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人工塑性铰的装配式钢混组合节点抗震性能的有限元参数分析
1
作者 吴成龙 宋海涛 +3 位作者 朱珍 俞浩 牟犇 邓维礼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73-483,共11页
根据人体骨关节仿生设计原则,提出一种基于人工塑性铰的装配式钢混组合节点,利用ABAQUS建立了9个人工塑性铰节点的数值分析模型.通过在节点梁端施加低周往复荷载,研究轴压比、翼缘连接板厚度及抗剪耗能杆直径对节点承载能力、塑性变形... 根据人体骨关节仿生设计原则,提出一种基于人工塑性铰的装配式钢混组合节点,利用ABAQUS建立了9个人工塑性铰节点的数值分析模型.通过在节点梁端施加低周往复荷载,研究轴压比、翼缘连接板厚度及抗剪耗能杆直径对节点承载能力、塑性变形、性能退化及能量耗散等抗震性能指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参数影响下,人工塑性铰节点滞回曲线均较为饱满,能量耗散能力较强,且性能退化稳定;轴压比和抗剪耗能杆直径对人工塑性铰节点的承载能力、塑性变形及能量耗散等影响均较小,但对初始刚度有一定影响;翼缘连接板厚度对节点的承载能力影响较大,但其对初始刚度的影响可忽略;过大的轴压比和翼缘连接板厚度会加剧节点核心区应力集中,增大抗剪耗能杆直径会减轻节点核心区应力集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混组合节点 装配式结构 人工塑性铰 低周往复荷载 参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置惯容系统的非对称大跨悬挂结构风振响应分析
2
作者 田翀 谭志强 +3 位作者 卢兴龙 庞迎波 覃媛媛 葛新广 《应用数学和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0-323,共14页
针对非对称大跨悬挂结构双向随机风振响应显著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惯容系统来抑制结构振动的策略,并针对减振体系随机风振响应分析方法复杂的现状,提出了一种简明分析法.首先,建立了顺风向脉动激励下结构水平和竖向耦合振动的动力学方... 针对非对称大跨悬挂结构双向随机风振响应显著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惯容系统来抑制结构振动的策略,并针对减振体系随机风振响应分析方法复杂的现状,提出了一种简明分析法.首先,建立了顺风向脉动激励下结构水平和竖向耦合振动的动力学方程,借助有限元分析技术获得了大跨度悬挂结构的实模态动力参数,并基于实模态理论重构了减振体系的动力方程.其次,基于复模态法和虚拟激励法,获得了大跨度悬挂结构的位移、层间位移和惯容系统出力等响应量频域统一解,并基于功率谱的二次式分解法获得了上述响应量0阶、2阶和4阶谱矩和方差简明封闭解.最后,利用算例验证了所提封闭解的正确性,并基于此研究了惯容系统参数对抑制悬挂结构双向风振动的特征.研究表明,大跨悬挂结构的悬挂部分水平和竖向振动加速度均显著影响舒适度,工程设计时需要考虑双向振动,设置惯容系统可有效降低双向振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对称大跨度悬挂结构 惯容系统 Davenport风速谱 功率谱二次式分解法 封闭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散梁吸声教室混响时间适宜计算方法
3
作者 余佳亮 韦可军 +2 位作者 米琼 常明媛 王超 《声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0-275,共6页
钢结构装配式建筑成为学校建筑的发展趋势,教室声环境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其中混响时间是教室声环境设计中的重要指标之一。文章对顶梁采取离散和非均匀吸声条件下教室的混响时间计算进行研究,旨在得出更准确和适用的计算方法。研究选... 钢结构装配式建筑成为学校建筑的发展趋势,教室声环境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其中混响时间是教室声环境设计中的重要指标之一。文章对顶梁采取离散和非均匀吸声条件下教室的混响时间计算进行研究,旨在得出更准确和适用的计算方法。研究选取2种典型尺寸标准化钢结构教室,在顶部钢结构梁上采取3种不同吸声布置方式,对125 Hz~4 kHz倍频程混响时间采用5种不同的计算方法进行了计算,并和实地测量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比较了不同计算方法的结果与实测数据的差异特征。研究表明,5种不同计算方法得到的混响时间频谱变化趋势相似,但在数值上有明显的差异。赛宾公式和Arau方法可以获得与实测更加一致的结果,而Arau方法在各种吸声条件下均可得到更准确的混响时间估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教室 混响时间 钢梁结构 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块化防屈曲钢板墙抗震性能 被引量:4
