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功能玻璃关键材料体系发展战略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彭寿 秦旭升 +2 位作者 洪伟 吴波 黄毅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18,共9页
功能玻璃材料是无机非金属材料的重要组成,主要包括电子信息玻璃、新能源玻璃、特种玻璃等,是信息显示、半导体、新能源、深海、深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础性支撑性材料,已成为我国建设智能社会、低碳社会的重要基石。我国近年来在功... 功能玻璃材料是无机非金属材料的重要组成,主要包括电子信息玻璃、新能源玻璃、特种玻璃等,是信息显示、半导体、新能源、深海、深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础性支撑性材料,已成为我国建设智能社会、低碳社会的重要基石。我国近年来在功能玻璃领域取得一系列重大成就,但仍存在关键材料短板环节突出、跟踪研发、创新资源分散、体系化发展不足等问题。本文按照主干化、体系化研究思路,围绕电子信息玻璃、新能源玻璃、特种玻璃等关键材料的技术、产业、支撑等体系化发展要素,梳理了国外功能玻璃领域先进国家的发展现状,结合我国的发展现状,凝炼了我国功能玻璃关键材料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我国功能玻璃关键材料的发展思路与近期、中期、远期的发展目标,凝练了我国功能玻璃关键材料领域的重点技术发展方向。研究建议:增强关键原材料保障能力,为产业安全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加速启动功能玻璃关键材料创新滚动规划;强化功能玻璃关键材料政策支撑;完善功能玻璃关键材料的绿色低碳与数字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非金属材料 功能玻璃 电子信息玻璃 新能源玻璃 特种玻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信息显示关键材料发展战略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彭寿 洪伟 +2 位作者 秦旭升 蒋文玖 黄毅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5-93,共9页
随着以智能化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不断深入,作为信息交互的载体,信息显示产业已发展成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先导性支柱产业。我国显示产业经过多年深耕,产业规模已达全球首位,但发展壁垒日益显现,上游关键材料领域短板问题突出,与我国... 随着以智能化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不断深入,作为信息交互的载体,信息显示产业已发展成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先导性支柱产业。我国显示产业经过多年深耕,产业规模已达全球首位,但发展壁垒日益显现,上游关键材料领域短板问题突出,与我国显示大国的产业整体发展水平不匹配,推进我国显示大国向显示强国跨越,亟需提升我国显示材料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本文分析了国内外显示关键材料的发展现状,以关键材料核心技术、原材料自主供给能力与材料产业化发展为研究重点,梳理我国信息显示关键材料发展短板与存在的重点问题,总结提出关键材料发展目标、产业发展路径与技术突破路径。提出了建设国家信息显示材料新型研发平台,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引领;完善国家信息显示材料重大专项布局,强化材料技术体系建设;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强化产业链供应链生态主导力;深化“多链”融合,以产业协同平台强化产业生态培育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显示 显示关键材料 自主可控 产业链 供应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碱硼铝硅酸盐玻璃组分对其应变点、退火点、软化点温度影响的正交实验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赵凤阳 曹欣 +4 位作者 王萍萍 胡文涛 石丽芬 崔介东 李宝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2期86-89,共4页
