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型箱梁梁上运架受压箱梁受力性能现场监测
1
作者 王建强 朱广杰 谢明权 《铁道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6-63,共8页
研究目的:杭甬高速复线宁波段一期工程S1标段采用大型预应力混凝土箱梁(50 m/1650 t),箱梁使用YL1800型运梁车和JQ1800型架桥机进行梁上运架施工。由于受到待架设箱梁和运架设备的共同作用,下部受压箱梁的受力性能和安全性受到重视。为... 研究目的:杭甬高速复线宁波段一期工程S1标段采用大型预应力混凝土箱梁(50 m/1650 t),箱梁使用YL1800型运梁车和JQ1800型架桥机进行梁上运架施工。由于受到待架设箱梁和运架设备的共同作用,下部受压箱梁的受力性能和安全性受到重视。为研究大型箱梁在梁上运架施工过程中下部受压箱梁的受力性能,评价梁上运梁施工方案的安全性,对梁上运架施工过程中下部受压箱梁进行现场监测和有限元分析。研究结论:(1)大型箱梁在运架施工过程中,下部受压箱梁跨中截面沿纵向顶板和底板均处于受压状态,沿横向顶板处于受压状态,底板中部受拉,两侧受压,且受压箱梁的挠度较小;(2)架桥机中支腿支撑处下部受压箱梁顶板和底板沿纵向、横向均处于受压状态;(3)大型箱梁在运架施工过程中下部受压箱梁的受力和变形满足规范要求,该梁上运架施工方案安全可行;(4)本研究成果可为大型箱梁的运架施工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箱梁 梁上运架 受力性能 现场监测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坑空间效应下盾构工作井环框梁架设对基坑围护结构变形的影响
2
作者 陈方岩 刘勇 +3 位作者 刘燕 刘峻廷 朱士齐 李海波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1-77,共7页
为了更好地控制盾构工作井在施工的基坑开挖期和主体施工期基坑围护结构变形,最大程度地减小基坑空间效应的影响,基于济南某盾构工作井施工全过程的工程实例,通过数值模拟与现场监测相结合,设计3种盾构工作井环框梁架设方案,探讨盾构工... 为了更好地控制盾构工作井在施工的基坑开挖期和主体施工期基坑围护结构变形,最大程度地减小基坑空间效应的影响,基于济南某盾构工作井施工全过程的工程实例,通过数值模拟与现场监测相结合,设计3种盾构工作井环框梁架设方案,探讨盾构工作井环框梁的竖向架设位置对盾构工作井施工全过程中基坑围护结构变形的影响,并确定最优方案。结果表明:相对于基坑开挖期,主体施工期盾构工作井环框梁的竖向架设位置对基坑围护结构变形的影响更明显;当3道环框梁竖向架设深度比例为1∶5∶7时,盾构工作井下部环框梁间距减小,对基坑围护结构最大变形的控制最优,基坑开挖期最大水平位移由25.8 mm减至25.5 mm,主体施工期最大水平位移由27.8 mm减至26.5 mm,均有利于控制盾构工作井基坑开挖期与主体施工期的最大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工程 基坑空间效应 数值模拟 围护结构 结构变形 盾构工作井 环框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对ZL114A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3
作者 吴桢 张正季 +2 位作者 张凤钊 毛郭灵 高文理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2-127,132,共7页
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室温拉伸试验研究了Cu对ZL114A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u抑制ZL114A合金中GP区、β''相和β'相的形成,但在合适的时效制度和合理Cu含量的条件下,ZL114A合金中... 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室温拉伸试验研究了Cu对ZL114A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u抑制ZL114A合金中GP区、β''相和β'相的形成,但在合适的时效制度和合理Cu含量的条件下,ZL114A合金中出现θ''相,实现β''和θ''双析出相强化。当时效工艺为180℃/8 h时,添加0.54wt%Cu后,ZL114A合金的抗拉强度由350 MPa增加到384 MPa,屈服强度由310 MPa增加到338 MPa,伸长率由2.5%减少到2.2%。添加Cu后,ZL114A合金的流动性降低,在利用Cu提高ZL114A合金强度时,Cu含量不宜太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L114A合金 CU β''相 θ''相 抗拉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胶凝材料基再生木粉保温砂浆性能试验研究