4
作者 金华建 孙飞飞 +4 位作者 李国强 李可军 常明媛 陈明玲 陈韬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5-35,共11页
考虑经济性和便利性,提出了模块化防屈曲钢板墙及其常用模数,然后基于已有的防屈曲钢板墙的简化计算模型,推导了在不同墙数量情况下,模块化防屈曲钢板墙充分发挥抗震性能时,周边梁的承载力和刚度需求,并提出了周边梁的设计方法.进而,对... 考虑经济性和便利性,提出了模块化防屈曲钢板墙及其常用模数,然后基于已有的防屈曲钢板墙的简化计算模型,推导了在不同墙数量情况下,模块化防屈曲钢板墙充分发挥抗震性能时,周边梁的承载力和刚度需求,并提出了周边梁的设计方法.进而,对模块化防屈曲钢板墙和整体墙进行了对比验证试验及其有限元模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模块化防屈曲钢板墙能够达到与整体钢板墙相同的抗震性能,且周边梁未发生明显转动和破坏,说明所提出的周边梁设计方法是合理的;在层间位移角为1/50时,防屈曲钢板墙上下周边梁均未进入塑性,且承载力和初始刚度等的有限元值与试验值误差小于6%,从而进一步验证了其抗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防屈曲钢板墙 周边梁需求 设计方法 试验验证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分层总和法在黄土地区高填方地基沉降变形中的应用研究
5
作者 朱彦鹏 董怀堂 +2 位作者 韦杰强 赵骏 王怡轩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9-168,共10页
黄土高填方沉降变形控制是工程建设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室内侧限压缩试验和加湿试验,总结了重塑黄土在自重应力和含水率变化下的变形特征。基于分层总和法的思想,引入了Gunary模型和割线模量法,将黄土高填方地基的沉降分为荷载引起的施... 黄土高填方沉降变形控制是工程建设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室内侧限压缩试验和加湿试验,总结了重塑黄土在自重应力和含水率变化下的变形特征。基于分层总和法的思想,引入了Gunary模型和割线模量法,将黄土高填方地基的沉降分为荷载引起的施工沉降和含水率变化引起的施工后沉降,并提出了黄土高填方地基沉降变形的计算方法。结合实际工程背景,预测了高填方工程的沉降变形。结果表明:黄土高填方沉降的主要来源是施工期荷载引起的沉降;随着填土高度的增加,工后沉降占总沉降的比例逐渐增大;在最优含水率条件下,当施工期压实度达到95%以上时即可完成土的排气固结,施工后期为土的排水固结;压实度的控制对高填方工程至关重要;该研究成果丰富了黄土高填方地基沉降变形的计算理论,为黄土高填方工后沉降和湿陷性沉降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并对黄土高填方工程的施工及工后沉降控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总和法 黄土地区 地基沉降 Gunary模型 割线模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点云数据的大型复杂钢结构智能化施工方法 被引量:11
6
作者 齐宏拓 刘界鹏 +4 位作者 程国忠 崔娜 刘雨鑫 刘虎 梁俊海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5-75,共11页
大型复杂钢结构施工过程中,常面临施工尺寸质量难以把控、构件提升变形监测困难和合拢段现场配切效率低等问题。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可全覆盖地、快速精准地获取复杂构部件在施工过程中的点云数据,这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新方法。为此,该... 大型复杂钢结构施工过程中,常面临施工尺寸质量难以把控、构件提升变形监测困难和合拢段现场配切效率低等问题。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可全覆盖地、快速精准地获取复杂构部件在施工过程中的点云数据,这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新方法。