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尾气降解型沥青混合料的制备及其路用性能研究
1
作者 高颖 张杰 +2 位作者 李金垣 郭庆林 吕小博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26-231,共6页
为了解决汽车尾气造成的污染问题,采用掺填式和涂覆式制备沥青混合料试件,探讨在沥青混合料中掺杂或涂覆电气石-二氧化钛(TATi)复合材料对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这3种尾气降解效率及耐久性的影响,并对尾气降解型沥青混合料的... 为了解决汽车尾气造成的污染问题,采用掺填式和涂覆式制备沥青混合料试件,探讨在沥青混合料中掺杂或涂覆电气石-二氧化钛(TATi)复合材料对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这3种尾气降解效率及耐久性的影响,并对尾气降解型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制备掺填式沥青混合料选用质量分数50%的TATi复合材料替代矿粉经济实惠;选用质量分数3%的TATi溶液喷涂(刷涂)制备的涂覆式沥青混合料尾气降解效率较高;与掺填式和涂覆式沥青混合料相比,TATi掺杂量为3%(质量分数)的含砂雾封层涂覆式沥青混合料的尾气降解效率和耐久性最好;碾压后掺填式和涂覆式沥青混合料的尾气降解效率均有所降低,与掺填式沥青混合料相比,涂覆式沥青混合料尾气降解效率明显降低;掺杂TATi后掺填式和涂覆式沥青混合料均能满足路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尾气 复合材料 沥青混合料 降解效率 路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沥青混合料运输过程VOCs排放特征及环境健康风险评价
2
作者 孔维兵 崔一旗 +2 位作者 曹建宁 高颖 宫官雨 《安全与环境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3-320,共8页
沥青混合料运输过程中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的排放具有影响区域广、排放量大等特点,给区域环境带来了负面影响。为探究沥青路面建设过程中运输阶段VOCs的排放特征、环境影响和健康风险,对沥青混合料运输阶段的... 沥青混合料运输过程中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的排放具有影响区域广、排放量大等特点,给区域环境带来了负面影响。为探究沥青路面建设过程中运输阶段VOCs的排放特征、环境影响和健康风险,对沥青混合料运输阶段的VOCs排放进行了现场实测,并对VOCs排放总量、排放强度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沥青混合料的VOCs排放浓度在运输阶段具有一定的温度依赖性,运输阶段VOCs排放主要贡献组分为烷烃和醛类;2019年全国沥青路面建设运输阶段VOCs排放总量为45.54 t,排放强度为0.76 t/min;醛类和芳香烃组分分别是沥青混合料运输阶段臭氧和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的主要污染物;运输阶段VOCs排放存在较大的健康风险,丙烯醛、乙醛、甲醛和1,2-二氯甲烷是主要的致癌和非致癌危害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沥青混合料 运输阶段 VOCS 排放特征 环境影响 健康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栓钉式钢-混凝土组合梁剩余承载力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张吉仁 卜建清 +1 位作者 荣学亮 荀敬川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6-71,共6页
为计算钢-混凝土组合梁剩余承载力,采用适用于组合梁的非线性有限元建模方法,提出疲劳简化分析法并用于组合梁剩余承载力计算中,通过与试验结果对比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探究抗剪连接度与荷载幅值对组合梁剩余承载力的影响... 为计算钢-混凝土组合梁剩余承载力,采用适用于组合梁的非线性有限元建模方法,提出疲劳简化分析法并用于组合梁剩余承载力计算中,通过与试验结果对比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探究抗剪连接度与荷载幅值对组合梁剩余承载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组合梁疲劳简化分析法用于计算组合梁剩余承载力可以简化计算过程,且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平均误差为15%;组合梁剩余承载力退化呈单调递减趋势,荷载幅值增大及抗剪连接度降低会提高组合梁剩余承载力退化速率,增大剩余承载力退化量,使处于加载末期的组合梁剩余承载力呈指数型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剩余承载力 有限元分析 钢-混凝土组合梁 抗剪连接度 荷载幅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渐进式滑坡锚索抗滑桩预应力张拉值计算 被引量:3
