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粉煤灰和钢渣粉对磷酸钾镁水泥浆体硫酸盐侵蚀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侯宇颖 李涛 +4 位作者 吕寅 陈刚 胡夏闽 唐磊 杨建明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116-122,共7页
本工作研究了单掺粉煤灰、钢渣粉改性磷酸钾镁水泥(MKPC)试件长期浸泡在硫酸盐溶液中的侵蚀行为。以硫酸根离子侵蚀深度、硫酸根离子扩散系数以及强度为表征参数,结合微观分析手段得出如下结论:在5%硫酸钠溶液饱和环境下,MKPC浆体试件... 本工作研究了单掺粉煤灰、钢渣粉改性磷酸钾镁水泥(MKPC)试件长期浸泡在硫酸盐溶液中的侵蚀行为。以硫酸根离子侵蚀深度、硫酸根离子扩散系数以及强度为表征参数,结合微观分析手段得出如下结论:在5%硫酸钠溶液饱和环境下,MKPC浆体试件中硫酸根离子的渗透深度x(mm)与硫酸根离子含量c(x,t)之间的关系满足2或3阶多项式(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浸泡360 d后,MKPC试件内部的硫酸根离子浓度均随着侵蚀深度大幅度下降;M0试件的侵蚀深度接近14 mm,M1和M2试件的侵蚀深度接近12 mm;MKPC试件的硫酸根扩散系数均在10^(-7)mm^(2)/s数量级,较硅酸盐水泥混凝土低1个数量级,其中M1和M2试件的硫酸根扩散系数分别为同条件M0试件的69.7%和87.5%。随着浸泡龄期的延长,MKPC试件的强度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浸泡360 d后,M1和M2的抗折、抗压强度剩余率分别为99.2%、97.8%和97.6%、96.6%,明显高于同条件的M0试件的92.7%、94.7%。试验结果表明粉煤灰和钢渣粉对MKPC试件抗硫酸盐侵蚀均有改善作用。此外,MKPC试件的强度和扩散系数相互对应,变化规律一致。通过微观分析和理论分析,证实在5%硫酸钠溶液长期浸泡环境下,MKPC硬化体中陆续有新的MgKPO_(4)·6H_(2)O(MKP)生成,MKP的溶蚀和相变、未反应MgO的水解和碳化、含硫酸根的盐类结晶等现象,它们对MKPC硬化体的孔结构有正负二种作用,但总体上造成了MKPC硬化体的结构逐步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钾镁水泥(MKPC) 硫酸盐侵蚀 强度 扩散系数 粉煤灰 钢渣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液全浸泡的磷酸钾镁水泥浆体中的硫酸盐侵蚀行为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侯宇颖 杨建明 +6 位作者 徐晓晖 胡雪欣 陈为亮 胡夏闽 蒋德权 熊才强 李涛 《硅酸盐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39,共9页
通过宏观性能测试、化学分析和微观分析,本文研究了磷酸钾镁水泥(MKPC)浆体试件浸泡在质量分数为5%Na_(2)SO_(4)溶液中的硫酸根离子扩散及强度发展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浸泡龄期的延长,试件内部硫酸根离子的含量逐步提高,侵蚀深度逐渐增... 通过宏观性能测试、化学分析和微观分析,本文研究了磷酸钾镁水泥(MKPC)浆体试件浸泡在质量分数为5%Na_(2)SO_(4)溶液中的硫酸根离子扩散及强度发展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浸泡龄期的延长,试件内部硫酸根离子的含量逐步提高,侵蚀深度逐渐增加。硫酸根离子的侵蚀深度与硫酸根离子含量之间的关系基本满足2阶或3阶多项式(相关系数R^(2)大于0.998),采用Fick第二扩散定律解析式求解得到MKPC试件的硫酸根离子扩散系数均为10^(-7) mm^(2)/s数量级,比硅酸盐水泥混凝土小一个数量级。浸泡龄期不超过180 d时,MKPC试件的硫酸根离子扩散系数呈下降趋势;超过180 d后,MKPC试件的硫酸根离子扩散系数逐步提高;浸泡360 d后,试件的硫酸根离子扩散系数为3.9×10^(-7)mm^(2)/s,离表面2 mm处的硫酸根离子含量为0.218%(质量分数)。MKPC试件的强度随着浸泡龄期的延长先增大后减小,其发展规律和扩散系数变化规律一致。浸泡360 d后,MKPC试件的抗折和抗压强度损失率均小于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钾镁水泥 硫酸盐侵蚀 浸泡龄期 侵蚀深度 扩散系数 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偶联剂改性铜尾矿对PP/EVA复合材料性能影响
3
作者 黄峰 夏忠浩 +6 位作者 万仁康 力文玉 蔡国俊 张继梅 华苏东 张亚男 延伟康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7-64,共8页