为此,该文以重庆两江新区寨子路钢拱桥为工程背景,开展基于点云数据的大型复杂钢拱桥智能化施工方法的全流程研究。基于标靶球检测算法、快速四点一致集算法、迭代最近邻算法等实现标靶球点云数据的自动检测及多站点云数据之间的自动配准;通过BIM点云化技术、kNN算法等完成目标点云数据的半自动化提取,实现拱肋尺寸的智能化检测;基于八叉树算法、区域增长算法等实现拱肋提升变形的智能检测;为缩短拱肋的合拢工期,基于BIM模型焊缝信息提取技术、主成分分析算法、Canny边界检测算法、霍夫变换算法等提出数字化预拼装算法,得到合拢段的配切量。工程应用表明,该文所提出的智能施工方法效率高、自动化程度好,研究成果可为大型复杂钢结构的施工质量和安装效率的提升提供理论和算法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复杂钢结构 智能化施工 施工尺寸质量检测 提升变形检测 合拢段配切 点云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组分和界面过渡区力学性能对阻尼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张云齐 陈清华 +5 位作者 李坤 赵建华 杨晟 卢爽 徐新荣 徐意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5-60,共6页
采用梁自由振动衰减法测试了混凝土试件弹性阶段的一阶频率和阻尼比,探索了骨料粒径、粉煤灰掺量、水灰比和砂率等组分对混凝土阻尼性能的影响,并结合界面过渡区和基体的纳米压痕特征值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减小粗骨料粒径或合理调控... 采用梁自由振动衰减法测试了混凝土试件弹性阶段的一阶频率和阻尼比,探索了骨料粒径、粉煤灰掺量、水灰比和砂率等组分对混凝土阻尼性能的影响,并结合界面过渡区和基体的纳米压痕特征值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减小粗骨料粒径或合理调控砂率可使混凝土强度和阻尼性能均有所提高;而调控粉煤灰掺量和水灰比使阻尼性能提高的同时,会对强度造成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尼性能 界面过渡区 混凝土组分 纳米压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室梁侧吸声的低频附加吸声效应 被引量:1
8
作者 余佳亮 米琼 毛东兴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74-879,共6页
为获得改善教室低频混响时间特性的吸声处理方式,该文对安装在学校教室梁侧边的吸声结构低频段的吸声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将两种不同深度的吸声结构分别安装于教室结构梁的侧边,测量获得不同安装条件下教室内的混响时间,再根据赛宾公... 为获得改善教室低频混响时间特性的吸声处理方式,该文对安装在学校教室梁侧边的吸声结构低频段的吸声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将两种不同深度的吸声结构分别安装于教室结构梁的侧边,测量获得不同安装条件下教室内的混响时间,再根据赛宾公式计算得到吸声结构在教室的计算吸声系数,并与其在混响室测量得到的吸声系数对比。结果表明,根据教室实测混响时间得到的计算吸声系数在低频段远高于混响室测量得到的结果,呈现出低频附加吸声的特点。进一步分析得出了产生低频附加吸声效应的起始频率为房间的高低频转换频率,说明低频附加吸声来源于模态声场的影响。提出了用吸声系数比来定量描述低频附加吸声效应,给出了其数学表达式,并验证了计算与实测结果有较好的相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吸声 附加吸声效应 梁侧吸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复杂作业场景下安全帽识别研究 被引量:30
9
作者 李华 王岩彬 +2 位作者 益朋 王藤 王常亮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75-181,共7页
