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填减载明洞土拱形态及衬砌结构力学性能研究
1
作者 姚泽文 李盛 +3 位作者 马莉 尤著刚 余云燕 班学锋 《应用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39-346,共8页
高填减载明洞的减载机理是通过增大回填土内部的沉降差使土体中产生土拱效应从而降低明洞上方土压力,以此减小衬砌结构的受力。高填减载明洞的减载效果取决于土拱效应的强弱,然而,土拱效应强弱与土拱形态有何关系尚不明确,为了优化明洞... 高填减载明洞的减载机理是通过增大回填土内部的沉降差使土体中产生土拱效应从而降低明洞上方土压力,以此减小衬砌结构的受力。高填减载明洞的减载效果取决于土拱效应的强弱,然而,土拱效应强弱与土拱形态有何关系尚不明确,为了优化明洞设计,提高衬砌结构安全性,需明确土拱形态对土拱效应的影响。因此,基于有限差分软件FLAC3D,以槽宽比和边坡角度为变量,研究应用EPS(expanded polystyrene)板+混凝土柱减载的高填方明洞回填土土压力、回填土的土拱形态以及衬砌结构受力,从土拱形态角度分析槽宽比和边坡角度对高填减载明洞土压力、衬砌结构受力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明洞拱顶和仰拱外侧受压,明洞外侧受拉受压交界点出现在拱腰处,衬砌结构边墙与拱腰连接处弯矩最大;②减小槽宽比或增大边坡角度,会使土拱效应越显著,减载效果越好,衬砌结构所受轴力越小,衬砌结构更安全;③土拱效应强弱是由土拱厚度和明洞上方土拱区域面积决定的,土拱厚度越大、明洞上方土拱区域面积越大,减载效果越好,与土拱位置和土拱区域总面积无关。实际工程中,应通过控制土拱的厚度和明洞上方土拱区域的面积来优化结构受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填减载明洞 槽宽比 边坡角度 土拱形态 土拱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骨料混凝土抗冻性能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2
作者 周晋筑 赵鹏鹏 +4 位作者 黄靓 肖志颖 王维 孙志豪 邱良丰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1-147,153,共8页
在高寒地区,抗冻性是混凝土使用时必须考虑的重要指标。再生混凝土作为替代天然砂石的绿色建材,是实现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重要途径。为了研究和探讨再生骨料混凝土的防冻性能影响因素,分析了国内外再生骨料混凝土防冻性能的研究成果... 在高寒地区,抗冻性是混凝土使用时必须考虑的重要指标。再生混凝土作为替代天然砂石的绿色建材,是实现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重要途径。为了研究和探讨再生骨料混凝土的防冻性能影响因素,分析了国内外再生骨料混凝土防冻性能的研究成果。综述了混凝土冻融破坏机理、再生骨料类型、替代率、水灰比、来源对混凝土抗冻性能的影响及提高混凝土抗冻性能的措施。在此基础上,结合目前的研究现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混凝土 抗冻性能 取代率 水灰比 原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桩间土拱效应的抗滑桩加固边坡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赵子豪 张海旭 +1 位作者 杜威 吴凤元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8-86,98,共10页
针对抗滑桩加固边坡稳定性的已有研究并未考虑由桩间土拱效应引起的土体主应力旋转对边坡稳定性影响的不足,基于由桩间土拱效应引起主应力旋转的土压力统一表达式以及抗滑桩抗滑力的完善计算公式,修正抗滑桩加固边坡稳定性的三维旋转破... 针对抗滑桩加固边坡稳定性的已有研究并未考虑由桩间土拱效应引起的土体主应力旋转对边坡稳定性影响的不足,基于由桩间土拱效应引起主应力旋转的土压力统一表达式以及抗滑桩抗滑力的完善计算公式,修正抗滑桩加固边坡稳定性的三维旋转破坏机制,并基于修正后的机制分析边坡的安全系数和滑动面。结果表明:相对于已有研究,当考虑桩间土拱效应所引起的土体主应力旋转时,所得边坡的安全系数更大;土体的性质与土体的内摩擦角、黏聚力有关,当内摩擦角、黏聚力增大时,边坡的安全系数增大,边坡的最深滑动面位置随着内摩擦角的增大而逐渐变浅,随着黏聚力的增大而逐渐变深;当边坡的宽高比与坡角增大时,边坡的安全系数减小,抗滑桩的最有效安装位置更接近坡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稳定性 三维旋转破坏机制 抗滑力 土拱效应 主应力旋转 安全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弹料再生混凝土的耐久性能研究
