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钢管混凝土柱-钢桁架梁复杂节点核心区力学性能研究
1
作者 韩强 王佳畅 +1 位作者 张轩 张强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4-73,共10页
为研究钢管混凝土柱-钢桁架梁复杂节点核心区的力学性能,文中基于某相关节点的循环加载试验,采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精细化三维模型并对其有效性进行了验证,后续通过构造措施在试验试件基础上设计了多组“强构件、弱节点”式节... 为研究钢管混凝土柱-钢桁架梁复杂节点核心区的力学性能,文中基于某相关节点的循环加载试验,采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精细化三维模型并对其有效性进行了验证,后续通过构造措施在试验试件基础上设计了多组“强构件、弱节点”式节点模型,对比分析了桁架梁倾斜角、结构柱轴压比、钢管柱宽厚比对节点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钢管混凝土柱-钢桁架梁复杂节点发生核心区破坏时,破坏部位主要为下弦杆范围内的节点域及桁架梁端部。桁架梁倾斜角对节点域力学性能及破坏状态影响较小。结构柱轴压比较大时,节点域抗剪承载力及延性系数下降明显,建议结构柱轴压比不宜大于0.3。钢管柱宽厚比为敏感参数,随着钢管柱宽厚比的减小,节点域的抗剪承载力、初始刚度及延性系数均有显著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柱-钢桁架梁复杂节点 有限元分析 抗剪承载力 初始刚度 结构柱轴压比 钢管柱宽厚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花斑翠鸟优化径向基移动最小二乘chirplet变换的结构瞬时频率识别
2
作者 袁平平 丁雅鑫 +2 位作者 羊晨 任伟新 方旺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17,共6页
为提升chirplet变换(chirplet transform,CT)估算瞬时频率的精度,在CT基础上结合花斑翠鸟优化(pied kingfisher optimizer,PKO)和径向基移动最小二乘(radial basis function moving least squares,RBFMLS)算法提出了一种识别结构瞬时频... 为提升chirplet变换(chirplet transform,CT)估算瞬时频率的精度,在CT基础上结合花斑翠鸟优化(pied kingfisher optimizer,PKO)和径向基移动最小二乘(radial basis function moving least squares,RBFMLS)算法提出了一种识别结构瞬时频率的新方法。该方法采用正定紧支径向基函数作为移动最小二乘近似的权函数,对CT的能量脊线进行估算,同时应用PKO对RBFMLS节点支撑半径和CT窗函数宽度进行优化。通过一组解析信号数值算例和一个时变拉索试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改善信号分析的能量聚集性,提高瞬时频率的识别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斑翠鸟优化(PKO) 径向基移动最小二乘(RBFMLS) chirplet变换(CT) 瞬时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伸缩缝及支座病害对简支梁桥车致动力响应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侯剑岭 刘灵灵 +7 位作者 吴喜德 许维炳 陈彦江 王瑾 刘钧岩 王博 李岩 张轩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6-296,共11页
中小跨径桥梁在中国公路桥梁中占比大,其伸缩缝服役环境恶劣,易发生损伤造成过往车辆剧烈振动、桥梁支座损伤等病害。为探明伸缩缝、支座参数对简支梁桥车致动力响应的影响,建立了车⁃伸缩缝⁃桥梁耦合动力响应(VBCV⁃J)数值分析方法,并通... 中小跨径桥梁在中国公路桥梁中占比大,其伸缩缝服役环境恶劣,易发生损伤造成过往车辆剧烈振动、桥梁支座损伤等病害。为探明伸缩缝、支座参数对简支梁桥车致动力响应的影响,建立了车⁃伸缩缝⁃桥梁耦合动力响应(VBCV⁃J)数值分析方法,并通过实测数据验证了该方法,进而开展了伸缩缝、支座参数影响规律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车速与车辆的振动密切相关,在车速较高、路面状况“一般”时,伸缩缝、梁端的冲击效应会超出规范值。伸缩缝中梁高于路面会导致该部件的冲击效应增大明显,反之则有所减小;而伸缩缝中梁高于或低于路面,均会造成该桥梁端冲击效应增大。伸缩缝弹性支撑刚度的降低、主梁边支座脱空均会引起伸缩缝、主梁梁端的冲击效应增大。支座刚度降低则主要导致主梁整体的冲击效应增大。伸缩缝的破损不仅影响自身冲击效应,还会大幅增大简支梁桥梁端构件的冲击作用,在设计和养护中,应对伸缩缝及梁端构件给予足够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支梁桥 伸缩缝 支座 参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多通道MTF和CNN的框架结构损伤识别方法 被引量:2