为有效预防由于个人防护缺失所造成的事故,着力探究复杂作业情况下施工人员安全帽佩戴情况的智能化识别。提出在Faster R-CNN目标检测算法的基础上,针对小目标的安全帽识别问题通过增加锚点提升检测能力,为解决数据集中类别不平衡问题采... 为有效预防由于个人防护缺失所造成的事故,着力探究复杂作业情况下施工人员安全帽佩戴情况的智能化识别。提出在Faster R-CNN目标检测算法的基础上,针对小目标的安全帽识别问题通过增加锚点提升检测能力,为解决数据集中类别不平衡问题采用Focal loss替代原本的损失函数,为解决安全帽预测区域不匹配问题,引入ROI Align代替ROI Pooling操作中2次量化产生的误差,从而提升检测模型准确性,最后在构建的复杂作业场景下安全帽数据集的基础上进行网络性能评估。结果表明:基于改进后的Faster R-CNN网络框架mAP提高了15%,为智能化管控施工现场个人防护用品佩戴问题提供了有效精准化的识别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作业场景 Focal loss ROI Align 多尺度 安全帽佩戴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纤维和钢筋对高温下C60HPC板热应变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杜红秀 吴振戌 杜帆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42-149,共8页
通过测试高温下掺与未掺聚丙烯(PP)纤维、有无钢筋网的C60高性能混凝土板内部不同深度处的温度和热应变变化,研究了PP纤维和钢筋网对C60高性能混凝土板高温变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60高性能混凝土板内部各深度处的温度随着加热时间的... 通过测试高温下掺与未掺聚丙烯(PP)纤维、有无钢筋网的C60高性能混凝土板内部不同深度处的温度和热应变变化,研究了PP纤维和钢筋网对C60高性能混凝土板高温变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60高性能混凝土板内部各深度处的温度随着加热时间的推移而升高,随着与受热面距离的增加而递减;与高温下未掺纤维但布置钢筋网的钢筋混凝土板升温速率相比,掺加PP纤维可降低钢筋混凝土板的升温速率;高温下混凝土板的热应变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相同温度下,距混凝土板底部受热面50 mm处的热应变最大;与高温下未掺纤维但布置钢筋网的钢筋混凝土板热应变相比,掺加PP纤维可降低钢筋混凝土板的热应变,两者在距钢筋混凝土板底部受热面25、50、75 mm处所测的热应变最大差值分别为54、50、36μm/m左右;距底部受热面25 mm时,钢筋混凝土板中钢筋周围混凝土的热应变明显小于无钢筋网混凝土板的热应变,表明钢筋和PP纤维均能降低混凝土在高温下的热应变,改善混凝土的变形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纤维 钢筋 高温 C60高性能混凝土板 热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块化外框内箱结构抗震性能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吴从晓 杨涛 +2 位作者 吴小宾 李常虹 徐坤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3-41,共9页
基于《集装箱模块化组合房屋技术规程》中的要求,为提高模块化集装箱建筑的抗震性能,增加房屋的使用高度,提出了一种外框内箱结构,其由外框柱、外框梁和模块化集装箱拼装组成。为验证外框内箱结构的抗震性能,对六层传统集装箱结构和外... 基于《集装箱模块化组合房屋技术规程》中的要求,为提高模块化集装箱建筑的抗震性能,增加房屋的使用高度,提出了一种外框内箱结构,其由外框柱、外框梁和模块化集装箱拼装组成。为验证外框内箱结构的抗震性能,对六层传统集装箱结构和外框内箱结构进行了数值仿真分析,对比分析两种结构的层间位移角和构件应力分布等。结果表明:外框内箱结构竖向刚度分布均匀,受力更加合理,传力更加明确,能有效地减小内部集装箱构件内力,其能更好的实现结构“强柱弱梁和强节点”需求,提高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装箱建筑 装配式 抗震性能 模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主式水下滑翔机关键技术专利扩展分析
12
作者 王静 林明昆 牛群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25-129,共5页
为解决目前自主式水下滑翔机的导航技术、水声通信以及组网技术3个分支专利数量较少,存在一定的技术瓶颈和技术壁垒的问题,本文基于自主式水下滑翔机的功能、效果、适用等技术需求,将其研究范围扩展至水下航行器领域,通过对扩展领域中... 为解决目前自主式水下滑翔机的导航技术、水声通信以及组网技术3个分支专利数量较少,存在一定的技术瓶颈和技术壁垒的问题,本文基于自主式水下滑翔机的功能、效果、适用等技术需求,将其研究范围扩展至水下航行器领域,通过对扩展领域中导航技术、水声通信技术以及组网技术的专利申请进行多角度分析,得到了3个分支在扩展领域的专利申请趋势、主要技术来源地、活跃度以及国内主要申请人等结论,以对自主式水下滑翔机的研究进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式水下滑翔机 水下航行器 导航 水声通信 组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挂式单轨道岔结构设计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代丰 李忠继 +1 位作者 林红松 李周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7-21,共5页
