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湿陷性黄土路基可持续材料加固效果与机理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牛晓宇 周志健 +3 位作者 朱荣贵 张涛 贾羽 王晅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4309-4316,共8页
为改善湿陷性黄土路基沉降造成路面开裂等工程质量问题,采用碱激发可持续材料工业固废高炉矿渣(ground granulated blastfurnace slag,GGBS)对湿陷性黄土进行改良,探讨不同固化剂掺量对湿陷性黄土基本物理性质、力学特征、渗透性和湿陷... 为改善湿陷性黄土路基沉降造成路面开裂等工程质量问题,采用碱激发可持续材料工业固废高炉矿渣(ground granulated blastfurnace slag,GGBS)对湿陷性黄土进行改良,探讨不同固化剂掺量对湿陷性黄土基本物理性质、力学特征、渗透性和湿陷性的影响规律,并从微观结构上阐述固化剂改良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固化剂掺量的增加,固化土最优含水率呈现先减少后增大的趋势,最大干密度则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少,10%掺量下最大干密度最优;固化剂对湿陷性黄土力学强度影响显著,强度随掺量的增加近似线性增加,20%掺量可提升至2.3 MPa,而6%固化剂掺量C_(BR)可提升至8.3%;渗透系数随固化剂掺量的增大而减少,10%固化剂掺量可将渗透系数降低至10~(-7)m/s量级以下。湿陷系数随固化剂掺量增大而减少,固化剂掺量达6%时,固化土变为非湿陷性土,综合性能表明,10%掺量为路用需求的最优掺量;微观形貌上,固化剂改变了黄土颗粒的接触方式,黄土颗粒由点-面接触形式转化为面-面接触,孔隙尺寸由中孔隙和大孔隙向中孔隙转化,并且数量减少,大孔隙被填充,与重塑黄土相比,10%掺量固化土中,大孔隙和中孔隙分别从33.0%和31.5%减少至3.9%和14.8%,分别减少了29.1%和16.7%,其孔隙分布分形维数由1.12减小为0.96。通过碱激发GGBS固化湿陷性黄土,改良了黄土的湿陷性,其性能具有较好的路用前景,研究结果可为湿陷性黄土固化处置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陷性黄土 可持续材料 改良固化 路用特性 微观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熵权法的CA砂浆脱空位置对单元式无砟轨道动力状态影响评价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芷寒 高亮 +4 位作者 郭志鹏 赵书鑫 钟阳龙 王继 姜涵文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5-135,共11页
随着高速铁路运营时间增加,CRTSⅠ型板式无砟轨道脱空现象日益加剧。多种因素影响造成的脱空在空间位置上随机分布。为明确脱空位置对轨道结构动态服役性能的影响,提出时、频域融合的轨道动力状态综合评价方法。为验证构建的轨道动力状... 随着高速铁路运营时间增加,CRTSⅠ型板式无砟轨道脱空现象日益加剧。多种因素影响造成的脱空在空间位置上随机分布。为明确脱空位置对轨道结构动态服役性能的影响,提出时、频域融合的轨道动力状态综合评价方法。为验证构建的轨道动力状态综合评价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建立高速车辆-无砟轨道-路基系统耦合动力学模型,获取不同脱空位置下的轨道结构动力响应;选取钢轨、轨道板、底座板和路基子结构为研究对象,将各结构加速度、位移响应的时程和功率谱密度特征作为评价指标,采用波形因子、脉冲因子、峭度因子、偏度因子和裕度因子指标对时、频域评价指标进行无量纲处理;并采用熵权法实现砂浆脱空位置对轨道动力状态的影响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对比无脱空、板边脱空、板中脱空条件下轨道结构振动加速度的时、频域响应结果可知,钢轨、轨道板垂向加速度受板边脱空影响整体大于板中脱空影响,但板边/板中不同纵向位置脱空产生的加速度峰值相差不大;脱空会造成钢轨、轨道板加速度共振峰的前移,但仅靠时、频域响应难以准确描述不同CA砂浆脱空位置对轨道结构动力状态的影响规律。而采用熵权法建立的轨道动力状态评价结果可知,沿线路纵向不同位置处的脱空,板端位置脱空对轨道结构的影响更大;线路横向不同位置处的脱空,板边位置脱空对轨道结构的动力状态影响更大;CA砂浆脱空的最不利位置为板端角处。研究结果可为其他条件下的轨道结构服役状态的判定提供借鉴,并为轨道结构科学准确的养护维修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无砟轨道 砂浆脱空 熵权法 动力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ertsimas鲁棒对等的铁路货物列车编组计划优化