4
作者 侯小强 王新飞 +3 位作者 贾洪璐 安玉科 周重任 侯云龙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8-147,共10页
依据渐进式滑坡蠕变特点,现有锚索抗滑桩计算模型针对渐进式滑坡桩–锚–土三者相互作用过程考虑较少。针对这一问题,将渐进式滑坡缓慢失稳的变形特征和预应力锚索抗滑桩从空载到满载动态工作过程相结合,利用Winkler弹性地基梁理论,优... 依据渐进式滑坡蠕变特点,现有锚索抗滑桩计算模型针对渐进式滑坡桩–锚–土三者相互作用过程考虑较少。针对这一问题,将渐进式滑坡缓慢失稳的变形特征和预应力锚索抗滑桩从空载到满载动态工作过程相结合,利用Winkler弹性地基梁理论,优化了锚索抗滑桩桩–锚变形协调条件,考虑桩后土压力渐进变化过程,构建不同工况桩–锚–土协同工作的计算模型,推导了预应力锚索抗滑桩施工阶段初张拉值的计算方法。结合工程算例和有限元软件数值模拟结果,为获取较高精度的计算数值,采用MATLAB软件编译程序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1)渐进式滑坡“稳定–蠕动–失稳”阶段性变形特点决定了预应力锚索抗滑桩“空载–加载–满载”三阶段桩–锚动态内力变形过程,明确了各阶段桩后可能存在的土压力模型,单纯进行满载阶段锚索拉力设计不符合渐进式滑坡实际作用机理,进一步证明施工阶段锚索预应力张拉值设计的重要性;2)渐进式滑坡推力由尚未产生的初始空载阶段至完全作用的满载阶段,两阶段并非互相独立存在,二者通过桩–锚变形协调条件相互作用,表明了施工阶段抗滑桩预应力张拉力值大小受满载阶段桩锚内力及变形大小的影响;3)依据渐进式滑坡锚索抗滑桩动态内力变形过程,保证抗滑桩受荷段和锚固段内力大小均衡相等,优化了满载阶段全桩弯矩平衡设计原则,确立了以静止土压力作为施工阶段预应力张拉值设计标准,对比表明,此计算方法优于其余4种现有算法,同时有限元数值模拟结果与本文算法贴合度较高,进一步验证了此计算方法的合理性和可靠性。研究成果可为渐进式滑坡中预应力锚索抗滑桩的设计计算和施工提供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渐进式滑坡 锚索预应力 桩锚协调变形 土压力状态 锚索设计拉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基聚氨酯改性沥青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代金洪 赵毅 +2 位作者 王刚 张智慧 张新为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22-227,共6页
生物基聚氨酯改性沥青是一种新型的道路工程材料,具有原料丰富,生产成本低,性能优异等特点。主要从生物质来源、制备工艺、性能这3个方面总结归纳了生物基聚氨酯改性沥青的研究进展。最后,提出目前生物基聚氨酯改性沥青研究中存在的主... 生物基聚氨酯改性沥青是一种新型的道路工程材料,具有原料丰富,生产成本低,性能优异等特点。主要从生物质来源、制备工艺、性能这3个方面总结归纳了生物基聚氨酯改性沥青的研究进展。最后,提出目前生物基聚氨酯改性沥青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对生物基聚氨酯改性沥青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基聚氨酯 生物沥青 制备工艺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栓接灌浆套筒的板间干接缝抗弯性能研究
6
作者 杨彦军 高燕梅 胡程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5-52,共8页
为提高钢混组合梁装配效率,实现绿色建造,同时又保持优良的结构性能,课题组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采用灌浆套筒与高强螺栓钢板共同连接的预制板间干接缝构造。为揭示新型连接对装配式组合梁性能的影响,开展了该类组合梁抗弯性能... 为提高钢混组合梁装配效率,实现绿色建造,同时又保持优良的结构性能,课题组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采用灌浆套筒与高强螺栓钢板共同连接的预制板间干接缝构造。为揭示新型连接对装配式组合梁性能的影响,开展了该类组合梁抗弯性能试验和有限元精细化分析,并与传统整体现浇和胶结缝装配的组合梁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试验梁破坏特征以及接缝处传力性能和混凝土板抗裂性能良好;(2)与已有文献对比可知,试验梁裂缝分布远比胶结缝组合梁均匀,更趋向于整体现浇板;(3)有限元对比表明,试验梁极限承载力比胶结缝组合梁提高13.3%,比整体式组合梁承载力略低4.5%,相比于采用胶接缝的组合梁,滑移分布和混凝土损伤都更接近整体现浇梁。研究成果验证了新型连接方式的施工可行性和受力可靠性,为实际桥梁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混组合梁 干接缝 灌浆套筒 接缝性能 抗弯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温度的干湿循环对纤维-石灰改良云南红土强度特性的影响
