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废城市”背景下建筑废弃物资源化产业系统耗散演化研究——以深圳市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吴泽洲 官静 +2 位作者 孙晓辉 李俊杰 张佳盛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0-35,58,共7页
在“无废城市”背景下,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可以减少环境污染,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为提升建筑废弃物资源化水平,文章以深圳市建筑废弃物资源化产业为例进行研究,以耗散结构理论为基础,构建建筑废弃物资源化产业系统,并确定了31个熵指标,采... 在“无废城市”背景下,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可以减少环境污染,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为提升建筑废弃物资源化水平,文章以深圳市建筑废弃物资源化产业为例进行研究,以耗散结构理论为基础,构建建筑废弃物资源化产业系统,并确定了31个熵指标,采用Brusselator模型和熵值法对问卷调查收集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判断建筑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是否处于耗散结构。研究表明,深圳市建筑废弃物资源化产业尚未达到耗散结构,并基于实证结果提出产业发展建议,以促进系统的有序协调发展,实现耗散结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废城市 建筑废弃物资源化 产业系统 耗散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材料时变性的服役中小跨径桥梁横向地震响应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吴刚 郑钰 +3 位作者 邹友泉 吴必涛 王艺钦 黄云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36-547,共12页
构件材料性能会随服役时间的增加而退化,并导致桥梁结构抗震性能存在时变性。为探讨不同服役期下中小跨径桥梁抗震性能变化规律,以3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桥梁为例,通过分析材料力学性能指标时变性,量化不同服役期构件力学分析模型参数,并... 构件材料性能会随服役时间的增加而退化,并导致桥梁结构抗震性能存在时变性。为探讨不同服役期下中小跨径桥梁抗震性能变化规律,以3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桥梁为例,通过分析材料力学性能指标时变性,量化不同服役期构件力学分析模型参数,并考虑桥墩、挡块及支座等构件力学性能退化,采用OpenSees软件建立桥梁有限元分析模型。基于非线性时程分析结果,揭示服役中小跨径桥梁横桥向地震响应时变性。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服役时间的增加,材料力学性能发生退化,使中小跨径桥梁各构件抗震能力下降;相同水平地震作用下,中小跨径桥梁主梁及挡块位移响应随服役时间的增加而降低,而桥墩损伤程度加剧,构件震害程度与不考虑构件力学性能时变性时相差较大,其中板式橡胶支座刚度及摩擦系数时变性是关键。因此,在服役中小跨径桥梁抗震分析中,有必要同时考虑桥墩、挡块及支座力学性能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跨径桥梁 时变性 抗震分析 性能退化 非线性时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废基固化剂处理不同初始含水率土体固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周岳富 张明 +4 位作者 何灿 陈长卿 陈忠平 关军 陈湘生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16-1224,共9页
在土木建筑工程领域,普遍面临大量土体须进行固化处理的现状。当前,针对不同初始含水率的土体,基于工业固体废物(以下简称固废)研发固化剂的固化特性尚不明晰,这制约了该技术在工程实践中的推广与应用。鉴于此,本文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 在土木建筑工程领域,普遍面临大量土体须进行固化处理的现状。当前,针对不同初始含水率的土体,基于工业固体废物(以下简称固废)研发固化剂的固化特性尚不明晰,这制约了该技术在工程实践中的推广与应用。鉴于此,本文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固废基固化剂处理不同初始含水率土体的固化特性及其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掺量条件下,固废基固化剂相较于矿渣硅酸盐水泥,展现出更佳的凝结时间调节性、流动度以及固化土体的抗压强度。固废基固化剂的凝结时间受水灰比影响显著,水灰比的增加会导致凝结时间延长,且普遍长于矿渣硅酸盐水泥的凝结时间。此外,土体初始含水率的提升会使得凝结时间延长,而固化剂掺量的增加有助于缩短凝结时间。在净浆流动度方面,固废基固化剂随水灰比增加表现出流动性的提升,且优于矿渣硅酸盐水泥。在固化土体抗压强度方面,固废基固化剂同样表现出显著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始含水率 固废基 固化土 流动度 凝结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购重组中财务顾问行业专长与并购业绩承诺 被引量:2
4
作者 黄琼宇 许楚红 +1 位作者 林雨晨 谢淳宇 《证券市场导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8-46,共9页
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与金融中介理论,本文以2008—2019年聘请财务顾问且已完成交易的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事件为样本,研究财务顾问行业专长对并购业绩承诺的影响。研究发现,财务顾问行业专长显著减少了并购业绩承诺的应用,同时提高了业绩承... 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与金融中介理论,本文以2008—2019年聘请财务顾问且已完成交易的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事件为样本,研究财务顾问行业专长对并购业绩承诺的影响。研究发现,财务顾问行业专长显著减少了并购业绩承诺的应用,同时提高了业绩承诺的可靠性。机制检验表明,财务顾问行业专长通过采取股份补偿的方式,提升业绩承诺的可靠性。进一步地,在行业集中度高、信息不对称程度高以及非重大资产重组的场景中,财务顾问的行业专长更能发挥减少并购业绩承诺应用、提高业绩承诺可靠性的作用。本文丰富了并购业绩承诺影响因素及财务中介服务功能的相关研究,为监管部门完善并购业绩承诺的相关制度安排、规范并购重组行为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务顾问 行业专长 并购业绩承诺 信息不对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泊藻类动态模型数据同化模式的改进 被引量:8