3
作者 赵伊楠 姜涵文 《铁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13,共13页
铁路货物列车编组计划在制定过程中涉及的较多因素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波动性,车流量作为贯穿计划制定过程的关键参数,其波动性对计划的影响相较于其他参数更为深刻。考虑车流量的波动特点,以对称集合的形式描述其不确定性,构建... 铁路货物列车编组计划在制定过程中涉及的较多因素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波动性,车流量作为贯穿计划制定过程的关键参数,其波动性对计划的影响相较于其他参数更为深刻。考虑车流量的波动特点,以对称集合的形式描述其不确定性,构建基于Bertsimas鲁棒对等理论的车流径路与编组计划鲁棒优化模型,通过小规模数值算例对比综合优化方法和两阶段优化方法下鲁棒编组方案的稳定性,设计以实际路网为背景的大规模案例验证两阶段优化方法在大规模问题上的可应用性。结果表明:两阶段优化方案相比综合优化方案具有更强的稳定性,在面对车流量波动影响时呈现更明显的不敏感性;当案例规模较大时,两阶段优化方法可在短时间内得到鲁棒编组计划优化问题的近似最优解,证实该方法能够满足实际工程应用的需要,为管理者提供在运输需求满足度与系统成本之间最优权衡的鲁棒编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货物运输 车流径路 编组计划 盒式不确定集 鲁棒对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盾构始发与接收用可开启钢制地下连续墙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尹清锋 赵伯明 +3 位作者 王子珺 于虎 谷学峰 陈佩佩 《土木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1期163-169,共7页
盾构始发与接收是盾构法施工的两个重要阶段,如何确保盾构始发与接收的安全是盾构法施工的关键。鉴于盾构始发与接收风险易发、多发的情况,利用钢套筒辅助工法的工程越来越多。结合钢套筒应用时盾构刀盘、刀具因直接切削始发或接收处围... 盾构始发与接收是盾构法施工的两个重要阶段,如何确保盾构始发与接收的安全是盾构法施工的关键。鉴于盾构始发与接收风险易发、多发的情况,利用钢套筒辅助工法的工程越来越多。结合钢套筒应用时盾构刀盘、刀具因直接切削始发或接收处围护结构磨损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可开启式钢制地下连续墙;以影响可开启钢制地下连续墙稳定性的最大侧向变形为控制指标,通过数值模拟探究最优截面参数;并对可开启钢制地下连续墙内支撑箱上拔过程中洞口临空面所施加侧向压力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始发 盾构接收 钢套筒 可开启钢制地下连续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交实验的装配式钢板-桩组合支护体系力学性能设计优化 被引量:1
5
作者 尹清锋 赵伯明 +2 位作者 蒋继伟 张祖源 陈佩佩 《土木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1期22-28,共7页
基坑支护结构作为一种临时支挡、加固、保护和地下水控制设施,如何在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提高施工效率、降低工程成本是建筑业普遍关注的问题。针对地下工程现浇钢筋混凝土支护结构施工周期长以及容易出现露筋、蜂窝、夹渣、裂... 基坑支护结构作为一种临时支挡、加固、保护和地下水控制设施,如何在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提高施工效率、降低工程成本是建筑业普遍关注的问题。针对地下工程现浇钢筋混凝土支护结构施工周期长以及容易出现露筋、蜂窝、夹渣、裂缝、疏松等质量缺陷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装配式钢板-桩支护体系。基于正交实验设计方法,通过数值模拟分析截面参数对装配式钢板-桩支护体系力学性能指标的影响,并探究截面参数对力学性能指标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实验 装配式钢板-桩 组合支护体系 力学性能 设计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盾构地中对接法超前注浆扩散及堵水效果研究