目的解决铜尾矿(CT)堆积对生态环境的严重影响,探索改性铜尾矿作为增强填料在PP/EVA共混物中的高效利用。方法使用硅烷偶联剂KH550、KH560和KH570对铜尾矿进行表面改性以改善其疏水性,评估不同偶联剂改性铜尾矿填充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 目的解决铜尾矿(CT)堆积对生态环境的严重影响,探索改性铜尾矿作为增强填料在PP/EVA共混物中的高效利用。方法使用硅烷偶联剂KH550、KH560和KH570对铜尾矿进行表面改性以改善其疏水性,评估不同偶联剂改性铜尾矿填充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热性能的影响,并通过SEM分析改性铜尾矿在复合材料中的分散情况及与基体的界面结合情况。结果KH570改性的铜尾矿复合材料拉伸强度达到17.23 MPa、弯曲强度达到28.06 MPa、缺口冲击强度达到15.31 kJ/m^(2),热稳定性显著提高,最大降解温度tmax为498℃,且SEM显示改性铜尾矿在复合材料中分散均匀,与树脂基体界面结合良好,应力集中现象减少。结论研究结果为废弃铜尾矿的高效利用提供了新思路,为其在树脂基复合材料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实现了对铜尾矿高效利用的研究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 铜尾矿 表面改性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效应下大豆动力剪切特性的试验研究
4
作者 曾长女 周君杰 +1 位作者 罗晋 王明轩 《中国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7-152,共6页
为了获取温度效应下大豆籽粒群的动力剪切特性,为粮仓结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粮食温控静动直剪仪对大豆籽粒群进行循环剪切试验,研究温度(25、35、45℃)与初始含水率(8.99%、12.24%、15.12%)对大豆动力剪切强度特性的影响,并对大豆... 为了获取温度效应下大豆籽粒群的动力剪切特性,为粮仓结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粮食温控静动直剪仪对大豆籽粒群进行循环剪切试验,研究温度(25、35、45℃)与初始含水率(8.99%、12.24%、15.12%)对大豆动力剪切强度特性的影响,并对大豆籽粒群循环剪切动力参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初始含水率8.99%条件下,当大豆籽粒群温度由25℃升高至35、45℃时,完成循环剪切时对应的峰值剪应力分别降低2.28%、5.28%;在45℃条件下,当大豆籽粒群的初始含水率由8.89%升至12.24%、15.12%时,完成循环剪切时对应的峰值剪应力上升幅度分别为8.44%、-22.91%;随着温度升高和初始含水率增加,大豆籽粒群的剪缩现象加剧;随着初始含水率的增加,大豆籽粒群剪切刚度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而升高温度则使大豆籽粒群的剪切刚度单调下降;随着初始含水率的增加和温度的升高,大豆籽粒群的阻尼比总体呈降低趋势。综上,在储存大豆时,可通过控制储存环境的温湿度来保护大豆籽粒的完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控直剪仪 大豆籽粒群 循环剪切 温度 初始含水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MSCNN和GRU的地铁站沉降趋势预测
5
作者 谢翊 鲍闯 +3 位作者 庞景宝 何义 王杰 鲁军朋 《机械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165-169,共5页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迅速发展,地铁施工与运营中沉降问题日益成为影响公共安全的重要因素。如何准确预测地铁站沉降趋势,进而实现早期预警和有效维护,已成为当前工程领域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融合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MSCNN...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迅速发展,地铁施工与运营中沉降问题日益成为影响公共安全的重要因素。