作为城市轨道交通新制式的代表,悬挂式单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道岔系统是悬挂式单轨的关键部件之一,为指导悬挂式单轨道岔结构设计,针对悬挂式单轨工程特点,在对比3种悬挂式单轨道岔结构设计原理和工程适用性能的基础上,以具体的工程... 作为城市轨道交通新制式的代表,悬挂式单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道岔系统是悬挂式单轨的关键部件之一,为指导悬挂式单轨道岔结构设计,针对悬挂式单轨工程特点,在对比3种悬挂式单轨道岔结构设计原理和工程适用性能的基础上,以具体的工程建设项目为背景,从道岔结构类型、设计参数、结构方案、接口设计几个方面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倒T形辙叉道岔占用空间小、转辙效率高、平顺性更好,工程设计应优先选用。悬挂式单轨道岔采用分段式设计满足曲线前段提供导向功能,曲线中段及后段满足导向和走行支撑需求,补偿轨和修正轨的创新设计确保走行面轨迹连续并满足直侧向线型要求。悬挂式单轨道岔接口设计应重点考虑道岔支座反力、供电轨断开区间范围及道岔构造加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挂式单轨 道岔 线型 补偿轨 接口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通流对双幅桥涡振性能的影响风洞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谭彪 操金鑫 +1 位作者 檀小辉 葛耀君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2-109,共8页
为研究交通流对双幅桥涡振性能的影响,以埃及Rod El平行双幅斜拉桥为背景,制作缩尺比1∶60的结合梁和闭口箱梁节段模型进行弹性节段模型风洞试验。考虑不同风攻角,研究自由车流、稳定车流和不稳定车流3种交通流对结合梁和箱梁2种主梁双... 为研究交通流对双幅桥涡振性能的影响,以埃及Rod El平行双幅斜拉桥为背景,制作缩尺比1∶60的结合梁和闭口箱梁节段模型进行弹性节段模型风洞试验。考虑不同风攻角,研究自由车流、稳定车流和不稳定车流3种交通流对结合梁和箱梁2种主梁双幅桥涡振的振幅、风速锁定区间及振动状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双幅桥的竖弯涡振对交通流变化更加敏感,而扭转涡振几乎不受交通流变化的影响;对于结合梁双幅桥,交通流对其竖弯涡振的影响并非单调变化,其中稳定车流状态可以减小竖弯涡振响应并缩短涡振风速区间;对于箱梁双幅桥,交通流对其竖弯涡振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随着车流密度增加,交通流对竖弯涡振响应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桥面通车时主梁间的振动相位差相对无车状态时有所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幅桥 结合梁 闭口箱梁 涡振性能 交通流 风攻角 气动干扰效应 风洞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荷载作用下不同连接方式ALC墙板抗裂与滞回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黄瑞桦 陈杰 +4 位作者 王玉银 许航 刘发起 卫辉雨 杨冬冬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2-82,共11页