6
作者 陈星欣 陈雨洁 +3 位作者 何明高 郭力群 杨智麟 谭华亮 《土木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108-114,共7页
采用“相向掘进、地中对接、弃壳解体”的盾构地中对接法时,防止拆机后临空面涌水是确保安全对接的关键。依托某盾构对接工程,通过Darcy两相流方程探究超前注浆浆液扩散形式和扩散范围,并依据浆液扩散范围对不同断裂带与对接点间距条件... 采用“相向掘进、地中对接、弃壳解体”的盾构地中对接法时,防止拆机后临空面涌水是确保安全对接的关键。依托某盾构对接工程,通过Darcy两相流方程探究超前注浆浆液扩散形式和扩散范围,并依据浆液扩散范围对不同断裂带与对接点间距条件下的涌水量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单管注浆时浆液体积分数以管口为中心向四周呈球形迅速衰减,扩散圈外围的体积分数偏小,难以形成有效的堵水圈;通过增加注浆管和合理设置管间距,初始以球形各自扩散的浆液逐渐交叠在一起形成统一的胶囊状扩散圈,交叠区域的浆液填充率得到大幅提升。另外,地中对接点与断裂带的间距在20m以内对注浆前涌水量影响较为明显,但经过超前注浆后不同间距条件下的涌水量基本一致。最后,将计算结果应用于实际工程,取得了良好的堵水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对接 Darcy两相流 超前注浆 涌水量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土地层盾构地中对接法孔压扰动规律研究
7
作者 王彪 陈星欣 +2 位作者 尹清锋 郭力群 何明高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535-549,共15页
在软土地层中应用盾构地中对接法能大大缩短长隧道施工周期,但先、后行盾构施工在盾构对接段产生的超静孔隙水压力会影响土体应力状态和地层稳定性。建立软土地层盾构地中对接法的流固耦合模型,在时间方面,分析了盾构地中对接横断面上... 在软土地层中应用盾构地中对接法能大大缩短长隧道施工周期,但先、后行盾构施工在盾构对接段产生的超静孔隙水压力会影响土体应力状态和地层稳定性。建立软土地层盾构地中对接法的流固耦合模型,在时间方面,分析了盾构地中对接横断面上不同距离的超静孔隙水压力时间分布;在空间方面,分析了先、后行盾构施工引起的超静孔隙水压力纵向分布,以及盾构对接施工过程引起的超静孔隙水压力横断面分布。另外,分析了盾构地中对接施工对孔隙水压力的扰动规律,并进行施工参数分析。结果表明:完成盾构对接时,盾构施工对拱顶扰动范围最大,侧边次之,底部最小;后行盾构施工对开挖面前方的超静孔隙水压力影响范围是先行盾构施工的1.5倍,其值大约为3.4倍的隧道直径;当分层土体的渗透性差异过大时,会出现超静孔隙水压力突变的情况;在盾构地中对接施工过程中,先行盾构施工阶段产生的扰动影响要远大于后行盾构,至对接位置时,先行盾构对拱顶产生的孔压扰动指标是后行盾构的2倍左右;对接点处未进行注浆加固时,建议先、后行盾构在距对接点2D(D为隧道外径)前,将掌子面支护力减小至0.8倍标准掌子面支护力,或在先行盾构到达对接点前进行超前注浆加固,以减小盾构对接施工过程的扰动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地层 盾构对接 超静孔隙水压力 扰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层建筑施工中起火预测及火灾模拟与人员疏散 被引量:5
8
作者 任浩 王宪杰 +3 位作者 张林飞 翁振江 高雪莲 陈永党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114-5122,共9页