如何准确预测地铁站沉降趋势,进而实现早期预警和有效维护,已成为当前工程领域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融合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MSCNN)与门控循环单元(GRU)的预测模型,通过MSCNN模块对沉降数据进行多尺度特征提取,再利用GRU模块对时序动态进行建模,旨在同时捕捉局部细节与整体趋势。试验结果表明,所提模型在平均绝对误差(MAE)和均方根误差(RMSE)等指标上均显著优于传统预测模型,验证了其在地铁安全监测中的应用潜力。该方法为地铁站沉降趋势预测提供了一条融合多尺度空间特征与时序信息的新路径,有助于提前预警并指导维护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站 深度学习 地势沉降 趋势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柱脚不同连接形式钢框架-摇摆墙结构抗震性能对比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蔡新江 陈磊 +2 位作者 毛小勇 田石柱 王文晋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62-1071,共10页
增设摇摆墙后框架结构地震下柱脚仍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塑性损伤,将柱脚设置为铰接或提离后有望减轻上述缺陷。以三层、六层和九层钢框架为基准模型,分别建立柱脚固接、铰接及提离三种框架-摇摆墙结构模型并进行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对比各... 增设摇摆墙后框架结构地震下柱脚仍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塑性损伤,将柱脚设置为铰接或提离后有望减轻上述缺陷。以三层、六层和九层钢框架为基准模型,分别建立柱脚固接、铰接及提离三种框架-摇摆墙结构模型并进行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对比各结构最大侧向位移、层间位移角、峰值加速度、层间剪力、墙体剪力和弯矩等;进一步建立耗能连梁固接和铰接的对比模型,研究连梁连接方式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三层模型中柱脚固接时侧向位移、层间位移角、加速度、层间剪力及摇摆墙墙体剪力的控制效果最优,六层、九层模型中分别对应柱脚提离和柱脚铰接效果最好;摇摆墙墙体剪力图和弯矩图分别呈现“C形”和“反C形”,柱脚固接时墙体弯矩均为最小,与层数无关。柱脚固接耗能连梁两端采用固接最优,柱脚铰接和柱脚提离时耗能连梁两端采用铰接形式效果更优。此分析可为框架-摇摆墙结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框架-摇摆墙 柱脚形式 变形 加速度 内力 连接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纤维改性煤基固废胶结充填材料性能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程强强 汪浩东 +3 位作者 阴琪翔 赵明翔 姚越 闫宝峰 《矿业安全与环保》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1-167,174,共8页
基于煤矸石、粉煤灰等煤基固废再生资源利用和胶结充填材料性能优化问题,研究了玻璃纤维掺量、长度和养护龄期对煤基固废胶结材料输送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探讨了玻璃纤维增强机理。实验结果表明:玻璃纤维改性煤基固废胶结材料坍... 基于煤矸石、粉煤灰等煤基固废再生资源利用和胶结充填材料性能优化问题,研究了玻璃纤维掺量、长度和养护龄期对煤基固废胶结材料输送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探讨了玻璃纤维增强机理。实验结果表明:玻璃纤维改性煤基固废胶结材料坍落度随纤维长度和掺量的增大而减小,但均大于200 mm,满足输送性能要求;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随纤维长度的增大呈先增高后降低,随纤维掺量的增加而增高的变化规律;当玻璃纤维长度为6 mm、掺量为0.3%时,质量分数为79%的煤基固废胶结材料的综合性能最佳;玻璃纤维改性煤基固废胶结材料水化反应后,生成的针状和团状产物填充了材料细小裂隙且附着于纤维表面,能够有效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基固废 玻璃纤维 胶结材料 充填材料 输送性能 力学性能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分层滑模的塔式起重机防摆与定位控制 被引量:5
8
作者 王丁军 周慧 +2 位作者 叶嵩 郭毓 郭健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5-174,共10页