4
作者 曾建国 黄靓 +4 位作者 李东明 周章涛 赵鹏鹏 吕召宁 张少龙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3-137,141,共6页
为研究回弹料再生混凝土(SRM-RFAC)的耐久性能,以喷射混凝土回弹料再生细骨料(SRM-RFA)取代率和粉煤灰(FA)取代率为变量,进行了抗水渗透试验、抗氯离子渗透试验以及微观试验.结果表明:SRM-RFAC的抗水渗透性能和抗氯离子渗透性能随SRM-RF... 为研究回弹料再生混凝土(SRM-RFAC)的耐久性能,以喷射混凝土回弹料再生细骨料(SRM-RFA)取代率和粉煤灰(FA)取代率为变量,进行了抗水渗透试验、抗氯离子渗透试验以及微观试验.结果表明:SRM-RFAC的抗水渗透性能和抗氯离子渗透性能随SRM-RFA取代率的提高而降低,随FA取代率的提高而提高;拟合了SRM-RFAC抗水渗透系数和氯离子扩散系数的计算式,计算值与试验结果吻合度良好,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试验分析了造成SRM-RFAC耐久性能改变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混凝土 喷射混凝土回弹料 耐久性能 抗水渗透性能 抗氯离子渗透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初始含水率非均匀分布及孔隙水重分布的边坡可靠度分析
5
作者 元志镕 蒋水华 +3 位作者 常志璐 向晖 刘玉伟 黄劲松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01-1012,共12页
建立合理的降雨入渗分析模型是分析降雨诱发边坡失稳机制及防控滑坡灾害的重要前提。目前Richards方程数值解和Green-Ampt模型常用于边坡降雨入渗分析,然而Richards方程数值解易出现计算不收敛问题,Green-Ampt模型计算精度较低,不能考... 建立合理的降雨入渗分析模型是分析降雨诱发边坡失稳机制及防控滑坡灾害的重要前提。目前Richards方程数值解和Green-Ampt模型常用于边坡降雨入渗分析,然而Richards方程数值解易出现计算不收敛问题,Green-Ampt模型计算精度较低,不能考虑初始含水率非均匀分布和孔隙水重分布过程。在传统Green-Ampt模型基础上,将边坡地层沿深度方向离散为多个空间微元,将降雨事件离散为多个小时段,进而提出边坡降雨入渗分析的时空逼近法,阐明降雨入渗下非均质无限长边坡渗流、稳定及可靠度演化规律。结果表明:与Richards方程数值解相比,提出的时空逼近法是一种计算稳定且精度较高的降雨入渗分析方法,不存在计算不收敛问题。此外,如果不考虑孔隙水重分布过程会低估边坡失效概率和错误估计最危险滑面位置。研究结果可为复杂边坡降雨入渗分析及降雨型浅层滑坡灾害防控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可靠度分析 空间变异性 降雨入渗分析 初始含水率 孔隙水重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骨料改性盐渍土配合比研究
6
作者 屈辉 刘文琦 +1 位作者 冯孝文 黄靓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0-184,共5页
山东地区土壤盐分含量高,受水分和农业活动影响,对道路工程建设造成不利影响。随着道路工程的发展,工程弃土增多,环境污染问题凸显,迫切需要通过土壤改良实现资源化利用。利用再生骨料的物理特性和水泥的黏结性对盐渍土进行改良,对其击... 山东地区土壤盐分含量高,受水分和农业活动影响,对道路工程建设造成不利影响。随着道路工程的发展,工程弃土增多,环境污染问题凸显,迫切需要通过土壤改良实现资源化利用。利用再生骨料的物理特性和水泥的黏结性对盐渍土进行改良,对其击实特性、无侧限抗压强度、破坏形式进行试验探究。试验结果表明:随再生骨料取代率的提高,土体最大干密度先增后减;随再生骨料掺量的增加,土体的塑性逐渐增大;固化盐渍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随再生骨料掺量的增加先增后减,8%水泥掺量与40%再生骨料掺量协同作用时,固化土的强度与经济效益均达到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化盐渍土 击实特性 无侧限抗压强度 破坏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耦合确定性与随机结构面的岩质边坡概率稳定性分析
7
作者 常志璐 向晖 +5 位作者 余琦 钟敏 蒋水华 关宏涛 孟京京 黄发明 《地质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3,共12页