超高层施工中起火因素多,火灾危害较大,疏散风险较高。为研究超高层施工中火灾发生情况与对应情况下的人员疏散问题,以招平商务中心项目施工现场为例,采用神经网络对火灾的起火材料进行预测,通过火灾动力学模拟工具进行火灾模拟仿真,得... 超高层施工中起火因素多,火灾危害较大,疏散风险较高。为研究超高层施工中火灾发生情况与对应情况下的人员疏散问题,以招平商务中心项目施工现场为例,采用神经网络对火灾的起火材料进行预测,通过火灾动力学模拟工具进行火灾模拟仿真,得到火灾烟气与温度的模拟数据,并在此基础上考虑恐慌和施工环境影响,对施工现场人员利用Pathfinder进行疏散研究。结果表明:该案例最可能的起火材料为保温材料,火灾时影响疏散的因素主要为温度与能见度,疏散者受恐慌情绪、火灾和施工环境影响后,疏散时间由324 s变为419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工火灾 超高层建筑 火灾动力学模拟工具(FDS) 疏散模拟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滤膜对不同水源水中有机物处理效果
9
作者 齐浩然 糜自栋 +4 位作者 宋武昌 孙韶华 陈发明 刘建广 贾瑞宝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71-477,共7页
为探究纳滤(NF)在实际水体中去除有机物的特性,以水质常规指标、三卤甲烷生成势(THMFP)、亲水性有机碳及三维荧光为主要指标,综合研究了两种NF膜(NF1和NF2)对不同水体中有机污染的处理效果,并探索了膜污染机制。结果表明,NF1、NF2均能... 为探究纳滤(NF)在实际水体中去除有机物的特性,以水质常规指标、三卤甲烷生成势(THMFP)、亲水性有机碳及三维荧光为主要指标,综合研究了两种NF膜(NF1和NF2)对不同水体中有机污染的处理效果,并探索了膜污染机制。结果表明,NF1、NF2均能有效改善饮用水水质,对总有机碳的去除率分别可达到94%、72%以上;对高锰酸盐指数的去除率分别可达到80%、66%以上。NF1对进水THMFP的去除率均在90%左右。无机和有机污染的协同作用是造成NF膜污染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滤 有机物 去除率 膜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oek-Brown弹塑性HMD耦合模型的富水区隧道施工分析
10
作者 宋宏倬 姜谙男 +1 位作者 阮颖颖 闵庆华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342-351,共10页
针对富水地区地铁开挖过程中的多场耦合问题,目前的数值计算方法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为更好地反映应力-渗流-损伤耦合作用对地铁开挖的影响,首先,以前人提出的Hoek-Brown弹塑性损伤模型为基础,给出岩体应力场控制方程以及岩体渗流场的控... 针对富水地区地铁开挖过程中的多场耦合问题,目前的数值计算方法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为更好地反映应力-渗流-损伤耦合作用对地铁开挖的影响,首先,以前人提出的Hoek-Brown弹塑性损伤模型为基础,给出岩体应力场控制方程以及岩体渗流场的控制方程,并引入岩体不同状态下(弹性、塑性、破坏状态)的渗透性演化方程;然后,建立基于Hoek-Brown准则的岩体弹塑性应力-渗流-损伤耦合模型,并二次开发UMAT子程序并应用于ABAQUS模拟计算;最后,将计算结果与室内试验对比,验证了该模型的科学性,其可以有效地完善ABAQUS在HMD耦合计算上的不足。将该模型应用于大连地铁5号线开挖过程分析,有效反映了地铁施工过程中地下水对围岩及支护稳定性的影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隧道 Hoek-brown弹塑性损伤模型 多场耦合 渗流作用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期性多层排桩低频隔振及衰减域拓宽研究
11
作者 高赟杰 姚文山 +2 位作者 王子立 李泰灃 王业顺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8-123,共6页