5
作者 李港 陈诚 +3 位作者 何欣霞 何梦男 邓跃 陈求稳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56-165,共10页
以太湖为研究区域,采用2014—2016年的水环境生态监测数据,率定了三维水生态动力学模型(3DHED),模拟了太湖蓝藻生物量的时空变化;通过融入遥感数据建立了基于集合卡尔曼滤波(EnKF)的蓝藻生物量预测数据同化(DA)模式,同时提出了一种改进... 以太湖为研究区域,采用2014—2016年的水环境生态监测数据,率定了三维水生态动力学模型(3DHED),模拟了太湖蓝藻生物量的时空变化;通过融入遥感数据建立了基于集合卡尔曼滤波(EnKF)的蓝藻生物量预测数据同化(DA)模式,同时提出了一种改进数据同化(mDA)的策略,降低了遥感数据不确定性的影响,显著提升了模型模拟精度。结果表明:相比3DHED蓝藻生物量的模拟结果,DA模拟结果的均方根误差均值降低了10.4%,IOA均值增加了48.8%;mDA在DA基础上对蓝藻生物量的模拟精度进一步提升,其均方根误差均值为1.16 mg/L,在DA基础上降低了8.6%,IOA均值为0.71,在DA基础上增加了10.9%,并有效提升了对蓝藻生物量峰值的捕捉能力,表明提出的mDA方法能有效减小原DA模式中遥感观测数据误差的影响,提升水华模拟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 蓝藻 三维水生态动力学模型 集合卡尔曼滤波 数据同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霍尔三维结构的海绵城市建设PPP模式 被引量:4
6
作者 喻博 李政道 +1 位作者 白杰 姜炜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139-144,共6页
为全面、系统地管理PPP海绵城市项目的全过程,首先总结海绵城市建设PPP模式的具体特点,构建基于霍尔三维结构的海绵城市建设PPP模式四维结构模型,并分别从时间维、逻辑维、知识维和空间维四个维度对海绵城市建设PPP模式展开系统性研究... 为全面、系统地管理PPP海绵城市项目的全过程,首先总结海绵城市建设PPP模式的具体特点,构建基于霍尔三维结构的海绵城市建设PPP模式四维结构模型,并分别从时间维、逻辑维、知识维和空间维四个维度对海绵城市建设PPP模式展开系统性研究。其次,以时间维和逻辑维为例,通过建立二维活动矩阵实现对海绵城市项目某一状态点微观层面的具体分析,并以项目融资阶段为例,论证该方法的可行性和适用性。最后,构建基于四维结构的海绵城市建设PPP模式运行框架,旨在为PPP海绵城市项目的全过程管理提供新方法和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尔三维结构 海绵城市 PPP模式 项目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长坪连拱隧道无中导洞施工方法比选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刘春 贺志刚 陆启宏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1期398-403,共6页
目前国内外连拱隧道大多采用中导洞法施工,而对无中导洞施工研究相对较少,缺少相关工程经验,且未对无导洞法施工技术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做深入而系统的研究。本文研究的上长坪隧道为分离式隧道过渡到连拱隧道,因其与大桥衔接过渡,设计的... 目前国内外连拱隧道大多采用中导洞法施工,而对无中导洞施工研究相对较少,缺少相关工程经验,且未对无导洞法施工技术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做深入而系统的研究。本文研究的上长坪隧道为分离式隧道过渡到连拱隧道,因其与大桥衔接过渡,设计的中隔墙厚度不等厚,采用复合式薄直中墙,其结构设计新颖,在设计无法做变更及4个月完成504m的工期要求下,为实施高难度操作的设计方案,采用竖直型钢喷射混凝土结构及斜向支撑成功解决了中墙二次衬砌浇筑的难题,其竖直型钢喷混结构浇筑在左右洞二次衬砌之间作为中隔墙的结构部分,成功开创了复合式薄中墙设计施工新工艺。同时,此工法有效解决了防水漏水问题及成本控制问题,为无中导洞施工方法增加了新的工艺类型,提供了Ⅳ级围岩隧道无中导洞施工新型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拱隧道 复合式直中墙 型钢喷混结构 无中导洞施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饱和砂层泥水平衡盾构隧道开挖面稳定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蒋加兵 陈子龙 徐涛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95-100,共6页
饱和砂层盾构隧道掘进过程中,不当的开挖面支护可能导致开挖面坍塌或挤出破坏。为保证开挖面稳定,压力泥浆通常用来平衡开挖面上的土压力和水压力。因为压力仓中的泥浆压力大于地层中的静水压力,泥浆会向开挖面周围地层入渗。在这种情况... 饱和砂层盾构隧道掘进过程中,不当的开挖面支护可能导致开挖面坍塌或挤出破坏。为保证开挖面稳定,压力泥浆通常用来平衡开挖面上的土压力和水压力。因为压力仓中的泥浆压力大于地层中的静水压力,泥浆会向开挖面周围地层入渗。在这种情况下,部分有效支护力转化为超孔隙水压力,导致开挖面上的有效支护压力减小,从而降低开挖面的稳定性。因此,设计支护压力时必须考虑泥浆入渗作用和超孔隙水压力的影响。另外,地层成层情况也会影响开挖面稳定性。结合饱和砂层盾构掘进引起的超孔隙水压力计算模型和室内泥浆入渗试验结果,分析泥浆入渗和超孔隙水压力对开挖面稳定的影响,并讨论地层的分层情况和开挖面水力梯度对开挖面微观稳定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设计支护压力必须附加额外压力以弥补泥浆入渗过程中有效支护压力的损失;通过对比均质承压水层和半封闭承压含水层中开挖面上的水力梯度发现,相较均质承压含水层而言,盾构隧道在半封闭承压含水层中掘进时开挖面更加稳定;在没有泥浆支护的情况下,开挖面上的水力梯度很难维持开挖面上土颗粒的稳定,因此建议压力泥浆用于饱和砂层盾构隧道开挖面支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盾构隧道 饱和砂层 开挖面稳定 泥浆入渗 超孔隙水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