骨粗隆骨密度较健康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P<0.01、P<0.01),OPG水平与AS患者各部位的骨密度呈负相关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与其他临床指标及骨代谢指标无显著相关性。结论AS患者比健康对照组更易出现骨质疏松和骨量减少,AS患者的骨吸收增强,血清OPG水平增高,其增高原因可能是机体对抗过度骨吸收的保护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骨保护素 骨密度 骨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RNA在强直性脊柱炎成骨、破骨机制中的作用 被引量:12
16
作者 杨文雪 夏启胜 +5 位作者 陶庆文 周童亮 张兰 陈志华 阎小萍 孔维萍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02-406,共5页
炎性骨破坏和新骨形成是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的典型病理改变,AS早期以炎症为主,晚期出现异位骨化和骨破坏,异位骨化和骨破坏两种矛盾的表现反映了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成骨与破骨过程之间的动态平衡被打破。其发病机制... 炎性骨破坏和新骨形成是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的典型病理改变,AS早期以炎症为主,晚期出现异位骨化和骨破坏,异位骨化和骨破坏两种矛盾的表现反映了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成骨与破骨过程之间的动态平衡被打破。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研究认为,AS复杂的新骨形成机制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及BMP/Smads通路密切相关,而破骨细胞则在骨破坏过程中起重要作用,RANKL/RANK/OPG系统中的细胞因子是调控破骨细胞分化成熟的关键因子。Micro RNA可调节成骨细胞、软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分化与功能,是骨形成、骨吸收、骨重塑和修复过程中的关键调节因子。研究MicroRNA在强直性脊柱炎成骨、破骨机制中的作用,可为AS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微小RNA 成骨细胞 破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骨密度变化 被引量:9
17
作者 陶庆文 阎小萍 +3 位作者 王庭仲 马海波 张卫 秦林林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4期490-492,共3页
目的评价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骨密度变化,探讨其骨代谢改变的病因和发病机理。方法采用前瞻性健康对照研究方法,对67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以双能X线吸收法测定腰椎、股骨颈、股骨粗隆和Ward三角区骨密度,同时检测骨钙素、降钙素、血钙及炎... 目的评价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骨密度变化,探讨其骨代谢改变的病因和发病机理。方法采用前瞻性健康对照研究方法,对67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以双能X线吸收法测定腰椎、股骨颈、股骨粗隆和Ward三角区骨密度,同时检测骨钙素、降钙素、血钙及炎症急时相反应指标,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强直性脊柱炎骨密度与对照组比较:股骨颈、股骨粗隆和Ward三角区骨密度显著降低,早期患者的腰椎骨密度显著降低;血清骨钙素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骨密度指标与炎症急时相反应指标呈负相关。结论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骨密度降低,其原因应是免疫炎症反应、运动受限等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密度 强直性脊柱炎 患者 对照组 股骨粗隆 股骨颈 免疫炎症反应 时相 双能X线吸收法 血清骨钙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直性脊柱炎骨化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8
作者 徐愿 陶庆文 +1 位作者 孔维萍 阎小萍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504-1507,共4页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脊柱关节病中最常见的疾病,早期以炎症为主,晚期可出现骨质疏松和骨化两种看似矛盾的表现,骨化的研究有助于AS的治疗。骨化是导致患者出现相关症状、功能障碍、甚至残疾的主要原因。骨化主要...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脊柱关节病中最常见的疾病,早期以炎症为主,晚期可出现骨质疏松和骨化两种看似矛盾的表现,骨化的研究有助于AS的治疗。骨化是导致患者出现相关症状、功能障碍、甚至残疾的主要原因。骨化主要发生于脊柱,因为病变组织不易获取,且病程漫长,个体间差异大,目前研究进展缓慢。AS患者骨化平均每年改良的Stoke强直性脊柱炎脊柱评分(modified Stoke’s AS spine score,m SASSS)进展1分,仅不到30%的患者出现较快进展。