4
作者 张鹏飞 徐晨洋 +3 位作者 单体庆 张志柱 郭远新 李秋义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70-174,共5页
为改善我国木质废弃物的利用现状,同时缓解天然骨料资源紧缺问题,通过将木质废弃物物理加工成再生木粉后全部代替天然砂制备再生木粉保温砂浆。研究过程中,通过改变木胶比和胶凝材料类型揭示再生木粉保温砂浆干密度、导热系数和抗压抗... 为改善我国木质废弃物的利用现状,同时缓解天然骨料资源紧缺问题,通过将木质废弃物物理加工成再生木粉后全部代替天然砂制备再生木粉保温砂浆。研究过程中,通过改变木胶比和胶凝材料类型揭示再生木粉保温砂浆干密度、导热系数和抗压抗折强度等物理力学性能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随着木胶比增大,再生木粉保温砂浆的干密度和导热系数均呈下降趋势,其抗压抗折强度有所降低;通过对比,石膏基再生木粉保温砂浆性能优于硫铝酸盐水泥基再生木粉保温砂浆和普通硅酸盐水泥再生木粉保温砂浆。以建筑石膏为胶凝材料,木胶比控制在1/4.5,干密度可降低至566.12 kg/m^(3),导热系数可以达到0.134 9 W/(m·K),此时力学性能仍表现优异。由此表明,再生木粉应用于低碳保温砂浆表现出较好的低密性和保温性,具有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木粉 保温砂浆 木胶比 干密度 导热系数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向分叉流道灌水器开发与水力性能模拟研究
5
作者 李海洋 魏立山 +3 位作者 于芳 于东平 孙志勇 吴涵枫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1-116,共6页
为探究分水角与阻水角对三向分叉型流道灌水器水力性能的影响,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借助Fluent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再通过Tecplot软件对流场进行可视化处理,以10个流道单元的三向分叉流道灌水器为研究对象,分水角与阻水角为研究的2个结构... 为探究分水角与阻水角对三向分叉型流道灌水器水力性能的影响,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借助Fluent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再通过Tecplot软件对流场进行可视化处理,以10个流道单元的三向分叉流道灌水器为研究对象,分水角与阻水角为研究的2个结构影响因素,通过制作不同流道参数的15组模型来进行模拟研究,并通过调整分水角和阻水角来优化迷宫流道水力性能。结果表明:1)随着分水角的增大,迷宫流道的流量系数显著减小,流态指数也减小,且分水角的改变会使水流分配随之改变。2)随着阻水角的增大,迷宫流道的流量系数增大,且呈现线性变化,流态指数也随着阻水角的增大逐步增大。3)在不同分水角和不同阻水角的迷宫流道中,泥沙颗粒都较易排出,但不同分水角的迷宫流道中泥沙颗粒的最大流速却不一样,分水角越大的迷宫流道内泥沙颗粒的最大流速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流道 灌水器 水力性能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人类活动对砂质海岛岸滩演变的影响——以海南马岛为例
6
作者 闫文文 王宗灵 +7 位作者 张景凯 朱君 杨伦庆 吕海龙 王帅 谷东起 刘晓峰 徐国强 《海洋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82-895,共14页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海岛砂质岸滩普遍遭受不同程度的侵蚀。人类活动已成为影响海岛岸滩稳定的主要驱动力。有效识别影响海岛岸滩演化规律的主要因素,对海岛岸滩防护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1964年数字栅格图、1984年至2022年11期历史...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海岛砂质岸滩普遍遭受不同程度的侵蚀。人类活动已成为影响海岛岸滩稳定的主要驱动力。有效识别影响海岛岸滩演化规律的主要因素,对海岛岸滩防护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1964年数字栅格图、1984年至2022年11期历史遥感影像、2016年和2022年两期实测岸滩及周边海域水深等数据,探讨海南马岛岸线的动态变化、砂质岸滩冲淤演变及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近60年来,受航道开挖和邻近码头建设等典型人类活动的影响,马岛岸滩稳定性发生明显改变。