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卡塔尔某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被引量:9
1
作者 傅学怡 吴兵 +4 位作者 陈贤川 孙璨 江化冰 高颖 李建伟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8,共8页
法国著名建筑师John Novel设计的卡达尔多哈某超高层建筑,采用了世界首创钢筋混凝土交叉网筒结构.通过对该结构设计理念、混凝土徐变、荷栽、施工模拟、部分预应力、连续倒塌、交叉柱节点、温度收缩效应及屈曲稳定等多方面研究分析,发... 法国著名建筑师John Novel设计的卡达尔多哈某超高层建筑,采用了世界首创钢筋混凝土交叉网筒结构.通过对该结构设计理念、混凝土徐变、荷栽、施工模拟、部分预应力、连续倒塌、交叉柱节点、温度收缩效应及屈曲稳定等多方面研究分析,发现法国工程师所作的原项目结构标书设计存在着交叉柱节点承载力不足、混凝土斜柱徐变变形差异引起主楼倾斜等重大安全隐患.进而采取北侧柱截面空心、节点内加钢板凳和环梁部分预应力等多项重大技术改进措施,确保该工程结构安全,恢复正常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多哈 外网筒结构 交叉柱节点 钢板凳 徐变 部分预应力 连续 倒塌 屈曲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多功能城市住宅区设计——杨浦“创智天地”8-2地块设计
2
作者 王敏华 魏景城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09年第5期16-18,共3页
住宅区是城市中在空间上相对独立的各种类型和各种规模的生活居住用地的统称[1]。随着近年来城市功能的不断变化,出现多种建筑功能空间混杂的现象,打破传统观念,引进国际设计概念是本方案解决矛盾的方法之一。上海杨浦"创智天地&qu... 住宅区是城市中在空间上相对独立的各种类型和各种规模的生活居住用地的统称[1]。随着近年来城市功能的不断变化,出现多种建筑功能空间混杂的现象,打破传统观念,引进国际设计概念是本方案解决矛盾的方法之一。上海杨浦"创智天地"8-2地块设计本着以人为本的精神,围绕上海现代化的城市特点,针对知识青年的创业渴望,创造出一个迎合现代知识青年的高尚居住创业社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工作单元 乐富式空间 小区景观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滨海湿地设计与营造——以天津东疆港滨海湿地公园工程为例
3
作者 罗莉 金永军 《绿色科技》 2011年第7期223-226,共4页
指出了人工滨海湿地在规划建设初期应对其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行深入研究,在设计建造过程中应因地制宜,探讨了在湿地的规划设计以及工程营造上,以人与自然相和谐为客观要求,坚持实用、经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以充分发挥湿地的功能... 指出了人工滨海湿地在规划建设初期应对其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行深入研究,在设计建造过程中应因地制宜,探讨了在湿地的规划设计以及工程营造上,以人与自然相和谐为客观要求,坚持实用、经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以充分发挥湿地的功能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滨海湿地 生态 工程营造 植物种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程频谱结合分析方法对展望桥人行舒适度的分析与控制 被引量:22
4
作者 傅学怡 曲家新 +4 位作者 陈贤川 徐娜 黄振宇 史勇超 王美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73-80,共8页
采用时程分析方法,将加速度响应时程和频谱相结合,对深圳湾体育中心展望桥进行人行舒适度的分析与控制。Dickmann、Sperling、BSI 5400及Euro code等舒适度标准不够全面合理,采用ATC和调整的Euro code作为舒适度评价标准。考虑人跳跃、... 采用时程分析方法,将加速度响应时程和频谱相结合,对深圳湾体育中心展望桥进行人行舒适度的分析与控制。Dickmann、Sperling、BSI 5400及Euro code等舒适度标准不够全面合理,采用ATC和调整的Euro code作为舒适度评价标准。考虑人跳跃、起立、行走,采用基于Grundmann模型模拟分析人群行走(同步和随机),较好地揭示了结构振动特性,发现了展望桥结构刚度薄弱环节,通过对结构适当加强调整,有效控制了展望桥结构局部振动,改善了展望桥舒适度性能水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展望桥人行舒适度 时程频谱结合分析方法 评价标准 结构调整 性能水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膏添加剂对水泥土搅拌法加固软土地基效果影响的微观试验分析 被引量:32
5
作者 黄雨 周子舟 +1 位作者 柏炯 陈企奋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179-1183,共5页