针对三维空间中呈现二级摆结构的塔式起重机的防摆与定位控制问题,考虑变幅回转联合运行工况,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分层滑模控制方案。首先将塔式起重机系统分为定位子系统、一级摆角子系统和二级摆角子系统,设计了分层滑模控制律;然后设计... 针对三维空间中呈现二级摆结构的塔式起重机的防摆与定位控制问题,考虑变幅回转联合运行工况,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分层滑模控制方案。首先将塔式起重机系统分为定位子系统、一级摆角子系统和二级摆角子系统,设计了分层滑模控制律;然后设计了自适应律,提高了系统对参数的适应性和对外在干扰的抑制性能;最后验证了系统的稳定性并对系统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系统在受到瞬时扰动时,自适应律可估算出扰动大小,控制器能快速做出反应,调整控制力/力矩以抵消瞬时扰动,使瞬时扰动不对系统的位置以及吊钩和负载的摆角造成明显影响。该文自适应分层滑模控制器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瞬时扰动造成的吊钩和负载的摆动,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控制 分层滑模控制 塔式起重机 防摆 定位 瞬时扰动 位置 摆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PVA混杂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永久模板叠合RC单向板短期刚度计算方法 被引量:3
9
作者 王照耀 梁兴文 +2 位作者 翟天文 王莹 吴奎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2-130,共9页
钢-PVA混杂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HFRCC)具有良好的受拉韧性和耐久性能,是永久模板的理想材料。首先探究了PVA纤维掺量对HFRCC工作性能和抗折强度的影响,随着PVA纤维掺量增加,HFRCC的工作性能显著减弱,抗折强度先增大再减小,最终选用... 钢-PVA混杂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HFRCC)具有良好的受拉韧性和耐久性能,是永久模板的理想材料。首先探究了PVA纤维掺量对HFRCC工作性能和抗折强度的影响,随着PVA纤维掺量增加,HFRCC的工作性能显著减弱,抗折强度先增大再减小,最终选用含有1.5%钢纤维和0.25%PVA纤维的HFRCC来制作永久模板。随后对六个HFRCC永久模板叠合RC单向板和一个RC单向板进行了四点受弯试验,探究了HFRCC-RC界面处理方式和配筋率对叠合板受弯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抹平、等距凹槽和钢钉拉毛三种界面处理方式对叠合板受弯性能的影响可以忽略;HFRCC模板能够有效限制裂缝发展,减小裂缝宽度和间距,叠合板的开裂弯矩相比于普通混凝土板提高了20.1%~31.7%。分别采用刚度解析法和有效惯性矩法建立了HFRCC-RC叠合板短期刚度计算方法,两种方法均有较高的计算精度且离散性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PVA混杂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 永久模板 短期刚度 刚度解析法 有效惯性矩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状地基土水平抗力比例系数反演的杂交粒子群算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朱伟鑫 孙前林 +1 位作者 吕乐 王旭东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4-92,共9页
土的水平抗力比例系数是基坑支护结构变形计算的重要参数,针对层状地基土中水平抗力比例系数反演的多目标优化问题,结合支护结构水平位移实测值和杆系有限元法,提出基于粒子群算法(PSO)的层状地基土水平抗力比例系数反分析法。给出水平... 土的水平抗力比例系数是基坑支护结构变形计算的重要参数,针对层状地基土中水平抗力比例系数反演的多目标优化问题,结合支护结构水平位移实测值和杆系有限元法,提出基于粒子群算法(PSO)的层状地基土水平抗力比例系数反分析法。给出水平抗力比例系数和目标函数精度双控的反演计算收敛条件和水平抗力比例系数最优解稳定条件。在利用基坑工程数值模型验证反演参数准确性基础上,运用工程实例进一步验证杂交粒子群算法(breedPSO)在水平抗力比例系数反演计算中的适用性。对比分析优化方法的计算效率和反演参数的收敛特性。结果表明:杂交粒子群算法具有更高的计算效率和计算精度,为合理反演水平抗力比例系数提供了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 层状地基土 水平抗力比例系数 杂交粒子群算法 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蒸发与降水入渗过程中不同水体氢氧同位素变化规律 被引量:24