马岛南、北两侧岸线位置分别向海推进0.10和0.06 km,海岛总岸线长度由5.24 km增长到8.29 km,增长速率为0.053km/a;海岛面积由55.70 hm^(2)增大到87.72 hm^(2),增长速率为0.552 hm^(2)/a。马岛北部岸滩整体处于弱冲刷状态,冲刷深度一般小于1 m;相比之下,马岛南部岸滩整体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地形变化幅度在-1~1 m。典型人类活动明显改变了岸滩的自然演化进程,马岛东北部区域的周边海底处于淤积状态,平均淤积深度约为1 m,最大淤积达3 m,位于拟建桥梁区域。由于地形变化,马岛东侧断开处海域水深较未开挖前变深3~6 m。本文研究结果可为海岛保护与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活动 砂质海岛 岸滩演变 岸线变化 岸滩剖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蜂窝梁钢框架中柱节点抗震性能与恢复力模型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董炀 贾连光 +1 位作者 王春刚 赵庆岩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29-1037,共9页
目的基于蜂窝梁钢框架中柱节点的抗震性能的研究,提出一种针对此类节点的恢复力模型骨架曲线,为此类工程实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18个蜂窝梁钢框架中柱节点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以开孔率、开孔位置、孔型为变化参数,研究节点的滞回性... 目的基于蜂窝梁钢框架中柱节点的抗震性能的研究,提出一种针对此类节点的恢复力模型骨架曲线,为此类工程实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18个蜂窝梁钢框架中柱节点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以开孔率、开孔位置、孔型为变化参数,研究节点的滞回性能、承载性能、刚度退化、延性、耗能能力等抗震性能,建立一种针对此类节点的恢复力模型。结果圆形孔节点开孔位置为0.75~1倍梁高、正六边形孔节点开孔位置为1~1.25倍梁高,开孔率均为60%~65%时,可实现塑性铰外移,并对节点的承载力、延性和耗能能力产生明显的影响。所建立的恢复力模型骨架曲线与模拟曲线吻合较好。结论蜂窝梁中柱节点抗震性能良好,可实现梁铰机制。笔者提出的恢复力模型可为此类节点的弹塑性反应分析和工程抗震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窝梁钢框架中柱节点 有限元分析 抗震性能 恢复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与强风化岩双元边坡圆弧-平面破坏模式与支护设计方法 被引量:1
8
作者 李连祥 贾斌 +2 位作者 赵忠杨 韩志霄 李胜群 《重庆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3,共13页
为了探究土与强风化岩边坡中强风化岩不破坏的临界坡率及稳定性判断方法,基于济南地层,得出适用于数值模拟的土层参数,并利用强度折减法求出边坡的临界坡率,为施工提供参考。针对强风化岩不破坏的边坡,运用改进的瑞典条分法求出边坡安... 为了探究土与强风化岩边坡中强风化岩不破坏的临界坡率及稳定性判断方法,基于济南地层,得出适用于数值模拟的土层参数,并利用强度折减法求出边坡的临界坡率,为施工提供参考。针对强风化岩不破坏的边坡,运用改进的瑞典条分法求出边坡安全系数解析解,并利用滑移线场法求出滑移线,为安全系数解析解的应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岩层厚度超过边坡高度1/2或坡率大于1:0.5时,强风化岩一定破坏;解析解得出的安全系数偏小,有利于工程安全;针对土与强风化岩边坡,文中结果可确定边坡破坏区域,设计支护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稳定 安全系数 土岩双元边坡 瑞典条分法 滑移线场法 解析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岩单桩水平静力加载现场试验及 p-y 曲线研究
9
作者 刘俊伟 吕伟 +1 位作者 陈水月 于秀霞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941-1949,共9页