无碱硼铝硅酸盐玻璃的应变点、退火点、软化点是与玻璃基板密切相关的性能指标,直接影响后期面板制程工艺,主要受玻璃成分与制造工艺的影响。本工作通过正交实验设计,采用极差分析法研究组分及水平量的变化对无碱硼铝硅酸盐玻璃的应变... 无碱硼铝硅酸盐玻璃的应变点、退火点、软化点是与玻璃基板密切相关的性能指标,直接影响后期面板制程工艺,主要受玻璃成分与制造工艺的影响。本工作通过正交实验设计,采用极差分析法研究组分及水平量的变化对无碱硼铝硅酸盐玻璃的应变点、退火点、软化点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SiO_(2)对应变点、退火点、软化点的影响总体波动范围较小,Al_(2)O_(3)含量的增加会相应地提高玻璃的应变点、退火点及软化点,B_(2)O_(3)含量的增加会显著降低玻璃的应变点、退火点、软化点;优选66%~69%(若无特殊说明以下均为摩尔分数)SiO_(2),11%~14%Al_(2)O_(3),5%~8%B_(2)O_(3)时,制备玻璃的应变点、退火点、软化点满足无碱硼铝硅酸盐玻璃性能指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碱硼铝硅酸盐玻璃 正交实验 极差分析法 应变点 退火点 软化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澄清剂对中性医药玻璃澄清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张晓雨 李常青 +3 位作者 赵凤阳 石丽芬 仲召进 高强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3952-3959,共8页
中性医药玻璃具有优异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被广泛应用于药物、食品等包装领域。本文研究了氧化物澄清剂CeO_(2),卤化物澄清剂NaCl和复合澄清剂NaCl-CeO_(2)、NaCl-CeO_(2)-NaNO_(3)对中性医药玻璃澄清效果的影响,定量分析了气泡熔... 中性医药玻璃具有优异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被广泛应用于药物、食品等包装领域。本文研究了氧化物澄清剂CeO_(2),卤化物澄清剂NaCl和复合澄清剂NaCl-CeO_(2)、NaCl-CeO_(2)-NaNO_(3)对中性医药玻璃澄清效果的影响,定量分析了气泡熔占比、气泡个数、气泡平均直径的变化规律,探究出适用于中性医药玻璃的澄清剂。研究结果表明,中性医药玻璃液中加入NaCl-CeO_(2)-NaNO_(3)后,气泡熔占比较低,气泡个数较少,气泡平均直径较大,添加NaCl-CeO_(2)-NaNO_(3)时澄清效果要优于NaCl和CeO_(2)。当加入0.4%(质量分数)NaCl-0.20%(质量分数)CeO_(2)-0.0050%(质量分数)NaNO_(3)时,在升温至1550℃后3 h内,中性医药玻璃液的气泡熔占比降至0.6%,气泡个数减少到3个,气泡平均直径为0.60 mm,澄清效果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医药玻璃 澄清剂 气泡熔占比 气泡个数 气泡平均直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强化工艺对3~6 mm厚锂铝硅玻璃的抗冲击性能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高强 刘振英 +4 位作者 彭小波 石丽芬 周刚 周俊 陈仕威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578-4587,共10页
新一代锂铝硅玻璃逐渐成为航空透明件的主流结构材料,由于具有较高的弹性模量和优异的离子交换能力,锂铝硅玻璃经过化学强化处理后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能够很好地满足航空透明件轻质、高强的需求。本文旨在探讨化学强化工艺对3~6 mm厚... 新一代锂铝硅玻璃逐渐成为航空透明件的主流结构材料,由于具有较高的弹性模量和优异的离子交换能力,锂铝硅玻璃经过化学强化处理后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能够很好地满足航空透明件轻质、高强的需求。本文旨在探讨化学强化工艺对3~6 mm厚锂铝硅玻璃抗冲击性能的影响。采用不同强化条件制备样品,通过落球冲击测试及理论计算,分析应力分布对抗冲击性能的作用。研究发现,对于厚锂铝硅玻璃,随着应力层深度的增加,中心应力增长较慢,且厚度越大的锂铝硅玻璃,中心应力增长速度越慢,抗冲击性能随应力层深度增加而提升,这与在薄锂铝硅玻璃中的规律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铝硅玻璃 化学强化 抗冲击性能 应力层深度 离子交换 中心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交联制备可拉伸有机半导体材料
6
作者 徐宁 陈显春 +2 位作者 徐佳馨 王晓鸿 邱龙臻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67-874,共8页