11
作者 孙晓旭 陈建生 +3 位作者 史公勋 谭红兵 刘晓艳 苏治国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00-105,共6页
为了研究土壤水蒸发与降水入渗非饱和带过程中不同水体氢氧同位素的变化规律,该文选用2种不同性质的土壤-砂土和黄土,设计了土壤水蒸发和降水入渗室内试验。结果表明:对于砂土,土壤水蒸发过程中剩余水体氢氧同位素分馏遵从瑞利模式;对... 为了研究土壤水蒸发与降水入渗非饱和带过程中不同水体氢氧同位素的变化规律,该文选用2种不同性质的土壤-砂土和黄土,设计了土壤水蒸发和降水入渗室内试验。结果表明:对于砂土,土壤水蒸发过程中剩余水体氢氧同位素分馏遵从瑞利模式;对于黄土,随着蒸发时间的延长,剩余土壤水氢氧同位素值越来越远离瑞利分馏关系线;在降水入渗非饱和带的初期,相对于风干砂土,风干的黄土颗粒对土柱出流水的氢氧同位素值产生了影响,并且出流水的氢氧同位素亦受到土壤原水同位素值的影响,只有入渗的降水达到了一定数量,土柱出流水才能与降水的同位素值相同。该研究可为运用氢氧同位素研究降水能否通过非饱和带补给地下水提供数据分析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 土壤水 蒸发 入渗 瑞利分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融-荷载作用下基于残余强度特征的岩石损伤模型 被引量:33
12
作者 张慧梅 孟祥振 +4 位作者 彭川 杨更社 叶万军 申艳军 刘慧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3404-3411,共8页
岩石变形破坏特性是寒区岩土工程建设所直接面临的基础力学问题。为模拟冻融与荷载作用下岩石变形破坏的全过程,将冻融-荷载作用下的岩石微元在轴向抽象为未损伤、冻融损伤、受荷损伤、冻融与荷载共同损伤4部分,这4部分材料共同承受轴... 岩石变形破坏特性是寒区岩土工程建设所直接面临的基础力学问题。为模拟冻融与荷载作用下岩石变形破坏的全过程,将冻融-荷载作用下的岩石微元在轴向抽象为未损伤、冻融损伤、受荷损伤、冻融与荷载共同损伤4部分,这4部分材料共同承受轴向应力,其中冻融损伤、受荷损伤、冻融与荷载共同损伤3部分可承受残余应力。采用Weibull分布描述岩石材料的非均匀性,基于D-P破坏准则,定量表述了冻融与荷载的耦合效应对总损伤的影响规律,建立了考虑残余强度特征的冻融受荷岩石损伤本构模型;基于岩石变形破坏特征,推导出模型参数的理论表达式;开展红砂岩冻融循环及三轴压缩试验,研究岩石的变形破坏过程及冻融循环和围压对其力学特性的影响,验证所建模型的合理性;分析冻融-荷载作用下岩石的损伤力学特性。研究表明:本文所建模型反映了冻融受荷岩石变形破坏的全过程,并能表征冻融循环和围压对岩石变形特性的影响;岩石的总损伤演化途径反映了细观力学响应与宏观变形破坏特征相一致,刻画出冻融与荷载2种作用因素对岩石总损伤扩展的非线性影响特性,探寻了细观损伤演化所诱发的宏观力学效应,为揭示岩石的冻融破坏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融循环 损伤 残余强度 本构模型 模型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射纤维混凝土在深井地下空间支护应用关键技术 被引量:5
13
作者 毕远志 陈季斌 +1 位作者 张大林 邵伯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02期229-234,共6页
为了解决深井地下空间支护困难,提出了将高韧性改性聚丙烯(粗)纤维与高弹模纤钢纤维混杂掺加到水泥基材料中形成复合水泥基材料,通过喷射工艺在围岩表面形成支护层与锚杆、锚索形成共同支护体的支护方案.试验发现:混杂聚丙烯(粗)纤维水... 为了解决深井地下空间支护困难,提出了将高韧性改性聚丙烯(粗)纤维与高弹模纤钢纤维混杂掺加到水泥基材料中形成复合水泥基材料,通过喷射工艺在围岩表面形成支护层与锚杆、锚索形成共同支护体的支护方案.试验发现:混杂聚丙烯(粗)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适合深井巷道围岩的支护,其中聚丙烯(粗)纤维掺量为体积率0.4%,钢纤维掺量为体积率0.6%;用有限元软件模拟分析法FIAC确定纤维混凝土喷层厚度,可以节约喷层材料;在初喷支护45d后进行纤维混凝土二衬喷射施工,可以避开应力的高峰,使支撑的中心向岩体内部移动.通过矿压显现观测证明纤维混凝土喷层试验段围岩稳定性好于素混凝土试验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射工艺 支护结构 改性聚丙烯(粗)纤维 地下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环境下上跨高速公路地铁高架桥施工关键技术 被引量:7