基线时炎症与骨化进展有关,主要是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指数(ankylosing spondylitis disease activity score,ASDAS)等客观炎症指标,而与基于患者自我报告结果(patient-reported outcome,PRO)的Bath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指数(ba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 disease activity index,BASDAI)关系不明确。此外,基线时已存在的骨化程度、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骨髓脂肪沉积、吸烟等也是骨化预测因素。非甾体抗炎药和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对延缓AS病理性成骨的作用尚不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骨化 临床研究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享呼吸机智能化感染控制模块设计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邬巧玲 陈学斌 +5 位作者 赵学军 李亮亮 申艳玲 喻薇 尹琳 李天庆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63-767,共5页
目的探索呼吸机共享管理模式下感染控制及实施方案。方法对某院呼吸机使用及管理需求进行调查,设计共享呼吸机感染防控模块、医院感染调查模块等,通过电脑与手机端智能APP实现共享呼吸机终末消毒的信息化管理,2018年11月起对12台共享呼... 目的探索呼吸机共享管理模式下感染控制及实施方案。方法对某院呼吸机使用及管理需求进行调查,设计共享呼吸机感染防控模块、医院感染调查模块等,通过电脑与手机端智能APP实现共享呼吸机终末消毒的信息化管理,2018年11月起对12台共享呼吸机感染控制模块进行实际运行测试及效果检测。结果 2018年11月14日-2019年1月8日累计共享7台呼吸机,借用科室5个,借用时间24~1 288 h,累计借用时长约1 698 h,平均借用时长242.57 h/次。12台共享呼吸机的日均使用时间为2.62 h/d。共享前12台呼吸机均为科室闲置机器,日均使用时间为0h/d。在感染防控模块的可视化自动提示下,12台共享呼吸机使用后消毒情况合格,自检测试全部通过。结论共享呼吸机的使用能够节约成本,满足临床需求,提高感染管理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享呼吸机APP 感染控制 呼吸机消毒 信息化 医疗设备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直性脊柱炎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临床特点、骨密度及骨代谢相关指标的研究 被引量:19
20
作者 路平 阎小萍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2012年第1期12-19,共8页
目的探索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合并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及AS患者骨密度和骨代谢变化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189例AS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结果,与健康对照组进行对照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89例AS患者腰椎、股骨... 目的探索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合并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及AS患者骨密度和骨代谢变化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189例AS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结果,与健康对照组进行对照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89例AS患者腰椎、股骨颈、Word's三角、粗隆的骨密度均与骶髂关节相分级、急时相反应物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呈负相关,P值分别<0.01、<0.05和<0.05。AS患者血清骨钙素(BGP)与枕墙距、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Ⅰ型胶原羧基端前肽(CICP)、甲状旁腺激素(PTH)呈正相关,P值分别<0.05、<0.05、<0.01和<0.05。与ESR、Ⅰ型胶原羧基端交联肽(CTX)、尿脱氧吡啶啉(尿DPD)呈负相关,P值分别<0.01、<0.01和<0.05。PTH与年龄、尿DPD呈负相关,P值均<0.01。男性患者BALP较女性更低,P<0.01,其与枕墙距、CICP呈正相关,P值分别<0.05和<0.01,与CTX呈负相关,P<0.01。CICP与骶髂关节相分级、CTX、尿DPD呈负相关,P值分别<0.05、<0.01和<0.05;与BGP呈正相关,P<0.01。CTX与年龄呈负相关,P<0.01;与骶髂关节相分级呈正相关,P<0.01。HLA-B27阳性者CICP值低于阴性者,CTX值则高于阳性者,P值分别<0.05和<0.01。结论 AS患者BGP与BALP、PTH、CICP、CTX、尿DPD之间相互交织成网状对骨代谢造成影响,其启始的触发点为全身或局部的免疫反应,而HLA-B27通过抑制骨胶原蛋白的合成及促进其分解加速了骨破坏,其机理尚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临床特点 骨密度 骨代谢指标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