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属-双摩擦铰复合型阻尼器试验研究
1
作者 段树坤 唐亮 +3 位作者 黄刚 张勇波 张旭乔 贺江涛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2-231,共10页
为解决传统金属阻尼器耗能形式单一问题,结合弯曲型金属阻尼器屈服位移大、转动摩擦阻尼器屈服位移小的特征,提出一种新型金属-双摩擦铰复合型阻尼器,阐述了复合型阻尼器构造原理及主要参数计算方法,以实现小震到大震分阶段耗能目标。... 为解决传统金属阻尼器耗能形式单一问题,结合弯曲型金属阻尼器屈服位移大、转动摩擦阻尼器屈服位移小的特征,提出一种新型金属-双摩擦铰复合型阻尼器,阐述了复合型阻尼器构造原理及主要参数计算方法,以实现小震到大震分阶段耗能目标。针对复合型阻尼器力学性能开展了试验研究,研究对比了LY160和Q355这2种钢材及不同构造形式下阻尼器的滞回曲线、应变发展、刚度退化及耗能能力。结果表明,复合型阻尼器耗能性能良好,相比于传统金属阻尼器滞回曲线更加饱满,在金属屈服位移变形范围内以摩擦耗能为主,具有多级屈服特性,等效黏滞阻尼比更大。提出了复合型阻尼器恢复力模型并采用试验结果进行了验证,可通过调整金属阻尼器与双摩擦铰阻尼器参数进行性能化设计,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抗震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阻尼器 分阶段耗能 拟静力试验 力学性能 消能减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板-高性能混凝土组合桥面结构界面栓钉抗剪性能试验研究
2
作者 乔浩玥 唐亮 +2 位作者 张勇波 张旭乔 段树坤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09-214,共6页
为研究钢板-高性能混凝土组合桥面界面抗剪性能,进行了7个栓钉连接件推出试验,研究了混凝土类别(ECC、UHPC、普通混凝土)、强度、栓钉间距对钢板-混凝土组合界面抗剪性能影响规律,探究了已有界面承载力计算方法对钢板-高性能混凝土组合... 为研究钢板-高性能混凝土组合桥面界面抗剪性能,进行了7个栓钉连接件推出试验,研究了混凝土类别(ECC、UHPC、普通混凝土)、强度、栓钉间距对钢板-混凝土组合界面抗剪性能影响规律,探究了已有界面承载力计算方法对钢板-高性能混凝土组合界面的适用性。研究表明:ECC韧性高、UHPC强度高,导致其推出试件破坏形态均呈现栓钉剪断破坏,但因ECC弹模较UHPC低,其推出试件的抗剪刚度略低;C40普通混凝土受其强度的影响,出现混凝土压碎破坏形态,提升混凝土强度能有效提高界面抗剪承载力;采用AASHTO规范和李萌方法计算抗剪承载力和荷载-位移曲线与实测值符合较好,可为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性能混凝土 短栓钉 抗剪性能 推出试验 组合桥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关联性分析的模型更新混合试验参数敏感性分析方法
3
作者 陈谦 杨格 +1 位作者 王尚长 邓杨鹏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2-202,共11页
模型更新混合试验利用试验数据识别试验子结构的参数并更新数值子结构的模型,有效避免了传统混合试验数值子结构参数不准确带来的误差。为了保障参数识别的准确性,所选本构参数必须具备可观测性和较高敏感性。现有的局部参数敏感性分析... 模型更新混合试验利用试验数据识别试验子结构的参数并更新数值子结构的模型,有效避免了传统混合试验数值子结构参数不准确带来的误差。为了保障参数识别的准确性,所选本构参数必须具备可观测性和较高敏感性。现有的局部参数敏感性分析方法属于定性分析,无法具体定量评估参数的敏感性。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关联性分析的参数敏感性分析方法。该方法通过计算本构参数与恢复力之间的关联系数,定量评估本构参数的参数敏感性,计算简单。分别对使用Kent-Scott-Park本构模型的混凝土和三线性本构模型的复合型阻尼器进行参数敏感性分析,并与局部参数敏感性分析方法得到的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混凝土的本构参数2种方法所选较高敏感性参数一致,而局部参数敏感性分析方法不适用于复合型阻尼器,所提方法可以确定复合型阻尼器本构参数的参数敏感性。使用不同的模型更新方式对一个6层钢框架结构配备复合型阻尼器进行模型更新混合试验数值仿真,比较参数识别的效果,发现通过所提方法选择的本构参数更易于识别,模型更新混合试验数值仿真的精度和效率更高,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试验 参数识别 模型更新 关联性分析 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混凝土在钢桥面铺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6
4
作者 唐亮 乔浩玥 +3 位作者 屈建 张勇波 李龙 张发盛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3-88,133,共7页
高性能混凝土因其优异的力学特性和耐久性能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其中最受瞩目的是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和应变硬化水泥基复合材料(ECC),将其与钢桥面板的组合是近年来桥梁工程中新材料应用的典型范例。通过对钢-高性能混凝土组合桥面... 高性能混凝土因其优异的力学特性和耐久性能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其中最受瞩目的是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和应变硬化水泥基复合材料(ECC),将其与钢桥面板的组合是近年来桥梁工程中新材料应用的典型范例。通过对钢-高性能混凝土组合桥面板的静力抗弯性能、疲劳性能、界面抗剪性能和负弯矩区抗裂性能等方面的研究和相关设计规范进行了归纳总结,提出目前高性能混凝土在钢桥面铺装中应用亟待解决的系列问题,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混凝土组合桥面板 超高性能混凝土 应变硬化水泥基复合材料 抗弯性能 疲劳性能 抗裂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