为研究风化花岗岩地质条件下嵌岩单桩的受荷响应和p-y曲线规律,本文基于现场试验,开展了水平静力荷载作用下嵌岩单桩的荷载-位移关系、弯矩、桩身变形及p-y曲线响应研究。试验表明:在所研究的相对深度范围内,随着z/D的增加,岩土阻力和... 为研究风化花岗岩地质条件下嵌岩单桩的受荷响应和p-y曲线规律,本文基于现场试验,开展了水平静力荷载作用下嵌岩单桩的荷载-位移关系、弯矩、桩身变形及p-y曲线响应研究。试验表明:在所研究的相对深度范围内,随着z/D的增加,岩土阻力和相应位移都减小,上部荷载很难传递到深部岩层;桩身最大弯矩在3~4倍桩径之间,极限荷载主要取决于桩身强度而不是岩土体。将p-y曲线分别与一般双曲函数和双曲正切函数进行拟合,评估现有p-y曲线模型在风化花岗岩地基中的适用性,修正了模型在风化岩层中的参数取值。结果表明:一般双曲函数在较浅区域拟合良好,相对深度较大的区域数据离散性较强;双曲正切函数在各深度处拟合优度均较好。分析结果简化了现场p-y曲线的预测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 嵌岩单桩 现场试验 静载试验 桩-岩相互作用 受荷响应 P-Y曲线 风化花岗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C130温拌剂对SBS改性沥青高温性能及抗疲劳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刘宁 李迪安 +4 位作者 刘黎萍 朱奇 张志涛 黄羽 门光誉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9-124,共6页
作为制备沸石发泡沥青的发泡剂,EC130温拌剂释放的发泡水和残留的沸石矿物对沥青的性能有着不同的影响.为研究EC130温拌剂对SBS改性沥青高温性能和抗疲劳性能的影响,采用石灰岩矿粉、EC130沸石矿物和EC130温拌剂等3种添加物,设计了以添... 作为制备沸石发泡沥青的发泡剂,EC130温拌剂释放的发泡水和残留的沸石矿物对沥青的性能有着不同的影响.为研究EC130温拌剂对SBS改性沥青高温性能和抗疲劳性能的影响,采用石灰岩矿粉、EC130沸石矿物和EC130温拌剂等3种添加物,设计了以添加物掺量为变量的单因素试验.以石灰岩矿粉为参照对象,通过温度扫描试验、多重应力蠕变恢复试验和线性振幅扫描试验,分析了EC130沸石矿物和EC130温拌剂释放的发泡水对SBS改性沥青高温性能和抗疲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同石灰岩矿粉一样,沸石发泡沥青中的EC130沸石矿物使沥青弹性增大、黏性减小,有利于抗车辙性能的提升,但不利于抗疲劳性能;沸石发泡沥青中的发泡水使其黏性增大、弹性减小,有利于抗疲劳性能的提升,但不利于抗车辙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S改性沥青 EC130温拌剂 沸石矿物 发泡水 抗车辙性能 抗疲劳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齿位置对双向流道灌水器水力特性影响的数值模拟
11
作者 于东平 李海洋 +1 位作者 孙志勇 魏立山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3期167-171,195,共6页
在双向流道灌水器加入1个或2个内齿,构成4种内齿相对位置不同的单内齿双向流道灌水器和4种内齿相对位置不同的双内齿双向流道灌水器,以此探求加入内齿前、后双向流道灌水器水力性能的优劣,对于每种灌水器,通过AutoCAD对灌水器流道进行... 在双向流道灌水器加入1个或2个内齿,构成4种内齿相对位置不同的单内齿双向流道灌水器和4种内齿相对位置不同的双内齿双向流道灌水器,以此探求加入内齿前、后双向流道灌水器水力性能的优劣,对于每种灌水器,通过AutoCAD对灌水器流道进行三维建模,采用AnsysFluent对流道内部流体的流动状态进行水力性能模拟,计算流道的局部损失系数,同时通过回归分析获得其流量系数和流态指数。结果表明:改进型双向流道的局部损失系数为11.24~56.89,与原双向流道相比明显提高;改进型双向流道的流量系数均小于原双向流道,当单内齿位置在支流道入口上时,流态指数最优,相较于原双向流道降低了5.6%;内齿的位置可影响双向水流配比,进而影响水力性能,验证了主支流道不同流量比与水力性能的内在关系。该研究可为双向流道灌水器结构的优化、水力性能的提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水器 双向流道 内齿位置 数值模拟 水力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桩–土–撑组合支护体系工程应用研究 被引量:18
12
作者 王杰 李迪安 +2 位作者 田宝吉 杜佐龙 韩磊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2期93-96,共4页
