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脲防水材料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沈行 梁智胜 +2 位作者 肖春霞 王晓莉 王玉峰 《功能高分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8-121,共14页
聚脲是一类由异氰酸酯和胺类化合物快速发生聚合生成的高性能高分子材料。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因其卓越的物理性能和化学稳定性,聚脲在防水材料领域得到了快速的应用和发展。本文主要介绍了聚脲的化学结构、特点、合成方法、最新研究进... 聚脲是一类由异氰酸酯和胺类化合物快速发生聚合生成的高性能高分子材料。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因其卓越的物理性能和化学稳定性,聚脲在防水材料领域得到了快速的应用和发展。本文主要介绍了聚脲的化学结构、特点、合成方法、最新研究进展及其在建筑、基础设施等领域的应用实例,并探讨了其作为防水材料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预计未来对聚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改进和简化施工技术和设备,开发新型的聚脲结构和深入研究聚脲的物理、化学性质的调控规律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脲 防水材料 研究进展 合成方法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改性沥青基材料功能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唐逸珺 康杰分 +6 位作者 庞来学 孙华东 甘旺 孙鑫 王贵泽 杜杼桁 丁永玲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236-246,共11页
现代智慧化道路的建设对道路材料的发展提出新的挑战,为推动路面材料的多功能化发展,学者们广泛研究新能源材料与传统路面材料的协同使用并实施推广。纳米颗粒以其独特的力学、热学、电学以及光磁学等功能,可改善沥青基材料的微观结构... 现代智慧化道路的建设对道路材料的发展提出新的挑战,为推动路面材料的多功能化发展,学者们广泛研究新能源材料与传统路面材料的协同使用并实施推广。纳米颗粒以其独特的力学、热学、电学以及光磁学等功能,可改善沥青基材料的微观结构、宏观力学性能、流变性能、高低温性能,同时赋予其光催化、导电性、自愈合等功能特性。从纳米材料对沥青基材料的功能化改性入手,比较与分析了不同纳米材料特性、混合工艺、分散行为等因素对沥青基材料功能化改性的影响;从材料层面深入剖析了不同改性方法的主要作用机制,提出了多功能协同作用的理念,为推动现代智能化道路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材料 功能化 沥青基复合材料 智能化道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贻贝仿生涂层改性聚酯纤维及其性能影响
3
作者 杜杼桁 肖英杰 +9 位作者 徐丽丽 孙华东 庞来学 康杰分 孙鑫 甘旺 赵拓 王首珺 朱传雨 丁永玲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4-140,共7页
受贻贝粘附蛋白中(左旋多巴)(L-DOPA)结构的启发,采用含邻酚羟基的没食子酸(GA)作为低成本仿生改性剂与含有伯胺基的氨基硅烷(KH792)通过水解缩合反应、迈克尔加成反应和席夫碱反应共沉积在聚酯(PET)纤维表面,在PET纤维表面形成具有反... 受贻贝粘附蛋白中(左旋多巴)(L-DOPA)结构的启发,采用含邻酚羟基的没食子酸(GA)作为低成本仿生改性剂与含有伯胺基的氨基硅烷(KH792)通过水解缩合反应、迈克尔加成反应和席夫碱反应共沉积在聚酯(PET)纤维表面,在PET纤维表面形成具有反应活性的功能涂层。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接触角、吸油率,质量损失,力学性能等对改性后纤维进行分析测试。结果表明:GA/KH792聚合共沉积于纤维表面,形成了具有高表面能的聚合物微纳糙化形貌。改性后PET纤维的热稳定性、力学性能及表面润湿性得到提高,当GA和KH792的添加量为1∶1时,制备的G/K-PET-2纤维的接触角为128.71°,其吸油率、接触角、表面能相较于PET纤维,分别提高了66.3%、15.9%和76.4%;抗拉强度、断裂伸长率、断裂强力分别提高了13.7%、1.9%和6.9%。该方法可有效实现PET纤维表面的功能活化,具有成本低、操作简单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沉积 KH792 没食子酸 聚酯纤维 自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BS-g-CaCO_(3)的制备及其改性沥青性能
4
作者 甘旺 初国斌 +3 位作者 孙华东 康杰分 庞来学 丁永玲 《精细化工》 2025年第9期1976-1985,共10页
为改善纳米CaCO_(3)与有机基体的相容性及分散性,增强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和纳米CaCO_(3)在改性沥青中的应用,对纳米CaCO_(3)进行氨基化改性制备了CaCO_(3)-NH_(2),对SBS进行环氧化处理制备了ESBS;然后,将CaCO_(3)-NH_... 为改善纳米CaCO_(3)与有机基体的相容性及分散性,增强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和纳米CaCO_(3)在改性沥青中的应用,对纳米CaCO_(3)进行氨基化改性制备了CaCO_(3)-NH_(2),对SBS进行环氧化处理制备了ESBS;然后,将CaCO_(3)-NH_(2)与ESBS进行共价接枝,制备了有机-无机杂化交联结构的SBS接枝纳米CaCO_(3)(SBS-g-CaCO_(3))。以接枝率、接触角和溶胀指数为关键指标,采用正交实验优化了SBS-g-CaCO_(3)的制备条件。通过FTIR、XPS、SEM、TGA、荧光显微镜对SBS-g-CaCO_(3)进行了表征和测试。将SBS-g-CaCO_(3)用于改性沥青,对其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得到的最优反应条件为n(环氧基)∶n(氨基)=1∶1、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210 min、NaOH(浓度0.25 mol/L)水溶液掺量1 mL,其中,n(环氧基)∶n(氨基)对关键指标的影响最大。与ESBS相比,SBS-g-CaCO_(3)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接枝率最高可达49.5%。纳米CaCO_(3)颗粒在SBS中呈均匀分散状态并与SBS形成交联互穿网状结构;SBS-g-CaCO_(3)改性沥青的存储稳定性明显提升,48 h软化点差为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碳酸钙 SBS嵌段共聚物 功能化 接枝 改性沥青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