4
作者 梁韬 叶涛萍 +2 位作者 李守文 方佳畅 黄天立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7-224,404,405,共10页
为提高复杂框架结构损伤识别的准确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通道马尔可夫变迁场(multi-channel Markov transition field,简称MCMTF)和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简称CNN)的框架结构损伤识别方法。首先,采用MCMTF理论将原... 为提高复杂框架结构损伤识别的准确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通道马尔可夫变迁场(multi-channel Markov transition field,简称MCMTF)和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简称CNN)的框架结构损伤识别方法。首先,采用MCMTF理论将原始一维振动信号转换为二维图像,实现数据升维和多通道数据融合;其次,以MCMTF转换后的图像数据集作为输入训练CNN模型;最后,经调参优化自动提取损伤敏感特征,并实现损伤识别。将该方法应用于IASC-ASCE Benchmark框架结构数值模型及3层钢框架结构模型试验,对比研究了多通道MTF、单通道MTF和原始数据矩阵3种数据输入方式,CNN、长短时记忆(long short term memory,简称LSTM)神经网络和深度神经网络(deep neural network,简称DNN)3种网络模型,以及噪声对框架结构损伤识别准确率的影响。结果表明:MCMTF与CNN结合方法的损伤识别准确率最优且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其对Benchmark框架数值模型模拟损伤的识别准确率可达94.4%,对3层钢框架试验模型实际损伤的识别准确率可达9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识别 振动响应 卷积神经网络 多通道马尔可夫变迁场 数据升维 数据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碱玻璃纤维ECC复合材料受压应力-应变关系 被引量:4
5
作者 张勤 朱潇鹏 +3 位作者 代欢欢 李振 叶涛萍 刘荣浩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2-92,共11页
耐碱玻璃纤维具有良好的受力性能,且经济性及耐久性较好,将其掺入水泥基复合材料中,可以取得较好的增强效果,故而工程应用前景较为广泛。为了研究耐碱玻璃纤维增强工程用水泥基复合材料(耐碱玻璃纤维ECC)的抗压性能及受压应力-应变关系... 耐碱玻璃纤维具有良好的受力性能,且经济性及耐久性较好,将其掺入水泥基复合材料中,可以取得较好的增强效果,故而工程应用前景较为广泛。为了研究耐碱玻璃纤维增强工程用水泥基复合材料(耐碱玻璃纤维ECC)的抗压性能及受压应力-应变关系,本文对33组高性能水泥基材料的试件进行了轴压性能试验,分析了纤维掺量、纤维长度及水灰比对耐碱玻璃纤维ECC的受压性能及受压应力-应变关系的影响,并提出耐碱玻璃纤维ECC受压应力-应变关系的计算模型。结果表明:掺入耐碱玻璃纤维可以明显改善水泥基材料在单轴受压状态下的抗裂、受力和变形性能;耐碱玻璃纤维ECC试件抗压强度和变形能力的提升程度与纤维掺量、纤维长度及水灰比有关;随着纤维掺量和长度增加,耐碱玻璃纤维ECC试件的抗压强度和变形能力大致呈递增趋势,但掺量过多会因“团聚”现象明显,导致试件抗压强度降低;水灰比主要影响试件的抗压强度,水灰比越大,抗压强度越小;当纤维质量掺量为6.5%,纤维长度为18 mm,水灰比为0.32时,耐碱玻璃纤维ECC的综合力学性能相对较优,相比对比试件,其抗压强度和变形能力分别可提升25.6%和88.0%;本文提出的耐碱玻璃纤维ECC受压应力-应变关系模型的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可用于描述其受压破坏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碱玻璃纤维 工程用水泥基复合材料(ECC) 应力-应变关系 抗压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MD和Chirplet变换的结构损伤识别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张健 程雪莉 +2 位作者 袁平平 段明磊 任伟新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82-288,共7页