采用水泥土搅拌法加固软土地基时,在固化材料中加入石膏添加剂能够提高水泥加固土的强度。针对这种现象,结合某水泥土搅拌法软土地基加固工程,从化学成分与物理结构等微观角度出发,分别对原状土、含石膏水泥加固土、不含石膏水泥加固土... 采用水泥土搅拌法加固软土地基时,在固化材料中加入石膏添加剂能够提高水泥加固土的强度。针对这种现象,结合某水泥土搅拌法软土地基加固工程,从化学成分与物理结构等微观角度出发,分别对原状土、含石膏水泥加固土、不含石膏水泥加固土土样进行了XRD、SEM等两种微结构试验,对比分析了导致这种加固效果差异的微观机理及形成原因。研究结果显示,含石膏与不含石膏的水泥加固土在水化反应程度与物理微结构方面均存在着较为显著的差异,并导致了加固土体宏观强度表现上的不同。因此,在类似地基加固工程中可考虑向固化材料中加入适当掺量的石膏添加剂,以改善加固土体的微观结构特征,优化地基加固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土 微观结构 石膏添加剂 X射线衍射 扫描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游泳中心钢结构施工卸载过程及运营期间应变健康监测及计算模拟分析 被引量:38
6
作者 李惠 周峰 +4 位作者 朱焰煌 滕军 张亮泉 欧进萍 傅学怡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9,共9页
空间结构施工卸载过程和运营状态受力是十分复杂的。本文在对100余种工况受力分析的基础上,依据应变传感器位置选择原则,首先设计国家游泳中心(简称"水立方")应变监测系统;其次,建立水立方施工卸载过程模拟的有限元模型和运... 空间结构施工卸载过程和运营状态受力是十分复杂的。本文在对100余种工况受力分析的基础上,依据应变传感器位置选择原则,首先设计国家游泳中心(简称"水立方")应变监测系统;其次,建立水立方施工卸载过程模拟的有限元模型和运营状态的有限元模型;采用应变监测系统和有限元模型分别监测和模拟水立方施工卸载过程关键杆件的应力变化,以及脚手架的应力变化全过程,分析关键杆件应变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对水立方运营阶段的温度变化及其产生的应变进行监测,并采用有限元模型进行温度变形计算。结果表明,监测期间,水立方其他荷载较小,温度是主要控制荷载,随温度升高,应变增加,最高温度达到75℃,最大温度应变变化接近500μ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立方 空间结构 健康监测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向循环荷载作用下饱和砂土中单桩沉降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25
7
作者 黄雨 柏炯 +1 位作者 周国鸣 黄清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440-1444,共5页
通过饱和砂土中模型桩在单向循环荷载比(循环荷载幅值与桩的极限承载力的比值)分别为12.5%,25%,50%三种情况下的沉降试验,研究了模型桩在不同动力循环加载情况下的桩顶累积沉降和动位移幅值随振动次数的变化而改变的规律,拟合了沉降试... 通过饱和砂土中模型桩在单向循环荷载比(循环荷载幅值与桩的极限承载力的比值)分别为12.5%,25%,50%三种情况下的沉降试验,研究了模型桩在不同动力循环加载情况下的桩顶累积沉降和动位移幅值随振动次数的变化而改变的规律,拟合了沉降试验曲线的回归方程。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后得出:循环荷载比和循环次数是影响饱和砂土中单桩桩顶累积沉降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砂土 模型试验 循环荷载 累积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Morlet小波变换的大跨空间结构模态参数识别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滕军 朱焰煌 +4 位作者 周峰 李惠 欧进萍 傅学怡 顾磊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25-29,共5页
探讨了基于复Morlet小波变换的结构频率及阻尼比的识别方法,推导了基于小波变换系数的振型识别原理。为提高识别密集模态的精度,提出了基于最小标准差的小波中心频率及带宽的自适应选择方法。针对大跨空间结构具有低频密集模态以及难以... 探讨了基于复Morlet小波变换的结构频率及阻尼比的识别方法,推导了基于小波变换系数的振型识别原理。为提高识别密集模态的精度,提出了基于最小标准差的小波中心频率及带宽的自适应选择方法。针对大跨空间结构具有低频密集模态以及难以实现用力锤或激振器来激励等特点,提出了自然激励法与小波变换相结合的模态参数识别方法。数值仿真及奥运场馆国家游泳中心现场实测数据分析表明,基于复Morlet小波变换的方法能有效识别低频密集模态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Morlet小波变换 模态参数识别 密集模态 最小标准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形圆钢管相贯节点平面外受弯滞回模型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孟宪德 陈以一 王伟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8-14,共7页
