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指标引领:生态城市智慧化“规建治”实施路径——以中新天津生态城为例
1
作者 马晓虹 吕红亮 +2 位作者 王鹏苏 沈旭 苗楠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71-77,共7页
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生态城发展迎来以生态为基、绿色发展、智慧引领的新时期。以中新天津生态城为例,从政府、企业、公众三方主体视角,自上而下探究指标体系在生态城市规划、建设、治理阶段发挥的指引与管控作用,自下而上研究指标... 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生态城发展迎来以生态为基、绿色发展、智慧引领的新时期。以中新天津生态城为例,从政府、企业、公众三方主体视角,自上而下探究指标体系在生态城市规划、建设、治理阶段发挥的指引与管控作用,自下而上研究指标体系实施评估和动态更新对生态城市目标与路径的纠偏作用。通过以指标体系为引领的城市发展模式,以数字化转型、智慧化发展为抓手,提出“构建—实施—评估—反馈”的闭环管理工作机制和指标体系实施传导路径,以此为其他生态城市提供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城市 指标体系 智慧化 规建治 路径研究 天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城市指标体系的优化升级与动态更新——以中新天津生态城指标体系2.0版为例 被引量:13
2
作者 马晓虹 吕红亮 +2 位作者 苗楠 王鹏苏 沈旭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57-62,共6页
生态城市指标体系需要及时修订,不断完善,以保证指标体系对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引导支撑作用,持续体现指标体系的先进性与科学性。目前,国内外生态城市指标体系基本为静态系统,出现指标滞后、指引性弱等一系列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文... 生态城市指标体系需要及时修订,不断完善,以保证指标体系对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引导支撑作用,持续体现指标体系的先进性与科学性。目前,国内外生态城市指标体系基本为静态系统,出现指标滞后、指引性弱等一系列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文章以中新天津生态城为研究对象,以发展目标和实施问题为导向,提出了生态城市指标体系动态优化与更新的方法策略和保障措施,保证了中新天津生态城指标体系的先进性,可为国内外生态城市的构建与优化提供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城市 指标体系 优化升级 动态更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2+)对活性污泥代谢及群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张笑雪 孙宝盛 +2 位作者 苗楠 赵双红 齐庚申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65-268,共4页
为探究微量Cu^(2+)对微生物代谢产物及群落结构的影响,采用序批式反应器(SBR),以含Cu^(2+)原水作用下活性污泥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质量浓度Cu^(2+)对胞外聚合物(EPS)和溶解性代谢产物(SMP)的影响,并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为探究微量Cu^(2+)对微生物代谢产物及群落结构的影响,采用序批式反应器(SBR),以含Cu^(2+)原水作用下活性污泥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质量浓度Cu^(2+)对胞外聚合物(EPS)和溶解性代谢产物(SMP)的影响,并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技术分析总细菌在不同质量浓度微量Cu^(2+)驯化前后的群落结构。结果表明,活性污泥的EPS质量浓度受Cu^(2+)的影响呈波动下降趋势,反应中后期趋于稳定,稳定区间与Cu^(2+)质量浓度成反比。Cu^(2+)加入反应体系后会造成SMP质量浓度短暂下降,随后微生物释放SMP来缓解环境压力,SMP质量浓度有所回升;中后期由于Cu^(2+)积累导致细胞自溶、释放SMP,SMP质量浓度突增,增长幅度与Cu^(2+)质量浓度成正比。不同质量浓度Cu^(2+)会造成特定菌群的消亡,还会促进耐受力强的微生物成为优势菌种。含Cu^(2+)原水会使微生物量和群落多样性降低,当Cu^(2+)质量浓度为3.5 mg/L时SDI由1.92下降至1.23,而由于新优势菌种的产生,Cu^(2+)质量浓度为5.0 mg/L时SDI有所回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微量铜离子 胞外聚合物 溶解性微生物产物 微生物多样性 PCR-DG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