有机半导体材料因具备良好的溶液加工性以及优异的电荷传输性能,在柔性器件中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介绍了一种制备可拉伸半导体材料的方法。该方法利用二苯甲酮光引发将3,6-二噻吩-2-基-2,5-二氢吡咯并[3,4-c]吡咯-1,4-二酮基共... 有机半导体材料因具备良好的溶液加工性以及优异的电荷传输性能,在柔性器件中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介绍了一种制备可拉伸半导体材料的方法。该方法利用二苯甲酮光引发将3,6-二噻吩-2-基-2,5-二氢吡咯并[3,4-c]吡咯-1,4-二酮基共轭聚合物(4Si)与聚二甲基硅氧烷进行光交联,研究了聚合物薄膜交联前后的电学性能和机械性能变化。结果显示,与未交联的4Si以及共混薄膜相比,交联薄膜的电学性能略微下降,但是机械性能得到了提升,起始裂纹应变由30%增加到50%。在100%的应变下,交联薄膜在平行应变方向上的迁移率为0.36 cm^(2)·V^(-1)·s^(-1),是初始迁移率的1.4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拉伸半导体 二苯甲酮 光交联 机械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硅酸盐玻璃的渗锡特性 被引量:1
7
作者 韩娜 刘灿 +6 位作者 崔介东 高强 王萍萍 仲召进 舒灵秀 石丽芬 曹欣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29-133,共5页
盖板玻璃(以下简称铝硅酸盐玻璃)作为显示器件的基础材料,玻璃的沾锡、渗锡现象严重影响玻璃的后加工过程与玻璃性能,本文研究了不同厚度铝硅酸盐浮法玻璃的渗锡深度、渗锡量及渗锡机理。浮法盖板玻璃厂家可通过渗锡深度及渗锡量确定一... 盖板玻璃(以下简称铝硅酸盐玻璃)作为显示器件的基础材料,玻璃的沾锡、渗锡现象严重影响玻璃的后加工过程与玻璃性能,本文研究了不同厚度铝硅酸盐浮法玻璃的渗锡深度、渗锡量及渗锡机理。浮法盖板玻璃厂家可通过渗锡深度及渗锡量确定一些玻璃成型工艺参数。研究发现当铝硅酸盐玻璃厚度由0.33 mm增加至1.1 mm时,渗锡深度由4μm增大至15μm。对玻璃原片、减薄1μm、减薄2μm和减薄3μm的玻璃表面进行渗锡量测试,得出玻璃由表面至内部渗锡量逐渐减少,且减少幅度逐渐降低。玻璃锡面的锡离子有Sn、Sn^(4+)和Sn^(4+)三种价态,但主要以Sn^(4+)为主,约占总渗锡量的80%,随着玻璃深度的增加,玻璃内部Sn^(4+)含量逐渐增多,但仍以Sn^(4+)为主。这种渗锡现象是由被氧化的锡离子和玻璃中的钠离子发生离子交换反应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锡 铝硅酸盐玻璃 浮法玻璃 离子交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质量创新型化工热力学双语教学实践
8
作者 殷娜 陶宇杰 +1 位作者 王珂 王力臻 《电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89-893,共5页
双语课程作为一种提高专业知识和外语水平的手段,用以讲授化工专业核心课程之一的化工热力学,在化工人才培养体系中的意义重大。课程高质量保障的重点在于教授学生正确快捷的双语学习方法,内化化工热力学特有的研究思路,将英文与中文有... 双语课程作为一种提高专业知识和外语水平的手段,用以讲授化工专业核心课程之一的化工热力学,在化工人才培养体系中的意义重大。课程高质量保障的重点在于教授学生正确快捷的双语学习方法,内化化工热力学特有的研究思路,将英文与中文有机结合,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针对创新能力培养,从化工专业角度,教学设计采取线上线下融合(OMO)的方式,重点培养学生演绎推理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从中英文角度双向同时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化工专业词汇及其精准表达,与国际接轨,培养国际化专业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工热力学 双语教学 电池热力学 研究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能电池光谱匹配减反增透膜系的设计与制备
9
作者 汤永康 刘畅 李刚 《硅酸盐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63-1169,1181,共8页
针对不同类型太阳能光伏电池不同的光吸收曲线特征,分别设计与之匹配的减反增透膜系,采用TFcal软件模拟得到不同模型下的膜系透过率,与各电池吸收曲线进行适配,得到不同类型电池所适配的膜系及关键参数;通过紫外-可见-红外分光光度计测... 针对不同类型太阳能光伏电池不同的光吸收曲线特征,分别设计与之匹配的减反增透膜系,采用TFcal软件模拟得到不同模型下的膜系透过率,与各电池吸收曲线进行适配,得到不同类型电池所适配的膜系及关键参数;通过紫外-可见-红外分光光度计测试薄膜光学透过率,以氙灯太阳能模拟器和数字源表测试覆盖有减反增透膜系的c-Si太阳能电池的电学性能。结果表明:不同太阳能电池的优选减反增透膜系不同,制备的膜系在380~1 200 nm最高平均透过率为93.1%,而采用平均透过率为92.5%的膜系时,电池获得了相对更好的电池效率,输出功率为1.129 771 m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电池 减反增透膜系 吸收光谱 膜系设计 溶胶-凝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末烧结法制备α-堇青石基玻璃陶瓷的析晶动力学和性能