岩质边坡广泛发育确定性结构面和随机结构面,使得岩体具有不连续性和非均质性特征,直接影响边坡的稳定性、变形特征和破坏模式。然而,目前研究较少同时考虑确定性结构面和随机结构面网络对岩质边坡概率稳定性分析和破坏机制的影响。采... 岩质边坡广泛发育确定性结构面和随机结构面,使得岩体具有不连续性和非均质性特征,直接影响边坡的稳定性、变形特征和破坏模式。然而,目前研究较少同时考虑确定性结构面和随机结构面网络对岩质边坡概率稳定性分析和破坏机制的影响。采用离散元方法和结构面网络模拟技术,构建了边坡确定性结构面和随机结构面耦合分析模型,并基于此提出了边坡概率稳定性分析方法,最后以简化岩质边坡模型和锦屏一级水电站左岸坝肩边坡(天然和开挖工况)为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1)提出的方法不仅可以准确模拟确定性结构面与随机结构面网络,而且实现了结构面网络与边坡模型耦合建模;(2)同时考虑确定性结构面和随机结构面边坡概率稳定性分析方法可以获得边坡稳定系数概率分布图,计算结果更全面并符合工程实际;(3)随机结构面网络在开挖边坡工况下对边坡稳定性影响更显著,并且控制边坡的失稳路径和破坏机制。研究成果可为制定岩质边坡开挖和支护方案提供参考,同时为地质灾害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质边坡 随机结构面 网络模拟 确定性结构面 概率稳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磨铁路景寨隧道富水段涌水量预测方法 被引量:8
8
作者 刘常昊 郑万波 +4 位作者 吴燕清 杨志全 丁力生 杨黎明 史耀轩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6-73,共8页
为解决玉磨铁路景寨隧道工程掌子面前方小型富水体突涌水问题,保障隧道工程安全施工,提出一种基于地质雷达的隧道富水段涌水量预测方法。该方法首先根据隧道典型不良地质体类型,对比不同空洞结构对地质雷达正演模拟的影响,并选择圆形空... 为解决玉磨铁路景寨隧道工程掌子面前方小型富水体突涌水问题,保障隧道工程安全施工,提出一种基于地质雷达的隧道富水段涌水量预测方法。该方法首先根据隧道典型不良地质体类型,对比不同空洞结构对地质雷达正演模拟的影响,并选择圆形空洞作为隧道富水区域结构,运用MATLAB进行地质雷达正演模拟,总结地质雷达响应特征;其次建立隧道富水区域结构模型,将隧道富水区域结构模型参数引入地下水动力学经典解析公式;最后结合玉磨铁路景寨隧道工程进行实例验证。结果表明:通过引入隧道富水区域结构模型参数建立的基于地下水动力学的隧道涌水量预测公式,预测得到的隧道涌水量为3073.45 m^(3)/d,与实测值2760.8 m^(3)/d的偏差率为11.3%,而基于地下水动力学经典解析公式和经验公式的预测结果与实测值的偏差率过大,其中大岛洋志公式的偏差率为186.1%,古德曼经验公式的偏差率为232.6%,说明地下水动力学经典解析公式和经验公式在云南复杂地质条件下隧道涌水量预测的适用性较差,同时验证了本文方法的适用性与可行性,为隧道工程掌子面前方小型富水体突涌水问题研究提供了一种科学的隧道富水段涌水量预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富水段 涌水量预测 地质超前预报 地质雷达正演 仿真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路基压实质量连续检测指标的相关性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
9
作者 左君 高翔 +3 位作者 马殷军 张世恩 徐锋 邹国峰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7-21,共5页
依托兰张(兰州—张掖)铁路施工段开展现场试验,对路基压实质量检测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了激振力、碾压速度对压实计值(CMV)变异系数的影响;基于回归分析得到CMV与动态变形模量E、土体刚度G、压实度K等压实质量检测... 依托兰张(兰州—张掖)铁路施工段开展现场试验,对路基压实质量检测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了激振力、碾压速度对压实计值(CMV)变异系数的影响;基于回归分析得到CMV与动态变形模量E、土体刚度G、压实度K等压实质量检测指标之间的相关系数,并比较了不同压实工艺对CMV相关性校验的影响。