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参数驱动的高层宿舍火源信息反演预测研究
1
作者 孟晓静 王玮丹 +1 位作者 李为君 陈磊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7-164,共8页
为了提升高层宿舍火灾中火源位置与强度的反演预测精度,基于温度与CO体积分数双参数传感器探测数据,结合数值模拟与深度学习方法,逆向反演火源信息,利用火灾动力学软件FDS对某校高层宿舍楼进行火灾模拟仿真,得到温度与CO体积分数双参数... 为了提升高层宿舍火灾中火源位置与强度的反演预测精度,基于温度与CO体积分数双参数传感器探测数据,结合数值模拟与深度学习方法,逆向反演火源信息,利用火灾动力学软件FDS对某校高层宿舍楼进行火灾模拟仿真,得到温度与CO体积分数双参数传感器数据,建立火灾场景数据库,结合时间卷积网络(TCN)与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算法优势,构建1种基于双参数的高层宿舍火灾位置与强度实时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火源信息显著影响温度与CO体积分数变化,利用双参数数据能够准确反演预测火源信息。模型对火源位置、火源强度预测准确率均超过95%,火源位置与强度联合预测准确率可达90.50%;当传感器损失率小于30%时,联合预测准确率仍能达82.1%以上。研究结果可为高层宿舍火源信息预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宿舍 火灾源强 反演预测 深度学习 TCN LST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液化离心机振动台模型试验与LEAP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周燕国 马强 +2 位作者 刘凯 曹渊 陈云敏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4-62,共9页
离心机振动台模型试验是研究地震液化问题的重要手段,一方面可重现场地地震响应和揭示液化致灾规律,为发展工程设计方法提供依据;另一方面可以作为特定边值问题的标准模型试验数据,验证数值方法与土体本构模型及其参数选取的合理性。介... 离心机振动台模型试验是研究地震液化问题的重要手段,一方面可重现场地地震响应和揭示液化致灾规律,为发展工程设计方法提供依据;另一方面可以作为特定边值问题的标准模型试验数据,验证数值方法与土体本构模型及其参数选取的合理性。介绍了离心机振动台模型试验的试验原理,回顾了离心机振动台模型试验在地震液化领域的主要研究进展。围绕由中国、美国、日本和英国等国家高校与研究所联合开展的国际合作项目“液化试验与分析”(LEAP),重点介绍了若干为提高离心机振动台模型试验可重复性而发展的物理模拟新技术,包括离心机振动台的台面振动控制技术、模型土体弹性波速测试技术和基于图像分析的动态位移监测技术等。最后针对地震液化领域的若干工程和研究需求,探讨了离心机振动台模型试验领域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液化 离心机模型试验 物理模拟 振动台 VELACS LEAP 相似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FRP筋回收轮胎钢纤维混凝土黏结性能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范小春 黄祎晨 +1 位作者 张澳 徐伟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89-397,共9页
对玄武岩纤维增强复合材料(BFRP)筋在回收轮胎钢纤维(RTSF)混凝土中的黏结性能进行了试验和分析研究.对不同RTSF体积掺量、BFRP筋直径和嵌入长度的试件进行了拉拔试验,研究其对黏结破坏模式、黏结滑移响应和黏结强度的影响,并提出了BFRP... 对玄武岩纤维增强复合材料(BFRP)筋在回收轮胎钢纤维(RTSF)混凝土中的黏结性能进行了试验和分析研究.对不同RTSF体积掺量、BFRP筋直径和嵌入长度的试件进行了拉拔试验,研究其对黏结破坏模式、黏结滑移响应和黏结强度的影响,并提出了BFRP筋RTSF混凝土的黏结滑移理论模型.结果表明:BFRP筋RTSF混凝土黏结破坏类型包括拔出破坏、劈裂破坏以及拔出且劈裂破坏;BFRP筋直径对黏结破坏模式无显著影响,而RTSF体积掺量、BFRP筋直径和嵌入长度均对黏结强度有较大影响,且RTSF体积掺量与极限黏结强度呈正相关,BFRP筋直径和嵌入长度对其影响与之相反;当RTSF体积掺量从0增大至1.5%时,其极限黏结强度最大可提高约23.87%.与已有模型相比,所提出的黏结滑移理论模型对BFRP筋RTSF混凝土的黏结滑移曲线具有更高的拟合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FRP筋 回收轮胎钢纤维(RTSF)混凝土 拉拔试验 黏结应力-滑移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砾土振动体变评价方法与离心机模型试验验证
4