以上海某基坑工程为背景,应用Plaxis 2D有限元软件、采用土体硬化本构模型(HS)对新型桩–土–撑组合支护体系进行计算分析,得到了该组合支护体系在基坑开挖时的变形规律。计算值通过与现场实测值对比分析发现:Plaxis2D能够较好地预测新... 以上海某基坑工程为背景,应用Plaxis 2D有限元软件、采用土体硬化本构模型(HS)对新型桩–土–撑组合支护体系进行计算分析,得到了该组合支护体系在基坑开挖时的变形规律。计算值通过与现场实测值对比分析发现:Plaxis2D能够较好地预测新型桩–土–撑组合支护体系实际基坑开挖的围护结构变形;钢管斜撑的存在改变了传统双排桩的变形规律,能够有效减小围护桩顶位移;基坑变形满足基坑安全和变形要求;该基坑支护体系无内支撑,不仅方便基坑开挖,而且不会因为临时支撑的施工和拆除产生大量建筑垃圾,安全经济、绿色环保,可以为软土地区的深大基坑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土–撑 深大基坑 有限元分析 现场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TA-SPA-灰色聚类的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测评 被引量:44
13
作者 王志强 张樵民 +2 位作者 王国强 李健 崔金海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66-173,共8页
针对装配式建筑施工的特点,采用事故树分析法(FTA)对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及原因进行了梳理,将基本事件进行归纳并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利用集对分析法(SPA)确定指标权重,运用灰色聚类分析方法对装配式建筑项目的施工安全进行测评,并... 针对装配式建筑施工的特点,采用事故树分析法(FTA)对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及原因进行了梳理,将基本事件进行归纳并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利用集对分析法(SPA)确定指标权重,运用灰色聚类分析方法对装配式建筑项目的施工安全进行测评,并根据对危险因子的识别提出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从而构建了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测评模型。通过在青岛万达小学的实例应用,结果表明,施工人员技术水平与安全意识、吊点的确定、构件节点连接强度为主要安全影响因素,需要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以减少事故的发生,从而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建筑 施工安全测评 事故树分析法(FTA) 集对分析法(SPA) 灰色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含水期利用指进现象调整油藏注采结构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涛 姜汉桥 +2 位作者 李波 吕照明 王玉希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3-45,56,共4页
注水开发油藏时,储层各小层之间的物性差异会引起水驱前缘的不均匀推进,即形成指进现象。储层渗透率差异、油水黏度差异和储层倾角等都会影响指进的程度。储层渗透率差异和油水黏度差异的增加会加剧孔道内油水流动速度的差异,进而加剧... 注水开发油藏时,储层各小层之间的物性差异会引起水驱前缘的不均匀推进,即形成指进现象。储层渗透率差异、油水黏度差异和储层倾角等都会影响指进的程度。储层渗透率差异和油水黏度差异的增加会加剧孔道内油水流动速度的差异,进而加剧指进现象;而储层倾角的增大则使水驱前缘的含水饱和度增大,移动距离变小,有利于削弱指进现象。在油藏高含水阶段,指进现象十分明显,会严重影响油田水驱的开发效果。通过对指进现象的研究,分析形成指进现象的原因,进而利用指进现象调整油田开发的注采结构模式,为改善高含水期水驱油藏的开发效果提供理论指导。通过实验,进行注采结构调整时,采收率提高2.97%,说明利用指进现象调整油田开发的注采结构模式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水期 指进现象 注采结构 水驱前缘 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膨胀性围岩时高速铁路隧道仰拱的底鼓机理及破坏模式 被引量:26
15
作者 杜明庆 董飞 +3 位作者 李奥 曹玺 曾柯涵 周秋爽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8-85,共8页
