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我国城镇污水厂特征分析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
8
1
作者
盛守祥
汪翠萍
+4 位作者
王莹
吴昌敏
林艳霞
陈瑜
陆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10期4564-4566,共3页
随着我国政府不断加大对环境保护的力度,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数量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2008年之后增长迅速。我国污水处理厂工艺使用最多的主要有氧化沟、A/A/O以及活性污泥工艺,市场占比分别为30.50%、16.20%和9.50%,工艺分布具有明显的...
随着我国政府不断加大对环境保护的力度,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数量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2008年之后增长迅速。我国污水处理厂工艺使用最多的主要有氧化沟、A/A/O以及活性污泥工艺,市场占比分别为30.50%、16.20%和9.50%,工艺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城镇污水处理厂中,设计规模为1万~5万t/d的占50%以上,小规模化将是未来发展趋势之一。随着污水厂数量逐渐增多并达饱和后,势必要在提高出水水质上做出努力,同时伴随而生的污泥问题也日益严峻。因此,需结合提升污染物排放限值的手段和污泥处理处置技术,将污水、污泥处理处置共同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污水厂
时空分布特征
工艺选型
污染分析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植物及其组合配置对水体脱氮和氮循环微生物的影响
被引量:
2
2
作者
张俊美
夏品华
+4 位作者
林陶
刘燕
王哲晓
郑钧宁
寇永珍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26-231,共6页
为探明富营养化水体中植物的脱氮效应及其作用机制,采用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了不同植物及其组合配置对不同形态氮的去除、基质中微生物数量及其脱氮功能的影响,探讨了其与水质净化效果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TN的去除效果,单一植物处理,HCP...
为探明富营养化水体中植物的脱氮效应及其作用机制,采用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了不同植物及其组合配置对不同形态氮的去除、基质中微生物数量及其脱氮功能的影响,探讨了其与水质净化效果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TN的去除效果,单一植物处理,HCP对TN去除效果最好(达68.71%),CP效果最差(仅50.48%);植物组合处理,MRJ+CP和MRJ+HCP对TN去除效果较好,HCP+CP+MRJ效果次之,CP+HCP的效果最差;各植物处理系统中TN的去除率依次为HCP>MRJ+CP>MRJ>HCP+MRJ>HCP+CP+MRJ>CP>CP+HCP>CK。2)NH4+的去除效果,单一植物处理,HCP和MRJ处理的NH4+去除效果最好、去除率分别为64.84%和59.17%,CP效果最差、仅46.50%;植物组合处理,MRJ+CP对NH4+去除效果最好,MRJ+HCP和HCP+CP+MRJ对NH4+去除效果次之,CP+HCP最差;各植物处理对污水中NH4+的去除率依次为HCP>MRJ+CP>MRJ>HCP+MRJ>HCP+CP+MRJ>CP>CP+HCP>CK。3)NO3-的去除效果,单一植物处理,HCP对NO3-去除效果最好(达64.47%),CP效果最差(仅47.60%);植物组合处理中,CP+HCP对NO3-去除效果最好(达71.06%),HCP+MRJ+CP最差(仅47.41%);各植物处理对污水中NO3-的去除率依次为CP+HCP>HCP+MRJ>HCP>MRJ+CP>MRJ>CP>HCP+MRJ+CP>CK。4)植物及其配置调控着氮循环微生物的数量和活性,不同系统的硝化强度、反硝化强度、微生物数量不同,进而导致了净化效果的不同。硝化强度和亚硝酸细菌数量与NH4+去除率间有显著关系(P<0.05),而反硝化强度、反硝化细菌数量和TN去除率间相关性不显著(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植物
水体脱氮
微生物
硝化/反硝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城镇污水厂特征分析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
8
1
作者
盛守祥
汪翠萍
王莹
吴昌敏
林艳霞
陈瑜
陆勇
机构
中
持
依迪亚(
北京
)环境研究所
有限公司
中
持
(
北京
)
环保
发展
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10期4564-4566,共3页
文摘