作者 夏鹏 周燕国 +1 位作者 刘凯 陈云敏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07-211,共5页
2008汶川地震出现了砂砾土大范围液化致灾现象,现场震害调查表明砂砾土场地存在砾石效应影响,现有砂土场地的震后沉降评价方法不适用于砂砾土场地。对此,在“张-社本”振动体变评价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考虑砾石含量的砂砾土振动体... 2008汶川地震出现了砂砾土大范围液化致灾现象,现场震害调查表明砂砾土场地存在砾石效应影响,现有砂土场地的震后沉降评价方法不适用于砂砾土场地。对此,在“张-社本”振动体变评价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考虑砾石含量的砂砾土振动体变评价方法,然后开展动三轴试验确定评价方法中的相关参数,最后开展3组典型砾石含量的砂砾土地基离心机振动台模型试验对评价方法的可靠性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砾石含量越高,振动引起的场地沉降变形越小;砂砾土振动体变评价方法可以较为准确地预测新近沉积砂砾土场地的震后沉降,但对存在地震历史影响的砂砾土场地,本文提出的评价方法较为保守,建议进一步发展考虑地震历史效应的砂砾土振动体变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砾土 动三轴试验 振动体变 沉降 离心机振动台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子动力学的硅烷偶联剂对铁尾矿沥青混合料改性的机理 被引量:24
5
作者 曹丽萍 张晓亢 +4 位作者 杨晨 栾海 田知文 张炳涛 董泽蛟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276-2286,共11页
为解决由铁尾矿与沥青黏附性差导致的铁尾矿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不佳问题,提出采用硅烷偶联剂进行改性的方法。首先,基于分子动力学方法,通过“化学接枝”“叠加组合”方式构建沥青-硅烷偶联剂-铁尾矿三相界面体系,以模拟硅烷偶联剂的作... 为解决由铁尾矿与沥青黏附性差导致的铁尾矿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不佳问题,提出采用硅烷偶联剂进行改性的方法。首先,基于分子动力学方法,通过“化学接枝”“叠加组合”方式构建沥青-硅烷偶联剂-铁尾矿三相界面体系,以模拟硅烷偶联剂的作用过程,并基于相互作用能优选硅烷偶联剂种类,验证其改性机理;然后设计铁尾矿沥青混合料,通过室内试验验证硅烷偶联剂对其路用性能的改良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分子动力学模拟中,在同一质量分数下,KH-550型硅烷偶联剂改性体系的相互作用能绝对值最大,表明其对沥青与铁尾矿界面黏附改善作用最强,因此,作为优选材料;KH-550通过亲无机端的乙氧基水解并与铁尾矿表面的羟基发生脱水缩合反应,形成稳定的化学键连接,通过亲有机端与沥青分子交联缠绕,产生较强的物理吸附作用,从而显著提高铁尾矿与沥青的黏附性;使用KH-550改性后,铁尾矿沥青混合料的冻融劈裂强度增加22.8%、冻融劈裂强度比增加21.3%、动稳定度增大16.3%,最大弯拉应变提高96.6%,水稳定性、高温稳定性以及低温抗裂性均有显著提高。铁尾矿代替传统集料用于沥青路面建设有益于交通基础设施可持续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工程 铁尾矿沥青混合料 分子动力学 硅烷偶联剂 路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盾构隧道二次衬砌合理施作时机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王士民 陈兵 +3 位作者 王先明 鲁茜茜 阮雷 蹇蕴奇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82-891,共10页
近年来,盾构隧道双层衬砌作为一种新的形式开始得到应用推广,但由于相关研究较少,导致盾构隧道双层衬砌结构体系关键参数尚不明确,其中二次衬砌合理施作时机便是其中之一。以狮子洋隧道工程为依托,采用相似模型试验对二次衬砌合理施作... 近年来,盾构隧道双层衬砌作为一种新的形式开始得到应用推广,但由于相关研究较少,导致盾构隧道双层衬砌结构体系关键参数尚不明确,其中二次衬砌合理施作时机便是其中之一。以狮子洋隧道工程为依托,采用相似模型试验对二次衬砌合理施作时机展开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二次衬砌在盾构隧道双层衬砌中仅作为辅助承载结构,施作时机为57%~83%,结构径向收敛值和椭圆度随加载步变化最为缓慢,结构累计声发射数AE呈渐进性增长;施作过早或过晚,二次衬砌均不能有效抑制管片衬砌变形,且结构累计声发射数AE均呈阶梯型增长;随着二次衬砌施作时机推迟,二次衬砌与管片衬砌最大内力量值之比及结构开始出现宏观损伤破坏荷载级别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规律。