为确定膨胀性围岩时高速铁路隧道仰拱的底鼓机理及破坏模式,从围岩膨胀机理出发,分析膨胀性围岩遇水膨胀后引起的隧道仰拱底鼓破坏模式及过程,推导仰拱各截面弯矩及轴力的计算公式;基于室内模型试验及扩展有限元模拟对膨胀性围岩时仰拱... 为确定膨胀性围岩时高速铁路隧道仰拱的底鼓机理及破坏模式,从围岩膨胀机理出发,分析膨胀性围岩遇水膨胀后引起的隧道仰拱底鼓破坏模式及过程,推导仰拱各截面弯矩及轴力的计算公式;基于室内模型试验及扩展有限元模拟对膨胀性围岩时仰拱底鼓的基本破坏模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膨胀性围岩吸水膨胀后产生的膨胀力同时作用于仰拱和围岩,迫使未膨胀围岩裂隙扩展,并提供水分迁移路径,导致未膨胀围岩膨胀;围岩膨胀过程中产生的膨胀力作用于仰拱上,迫使仰拱产生向上的隆起变形;仰拱底鼓属于受弯破坏,中心位置首先出现拉裂缝,随后逐步沿纵向和竖向贯通;最大弯矩出现在仰拱中心位置;仰拱2侧拱脚位置受上部衬砌的限制而隆起变形有限,仰拱中心位置基本处于无约束状态而隆起变形较大,导致仰拱形成W形的隆起破坏模式,故中心位置为仰拱的易损位置,在进行高速铁路隧道仰拱设计时,应重点考虑中心位置的仰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隧道 仰拱 膨胀性围岩 底鼓机理 仰拱破坏模式 仰拱内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施工高处吊篮作业安全防护预警模型研究 被引量:16
16
作者 李华 赵杰风 王藤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46-151,共6页
为提升高处吊篮作业的安全防护水平,为建筑施工安全防护预警模型研究提供理论支持,针对安全防护不足和缺位对高处吊篮作业的不利影响,建立高处吊篮作业安全防护预警指标体系。通过对作业人员的筛选,作业信息采集及数据化处理,构建基于S... 为提升高处吊篮作业的安全防护水平,为建筑施工安全防护预警模型研究提供理论支持,针对安全防护不足和缺位对高处吊篮作业的不利影响,建立高处吊篮作业安全防护预警指标体系。通过对作业人员的筛选,作业信息采集及数据化处理,构建基于SVM(支持向量机)的高处吊篮作业安全防护预警模型。最后,通过对历史样本数据仿真模拟验证模型的适用性和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建筑施工高处吊篮作业安全防护预警模型的仿真模拟结果与实际结果相比较为吻合,从安全防护审批、个体防护用品、安全防护设施、安全防护标识、心理生理防护及作业条件防护6个方面进行分析构建的安全防护预警模型可为高处吊篮作业提供预警支持,并可作为建筑企业安全管理系统的一部分,推广至其他特种作业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处吊篮作业 安全防护 预警模型 仿真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露天煤矿台阶爆破合理超深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红岩 王文 +1 位作者 邹宗山 张光雄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55-60,共6页
针对吉郎德煤矿露天深孔台阶爆破根底率高等问题,首先采用常用的钻孔超深计算方法得到了钻孔超深的合理范围,并通过现场调查发现目前造成台阶根底率偏高的主要原因是炮孔超深过大导致岩石超挖严重,由此提出将钻孔超深由目前的1 m减小为0... 针对吉郎德煤矿露天深孔台阶爆破根底率高等问题,首先采用常用的钻孔超深计算方法得到了钻孔超深的合理范围,并通过现场调查发现目前造成台阶根底率偏高的主要原因是炮孔超深过大导致岩石超挖严重,由此提出将钻孔超深由目前的1 m减小为0.8 m。而后在1380和1392平台进行了试验,并利用GPS对该试验平台进行高程测量及绘制高程3D图以评价根底率,结果发现改进后的爆破方案取得了良好效果,不但有效地降低了根底率,而且减少了炸药用量和钻孔工作量。多次重复试验结果显示,85%以上的平台均取得了良好的爆破效果,但是对于高程较低的平台如1284西帮南区平台,其爆破效果不甚理想,这可能是由于随着平台高程的降低,岩石完整性及强度提高,进而炮孔底部夹制作用变大,此时应加大钻孔超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矿 深孔爆破 炮孔超深 现场试验 根底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质素加固黄土的工程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72
18
作者 贺智强 樊恒辉 +3 位作者 王军强 刘刚 王中妮 余佳辉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31-739,共9页