结果表明:激振力引起的CMV变异系数偏差为6.74%~7.39%,碾压速度引起的偏差为1.46%~2.11%,激振力对CMV稳定性影响更大;激振力对CMV相关性校验影响显著,而碾压速度和碾压遍数对其影响较弱;鉴于CMV和Evd检测的便利性及两者之间良好的相关性,进行路基压实质量连续检测时宜采用CMV连续检测为主、传统E检测为辅的方法,并在连续压实控制中尽量保持激振力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路基 压实质量连续检测 试验研究 压实工艺 变异系数 相关性校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碾压参数影响的压实质量连续检测结果修正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聂志红 粟欣 +2 位作者 赵鹏鹏 齐群 王学朋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9-136,共8页
为降低压路机行驶速度、行驶方向、振动频率等碾压参数引起的压实质量连续检测结果CMV误差,以动态变形模量E_(vd)为修正目标,基于极限梯度提升XGBoost算法和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别建立CMV修正模型,对比修正模型的适用性,并分析各碾压参数... 为降低压路机行驶速度、行驶方向、振动频率等碾压参数引起的压实质量连续检测结果CMV误差,以动态变形模量E_(vd)为修正目标,基于极限梯度提升XGBoost算法和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别建立CMV修正模型,对比修正模型的适用性,并分析各碾压参数对CMV误差的影响。研究表明,XGBoost修正结果与E_(vd)的相关系数高达0.8且误差仅为1.7%,而多元线性回归修正结果与E_(vd)的相关系数仅为0.65且误差高达9.2%,XGBoost修正模型更适用于降低由碾压参数引起的CMV检测误差。高速行驶会造成CMV存在显著的负误差,行驶方向的不同使CMV产生大小相当但正负相反的误差,振动频率对CMV误差的影响是非线性的且与频率的取值有关。最后根据现场压实检测数据的修正结果验证了XGBoost修正模型对降低CMV检测误差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路基 连续检测 碾压参数 误差修正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洞渣粗骨料混凝土抗冻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罗涵欣 黄靓 +3 位作者 刘文琦 赵鹏鹏 吕召宁 肖瑶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7-161,共5页
通过高寒地区隧道洞渣粗骨料混凝土冻融循环试验,研究在不同冻融循环次数下,隧道洞渣粗骨料取代率对混凝土抗冻性能的影响,分析试件相对动弹性模量、质量、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损失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混凝土的抗冻性能与洞渣粗... 通过高寒地区隧道洞渣粗骨料混凝土冻融循环试验,研究在不同冻融循环次数下,隧道洞渣粗骨料取代率对混凝土抗冻性能的影响,分析试件相对动弹性模量、质量、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损失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混凝土的抗冻性能与洞渣粗骨料取代率呈负相关,当洞渣粗骨料取代率达到30%时,洞渣粗骨料混凝土相对动弹性模量、质量、冻融试验后的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损失率与普通混凝土相差不大,其抗冻性能相对较好,冻融循环50次前试件破坏程度均较小而100次之后试件严重破坏,在冻融循环后期粉煤灰的填充效应随着洞渣粗骨料取代率的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隧道洞渣 高寒地区 冻融循环试验 抗冻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振动传递率函数的水泥混凝土铺面脱空识别方法 被引量:2
12
作者 吴荻非 向晖 +2 位作者 刘成龙 沈宾宾 曾孟源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53-465,共13页