为研究水平荷载作用下蒸压加气混凝土(ALC)板的抗侧刚度、承载力以及墙体与装饰层的抗裂性能,采用管卡、U型卡和直角钢件3种连接方式和不同饰面做法对三榀ALC墙板-铰接钢框架进行了滞回试验。结果表明:3种连接方式的墙体滞回曲线均捏缩... 为研究水平荷载作用下蒸压加气混凝土(ALC)板的抗侧刚度、承载力以及墙体与装饰层的抗裂性能,采用管卡、U型卡和直角钢件3种连接方式和不同饰面做法对三榀ALC墙板-铰接钢框架进行了滞回试验。结果表明:3种连接方式的墙体滞回曲线均捏缩严重,即ALC墙体自身耗能能力较差;连接件的刚度对于ALC墙板的受力性能影响显著,连接件刚度越大,墙体抗侧刚度和承载力越大,但墙体开裂情况也越严重,其中直角钢件墙体抗侧承载力最大,分别比管卡墙体和U型卡墙体高14.9%和131.4%,直角钢件墙体与管卡墙体抗侧刚度接近,比U型卡墙体高52.1%;墙板抗裂性能方面,U型卡墙体最好,管卡墙体最差;3种连接方式的墙体与钢框架接缝位置饰面层在层间位移角为1/2 000~1/1 000时即出现开裂,该处为饰面抗裂的薄弱位置;饰面勾缝处理方法对饰面抗裂性能影响较大,弹性材料可显著改善饰面的抗裂性能;墙板与墙板接缝处的饰面抗裂性能良好,管卡墙体与U型卡墙体分别在层间位移角为1/50和1/60时板缝位置饰面层出现开裂,而直角钢件试件层间位移角达到1/33时板缝处饰面仍未开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压加气混凝土墙板 抗侧性能 抗裂性能 滞回试验 连接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op-down范式的施工现场钢结构焊缝坡口特征实时检测方法 被引量:5
16
作者 成佳明 靳慧 +5 位作者 郑子健 蒋朗坤 罗琴丽 董凯 周军红 陈小飞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00-1110,共11页
针对现场焊缝图像背景复杂、坡口特征点定位难度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端对端的焊缝特征实时检测方法,用于提升建筑钢结构焊接效率和质量.基于人体姿态估计的思想,将焊缝特征点提取等效于人体骨骼关键点检测任务,遵从姿态估计Top-down范... 针对现场焊缝图像背景复杂、坡口特征点定位难度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端对端的焊缝特征实时检测方法,用于提升建筑钢结构焊接效率和质量.基于人体姿态估计的思想,将焊缝特征点提取等效于人体骨骼关键点检测任务,遵从姿态估计Top-down范式建立施工现场建筑钢结构焊缝坡口特征提取方法.首先引入RTMdet目标检测器快速定位焊缝坡口区域,随后基于RTMPose姿态估计模型对目标区域进行坡口特征点检测,该网络将特征点坐标回归定位转换为特征点横纵坐标分类问题,有效提升了特征点定位的精度和效率.实验结果表明,相比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焊缝识别方法和基于全连接层回归的焊缝识别方法,该方法能够在包含复杂信息的焊缝图像中快速准确地提取焊缝特征点,单幅图像的特征点定位误差小于2像素,平均处理时间为38.2 ms,能满足施工现场自动化焊接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建造 结构光视觉 深度学习 人体姿态估计 焊缝特征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力波在吊索-梁结头处的传播规律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木 李周 王荣辉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80-485,共6页
为分析吊索与拱肋连接处的受力特点,通过引入应力波理论的方法研究吊索-梁结头处应力波传播规律。利用刚性结头处的位移协调性和内力连续性建立控制方程,假设入射波、反射波和透射波的质点位移函数,从而求出反射系数及透射系数的影响矩... 为分析吊索与拱肋连接处的受力特点,通过引入应力波理论的方法研究吊索-梁结头处应力波传播规律。利用刚性结头处的位移协调性和内力连续性建立控制方程,假设入射波、反射波和透射波的质点位移函数,从而求出反射系数及透射系数的影响矩阵;最后,对拱肋截面特性进行参数分析,并与有限元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梁截面无限大和无限小的两种特殊情况下,理论计算均可以回归到经典理论,而且随着梁截面尺寸的不断增大,索上端的轴力也是不断增大,可见拱肋的截面特性和材料特性对吊索上端受力的影响非常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结构 TIMOSHENKO梁 位移协调性 内力连续性 快速傅里叶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融循环作用下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损伤分析 被引量:10
18
作者 杨野 徐剑 +2 位作者 杨彦海 孙宗光 李旺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69-876,共8页