为识别结构损伤位置及对损伤程度进行量化,提出了一种基于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和Chirplet变换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采用VMD对结构振动响应信号进行分解得到模态分量,并利用Chirplet变换对模态分量进行时... 为识别结构损伤位置及对损伤程度进行量化,提出了一种基于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和Chirplet变换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采用VMD对结构振动响应信号进行分解得到模态分量,并利用Chirplet变换对模态分量进行时频分析,构建模态分量Chirplet变换能量指标识别损伤位置,利用Chirplet时频熵量化结构损伤程度。采用一个刚度变化的简支梁数值算例对所提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无论单点损伤或多点损伤,所提方法均能准确识别结构的损伤位置并量化损伤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分模态分解(VMD) Chirplet变换 损伤识别 时频熵 损伤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恢复时间火烧迹地地表死可燃物载量的变化 被引量:10
7
作者 李威 张心钥 +3 位作者 周梅 赵鹏武 张岐岳 张今奇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78-82,共5页
为了探讨不同恢复时间火烧迹地地表死可燃物载量的特征、影响因子以及对森林火灾的影响。采用空间代替时间法,2019年7月,在根河林业局施业区内,选择2003年、2009年和2014年火烧迹地为研究对象,分别选择立地条件、火干扰强度及林分条件(... 为了探讨不同恢复时间火烧迹地地表死可燃物载量的特征、影响因子以及对森林火灾的影响。采用空间代替时间法,2019年7月,在根河林业局施业区内,选择2003年、2009年和2014年火烧迹地为研究对象,分别选择立地条件、火干扰强度及林分条件(林龄、密度、树种组成)近似的区域,设置6个10 m×10 m标准样地,并在未过火区设置6个对照样地,共设置24个样地,调查并记录样地信息,对所有样地的地表死可燃物取样。比较火烧迹地不同恢复时间的地表死可燃物载量差异,分析地表死可燃物载量与各影响因子的相关性,并使用逐步回归法建立多元回归模型。结果表明:恢复时间对火烧迹地的地表死可燃物的积累具有正面影响。总体上看,恢复时间越长,地表死可燃物载量越大;郁闭度、恢复时间和平均胸径与地表死可燃物载量相关性最高,相关系数分别为0.832、0.718、0.638;拟合了1 h时滞可燃物载量和地表死可燃物总载量与各影响因子的估测模型,模拟值与实测值差异不显著(P>0.05),模型估测精度具有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烧迹地 恢复时间 地表死可燃物 多元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力压缩下煤岩组合体的裂前宏观弹性模型 被引量:7
8
作者 汪铁楠 翟越 +4 位作者 高欢 李宇白 李艳 孙维振 颜廷韵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31-1040,共10页
煤岩组合体在静力压缩下的宏观变形受界面效应影响,与煤、岩单体存在显著差异。在岩石单体材料的有效介质模型基础上进行改进,考虑了煤岩组合体的构成特征,提出一种适用于不同类型的煤岩组合体的裂前宏观弹性模型。模型参数基于轴向裂... 煤岩组合体在静力压缩下的宏观变形受界面效应影响,与煤、岩单体存在显著差异。在岩石单体材料的有效介质模型基础上进行改进,考虑了煤岩组合体的构成特征,提出一种适用于不同类型的煤岩组合体的裂前宏观弹性模型。模型参数基于轴向裂纹应变确定,均可从试验曲线获得,方法简单方便。通过现有文献的数据验证,表明了模型的合理性、有效性和普适性。对模型参数进行讨论,结果表明:(1)在煤岩组合体的裂前阶段,煤岩组合体裂纹差异可以忽略;(2)模型通过对煤岩组合体基质进行解耦,反映了界面效应对煤岩组合体弹性性能的影响;(3)模型中岩体基质的有效占比随着煤体比例的提高显著下降;(4)存在岩体与煤体弹性模量的最佳比值,使岩体基质的有效占比最大。模型可为矿井支护方案设计与材料选择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岩组合体 弹性模型 有效介质理论 静力压缩 微裂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缝换乘地铁车站的地震响应特性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于仲洋 张鸿儒 +1 位作者 邱滟佳 李昊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66-176,共11页