为提高水泥混凝土铺面脱空识别的准确性和便捷性,提出一种基于振动传递率函数的板底脱空识别方法。首先,建立了九块板全尺寸铺面结构三维有限元模型,获取冲击荷载作用下铺面板的多点加速度响应;其次,在2个振动传递方向上,分别计算相邻2... 为提高水泥混凝土铺面脱空识别的准确性和便捷性,提出一种基于振动传递率函数的板底脱空识别方法。首先,建立了九块板全尺寸铺面结构三维有限元模型,获取冲击荷载作用下铺面板的多点加速度响应;其次,在2个振动传递方向上,分别计算相邻2个测点间的振动传递率函数,分析特定频段内传递率函数的差异,并提出传递率损伤指标(transmissibility-damage indicator,TDI)及其矩阵表达式;最后,计算分析11种不同脱空形式、程度下TDI矩阵的差异,并分析测点布设方式、信号噪声水平对TDI矩阵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脱空判定指标能较好识别定位板角和板边局部脱空。所得TDI矩阵在板角脱空的2个传递方向均十分显著,在板边脱空的垂直脱空边方向较为显著;对于板中脱空,2个传递方向上的TDI矩阵均无法有效识别。板中脱空的分布与TDI矩阵的分布一致性较差;对于多区域脱空,其计算得到的TDI矩阵与单区域脱空类似,对于板角和板边局部脱空均能有效识别;测点布设越密,TDI矩阵的分布与脱空分布的一致性越高。然而,该识别方法对噪声水平较为敏感,噪声水平越高,识别精度越低,需要较高精度的传感器或设备予以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脱空识别 振动传递率函数 水泥混凝土铺面板 有限元分析 识别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洞渣砂-粉煤灰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肖瑶 黄靓 +3 位作者 刘文琦 赵鹏鹏 吕召宁 罗涵欣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2-57,共6页
以高原地区隧道洞渣砂取代率、粉煤灰取代率作为变量,设置20组试验,对掺粉煤灰、隧道洞渣砂混凝土的坍落度、立方体抗压强度fcu、劈裂抗拉强度ft、轴心抗压强度fc、弹性模量Ec进行研究,并对掺粉煤灰、隧道洞渣砂混凝土的龄期与fcu之间... 以高原地区隧道洞渣砂取代率、粉煤灰取代率作为变量,设置20组试验,对掺粉煤灰、隧道洞渣砂混凝土的坍落度、立方体抗压强度fcu、劈裂抗拉强度ft、轴心抗压强度fc、弹性模量Ec进行研究,并对掺粉煤灰、隧道洞渣砂混凝土的龄期与fcu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洞渣砂随取代率升高坍落度降低;当洞渣砂取代率为0~70%时,其对混凝土力学性能有益,洞渣砂取代率为50%时达到强度峰值;粉煤灰对早期混凝土力学性能存在不利影响,粉煤灰掺量越高,混凝土早期力学性能越差,当龄期发展到56 d时,掺入粉煤灰的混凝土后期强度发展速率较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洞渣 粉煤灰 混凝土 坍落度 力学性能 高原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融循环下硅灰再生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鑫鑫 黄靓 +2 位作者 刘文琦 赵鹏鹏 吕召宁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8-142,共5页
为保障高原地区铁路工程产生的废弃混凝土资源化利用的安全性,采用快冻法,研究冻融循环后RAC力学性能。通过改变再生粗骨料种类、取代率以及硅灰掺量,研究RAC的抗冻性能以及冻融循环后的力学性能。通过冻融循环后RAC质量变化、动弹性模... 为保障高原地区铁路工程产生的废弃混凝土资源化利用的安全性,采用快冻法,研究冻融循环后RAC力学性能。通过改变再生粗骨料种类、取代率以及硅灰掺量,研究RAC的抗冻性能以及冻融循环后的力学性能。通过冻融循环后RAC质量变化、动弹性模量变化、抗压强度变化以及劈裂抗拉强度变化,得出再生粗骨料的种类、取代率以及硅灰掺量的影响规律。试验表明:采用高强再生粗骨料能够提升RAC抗冻性能;再生粗骨料替代率为50%时,抗冻性能最好;硅灰会改善RAC抗冻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混凝土 冻融循环试验 力学性能 硅灰 再生粗骨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射混凝土回弹料再生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少龙 黄靓 +2 位作者 刘文琦 吕召宁 赵鹏鹏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7-191,共5页