7
作者 刘星 肖桂元 +3 位作者 殷乐 王一鹏 王浩鹏 徐敬奎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3-64,共12页
本研究探讨了不同干湿循环条件下玻璃纤维和石灰复合改良云南红土的效果及作用机理。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直接剪切试验、X射线衍射及扫描电镜分析,确定了最佳纤维和石灰掺量,并分析了干湿循环次数和脱湿温度对红土及复合土强度和... 本研究探讨了不同干湿循环条件下玻璃纤维和石灰复合改良云南红土的效果及作用机理。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直接剪切试验、X射线衍射及扫描电镜分析,确定了最佳纤维和石灰掺量,并分析了干湿循环次数和脱湿温度对红土及复合土强度和矿物组成的影响。结果显示:复合改良显著提高了红土强度;干湿循环次数增加导致红土抗剪强度下降,而复合土抗剪强度则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红土的抗剪强度在不同温度下表现出显著差异,复合土抗剪强度则随着脱湿温度升高而增加;随着脱湿温度升高,红土中石英含量先降后升,复合土中碳酸钙含量增加;扫描电镜分析结果显示,玻璃纤维和石灰通过增强胶结力、抑制裂隙发展,改善了土体微观结构,弱化干湿循环的侵蚀作用,从而提升红土强度和抗干湿循环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土 石灰 玻璃纤维 干湿循环 脱湿温度 抗剪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行桥人致横向振动及横向锁定分析
8
作者 王泽涵 李晨光 +1 位作者 许雅倩 陈鹏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62-470,共9页
为了研究人群荷载下人行桥的人致振动特性,采用Duhamel积分求解了行人上下桥过程中简支梁桥的人致横向振动理论解,分析了横向锁定条件和临界人数。结果表明:与原地踏步相比,行人上下桥过程中,桥梁横向振动响应增大;频率比为1.0时,跨中... 为了研究人群荷载下人行桥的人致振动特性,采用Duhamel积分求解了行人上下桥过程中简支梁桥的人致横向振动理论解,分析了横向锁定条件和临界人数。结果表明:与原地踏步相比,行人上下桥过程中,桥梁横向振动响应增大;频率比为1.0时,跨中横向加速度最大,产生横向锁定的同步临界人数最少;随着桥上总人数增加,跨中横向加速度最大值线性增加,但超过临界人数后由于同步概率的增加使增长幅度提高;在临界人数附近桥梁发生横向锁定,行人舒适性接近“较差”等级下限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行桥 人致横向振动 行人横向力 横向加速度 人-桥相互作用 临界人数 横向锁定 舒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穿越断裂黏滑带隧道合理抗错断设防长度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王道远 袁金秀 +4 位作者 王记平 王凯 夏勇 王海蛟 温明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6-60,共5页
研究目的:隧道穿越黏滑断层带极易发生错断,其合理的抗错断设防长度一直是业内研究的关键性问题。采用数值计算和黏滑错动模型试验相结合方法,研究隧道穿越断裂黏滑带黏滑错动条件下结构应变、主应力响应特性,探求穿越断裂黏滑带隧道合... 研究目的:隧道穿越黏滑断层带极易发生错断,其合理的抗错断设防长度一直是业内研究的关键性问题。采用数值计算和黏滑错动模型试验相结合方法,研究隧道穿越断裂黏滑带黏滑错动条件下结构应变、主应力响应特性,探求穿越断裂黏滑带隧道合理抗错断设防长度。研究结论:(1)衬砌主应力最大峰值均出现在断裂黏滑带两侧一定范围内,当远离黏滑断裂带衬砌结构主应力趋于稳定,黏滑错动影响范围在隧道纵向具有显著区域性特征;(2)断裂黏滑错动对活动盘影响范围明显大于固定盘;(3)影响范围内活动盘侧以拉应力破损为主,合理的抗错断设防长度约为(6~7) D;(4)固定盘侧以压应力破损为主,合理的抗错断设防长度(含断层带)约为(4~5) D,且随着断层宽度的增加,固定盘侧影响范围逐渐向断层区域内平移;(5)减错缝的设置可将衬砌结构主应力降至安全范围内,实际工程建议根据衬砌模板台车长度将减错缝与施工缝设置在同一断面;(6)本研究成果可为黏滑错动地质地段隧道抗错断设计和施工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断裂黏滑 抗错断 设防长度 FLAC3D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黏滑断层隧道减错缝位置对减错效果影响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道远 袁金秀 +4 位作者 王记平 王凯 夏勇 温明 王海蛟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66-71,共6页