为探究无缝换乘地铁车站的地震响应特性,提高对此类车站结构抗震性能的认识,首先开展此类车站结构缩尺模型的振动台试验.试验方案设计包括试验模型的制备、试验测点的布设与采集、试验加载工况设计;随后对模型试验过程进行三维有限元数... 为探究无缝换乘地铁车站的地震响应特性,提高对此类车站结构抗震性能的认识,首先开展此类车站结构缩尺模型的振动台试验.试验方案设计包括试验模型的制备、试验测点的布设与采集、试验加载工况设计;随后对模型试验过程进行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通过对比数值模拟与实测结果,分析模型土的加速度响应规律、结构模型的应变和内力响应规律以及侧墙上的土压力响应规律.结果表明:数值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本文建模方法的合理性;对于无缝换乘地铁车站结构模型,车站交叉端部对车站结构构件的变形、内力以及周围土层影响明显,而当与车站交叉端部的距离超过1.5倍的车站结构宽度以后,影响基本消失.上述结论可为复杂地铁车站地震分析的三维计算方法以及此类型车站结构的抗震设计提供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缝换乘地铁车站 三维数值模拟 振动台试验 地震响应特性 地下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压电波动测量的套筒灌浆缺陷检测试验 被引量:3
10
作者 乔龙西 肖扬 +4 位作者 罗晓生 张国文 许云鹏 许斌 夏颂 《压电与声光》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55-960,共6页
套筒灌浆连接是当前装配式建筑中受力钢筋的主要连接方式,其灌浆质量是影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运用压电陶瓷材料的驱动和传感功能,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波动分析的套筒灌浆缺陷主动检测方法,并通过试验验证其可行性,通... 套筒灌浆连接是当前装配式建筑中受力钢筋的主要连接方式,其灌浆质量是影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运用压电陶瓷材料的驱动和传感功能,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波动分析的套筒灌浆缺陷主动检测方法,并通过试验验证其可行性,通过数值模拟分析其机理。在套筒连接钢筋表面粘贴压电片,测量健康试件和设置有不同尺寸缺陷试件上压电陶瓷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并对小波包能量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灌浆缺陷导致压电陶瓷传感器输出信号的电压幅值增大,小波包能量指标与套筒灌浆缺陷尺寸大小相关。该法能对套筒内灌浆缺陷进行有效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 套筒灌浆缺陷 压电陶瓷 波动测量 小波包能量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聚物混凝土结构研究与发展 被引量:20
11
作者 刘岩 叶涛萍 曹万林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19,共12页
地聚物混凝土是一种生态环保建筑材料,其自身的材料性能将直接影响着它的使用性能及应用范围。地聚物混凝土的应用对于减少资源开采、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地质灾害意义重大。地聚物混凝土构件及结构性能的研究,是地聚物混凝土推广应用的... 地聚物混凝土是一种生态环保建筑材料,其自身的材料性能将直接影响着它的使用性能及应用范围。地聚物混凝土的应用对于减少资源开采、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地质灾害意义重大。地聚物混凝土构件及结构性能的研究,是地聚物混凝土推广应用的基础。地聚物混凝土材料性能主要包括基本性能和耐久性能两部分,本文对其基本性能中的和易性、抗压强度、弹性模量、泊松比,耐久性能中的抗碳化性能、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抗酸侵蚀性能、抗冻融性能,以及钢筋地聚物混凝土构件及结构性能进行综述。研究表明:尽管地聚物混凝土性能的部分研究结论尚存争议,但其多数性能与普通硅酸盐水泥混凝土相当甚至更优,只要设计合理,完全可以取代普通硅酸盐水泥混凝土,应用于实际工程。基于已有研究成果的分析,提出了研究建议,以期能为地聚物混凝土的发展和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聚物混凝土 基本性能 耐久性能 结构性能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矩形钢管砼截面内缺陷对不同路径波动测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柯钧豪 罗晓生 +4 位作者 张国文 许云鹏 王江 许斌 夏颂 《压电与声光》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90-997,共8页