为研究喷射混凝土回弹料再生混凝土(SRM-RFAC)的基本力学性能,以喷射混凝土回弹料再生细骨料(SRM-RFA)取代率和粉煤灰(FA)取代率为变量,进行了立方体抗压强度、棱柱体抗压强度、立方体劈裂抗拉强度和静弹性模量试验。结果表明:SRM-RFAC... 为研究喷射混凝土回弹料再生混凝土(SRM-RFAC)的基本力学性能,以喷射混凝土回弹料再生细骨料(SRM-RFA)取代率和粉煤灰(FA)取代率为变量,进行了立方体抗压强度、棱柱体抗压强度、立方体劈裂抗拉强度和静弹性模量试验。结果表明:SRM-RFAC的立方体抗压破坏、轴心抗压破坏和劈裂抗拉破坏形态与普通混凝土(NC)基本相似,且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与劈拉强度随着SRM-RFA和FA取代率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基于规范式,提出棱柱体抗压强度、立方体劈裂抗拉强度和静弹性模量的换算式,计算值与试验结果吻合度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混凝土 再生细骨料 喷射混凝土回弹料 基本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晶石防辐射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与预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庆贺 王禹澄 +1 位作者 王良志 杜威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2-127,共6页
作为降低射线危害的有效屏蔽材料,重晶石防辐射混凝土在核医学建设工程中应用广泛。为研究重晶石防辐射混凝土的基本力学性能,对影响其力学性能的因素进行研究,并基于现有试验数据对密度晶石防辐射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差异,进... 作为降低射线危害的有效屏蔽材料,重晶石防辐射混凝土在核医学建设工程中应用广泛。为研究重晶石防辐射混凝土的基本力学性能,对影响其力学性能的因素进行研究,并基于现有试验数据对密度晶石防辐射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差异,进而对典型规范预测式的适用性进行评述并修正。研究结果表明:重晶石防辐射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与水灰比近似符合Bolomy式,掺入阴极射线管废玻璃细骨料对重晶石防辐射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有提升作用;与普通混凝土相比,重晶石防辐射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轴心抗压强度与弹性模量分别降低13.6%、26%、32%和37.3%;ACI 318规范可有效预测重晶石防辐射混凝土的早期抗压强度,但低估弹性模量;EC 2规范可有效预测重晶石防辐射混凝土弹性模量,但低估劈裂抗拉强度;采用修正后的ACI 318、EC 2规范模型计算方法,可有效预测重晶石防辐射混凝土各项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晶石骨料 防辐射混凝土 力学性能 预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达坂城风区顺风向脉动风功率谱
17
作者 王逸豪 赵锐 +2 位作者 淡丹辉 奉泽华 冯磊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61-1169,共9页
为研究新疆乌鲁木齐所处达坂城风区的复杂脉动风环境,基于实测风场风速数据分析并拟合了该风区的顺风向脉动风功率谱。结果表明:以反比例函数拟合山区峡谷地形平均风速与湍流强度的关系误差较小;山区峡谷地形湍流积分尺度分布较离散,但... 为研究新疆乌鲁木齐所处达坂城风区的复杂脉动风环境,基于实测风场风速数据分析并拟合了该风区的顺风向脉动风功率谱。结果表明:以反比例函数拟合山区峡谷地形平均风速与湍流强度的关系误差较小;山区峡谷地形湍流积分尺度分布较离散,但整体随平均风速的增大而增大;考虑地形系数的Kaimal修正谱在含能区和惯性子区间能较好地表征实测谱,在耗能区选用三参数拟合描述实测谱效果良好;选用过渡函数来描述惯性子区间与耗能区接触区域的功率谱,拟合效果较为理想。可见达坂城风区具有特殊顺风向脉动风特性,以修正谱和拟合谱分段构成的函数模型可用于表征该风区顺风向脉动风功率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风向脉动风 湍流强度 湍流积分尺度 风功率谱密度 风谱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结构多测点位移与振动特性非接触测量方法
18
作者 董晨阳 田永丁 +2 位作者 向晖 李东华 周成龙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9104-9110,共7页