14
作者 刘琳 黄峰 刘勇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21-126,共6页
南京地铁S9号线一节点控制性连续梁桥处在软弱地基和中风化凝灰岩两种极端差异地质条件下,上跨S243省道、下穿220kV高压线,且施工期处于冬季低温季节,施工环境极为复杂。针对该悬臂浇筑连续梁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难点,通过技术研究,开发出... 南京地铁S9号线一节点控制性连续梁桥处在软弱地基和中风化凝灰岩两种极端差异地质条件下,上跨S243省道、下穿220kV高压线,且施工期处于冬季低温季节,施工环境极为复杂。针对该悬臂浇筑连续梁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难点,通过技术研究,开发出一套关键施工技术,包括新型的0#块支架体系以及挂篮防护蒸养一体化系统,搭配以空间需求较小的三角挂篮及平头塔吊,顺利解决了在复杂地质条件以及狭小作业空间情况下,挂篮跨路安全防护以及冬季蒸养等施工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高架桥 上跨高速公路 挂篮施工 新型0#块支架体系 挂篮防护蒸养一体化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投资费用支出动态控制的方法与过程 被引量:4
15
作者 黄有亮 徐国清 程建军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2000年第4期119-123,共5页
立足于解决投资费用控制原理难以应用于建设项目管理和建设监理实际工作中的问题 ,本文提出一个基于系列报表的投资费用支出动态控制的方法 ,并通过案例说明系列报表的构成。
关键词 投资控制 建设监理 建设项目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重复分凝成冰作用提高季冻区重金属污染黏性土淋洗效率的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军 吴涛 +4 位作者 芮大虎 张海洋 李国玉 伊藤譲 罗明镜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663-1670,共8页
基于程国栋院士的“厚层地下冰的重复分凝机制”理论,提出利用重复分凝成冰作用以提高重金属污染黏性土的淋洗效率。以Cd、Pb污染黏性土为研究对象,选用EDTA、酒石酸为淋洗液,通过室内振荡淋洗试验和冻融–淋洗土柱试验,比较分析了不同... 基于程国栋院士的“厚层地下冰的重复分凝机制”理论,提出利用重复分凝成冰作用以提高重金属污染黏性土的淋洗效率。以Cd、Pb污染黏性土为研究对象,选用EDTA、酒石酸为淋洗液,通过室内振荡淋洗试验和冻融–淋洗土柱试验,比较分析了不同工况下重金属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通过融化速率控制为正融土中水分迁移和重复分凝成冰提供有利条件,较单一冻结–吸水模式淋洗液的摄入量约增加20%,而且冻–融界面的反复波动,有助于淋洗液与土壤中重金属充分接触,两者的协同作用能够显著提高重金属去除率,Cd、Pb的去除率分别提高了43.95%和171.74%。该方法在实际工程应用上具有一定的现实性和普适性,对季冻区重金属污染黏性土修复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融–淋洗 重复分凝成冰作用 融化速率 重金属污染黏性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壳结构地震反应分析的振型刚度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曲扬 罗永峰 +1 位作者 朱钊辰 黄青隆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68-1077,共10页
提出振型刚度的概念,通过理论推导,建立振型刚度与结构振型特性之间的关系.基于振型刚度,通过推覆分析构建非线性能力曲线,该曲线能够考虑结构整体响应而非依赖于特定节点和特征响应.提出等效线性化迭代方法,结合地震反应谱,克服双线性... 提出振型刚度的概念,通过理论推导,建立振型刚度与结构振型特性之间的关系.基于振型刚度,通过推覆分析构建非线性能力曲线,该曲线能够考虑结构整体响应而非依赖于特定节点和特征响应.提出等效线性化迭代方法,结合地震反应谱,克服双线性模型实际耗能不一致的缺点,快速提高目标位移的求解精度.在此基础上,建立网壳结构地震反应分析振型刚度法(MSPA).采用时程分析法(RHA)、传统推覆法(MPA)和振型刚度法(MSPA)计算球面网壳和柱面网壳算例的地震响应,研究结果表明:振型刚度法能较准确地预测结构节点位移、单元应力以及屈服杆件个数,计算精度满足工程要求,大大缩减了计算耗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壳结构 振型刚度 推覆分析 地震反应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水入渗过程中土柱出流水盐分变化试验研究