针对10 Hz以下的低频轨道交通振动,提出一种截面带孔软体层多层桩,通过频散曲线研究软体层填充率对带隙的影响;通过频域分析,研究排桩数量影响,并提出带隙中心频率连续的排桩组合方式来拓宽衰减域;最后,通过时域曲线研究组合排桩对宽低... 针对10 Hz以下的低频轨道交通振动,提出一种截面带孔软体层多层桩,通过频散曲线研究软体层填充率对带隙的影响;通过频域分析,研究排桩数量影响,并提出带隙中心频率连续的排桩组合方式来拓宽衰减域;最后,通过时域曲线研究组合排桩对宽低频振动的衰减性能。结果表明:降低软体层填充率可以有效降低带隙频率,极易获得10 Hz以下的低频带隙;当软体层填充率大于80%时带隙频率随软体层填充率减小而迅速减小,当软体层填充率小于80%时带隙频率随软体层填充率减小而缓慢减小;中心频段连续时多类排桩组合频率响应曲线和单类排桩类似,可以平稳拓宽衰减域,且桩基类型越多衰减域越宽;组合多层排桩可以对宽低频振动波产生良好阻隔效应,隔振的根本原因是大部分入射波在排桩局域共振作用下转变成了反射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期结构 多层填充桩 低频带隙 拓宽衰减域 轨道交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宁地铁2号线盾构选型设计与适应性分析 被引量:29
12
作者 侯凯文 王崇 +3 位作者 江杰 杨钢锋 欧孝夺 唐迎春 《隧道建设》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037-1045,共9页
盾构的选型与设计对地铁区间盾构施工具有重要意义,其选型的合适与否直接影响到盾构施工的成败。针对南宁地铁2号线所遇到的黏土层、硬岩层、夹杂碎石砂砾层、上软下硬地层及岩溶地层等多种地层相结合的特殊复杂地质条件,提出盾构选型... 盾构的选型与设计对地铁区间盾构施工具有重要意义,其选型的合适与否直接影响到盾构施工的成败。针对南宁地铁2号线所遇到的黏土层、硬岩层、夹杂碎石砂砾层、上软下硬地层及岩溶地层等多种地层相结合的特殊复杂地质条件,提出盾构选型总体要求,开展对盾构动力设备、刀盘、刀具等关键部位的选型研究,同时优化防泥饼、螺旋输送机、小倾角皮带机和同步注浆设计方案以及地质加固方案。通过实际掘进参数和地表沉降数据分析,结果表明盾构设备选型及优化设计方案对南宁地区特殊复杂地质条件适应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宁地铁 盾构选型 岩溶地层 硬岩层 砂砾层 上软下硬地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小波包能量的梁式结构损伤识别 被引量:11
13
作者 刘习军 商开然 +2 位作者 张素侠 霍冰 孙良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179-185,200,共8页
利用小波包变换技术将结构的节点曲率响应分解到不同模态,选择能量较大的结构单阶模态响应构造损伤指标,使得损伤指标具有较强的噪音鲁棒性和损伤敏感性。通过统计损伤指标超过损伤预警值的次数来识别损伤,进一步降低了环境噪音对识别... 利用小波包变换技术将结构的节点曲率响应分解到不同模态,选择能量较大的结构单阶模态响应构造损伤指标,使得损伤指标具有较强的噪音鲁棒性和损伤敏感性。通过统计损伤指标超过损伤预警值的次数来识别损伤,进一步降低了环境噪音对识别结果的影响。通过多种不同损伤工况的简支梁数值算例和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用于工程实际,当响应信号中的噪音在10%以下时,此方法能够准确的识别出较小程度的结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点曲率 损伤识别 小波包变换 噪音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宁地铁2号线暗挖隧道岩溶处理方案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江杰 侯凯文 +4 位作者 吕波 欧孝夺 杨宸 谭刚 唐迎春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25-129,共5页
岩溶处理是岩熔发育地区地铁施工前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结合南宁地铁2号线暗挖隧道穿越岩溶地段的实际情况,针对性地提出岩溶处理的原则和范围,分别采用溶洞注浆和洞内深层水平注浆进行岩溶地层加固处理,通过检测对注浆效果进行了分析... 岩溶处理是岩熔发育地区地铁施工前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结合南宁地铁2号线暗挖隧道穿越岩溶地段的实际情况,针对性地提出岩溶处理的原则和范围,分别采用溶洞注浆和洞内深层水平注浆进行岩溶地层加固处理,通过检测对注浆效果进行了分析,验证了岩溶处治方案及技术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宁地铁 暗挖隧道 岩溶处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装配式基坑支护结构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13