10
作者 孙扬善 杨治华 +7 位作者 蔡德龙 张正义 柳琪 房树清 冯良 石丽芬 王友乐 贾德昌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351-1357,共7页
在堇青石化学计量组分和非堇青石化学计量组分中分别添加B_(2)O_(3),通过玻璃粉末烧结法制备玻璃陶瓷,并研究了玻璃陶瓷的性能,包括非等温析晶动力学、热学、力学和介电性能。本研究使用非堇青石化学计量组分制备了α-堇青石基玻璃陶瓷... 在堇青石化学计量组分和非堇青石化学计量组分中分别添加B_(2)O_(3),通过玻璃粉末烧结法制备玻璃陶瓷,并研究了玻璃陶瓷的性能,包括非等温析晶动力学、热学、力学和介电性能。本研究使用非堇青石化学计量组分制备了α-堇青石基玻璃陶瓷,并加入B_(2)O_(3)促进α-堇青石析出,提高MgO-Al_(2)O_(3)-SiO_(2)玻璃的结晶能力。玻璃成分中过量的MgO和SiO_(2)不会影响玻璃的析晶能力,但会影响析晶的类型;增加B_(2)O_(3)含量可以制备低热膨胀系数的α-堇青石基玻璃陶瓷,但会降低玻璃陶瓷的软化点。此外,增加B_(2)O_(3)含量还可以提高玻璃陶瓷的致密性和强度。α-堇青石基玻璃陶瓷的最大抗弯强度、弹性模量、断裂韧性和体积密度分别为(42.4±3.0)MPa、(34.0±2.9)GPa、(0.7±0.15)MPa·m^(1/2)和1.53g/cm^(3)。制备的α-堇青石基玻璃陶瓷表现出良好的介电性能(介电常数低至3.5),热膨胀系数低至4.22×10^(-6)K^(-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堇青石 玻璃陶瓷 粉末烧结 析晶动力学 力学性能 介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AZO/NiCr/Ag/NiCr/AZO透明导电玻璃结构对性能的影响
11
作者 姚婷婷 王天齐 +3 位作者 王伟 汪冰洁 李刚 甘治平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449-455,共7页
目的室温制备柔性透明导电玻璃并提高其光电性能。方法采用直流磁控溅射法,以柔性玻璃为基底,在室温下沉积(Aluminum-doped ZnO,AZO)/NiCr/Ag/NiCr/AZO多层结构透明导电玻璃。通过探针轮廓仪测试、X射线衍射仪(X-ray diffraction,XRD)... 目的室温制备柔性透明导电玻璃并提高其光电性能。方法采用直流磁控溅射法,以柔性玻璃为基底,在室温下沉积(Aluminum-doped ZnO,AZO)/NiCr/Ag/NiCr/AZO多层结构透明导电玻璃。通过探针轮廓仪测试、X射线衍射仪(X-ray diffraction,XRD)测试、拉曼光谱仪测试、分光光度计测量、四探针测试和霍尔效应测试,分别获得了样品的各层薄膜厚度、X射线衍射图谱、拉曼光谱、透光率、方块电阻和电学性能。经过参数优化,选取Ag膜厚度为3~15 nm的样品,研究Ag膜厚度对玻璃样品的结构特征及光电性能的影响。结果样品光电性能与Ag层厚度密切相关,随着中间Ag层厚度的增加,样品在380~760 nm波长范围内的平均光透光率先增加后降低,吸收边依次发生了红移,样品的方块电阻则随着Ag层厚度的增加单调减小。Ag膜厚度为12 nm的样品综合光电性能最佳,其平均透光率为82.4%,载流子浓度为8.32×10^(21) cm^(‒3),载流子迁移率为8.21 cm^(2)/(V·s),电阻率为9.15×10^(‒5)Ω·cm,方块电阻为8.8Ω/sq,品质因子可达16.4×10^(–3)Ω^(–1)。结论说明可以通过透明导电薄膜结合金属薄膜在室温下获得柔性透明导电玻璃,并具有较好的透光性能和导电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 透明导电玻璃 AZO/NiCr/Ag/NiCr/AZO Ag厚度 透光率 品质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_(2)O_(3)/B_(2)O_(3)比及β-锂霞石粉对MEMS封接玻璃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巍巍 李金威 +3 位作者 曹欣 杨小菲 仲召进 倪嘉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3990-3996,4002,共8页