采用数值分析方法对X形圆钢管相贯节点的平面外受弯滞回模型进行研究。针对影响节点性能的主要几何参数,建立206个已校验的有限元模型进行参数分析,通过多元回归技术得出基于Menegotto-Pinto方程的节点平面外弯矩-转角曲线方程,以及平... 采用数值分析方法对X形圆钢管相贯节点的平面外受弯滞回模型进行研究。针对影响节点性能的主要几何参数,建立206个已校验的有限元模型进行参数分析,通过多元回归技术得出基于Menegotto-Pinto方程的节点平面外弯矩-转角曲线方程,以及平面外受弯滞回模型,经比较,与数值分析结果吻合较好。通过一个单层网格结构算例,验证了滞回模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钢管相贯节点 滞回模型 平面外受弯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土搅拌法加固冲填土软土地基的微观试验 被引量:12
10
作者 黄雨 周子舟 +1 位作者 柏炯 陈企奋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997-1001,共5页
针对某工程冲填土软土地基水泥土搅拌法处理过程中的冲填土与自然软土加固效果差异问题,从化学成分与物理结构等微观角度出发,分别对冲填土和自然软土的原状样、加固样进行了X射线衍射试验和扫描电镜试验两种微结构试验,对比分析了导致... 针对某工程冲填土软土地基水泥土搅拌法处理过程中的冲填土与自然软土加固效果差异问题,从化学成分与物理结构等微观角度出发,分别对冲填土和自然软土的原状样、加固样进行了X射线衍射试验和扫描电镜试验两种微结构试验,对比分析了导致这种加固效果差异的微观机理及其形成原因.研究发现,物理微结构对冲填土软土地基的水泥土搅拌法加固效果存在重要的影响.虽然水泥土搅拌法加固冲填土与自然软土的化学反应是类似的,但加固后的土体在物理微结构特征上却差异显著,并导致加固土体宏观强度表现上的不同.因此,应采取相应的施工措施,改良冲填土的微观结构特征,优化地基加固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土 水化产物 物理微结构 X射线衍射试验 扫描电镜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截面剪力墙配筋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傅学怡 曲家新 孙璨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43-50,共8页
采用混凝土单轴受压简化应力-应变曲线和应变线性分布的平截面假定,积分计算剪力墙正截面承载力,进行复杂截面剪力墙配筋设计。通过ACI318—99、BS8110—97和GB50010—2002等国内外规范的矩形截面剪力墙承载力骨架曲线分析,验证文中配... 采用混凝土单轴受压简化应力-应变曲线和应变线性分布的平截面假定,积分计算剪力墙正截面承载力,进行复杂截面剪力墙配筋设计。通过ACI318—99、BS8110—97和GB50010—2002等国内外规范的矩形截面剪力墙承载力骨架曲线分析,验证文中配筋方法比较安全、可靠、合理;指出《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简化计算小偏压构件配筋存在缺陷,《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2002)所提的墙身分布钢筋对剪力墙截面承载力贡献不大。最后通过算例,将文中的配筋方法应用于复杂截面剪力墙配筋设计,较好地解决了复杂截面剪力墙配筋这一目前结构设计中的一个难题,同时揭示了目前某些软件针对复杂截面剪力墙所采取的分段设计方法不够安全合理的隐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截面剪力墙 正截面承载力 配筋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调室外机阵列方式的优化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景 郑坤 +1 位作者 李安桂 南晓红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2-17,共6页
通过对某高校实验楼空调室外机组的换热过程及通风效果进行实测,利用源汇模型分析其速度场,得出使进风不"短路"的机组布置最佳间距。探讨了在室外空间受限的条件下,空调室外机阵列方式的优化布置方案。通过对比优化阵列方式... 通过对某高校实验楼空调室外机组的换热过程及通风效果进行实测,利用源汇模型分析其速度场,得出使进风不"短路"的机组布置最佳间距。探讨了在室外空间受限的条件下,空调室外机阵列方式的优化布置方案。通过对比优化阵列方式前后气流组织的CFD模拟结果,表明优化阵列方式的进风温度较原阵列方式有较大改善。在节约建筑空间的前提下,更加体现了节能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政工程 源汇流场模型 CFD模拟 优化阵列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油对纳米SiO_2/聚偏氟乙烯离子膜的污染及清洗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左行涛 王励 于水利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9,21,共6页