黄土的水稳性较差,遇水容易产生崩解破坏,可造成黄土地区建筑物失稳。采用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湿化崩解试验、单轴拉伸试验、三轴压缩试验和渗透试验,对木质素磺酸盐固化黄土的工程性质进行试验研究,探讨木质素磺酸盐加固黄土的可行性... 黄土的水稳性较差,遇水容易产生崩解破坏,可造成黄土地区建筑物失稳。采用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湿化崩解试验、单轴拉伸试验、三轴压缩试验和渗透试验,对木质素磺酸盐固化黄土的工程性质进行试验研究,探讨木质素磺酸盐加固黄土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木质素磺酸钙可以改善黄土的工程性能,而木质素磺酸钠则相反;随着木质素磺酸钙掺量的增加,固化土的抗压和抗拉强度先增加后降低;含水率越小,密度越大,则固化土的强度越大;随着养护龄期的增长,固化土的强度先增加,而后趋于稳定。黄土在掺入木质素磺酸钙后,黄土的崩解特性显著改善,在掺量为1.0%和养护龄期为7 d时,几乎不发生崩解。木质素磺酸钙掺入土体后,渗透性降低。研究表明,木质素磺酸钙可显著改善黄土的工程性能。在工程应用中,建议在黄土中掺加1.0%的木质素磺酸钙,养护7 d。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进一步分析木质素磺酸钙对土体工程性能产生影响的作用机制。木质素磺酸钙加固黄土的机制主要在于胶结土颗粒与填充孔隙两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 木质素磺酸盐 固化土性能 加固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BSO-ELM-AdaBoost风电功率短期预测 被引量:40
19
作者 叶家豪 魏霞 +3 位作者 黄德启 谢丽蓉 黄晨晨 赵世成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26-432,共7页
提出基于灰色关联分析与自适应提升的天牛群优化极限学习机风电功率短期预测方法。首先,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构建训练样本集,提高历史数据与预测日时间尺度上的信息关联度。在此基础上,利用天牛群算法优化极限学习机,为极限学习机寻找最优... 提出基于灰色关联分析与自适应提升的天牛群优化极限学习机风电功率短期预测方法。首先,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构建训练样本集,提高历史数据与预测日时间尺度上的信息关联度。在此基础上,利用天牛群算法优化极限学习机,为极限学习机寻找最优权阈值,提高其泛化能力。最后,引入集成学习理念,通过自适应提升算法学习组合多个极限学习机弱预测器,对预测误差进行修正,实现误差权重的自分配与重组。以此构成的极限学习机强预测器可进一步提高模型的预测精度,结合西北某风电场实际数据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 功率预测 自适应提升 灰色关联分析 天牛群算法 极限学习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和Zr联合添加对ZL114A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闪光 董明会 +3 位作者 张威 李大奎 毛郭灵 高文理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9-53,共5页
利用偏光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扫描电镜(SEM)和维氏硬度仪研究了Sc和Zr联合添加对ZL114A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利用Al-Ti-B细化晶粒的ZL114A合金,联合添加Sc和Zr后,初生α-Al晶粒的形核温度由619.2℃升至62... 利用偏光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扫描电镜(SEM)和维氏硬度仪研究了Sc和Zr联合添加对ZL114A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利用Al-Ti-B细化晶粒的ZL114A合金,联合添加Sc和Zr后,初生α-Al晶粒的形核温度由619.2℃升至621.6℃,且其核心数量增多,形核更容易,晶粒进一步细化,晶粒尺寸由319.2μm减至287.8μm,减小了9.8%。联合添加Sc和Zr对ZL114A合金共晶Si几乎无影响,ZL114A+Sc+Zr合金力学性能变化主要归因于初生α-Al晶粒尺寸变化。联合添加Sc和Zr后,由于晶粒细化,ZL114A合金的硬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L114A合金 联合添加 SC ZR 初生α-Al晶粒 共晶Si 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