15
作者 欧孝夺 全守岳 +3 位作者 彭远胜 江杰 吕波 蒋华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3433-3439,共7页
基坑支护结构作为一种临时支挡设施,如何做到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降低工程造价、提高施工速度是工程界普遍关心的问题。为此,结合实际工程需要,提出一种施工安全快速、造价低、可回收利用、绿色环保的新型基坑支护型式——十字形装配式基... 基坑支护结构作为一种临时支挡设施,如何做到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降低工程造价、提高施工速度是工程界普遍关心的问题。为此,结合实际工程需要,提出一种施工安全快速、造价低、可回收利用、绿色环保的新型基坑支护型式——十字形装配式基坑支护结构。介绍并设计了该支护结构格构单元的结构选型和计算方法。依托南宁市五象新区某项目做了基坑支护现场试验,结果表明试验值与计算值相近,证明了设计方法的正确性。在该基坑支护结构支护下,基坑稳定性、基坑变形、支护结构强度均满足规范要求,可以在类似的工程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 十字形装配式基坑支护结构 格构 基坑支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地基对临近基坑稳定性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曾力 蔡云鹏 +2 位作者 李明宇 杨潇 李玉涛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93-201,共9页
目的 基于已有基坑稳定性分析的建模方法,开展邻近复合地基深基坑变形与稳定性问题的精细化研究。方法 结合某基坑工程实例利用PLAXIS 3D软件建立三维数值计算模型,分析支护桩水平位移、基坑稳定性系数、基坑滑裂面位置与状态等不同变... 目的 基于已有基坑稳定性分析的建模方法,开展邻近复合地基深基坑变形与稳定性问题的精细化研究。方法 结合某基坑工程实例利用PLAXIS 3D软件建立三维数值计算模型,分析支护桩水平位移、基坑稳定性系数、基坑滑裂面位置与状态等不同变形特征参数对基坑性状的影响,进而研究既有建筑复合地基桩体条件变化对基坑稳定性的影响。结果 邻近复合地基的基坑稳定性系数均大于桩基础和天然地基,且支护桩水平位移峰值较天然地基减小40%;复合地基和桩基下的基坑滑裂面形态大致相近,均从基础中部向基坑底部延伸;CFG桩桩长在超过1倍开挖深度、桩径超过0.7 m及桩体刚度达到500 kPa后,滑裂面与地表的交点位置不再变化,复合地基与临近基坑距离超过1倍开挖深度后,对基坑影响可以忽略不计。结论 提出邻近复合地基的基坑整体稳定性系数优于桩基础和天然地基,CFG桩桩长、桩径、桩体模量和临近基坑距离的变化均对基坑开挖呈有利作用等影响规律,结果可供工程实际应用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工程 复合地基 基坑稳定性 滑裂面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土中旋挖挤扩灌注桩的抗拔模型实验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立宏 袁希雨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9-72,共4页
旋挖挤扩灌注桩即在桩身上通过旋挖挤扩技术形成多个承力盘,承力盘的存在扩大了承载面积,能有效提高桩的抗拔承载力.由于承力盘位于桩身,在桩身位移较小的条件下,承力盘就能发挥较高的承载力.在室内模型箱的中密砂土中进行了2×2的... 旋挖挤扩灌注桩即在桩身上通过旋挖挤扩技术形成多个承力盘,承力盘的存在扩大了承载面积,能有效提高桩的抗拔承载力.由于承力盘位于桩身,在桩身位移较小的条件下,承力盘就能发挥较高的承载力.在室内模型箱的中密砂土中进行了2×2的两盘DX群桩抗拔模型实验,对比了2D、2.5D和3D(D为盘径)3种不同桩间距的模型群桩的抗拔承载力与位移的关系,探讨了不同桩间距对承力盘抗拔承载力的影响,分析了群桩抗拔机理.