18
作者 孙晓旭 丁克强 史公勋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2-94,140,共4页
在室内模拟了降水入渗非饱和带土壤补给地下水的过程,具有一定盐分含量的降水入渗土壤剖面,收集土柱底部出流水样品,测试样品中的Cl^-、SO_4^(2-)、Ca^(2+)、Mg^(2+)含量。通过对比分析不同离子含量随累计出流水量的变化情况可知:当累... 在室内模拟了降水入渗非饱和带土壤补给地下水的过程,具有一定盐分含量的降水入渗土壤剖面,收集土柱底部出流水样品,测试样品中的Cl^-、SO_4^(2-)、Ca^(2+)、Mg^(2+)含量。通过对比分析不同离子含量随累计出流水量的变化情况可知:当累计出流水量超过200 m L后,样品中的Cl^-含量与模拟降水中的含量基本一致;对于SO_4^(2-),入渗的水分对土壤中的SO_4^(2-)是缓慢溶解的过程,并且溶解速率不是均匀的;累计出流水量超过200 m L后,出流水中Ca^(2+)、Mg^(2+)含量均小于模拟降水中的,原因是在水分入渗过程中,土壤胶体对入渗水中的Ca^(2+)、Mg^(2+)有吸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入渗 盐分含量 淋滤 吸附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抗扰控制的混凝土浇筑轨迹跟踪控制 被引量:4
19
作者 夏子浦 叶嵩 +2 位作者 杨园园 郭毓 郭健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85-294,共10页
为实现混凝土泵车高性能浇筑轨迹跟踪控制,抑制浇筑过程中由于混凝土泵送、风力等干扰对浇筑轨迹跟踪的影响,研究了混凝土泵车臂架系统的数学建模、浇筑轨迹跟踪控制问题。在分析臂架系统组成并建立连杆坐标系的基础上,应用拉格朗日方... 为实现混凝土泵车高性能浇筑轨迹跟踪控制,抑制浇筑过程中由于混凝土泵送、风力等干扰对浇筑轨迹跟踪的影响,研究了混凝土泵车臂架系统的数学建模、浇筑轨迹跟踪控制问题。在分析臂架系统组成并建立连杆坐标系的基础上,应用拉格朗日方法建立了臂架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建立了泵送过程中混凝土与各臂架之间的摩擦力以及作用于臂架系统末端反向冲击力的数学模型。考虑混凝土泵送以及外部不可测量、不可预期的干扰作用于混凝土泵车臂架系统的情况,设计自抗扰控制(ADRC)方法。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ADRC方法,对混凝土泵送干扰以及外部不确定干扰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实现了混凝土泵车臂架系统末端快速高精度轨迹跟踪控制,满足混凝土浇筑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浇筑 跟踪控制 自抗扰控制 混凝土泵车 臂架系统 连杆坐标系 拉格朗日方法 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长江漫滩区某超大深基坑支护与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31
20
作者 徐爽 李俊才 +1 位作者 滕晓军 高立权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7-113,共7页
以南京长江漫滩区某超大深基坑工程为背景,根据地质和周边环境条件、基坑支护方案,对基坑开挖过程中支护结构和周边环境进行监测和分析。结果表明:超大深基坑支护结构具有明显的空间效应,开挖深度越大,空间效应越明显;随着施工的进行,... 以南京长江漫滩区某超大深基坑工程为背景,根据地质和周边环境条件、基坑支护方案,对基坑开挖过程中支护结构和周边环境进行监测和分析。结果表明:超大深基坑支护结构具有明显的空间效应,开挖深度越大,空间效应越明显;随着施工的进行,各层锚索轴力逐渐增大,其中第1层锚索轴力普遍大于第2、3层锚索轴力,第1层锚索轴力平均值为206.7 kN,该值为设计值的71.3%;由于第2、3层锚索轴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且施工过程中出现漏水、漏砂,需采取坑外应急降水措施,虽然能保证锚索的正常施工,但对基坑周边道路造成严重的影响,降水期间坑外道路最大沉降达209 mm,占总沉降的8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深基坑 基坑监测 空间效应 坑外降水 道路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