研究目的:以某交通隧道为依托,开展1:30黏滑断层隧道抗错断模型试验,通过提取断裂黏滑错动过程中接触压力、衬砌应变和应力,对比分析不设置减错缝(工况A)、减错缝与错动面交错设置(工况B)、减错缝设置在错动面位置(工况C)三种工况的减... 研究目的:以某交通隧道为依托,开展1:30黏滑断层隧道抗错断模型试验,通过提取断裂黏滑错动过程中接触压力、衬砌应变和应力,对比分析不设置减错缝(工况A)、减错缝与错动面交错设置(工况B)、减错缝设置在错动面位置(工况C)三种工况的减错效果,探求实际隧道工程中最优减错缝设置位置。研究结论:(l)减错缝设置于不同位置减错效果为:A <B <C;减错缝的设置能有效降低纵向应变97. 27%,主拉应力31.04%,主压应力62.19%,接触压力88.43%,提高衬砌结构安全系数7. 41倍;(2)工况C较工况B减错提升效果为:纵向应变28. 81%,主拉应力57. 74%,主压应力42. 20%,接触压力31.73%,安全系数1.96倍;(3)实际工程可在不增加成本条件下,确保减错缝与黏滑断层错动面位置一致,以达最优减错效果;(4)本研究成果可为黏滑断层隧道的减错结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黏滑断层 减错缝 设置位置 减错效果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排污费改税对企业环保投入影响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牛晓叶 刘宏地 曹志文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74-81,共8页
以我国2015—2019年需要缴纳排污费的污染企业为样本,结合全国排污费改税背景下各地区环保税税额标准设定差异的情况,采用广义DID方法实证研究了排污费改税对企业环保投入的影响。研究发现:排污费改税力度越大地区的企业环保投入也越高... 以我国2015—2019年需要缴纳排污费的污染企业为样本,结合全国排污费改税背景下各地区环保税税额标准设定差异的情况,采用广义DID方法实证研究了排污费改税对企业环保投入的影响。研究发现:排污费改税力度越大地区的企业环保投入也越高,排污费改税对企业的环保投入具有显著的激励作用,经过内生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其作用机制发现,排污费改税主要通过提高排污费率与增强征管执法两个机制发挥作用;排污费改税政策效应在行政干预力度强的地区、次高污染行业的效果更为明显。研究提供了排污费改税实施效果的微观经验证据,为决策制定者制定有效的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污费改税 环保投入 广义DID方法 激励机制 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类沥青对灌入式半柔性材料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郭庆林 张博昊 +3 位作者 高颖 李冷雪 汲治鹏 刘佳怡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1期13550-13555,共6页
为了明确沥青种类对灌入式半柔性材料路用性能的影响,分别使用基质沥青、SBS(styrene-butadiene-styrene)改性沥青和高黏沥青制备灌入式半柔性材料,进行级配优化,并对其进行试验探究沥青种类对半柔性路面灌注率、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 为了明确沥青种类对灌入式半柔性材料路用性能的影响,分别使用基质沥青、SBS(styrene-butadiene-styrene)改性沥青和高黏沥青制备灌入式半柔性材料,进行级配优化,并对其进行试验探究沥青种类对半柔性路面灌注率、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和强度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使用不同沥青制备的母体沥青混合料随着油石比增大,稳定度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而空隙率则表现为持续减小,相同油石比下使用SBS改性沥青和高黏沥青的混合料稳定度升高,空隙率减小;沥青种类对灌注率影响较小;SBS改性沥青和高粘沥青能提升路面的水稳定性和高温稳定性和强度,提升效果基本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柔性路面 沥青种类 动稳定度 连通空隙 灌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经济发展与会计细分领域的关联分析——基于关键词的分类编码与共现网络 被引量:2