目的研究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在冻融循环作用下宏微观损伤情况,揭示损伤规律.方法基于室内试验分析不同饱水状态下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经历不同冻融循环作用下的空隙率、高温性能和低温性能,运用扫描电镜(SEM)观测水泥乳化沥青复合胶... 目的研究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在冻融循环作用下宏微观损伤情况,揭示损伤规律.方法基于室内试验分析不同饱水状态下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经历不同冻融循环作用下的空隙率、高温性能和低温性能,运用扫描电镜(SEM)观测水泥乳化沥青复合胶浆微观形貌和化学元素组成.结果经历冻融循环20次,完全干燥、50%饱水和完全饱水状态下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空隙率增加幅度为3.0%、14.2%和19.5%,高温贯入强度降低幅度达20.6%、31.8%和49.1%,贯入深度增加幅度达24.5%、53.5%和80.4%,低温劈裂强度降低幅度达22.5%、44.7%和56.1%;经历冻融循环10次,乳化沥青与水泥水化产物分离,水泥乳化沥青复合胶浆晶体中碳元素质量分数降低幅度达56.4%,钙元素和硅元素质量分数增加幅度达2.50倍和2.17倍.结论冻融循环作用使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空隙率增加、高低温性能下降、复合胶浆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沥青路面 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 饱水状态 冻融循环 宏微观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孜藏族地域文化在旅游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9
作者 张为珍 李沄璋 +2 位作者 方强 金铭 李晓锋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299-305,320,共8页
目的挖掘甘孜藏族地域文化元素,结合实际应用需求,总结出甘孜藏族地域文化元素融入旅游产品设计中的方法和原则。方法通过实地调研、拍照、测绘、问卷等,对重要的地域文化元素进行提取分类,结合文献资料的查阅,分析地域文化元素与旅游... 目的挖掘甘孜藏族地域文化元素,结合实际应用需求,总结出甘孜藏族地域文化元素融入旅游产品设计中的方法和原则。方法通过实地调研、拍照、测绘、问卷等,对重要的地域文化元素进行提取分类,结合文献资料的查阅,分析地域文化元素与旅游产品融合设计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探索产品设计的切入点,结合色达县杨各乡的自然生态、藏语宗教、特色民居、装饰文化等几个方面进行案例分析,探寻专属于甘孜藏族的旅游产品设计思路和方法。结论将甘孜藏族独有的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化工艺相结合,赋予旅游产品深层次的意义与价值,使旅游者在游玩购买旅游产品的同时加深对甘孜藏族地域文化的认知与喜爱,进一步提高甘孜藏族地域文化的影响力,展现甘孜藏族的文化魅力,使旅游的体验和情感价值得以升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孜藏族 地域文化元素 旅游 产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桩距条件下CFG桩土复合加固软基的沉降变形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南凯 毛进 熊伦 《绿色科技》 2023年第22期181-185,192,共6页
CFG桩凭借其施工方便、承载力高和造价低等特点被广泛运用于软土地基的高速公路建设中,但其承载特性和设计方法并没有得到完善。鉴于此,采用非线性有限元软件对某高速公路软土地基路段进行建模计算,研究了5种桩距下路堤和地基的沉降变... CFG桩凭借其施工方便、承载力高和造价低等特点被广泛运用于软土地基的高速公路建设中,但其承载特性和设计方法并没有得到完善。鉴于此,采用非线性有限元软件对某高速公路软土地基路段进行建模计算,研究了5种桩距下路堤和地基的沉降变形特性。结果表明:桩距对路堤变形有着显著影响,路基水平位移、竖向位移均随桩距的增大而增大;不同桩距下桩顶、桩间土沉降变形规律一致,最大沉降均发生在路堤中轴线附近,越靠近路堤坡角沉降越小,且桩顶沉降小于桩间土沉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G 桩距 位移 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