钢管混凝土结构在超高层建筑中的应用日益广泛,由于施工质量控制不到位及混凝土材料收缩等原因,其内部可能出现核心混凝土空洞缺陷及混凝土与钢管壁间的界面剥离缺陷,进而对其力学性能带来负面影响。该文针对矩形钢管混凝土截面的缺陷检... 钢管混凝土结构在超高层建筑中的应用日益广泛,由于施工质量控制不到位及混凝土材料收缩等原因,其内部可能出现核心混凝土空洞缺陷及混凝土与钢管壁间的界面剥离缺陷,进而对其力学性能带来负面影响。该文针对矩形钢管混凝土截面的缺陷检测,在表面粘贴压电陶瓷片进行测量,对这两种内部缺陷在不同测试路径上压电陶瓷片响应的影响进行试验和数值模拟分析。通过对健康、存在核心混凝土空洞和界面剥离缺陷的不同试件不同检测路径上压电传感器输出信号的比较,研究了缺陷对应力波传播的影响,并得到采用对测方式检测的敏感范围。结果表明采用对测方法可有效检测钢管混凝土缺陷,其敏感范围的确定具有工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结构 界面剥离 核心混凝土缺陷 无损检测 压电陶瓷 敏感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叠合装配式地铁车站结构地震动力响应及减震措施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于仲洋 张静堃 +2 位作者 邱艳佳 张鸿儒 李昊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35-244,共10页
地铁车站结构的减隔震技术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缺少针对各类车站减隔震技术机理的系统性研究,故在“双碳”背景下开展装配式地铁车站的减隔震技术研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以新型的“预制+现浇”的地铁车站为背景,建立叠合装配式地铁车站... 地铁车站结构的减隔震技术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缺少针对各类车站减隔震技术机理的系统性研究,故在“双碳”背景下开展装配式地铁车站的减隔震技术研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以新型的“预制+现浇”的地铁车站为背景,建立叠合装配式地铁车站结构的有限元模型;以提升结构中柱抗震性能为目的,在中柱端部设置弹性滑移支座;利用动力时程分析法对比分析不同减隔震措施对叠合装配式车站结构地震响应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隔震支座的设置改善了车站结构的传力机制,抗震性能更好的侧墙承受了更多的地震荷载,有效地削弱了结构中柱的地震损伤程度;当隔震支座设置在柱顶时,整体隔震效果最为合理;隔震支座的摩擦系数对叠合装配式车站的抗震性能影响明显,且摩擦系数越小,对提高结构中柱的抗震性能越有利。研究结果可为类似地铁车站结构的减隔震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车站 地下结构 地震动力响应 减震措施 隔震支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准零刚度橡胶隔振器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黎瑞和 王国砚 +1 位作者 吴同 朱金龙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8年第2期225-232,共8页