13
作者 牛晓叶 张连材 李西文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10-16,共7页
基于会计细分领域的视角,本文以2000—2020年中国知网收录的会计类核心期刊论文为依托,通过对期刊论文中经济发展与会计细分领域两类关键词的分类编码,将经济发展类编码分为趋势与危机、新兴技术与时代政策三个维度,将会计细分领域类编... 基于会计细分领域的视角,本文以2000—2020年中国知网收录的会计类核心期刊论文为依托,通过对期刊论文中经济发展与会计细分领域两类关键词的分类编码,将经济发展类编码分为趋势与危机、新兴技术与时代政策三个维度,将会计细分领域类编码分为财务会计、管理会计、环境会计与信息化会计等四个范畴,在此基础上构建经济发展与会计细分领域编码共现网络,可视化分析了经济发展的不同维度对不同范畴的会计细分领域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经济发展的三个维度推动、支持并引领着会计细分领域不断丰富、创新和发展。我国未来会计改革应该与我国经济发展相吻合,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并主动适应技术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 会计细分领域 新兴技术 时代政策 共词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震区围岩局部缺陷对隧道衬砌受力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道远 孙其清 +4 位作者 王凯 夏勇 赵月平 崔洪峰 樊朋朋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3-78,共6页
研究目的:已有震害调查表明,围岩施工塌方引起的局部缺陷段在地震作用下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二衬剥落、错台、整体垮塌等震害,而国内外隧道相关规范多关注洞口和断层的结构抗震问题,对围岩局部缺陷段关注甚少。因此有必要深入探讨围岩局... 研究目的:已有震害调查表明,围岩施工塌方引起的局部缺陷段在地震作用下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二衬剥落、错台、整体垮塌等震害,而国内外隧道相关规范多关注洞口和断层的结构抗震问题,对围岩局部缺陷段关注甚少。因此有必要深入探讨围岩局部缺陷条件下隧道结构震害特征及参数敏感性,以期为强震区围岩缺陷段设计及施工处置提供理论参考。研究结论:(1)围岩局部缺陷几何尺寸的增大不会改变动峰值加速度PGA、主应力、内力响应频谱变化规律,但会不同程度增大隧道衬砌主要部位PGA、主应力峰值和内力峰值大小;(2)局部缺陷位置变化(拱顶、拱肩、拱腰)具有显著的“局部区域特性”,但无论缺陷位于什么部位,拱肩、拱顶均为薄弱部位,实际工程应对相应位置抗减震措施设置予以重视;(3)围岩状态越差、埋深越浅,越不利于隧道衬砌结构抗震;(4)围岩局部缺陷影响因素(缺陷位置p、围岩级别s、隧道埋深h、环向角度θ、径向长度l、轴向长度b)对隧道衬砌结构动力响应影响敏感性强弱关系为:缺陷位置p>围岩级别s>轴向长度b>环向角度θ>径向长度l>埋深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震区 围岩缺陷 PGA 衬砌受力 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裂缝损伤和愈合温度条件下沥青自愈合行为的分子模拟 被引量:3
15
作者 赵毅 杨臻 +2 位作者 张新为 王刚 杨旋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147-3156,共10页
为研究在不同裂缝损伤和愈合温度条件下沥青的自愈合行为,通过分子动力学(MD)方法构建沥青分子模型,模拟70#基质沥青在温度313~333K、裂缝宽度10~50Å(1Å=0.1nm)条件下的自愈合行为,从沥青分子模型的密度、径向分布函数、玻璃... 为研究在不同裂缝损伤和愈合温度条件下沥青的自愈合行为,通过分子动力学(MD)方法构建沥青分子模型,模拟70#基质沥青在温度313~333K、裂缝宽度10~50Å(1Å=0.1nm)条件下的自愈合行为,从沥青分子模型的密度、径向分布函数、玻璃化转变温度、内聚能密度以及溶解度参数验证了沥青分子模型的合理性;从定性(密度、均方位移)和定量(扩散系数、内聚能密度和自由体积分数)两个方面评价了沥青分子模型的自愈合性能。结果表明,自愈合温度为313~333K时,不同裂缝宽度的愈合模型内聚能密度波动范围在0.2%~3%,表明沥青分子的自愈合对该温度区间的温度变化不敏感;沥青分子模型裂缝宽度为30?时,模型的愈合过程明显,且愈合效果也最好,推荐采用30?作为70#基质沥青愈合模型的裂缝宽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 分子模拟 动力学模型 扩散 内聚能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裹碎石桩在粉质黏土地基中的承载特性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闫力伟 张建经 +2 位作者 王志佳 黎洪磊 李良勇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7924-7934,共11页
