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铜尾矿增强聚丙烯复合建筑模板制备及性能研究
1
作者 蔡国俊 陈刚 +1 位作者 黄峰 梅江涛 《建筑技术》 2024年第3期331-336,共6页
以铜尾矿和聚丙烯为主要原材料,经外加剂的作用制备铜尾矿增强聚丙烯复合建筑模板。采用正交试验探究了铜尾矿、偶联剂、成核剂用量及铜尾矿细度对材料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的影响规律,并对配合比进行优化设计。研究证实,铜尾矿用量15%,... 以铜尾矿和聚丙烯为主要原材料,经外加剂的作用制备铜尾矿增强聚丙烯复合建筑模板。采用正交试验探究了铜尾矿、偶联剂、成核剂用量及铜尾矿细度对材料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的影响规律,并对配合比进行优化设计。研究证实,铜尾矿用量15%,细度为500目,偶联剂用量0.4%,成核剂用量0.5%时,材料满足邵氏硬度大于66.0 HD,冲击强度大于30.0 kJ/m~2,弯曲强度大于35.0 MPa,弹性模量大于1450 MPa,维卡软化点大于84℃,加热后尺寸变化率小于0.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尾矿 聚丙烯 力学性能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IM技术的中建时代广场全生命周期项目管理 被引量:3
2
作者 吴伟 朱庆涛 +2 位作者 姚守俨 孙弋宁 佘植镔 《绿色建筑》 CAS 2015年第6期26-29,33,共5页
中建时代广场是公司以《上海市建筑信息模型标准》为指南,研究BIM技术在项目全生命周期应用的标杆项目。主要从"基于BIM技术的绿色技术管理"、"基于BIM技术的施工质量管理"、"基于BIM技术的运维阶段工作管理&q... 中建时代广场是公司以《上海市建筑信息模型标准》为指南,研究BIM技术在项目全生命周期应用的标杆项目。主要从"基于BIM技术的绿色技术管理"、"基于BIM技术的施工质量管理"、"基于BIM技术的运维阶段工作管理"等3个方面阐述BIM技术的应用,最终达到提高施工效率,节省建造成本的目的,同时为项目绿色三星和LEED金奖的认证提供了详实的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M 绿色建筑 全生命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厚大体积混凝土底板跳仓法施工的模拟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李文杰 岳著文 +3 位作者 李永明 田云生 苑庆涛 张晓 《建筑施工》 2019年第2期226-228,共3页
大体积混凝土底板在浇筑和养护期间水化热巨大,易引起内部温度场分布不均匀,从而导致温度裂缝的产生,影响结构的正常使用。为此,结合郑州市奥林匹克体育中心项目采用的跳仓法施工技术,利用Midas软件对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温度场进行模拟... 大体积混凝土底板在浇筑和养护期间水化热巨大,易引起内部温度场分布不均匀,从而导致温度裂缝的产生,影响结构的正常使用。为此,结合郑州市奥林匹克体育中心项目采用的跳仓法施工技术,利用Midas软件对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温度场进行模拟计算,并对超厚底板跳仓法施工进行分析,验证了其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体积混凝土 Midas软件 模拟分析 跳仓法施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北方学院体育馆弦支穹顶结构预应力施工过程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曹江 罗斌 +1 位作者 郭正兴 陈宗学 《建筑施工》 2018年第1期37-39,共3页
河北北方学院体育馆钢结构屋盖采用弦支穹顶结构,该结构体系由上部单层网壳和下部索杆构成。结构上部单层网壳为凯威特型和联方型结合布置,网壳高度为25.36 m;下部弦支索杆体系为Levy体系,设置5圈环索、6道径向钢拉杆,最内圈径向钢拉杆... 河北北方学院体育馆钢结构屋盖采用弦支穹顶结构,该结构体系由上部单层网壳和下部索杆构成。结构上部单层网壳为凯威特型和联方型结合布置,网壳高度为25.36 m;下部弦支索杆体系为Levy体系,设置5圈环索、6道径向钢拉杆,最内圈径向钢拉杆与中心撑杆连接。为掌握结构特性,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该结构的环向索预应力张拉过程进行了施工仿真计算,分析了预应力张拉施工过程中的索力、结构变形、钢结构应力和可滑移支座位移等情况,从而确保了结构在施工过程中及使用状态下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馆钢屋盖 弦支穹顶 环索张拉 预应力 施工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体积混凝土承台管冷技术参数优化及其现场试验 被引量:2
5
作者 闫腾飞 包汉营 +1 位作者 李星 高琦 《中国市政工程》 2022年第6期102-105,128,129,共6页
为研究大体积混凝土冷凝管技术参数对养护效果的影响,以雄东管廊项目13.9 m×10.1 m×3.5 m承台浇筑为背景,提出采用优化冷凝管技术参数,通过数值模拟与现场试验验证管冷技术参数的可靠性。结果表明:并非管冷布置层数越多,温差... 为研究大体积混凝土冷凝管技术参数对养护效果的影响,以雄东管廊项目13.9 m×10.1 m×3.5 m承台浇筑为背景,提出采用优化冷凝管技术参数,通过数值模拟与现场试验验证管冷技术参数的可靠性。结果表明:并非管冷布置层数越多,温差控制就越好,而是应合理设计管冷竖向层间距。温差值随L值与Ts值减小而逐渐下降,随直径D增大而缩小。管冷流速对混凝土养护效果影响可忽略。最优管冷技术参数:布置3层(1.00+1.75+2.50)m且L=1.00 m;D=50 mm;T_(s)=15℃;V=1.6 m^(3)/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体积混凝土 管冷技术参数 内外温差 数值模拟 实测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