随着我国政府不断加大对环境保护的力度,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数量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2008年之后增长迅速。我国污水处理厂工艺使用最多的主要有氧化沟、A/A/O以及活性污泥工艺,市场占比分别为30.50%、16.20%和9.50%,工艺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城镇污水处理厂中,设计规模为1万~5万t/d的占50%以上,小规模化将是未来发展趋势之一。随着污水厂数量逐渐增多并达饱和后,势必要在提高出水水质上做出努力,同时伴随而生的污泥问题也日益严峻。因此,需结合提升污染物排放限值的手段和污泥处理处置技术,将污水、污泥处理处置共同推进。
关键词
城镇污水厂
时空分布特征
工艺选型
污染分析
发展趋势
Keywords
Urban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
Spatial-tempor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Process selection
Pollution analysis
Development trends
分类号
S273.5 [农业科学—农业水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植物及其组合配置对水体脱氮和氮循环微生物的影响
被引量:
2
2
作者
张俊美
夏品华
林陶
刘燕
王哲晓
郑钧宁
寇永珍
机构
贵州师范大学
贵州省生物研究所
中
持
(
北京
)
环保
发展
有限公司
贵州大学农学院
出处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26-231,共6页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草海湿地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011BAC02B02)
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贵州清镇面源污染农田溪流生态阻控技术研究与示范"(SY20123016)
+2 种基金
"微生物强化湿地脱氮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SY20133136)
贵州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人工湿地植物氮磷的吸收
积累及分配规律研究"(J20132025)
文摘
为探明富营养化水体中植物的脱氮效应及其作用机制,采用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了不同植物及其组合配置对不同形态氮的去除、基质中微生物数量及其脱氮功能的影响,探讨了其与水质净化效果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TN的去除效果,单一植物处理,HCP对TN去除效果最好(达68.71%),CP效果最差(仅50.48%);植物组合处理,MRJ+CP和MRJ+HCP对TN去除效果较好,HCP+CP+MRJ效果次之,CP+HCP的效果最差;各植物处理系统中TN的去除率依次为HCP>MRJ+CP>MRJ>HCP+MRJ>HCP+CP+MRJ>CP>CP+HCP>CK。2)NH4+的去除效果,单一植物处理,HCP和MRJ处理的NH4+去除效果最好、去除率分别为64.84%和59.17%,CP效果最差、仅46.50%;植物组合处理,MRJ+CP对NH4+去除效果最好,MRJ+HCP和HCP+CP+MRJ对NH4+去除效果次之,CP+HCP最差;各植物处理对污水中NH4+的去除率依次为HCP>MRJ+CP>MRJ>HCP+MRJ>HCP+CP+MRJ>CP>CP+HCP>CK。3)NO3-的去除效果,单一植物处理,HCP对NO3-去除效果最好(达64.47%),CP效果最差(仅47.60%);植物组合处理中,CP+HCP对NO3-去除效果最好(达71.06%),HCP+MRJ+CP最差(仅47.41%);各植物处理对污水中NO3-的去除率依次为CP+HCP>HCP+MRJ>HCP>MRJ+CP>MRJ>CP>HCP+MRJ+CP>CK。4)植物及其配置调控着氮循环微生物的数量和活性,不同系统的硝化强度、反硝化强度、微生物数量不同,进而导致了净化效果的不同。硝化强度和亚硝酸细菌数量与NH4+去除率间有显著关系(P<0.05),而反硝化强度、反硝化细菌数量和TN去除率间相关性不显著(P<0.05)。
关键词
水生植物
水体脱氮
微生物
硝化/反硝化作用
Keywords
aquatic plants
water denitrification
microorganism
nitrification/denitrification
分类号
X5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我国城镇污水厂特征分析及发展趋势
盛守祥
汪翠萍
王莹
吴昌敏
林艳霞
陈瑜
陆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不同植物及其组合配置对水体脱氮和氮循环微生物的影响
张俊美
夏品华
林陶
刘燕
王哲晓
郑钧宁
寇永珍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