为了探究包裹碎石桩对粉质黏土地基的加固效果,基于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方法,对包裹碎石桩与传统碎石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性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碎石模量、碎石内摩擦角和土工格栅刚度等参数对包裹碎石桩复合地基承载及变形的影响。结果表... 为了探究包裹碎石桩对粉质黏土地基的加固效果,基于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方法,对包裹碎石桩与传统碎石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性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碎石模量、碎石内摩擦角和土工格栅刚度等参数对包裹碎石桩复合地基承载及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传统碎石桩复合地基在荷载小于20 kPa时,沉降增大不明显。当荷载大于30 kPa时,沉降迅速增大,复合地基失稳破坏;在一定的粒径范围内,相同级配下,碎石粒径越大,碎石桩整体变形越小,承载能力越高;包裹碎石桩的碎石模量在高应力状况下,对复合地基沉降的影响效果较为明显。当桩土模量比大于30时,其对复合地基的沉降影响逐渐减弱;增大碎石内摩擦角能有效增大桩土应力比,并提高桩身应力传递效率。随着内摩擦角的增大,复合地基的沉降逐渐减小,在高荷载水平下,其影响效果更加明显;土工格栅的包裹能减少复合地基沉降,但影响程度有限,当包裹刚度J>1000 kN/m时,对沉降的影响逐渐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裹碎石桩 复合地基 承载力 碎石内摩擦角 桩土应力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沥青铺面材料VOCs排放特征、环境及健康影响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玮巍 常帅帅 +3 位作者 孔维兵 高颖 宫官雨 王超 《中国环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1期38-45,共8页
为探究沥青铺面材料VOCs排放特征,并开展臭氧生成、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和健康风险影响评价,在实验室内模拟了沥青VOCs的排放.结果表明:沥青VOCs的组分组成以烷烃和OVOCs为主,正十一烷、正十二烷、乙醛、庚醛为沥青排放VOCs的高排放物质.... 为探究沥青铺面材料VOCs排放特征,并开展臭氧生成、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和健康风险影响评价,在实验室内模拟了沥青VOCs的排放.结果表明:沥青VOCs的组分组成以烷烃和OVOCs为主,正十一烷、正十二烷、乙醛、庚醛为沥青排放VOCs的高排放物质.OVOCs和芳香烃是沥青臭氧生成的主要贡献组分,烷烃和芳香烃是沥青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的主要贡献组分,沥青VOCs对人体健康存在明显风险,非致癌风险的贡献物质为间二乙苯、1,2,3-三甲基苯、反式-2-乙烯,致癌风险的贡献物质为苯、乙醛、三氯乙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沥青 VOCS 排放特征 环境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质黏土中包裹式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 被引量:4
18
作者 杨榕 张建经 +2 位作者 王志佳 黎洪磊 李良勇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8358-8369,共12页