针对微机电系统(MEMS)封接玻璃的性能要求,本文制备了Bi_(2)O_(3)-B_(2)O_(3)-ZnO-BaO-CuO系无铅玻璃粉,采用拉曼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热膨胀仪、烧结影像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测试手段分别表征了Bi_(2)O_(3)和B_(2)O_(3)物质的量比(n(... 针对微机电系统(MEMS)封接玻璃的性能要求,本文制备了Bi_(2)O_(3)-B_(2)O_(3)-ZnO-BaO-CuO系无铅玻璃粉,采用拉曼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热膨胀仪、烧结影像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测试手段分别表征了Bi_(2)O_(3)和B_(2)O_(3)物质的量比(n(Bi_(2)O_(3))/n(B_(2)O_(3)))和β-锂霞石粉掺量变化对玻璃结构、热学性能、封接温度及微观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Bi_(2)O_(3))/n(B_(2)O_(3))的增大,玻璃结构中[BiO_(3)]三角体和[BiO_(6)]八面体单元含量逐渐增多,[BO_(4)]四面体向[BO_(3)]三角体转变,导致玻璃网络连接强度减弱、结构变疏松;随着n(Bi_(2)O_(3))/n(B_(2)O_(3))的增大,玻璃热膨胀系数逐渐增大,特征温度和封接温度逐渐降低,但后期变化放缓;随着β-锂霞石粉外掺量的增加,复合玻璃粉的热膨胀系数明显降低,而特征温度和封接温度没有明显升高,但复合玻璃粉的流动性变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机电系统 封接玻璃粉 低熔点玻璃 β-锂霞石粉 热膨胀系数 封接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有机骨架在电致变色领域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徐佳馨 王金磊 +4 位作者 李刚 鲍田 姚婷婷 苏文静 甘治平 《材料导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302-308,共7页
金属有机骨架(MOFs)是由有机骨架与金属节点组成的多孔新型功能材料,区别于普通的无机多孔材料和有机物,凭借多孔以及可设计性的骨架结构,实现将无机与有机材料相结合,利用化学配位以及掺杂等方式可以制备符合实际需求的功能材料。随着... 金属有机骨架(MOFs)是由有机骨架与金属节点组成的多孔新型功能材料,区别于普通的无机多孔材料和有机物,凭借多孔以及可设计性的骨架结构,实现将无机与有机材料相结合,利用化学配位以及掺杂等方式可以制备符合实际需求的功能材料。随着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种类、功能和制备技术不断拓展,其在智能光电显示领域的应用也备受关注。其中,电致变色作为光电器件的重要研究方向,电致变色器件正在向更大变色范围、更快变色速度以及柔性可折叠的方向发展,原有材料体系已无法满足新的产品要求,但金属有机骨架的出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规避这些问题。本文着重介绍金属有机框架在电致变色的研究进展,详细综述金属有机框架在电致变色领域应用中所遇到的三个问题,分别是导电性、氧化还原性变色及薄膜制备手段,分析金属有机框架在电致变色领域的设计优化策略,同时也对MOFs在电致变色多功能应用所面临的挑战与发展前景进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骨架(MOFs) 电致变色 导电性 氧化还原变色 MOFs薄膜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脉石英热压浸出除杂及动力学研究
14
作者 邵辉 翟振民 +3 位作者 姬梦姣 杨丙桥 罗惠华 李佩悦 《金属矿山》 2025年第10期111-116,共6页
以陕西某地脉石英矿石为研究对象,在选矿预处理基础上,采用盐酸-硝酸-氢氟酸混合体系作为浸出剂,开展热压浸出试验,系统研究了液固比、反应时间与反应温度对杂质元素浸出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液固比3∶1 mL/g、反应时间... 以陕西某地脉石英矿石为研究对象,在选矿预处理基础上,采用盐酸-硝酸-氢氟酸混合体系作为浸出剂,开展热压浸出试验,系统研究了液固比、反应时间与反应温度对杂质元素浸出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液固比3∶1 mL/g、反应时间5 h、反应温度200℃,此条件下Al、Fe、K、Na的浸出率分别为17.12%、63.14%、50.26%和55.96%,所得石英精砂的SiO_(2)纯度达99.993%,达到4N3级(准)高纯石英标准。动力学分析表明,Fe的浸出过程符合Avrami模型,各温度下拟合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7,表观活化能为38.54 kJ/mol,揭示其浸出机制受化学反应与扩散混合控制。本研究为高纯脉石英提纯技术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工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石英 热压浸出 除杂 动力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