位移是衡量结构舒适性与安全性的一个关键参数,但传统接触式方法测量效率低、成本高且难以精确测量稠密测点位移。为解决以上问题,提出了基于计算机视觉与自适应变分模态分解的结构多测点位移和振动特性非接触测量方法。该方法利用高速... 位移是衡量结构舒适性与安全性的一个关键参数,但传统接触式方法测量效率低、成本高且难以精确测量稠密测点位移。为解决以上问题,提出了基于计算机视觉与自适应变分模态分解的结构多测点位移和振动特性非接触测量方法。该方法利用高速摄像机获取冲击力锤作用下悬臂梁振动图像,通过有标靶和无标靶特征检测算法,获取结构在冲击载荷下的动态位移曲线,进一步提出了基于变分模态分解和希尔伯特变换的结构振动频率、阻尼比高精度识别方法。所提出方法利用悬臂梁非接触振动测量试验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通过圆心检测算法和图像特征检测算法提取位移的最大测量误差分别为0.093 mm和0.046 mm,证明了图像特征检测算法的位移提取精度更高;同时,利用变分模态分解方法对测量的位移信号进行了分离并识别结构振动特征,采用圆心检测和图像特征提取算法获取位移识别的固有频率、阻尼比基本一致。研究成果可为突发事件下桥梁结构多点位移高精度监测与振动特性识别提供一种新的方法,具有成本低、使用方便和测点布设灵活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移测量 动力识别 非接触测量 计算机视觉 变分模态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荷载作用下钢-混凝土组合梁设计方法
19
作者 王庆贺 戴蕊宏 +2 位作者 王仕奇 杜威 尤广迪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6-283,共8页
目的 分析翼板混凝土时效变形对钢-混凝土组合梁长期性能的影响,提出相应的设计方法,供工程应用参考。方法 结合已有的试验数据,对现行规范中组合梁长期性能设计方法进行适用性评估;在此基础上,充分考虑混凝土收缩、徐变、开裂及组合梁... 目的 分析翼板混凝土时效变形对钢-混凝土组合梁长期性能的影响,提出相应的设计方法,供工程应用参考。方法 结合已有的试验数据,对现行规范中组合梁长期性能设计方法进行适用性评估;在此基础上,充分考虑混凝土收缩、徐变、开裂及组合梁界面滑移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提出并验证单跨与两跨钢-混凝土组合梁长期性能的计算方法。结果 提出的组合梁长期性能设计方法可有效预测单跨组合梁的长期跨中挠度和两跨组合梁的长期中支座负弯矩及跨中挠度,采用随龄期调整的有效模量法得到的长期跨中挠度预测值与试验值比为0.976,预测值与试验值最大相差16.5%,而采用规范建议值得到的组合梁预测值与试验值比为0.782。结论 多跨连续组合梁长期性能受到负弯矩作用范围的影响显著,提出的计算方法适用于单跨和两跨钢-混凝土组合梁长期性能预测,该方法能够显著提升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梁 收缩徐变 跨中挠度 设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机器学习方法预测连续刚构桥预拱度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景春 吴雨航 +2 位作者 王大鹏 王利军 吕盟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3-88,共6页
为在连续刚构桥悬臂浇筑施工阶段快速预测各悬浇段预拱度,收集土木垴大桥、庄窝大桥及南石大桥各悬臂浇筑段的预拱度及影响因素构建高维数据集,采用缺失值填充、归一化等数据预处理技术对数据集进行处理,基于梯度提升回归、极端梯度提... 为在连续刚构桥悬臂浇筑施工阶段快速预测各悬浇段预拱度,收集土木垴大桥、庄窝大桥及南石大桥各悬臂浇筑段的预拱度及影响因素构建高维数据集,采用缺失值填充、归一化等数据预处理技术对数据集进行处理,基于梯度提升回归、极端梯度提升、支持向量机回归、随机森林及决策树5种机器学习算法,建立连续刚构桥预拱度预测模型。应用训练好的模型对西郊大桥悬浇段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极端梯度提升在边跨预测效果最好,平均绝对误差0.97 mm、均方根误差1.28 mm,训练集确定性系数0.998,测试集确定性系数0.944,对西郊大桥边跨预测最大误差为3.9 mm;梯度提升回归在中跨预拱度预测效果最好,平均绝对误差1.4 mm、均方根误差1.63 mm,训练集确定性系数0.995,测试集确定性系数0.989,对西郊大桥中跨预测最大误差3.2 mm。研究成果满足施工要求,未来可进一步扩充数据集,提高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刚构桥 预拱度预测 机器学习 数据预处理 极端梯度提升 梯度提升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