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发现承载力发展很快,初始阶段承载力上升速度很快,在小位移时承载力就能达到较大值.总体上桩间距越大,各基桩在承受拉拔荷载作用时的相互影响越小,群桩承载力越大.但2.5D桩间距的群桩承载力与3D桩间距群桩承载力接近,在兼顾抗拔效果和承台面积时,2.5D的桩间距比较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基 旋挖挤扩桩 群桩 抗拔 盘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止水帷幕搅喷桩在地铁车站施工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宏安 李梁 梁俊峰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82-84,共3页
结合北京地铁14号线东湖渠站采用长螺旋改装搅喷桩的工程实践,通过对比分析搅喷桩与搅拌桩、旋喷桩的施工工艺参数、适用地层特征和设备组成,论证搅喷桩与钻孔灌注桩组成联合止水帷幕,相比搅拌桩与钻孔灌注桩、旋喷桩与钻孔灌注桩组成... 结合北京地铁14号线东湖渠站采用长螺旋改装搅喷桩的工程实践,通过对比分析搅喷桩与搅拌桩、旋喷桩的施工工艺参数、适用地层特征和设备组成,论证搅喷桩与钻孔灌注桩组成联合止水帷幕,相比搅拌桩与钻孔灌注桩、旋喷桩与钻孔灌注桩组成的联合止水帷幕更具优越性。对该成桩工艺的主要施工要点进行研究,以保证成桩质量和止水效果。通过试桩和开挖后成桩效果检查,发现该施工工艺具有止水效果良好、施工成本较低、环保节能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螺旋搅喷桩 搅拌桩 旋喷桩 止水帷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定市乐凯大街斜拉桥转体施工监控技术 被引量:33
19
作者 汪志斌 陈永宏 +1 位作者 张文学 方蓉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53-56,共4页
结合保定市乐凯大街南延工程转体斜拉桥的结构形式和构造特点,提出了多点联合称重技术,推导了多点联合称重计算公式,并对该桥试转及正式转体监控过程进行了阐述。保定市乐凯大街南延工程转体斜拉桥的成功经验表明,对于跨越多股道铁路的... 结合保定市乐凯大街南延工程转体斜拉桥的结构形式和构造特点,提出了多点联合称重技术,推导了多点联合称重计算公式,并对该桥试转及正式转体监控过程进行了阐述。保定市乐凯大街南延工程转体斜拉桥的成功经验表明,对于跨越多股道铁路的立交工程采用变体系单索面斜拉桥设计和转体施工方案是可行的;超大吨位球面平铰具有加工简单、运输方便等优点;对于超大吨位球面平铰转体斜拉桥采用多点联合称重技术方便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桥梁 施工方案 现场试验 转体斜拉桥 球面平铰 超大吨位 多点联合称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地铁并行叠落隧道施工相互影响的数值模拟分析 被引量:20
20
作者 孙波 肖龙鸽 +2 位作者 江华 孙正阳 李邵庭 《隧道建设》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16-622,共7页
以深圳地铁9号线银湖站西端五线叠落隧道为例,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情况下6号线与9号线叠落施工的相互影响,研究表明:施作二次衬砌后的矿山法隧道在9号线施工影响下拱顶及底板的变形小于未施作二次衬砌的情况;在二次衬砌强度达... 以深圳地铁9号线银湖站西端五线叠落隧道为例,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情况下6号线与9号线叠落施工的相互影响,研究表明:施作二次衬砌后的矿山法隧道在9号线施工影响下拱顶及底板的变形小于未施作二次衬砌的情况;在二次衬砌强度达到60%后即可进行上跨隧道的施工;在6号线与9号线隧道施工符合要求的情况下,由于相互影响而产生的变形在允许范围内,证明盾构法、矿山法叠落隧道施工的可行性。总结了叠落隧道施工的关键技术,指出同期完成深圳地铁9号线与6号线的叠落隧道建设大大减少了后期6号线建设的施工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圳地铁 并行叠落隧道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