为探究包裹式散体材料桩在粉质黏土地基中的应用和包裹式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的承载特性。根据实际路基工程的特点,采用室内模型静载试验方法,研究了粉质黏土中包裹式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的承载特性、应力传递规律和孔隙水压力变化规律,... 为探究包裹式散体材料桩在粉质黏土地基中的应用和包裹式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的承载特性。根据实际路基工程的特点,采用室内模型静载试验方法,研究了粉质黏土中包裹式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的承载特性、应力传递规律和孔隙水压力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包裹式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的承载能力和变形特征主要受包裹的长度和包裹材料的强度的影响。随着包裹材料的强度的提高,包裹式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的承载能力也随之增加;包裹式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的超静孔隙水压力随散体材料桩的包裹材料的强度和包裹长度的增大而减小,不同加固形式下复合地基的超静孔隙水压力随着应力的增加而非线性增长,加载初期,增长较快,随着加载地进行,后期的增长变缓,并会趋于稳定;最后根据现行的建筑地基设计规范和已有包裹式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的设计方法的研究资料,对粉质土包裹式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的设计计算方法进行了总结归纳,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较为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质黏土地基 包裹式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 室内试验 超静孔隙水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混凝土无背索斜拉桥的运营安全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吉诚 荀敬川 +1 位作者 彭晶蓉 李源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3期371-376,共6页
为研究全混凝土无背索斜拉桥结构在超载运营时的安全状态,以某桥为背景,采用空间结构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基于双重非线性理论对无背索斜拉桥进行极限承载力分析。在设计车道荷载作用下,通过迭代计算多倍活荷载分析了桥梁结构首次出现开... 为研究全混凝土无背索斜拉桥结构在超载运营时的安全状态,以某桥为背景,采用空间结构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基于双重非线性理论对无背索斜拉桥进行极限承载力分析。在设计车道荷载作用下,通过迭代计算多倍活荷载分析了桥梁结构首次出现开裂、斜拉索应力超过安全限值直至结构形成机构而进入破坏阶段的全过程结构安全系数,并得到结构应力、变形、索力等主要力学参数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此桥在主跨区域满布荷载时,截面的最不利开裂荷载为2.22倍的活荷载;拉索应力满足规范要求时最不利为6.14倍的活荷载;结构破坏时的最不利荷载为12.10倍的活荷载,且车辆偏载时的安全系数均小于中载。因此,该桥在运营过程中,应重视长索的索力状态,并尽量避免主跨区域重载车辆偏载停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无背索斜拉桥 多倍活荷载 安全系数 失稳破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背索斜拉桥主塔受力及抗震性能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荀敬川 刘吉诚 +1 位作者 彭晶蓉 李源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33-1140,共8页
为探讨主塔横梁对无背索斜拉桥结构的静动力特性影响,以某无背索斜拉桥为原型,采用三维静\,动力有限元计算方法,分析了实心横梁、大空心横梁、小空心横梁与无横梁四种主塔横梁方案的静、动力结构特性。静力计算结果表明:在最不利荷载作... 为探讨主塔横梁对无背索斜拉桥结构的静动力特性影响,以某无背索斜拉桥为原型,采用三维静\,动力有限元计算方法,分析了实心横梁、大空心横梁、小空心横梁与无横梁四种主塔横梁方案的静、动力结构特性。静力计算结果表明:在最不利荷载作用下,四种对比方案中,实心横梁的拉索应力接近安全系数临界值;横梁重量越大,主梁挠度及主塔顺桥向变形值越小,且未设置横梁的方案在长期荷载作用下产生主跨侧的收缩徐变变形值。动力计算结果表明:大空心横梁方案结构横桥向刚度最大塔底轴力最大、横桥向弯矩值最大;无横梁时横桥向剪力最大,且无横梁方案使得主塔刚度较小,阵型易出现主塔横向失稳。综合考虑结构静、动力特性与施工便利性和后期维护,建议该结构采用实心主塔横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无背索斜拉桥 静动力特性 主塔横梁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