聚偏氟乙烯(PVDF)膜的疏水性限制了其在水处理领域的应用。采用纳米SiO2/PVDF离子膜电渗析对含原油高矿化度污水进行膜污染试验。结果表明,纳米SiO2/PVDF离子膜抗油珠污染的能力较强于PVDF膜。乳化油珠在电场的作用下向阴离子膜表面迁移... 聚偏氟乙烯(PVDF)膜的疏水性限制了其在水处理领域的应用。采用纳米SiO2/PVDF离子膜电渗析对含原油高矿化度污水进行膜污染试验。结果表明,纳米SiO2/PVDF离子膜抗油珠污染的能力较强于PVDF膜。乳化油珠在电场的作用下向阴离子膜表面迁移,并在阴离子膜表面浓集、聚并,形成油膜,堵塞离子通道,少量原油以憎水膜的形式覆盖于活性基团上。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表明,膜面有机污染物主要是石油类污染物,无机污染物主要是CaCO3等无机物污垢。原油污染的纳米SiO2/PVDF离子膜的较佳清洗方法为碱-表面活性剂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O2 聚偏氟乙烯离子膜原油 膜污染 清洗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埋地管线沉陷情况下可靠度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柳春光 冯晓波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81-586,共6页
场地的不均匀沉陷是埋地管线破坏的重要原因之一.运用均值一次二阶矩法和ANSYS中的蒙特卡罗法对埋地管线在地面沉陷位移、材料性能参数、内水压力等随机变量下的可靠度进行计算分析,得到考虑和不考虑管道内水压力时的可靠度系数和失效概... 场地的不均匀沉陷是埋地管线破坏的重要原因之一.运用均值一次二阶矩法和ANSYS中的蒙特卡罗法对埋地管线在地面沉陷位移、材料性能参数、内水压力等随机变量下的可靠度进行计算分析,得到考虑和不考虑管道内水压力时的可靠度系数和失效概率.结果表明,地面沉陷位移的变异性对沉陷区埋地管线的可靠度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与不考虑管道内水压力作用的结果相比,考虑管道内水压力时的失效概率较大,可靠度系数较小;管道壁厚和直径的变异性对沉陷区埋地管线的可靠度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陷区 埋地管线 可靠度 一次二阶矩法 蒙特卡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结构温差收缩效应分析计算 被引量:78
15
作者 傅学怡 吴兵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50-59,共10页
迄今为止,国内外尚未能给出钢筋混凝土结构温差收缩效应合理解。研究提出考虑混凝土徐变收缩时效特性,考虑地基或桩基有限约束刚度,考虑带后浇带结构生成过程的施工模拟和考虑结构施工至使用生命全过程最不利温差取值的计算钢筋混凝土... 迄今为止,国内外尚未能给出钢筋混凝土结构温差收缩效应合理解。研究提出考虑混凝土徐变收缩时效特性,考虑地基或桩基有限约束刚度,考虑带后浇带结构生成过程的施工模拟和考虑结构施工至使用生命全过程最不利温差取值的计算钢筋混凝土结构温差收缩效应的新方法。典型算例(平面500m×100m、双向柱网10m、6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计算分析结果表明,以往分析计算方法夸大了基础约束刚度,未按结构施工构成实际情况选取所经历的最不利温度场,未考虑混凝土收缩应变的不利影响,也未考虑混凝土徐变的有利影响,放大了底部结构应力,缩小了上部结构应力。新方法揭示的结构温差收缩效应比较合理准确,对大体量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设计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差效应 收缩效应 施工模拟 温差取值 基础有限约束刚度 徐变 后浇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压、错台小间距隧道施工位移场动态模拟分析 被引量:11
16
作者 杜菊红 黄宏伟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102-1108,共7页
采用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法,对偏压、错台的浅埋小间距隧道在不同开挖顺序下的动态施工过程进行了模拟。通过对位移场的分析,研究了其施工力学特性。由于两隧洞之间的相互影响,并行小间距隧道对围岩的扰动程度大于两独立隧道作用的叠加;相... 采用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法,对偏压、错台的浅埋小间距隧道在不同开挖顺序下的动态施工过程进行了模拟。通过对位移场的分析,研究了其施工力学特性。由于两隧洞之间的相互影响,并行小间距隧道对围岩的扰动程度大于两独立隧道作用的叠加;相互影响对中间岩柱的作用最为明显,对洞周、地表影响相对较弱。两洞开挖顺序不同,最终位移场的分布规律相同,但量值上存在一定差异。研究给出了在偏压、错台情况下的两洞开挖的合理顺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压 小间距隧道 相互影响 三维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滨海RBD,看得见海的火车站——上海金山新城火车站综合交通枢纽地区概念规划方案解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国生 张永刚 《上海城市规划》 2008年第C00期148-152,共5页
金山区火车站地区概念城市设计为看得见海的火车站。塑造特色鲜明,充满活力的滨海RBD城区形象,构建一个卓越而现代化的多功能交通枢纽,进而带动周边地区的土地升值与联动开发。
关键词 城市设计 交通枢纽 滨海 RB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