设计具有准零刚度特性的碟形橡胶隔振器,分别从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两方面对该系统的刚度特性进行研究。试验包括:利用邵氏硬度为60的天然橡胶制作隔振器和标准拉伸试件,通过单轴试验得到橡胶材料参数;采用静压试验分析隔振器的刚度特性... 设计具有准零刚度特性的碟形橡胶隔振器,分别从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两方面对该系统的刚度特性进行研究。试验包括:利用邵氏硬度为60的天然橡胶制作隔振器和标准拉伸试件,通过单轴试验得到橡胶材料参数;采用静压试验分析隔振器的刚度特性并进行刚度补偿,有效拓宽低刚度区域;构造一个单自由度系统并进行振动试验,比较底直径、厚度、倾角对橡胶隔振器固有频率的影响,指出单个隔振器有效隔振的工作条件。通过刚度补偿解决单个橡胶隔振器失稳的问题,提高承载力并降低系统的固有频率达50%,有效拓宽隔振区间。数值模拟包括:模拟静刚度,即通过位移加载模拟出与实验比较接近的结果,证明有限元建模的有效性;同时验证有关文献中简化公式的有效性,可将其用于前期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准零刚度 橡胶隔振器 静刚度 模型试验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覆荷载对浅埋地下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静堃 于仲洋 +1 位作者 张鸿儒 张泽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63-272,共10页
保障地下结构具备足够的抗震性能对于降低结构损伤和提升灾后恢复效率均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利用静-动力耦合的非线性数值分析方法,对不同上覆荷载作用下典型地铁车站的塑性铰发展特性及承重构件截面的弯曲延性需求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 保障地下结构具备足够的抗震性能对于降低结构损伤和提升灾后恢复效率均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利用静-动力耦合的非线性数值分析方法,对不同上覆荷载作用下典型地铁车站的塑性铰发展特性及承重构件截面的弯曲延性需求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地震作用下弯曲塑性铰首先出现在中柱端部,高轴压比极大削弱了中柱的抗震性能并导致结构整体水平变形能力劣化;结构上覆荷载条件对中柱截面曲率延性系数的影响显著,但对侧墙的影响较为有限;车站承重构件截面延性系数与层间位移角的关系可采用二次多项式函数描述,给出的相应拟合关系式可为抗震设计中构件截面延性比需求的评估提供相关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压比 地下结构 抗震性能 地震损伤破坏 动力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应谱兼容的时频非平稳地震动合成及其对结构非线性响应的影响
16
作者 程顺 黄天立 +1 位作者 李守文 王宁波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01-712,共12页
基于演化谱和正交HHT方法合成地震动,通过迭代调整时变功率谱,使合成的地震动时程反应谱拟合目标反应谱,提出一种与目标反应谱兼容的时频非平稳地震动合成方法。以El Centro地震加速度时程南北分量作为种子地震动时程,设计与目标反应谱... 基于演化谱和正交HHT方法合成地震动,通过迭代调整时变功率谱,使合成的地震动时程反应谱拟合目标反应谱,提出一种与目标反应谱兼容的时频非平稳地震动合成方法。以El Centro地震加速度时程南北分量作为种子地震动时程,设计与目标反应谱兼容的4组加速度时程,分别对7层和15层的2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非线性时程分析,研究地震动时频非平稳特性对框架结构非线性响应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正交HHT方法合成的人工地震动不仅能更好地表征天然地震动的时频特性,而且其作用下的结构响应与天然地震动作用下的结构响应最接近;基于强度包络函数生成的人工地震动仅反映强度非平稳特性,而未反映频率非平稳特性,产生低估结构响应的问题,因此,采用合成人工地震动时程作为结构地震激励时,应考虑地震动的时频非平稳特性,以确保结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动模拟 时频非平稳 反应谱兼容 正交HHT方法 框架结构 非线性时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档案破解司庆悬案
17
作者 康德利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61-61,共1页
二〇一四年是中建二局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简称中建二局公司)成立六十周年。本公司一九五四年组建,六十年来南征北战,曾创造过唐山抗震救灾的建筑奇迹,也刨造过被深圳市首任市长赞誉的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
关键词 悬案 档案 建筑工程 抗震救灾 深圳市 公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