因此,在综合考虑双层衬砌结构加载过程中的变形历程及损伤特性,认为二次衬砌合理施作时机为57%~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管片衬砌 二次衬砌 施作时机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软下硬地层盾构隧道围岩应力释放率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王士民 彭小雨 +2 位作者 陈兵 王先明 阮雷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94-601,共8页
为解决盾构隧道在上软下硬地层中掘进时开挖面应力释放率难以确定的问题,基于一种既有的体积损失率迭代求解应力释放率的方法,依托广州地铁21号线盾构穿越上软下硬地层实际工程,通过数值模拟研究掌子面不同软硬岩比例、不同埋深条件下... 为解决盾构隧道在上软下硬地层中掘进时开挖面应力释放率难以确定的问题,基于一种既有的体积损失率迭代求解应力释放率的方法,依托广州地铁21号线盾构穿越上软下硬地层实际工程,通过数值模拟研究掌子面不同软硬岩比例、不同埋深条件下的应力释放率变化趋势,并结合现场实测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在盾构隧道掘进穿越上软下硬地层分界面的过程中,围岩的初次应力释放率范围基本保持在24%~36%,且随掌子面硬岩比例的增加呈线性增加趋势;2)相对于围岩条件而言,埋深对应力释放率的影响更小。此外,在盾构隧道穿越上软下硬地层的全过程模拟中,根据围岩变化情况随不同开挖步动态调整应力释放率这一做法较全程取一固定应力释放率值更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数值模拟 应力释放率 上软下硬地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地铁隧道衬砌病害检测模型优化 被引量:32
8
作者 薛亚东 高健 +1 位作者 李宜城 黄宏伟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37-146,共10页
地铁盾构隧道衬砌病害检测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是如何获取高质量的病害图片以及如何快速、准确实现病害检测.基于CCD线阵相机设计制造了地铁隧道病害检测车,并针对上海运营地铁1、2、4、7、8、10、12等线路采集了大量的衬砌图像,通过手工... 地铁盾构隧道衬砌病害检测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是如何获取高质量的病害图片以及如何快速、准确实现病害检测.基于CCD线阵相机设计制造了地铁隧道病害检测车,并针对上海运营地铁1、2、4、7、8、10、12等线路采集了大量的衬砌图像,通过手工标注建立高质量隧道病害样本库.基于卷积神经网络Faster R-CNN(Faster Region-based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构建了病害自动检测深度学习框架.考虑到裂缝及渗漏水病害的特殊性,采用数据统计分析及K-means聚类算法分析其几何特征,结合病害特征优化VGG-16网络模型中的anchor box相关参数.结果表明,修正后的模型病害检测准确度有明显的提升(约7%),同时模型的训练时间减少.经验证,上述方法同样可提高裂缝或渗漏水单一病害识别模型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盾构隧道 裂缝 渗漏水 深度学习 病害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沥青混凝土结构表征与参数构建 被引量:4
9
作者 孙勇 纪伦 +3 位作者 孙维刚 刘海权 李俊 谭忆秋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8-43,共6页
为研究沥青混凝土的结构,丰富表征沥青混凝土结构的参数,首先对常见的体积参数进行总结,分析沥青混凝土组成成分和结构特点.然后,从不同角度出发构建新的体积参数,并对参数进行分类和分析.最后,在AC-16级配范围内通过改变细集料的比重... 为研究沥青混凝土的结构,丰富表征沥青混凝土结构的参数,首先对常见的体积参数进行总结,分析沥青混凝土组成成分和结构特点.然后,从不同角度出发构建新的体积参数,并对参数进行分类和分析.最后,在AC-16级配范围内通过改变细集料的比重得到了5个不同级配,同时设置4.2%、4.7%、5.2%(沥青占混合料的质量比)3种不同沥青用量,研究沥青用量对参数的影响,根据现行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要求制作标准马歇尔试件,并进行体积指标的测定,通过计算得到构建的参数,并分析参数随级配及沥青用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体积参数随着沥青混合料的级配、沥青用量的改变有着明显的变化.其中,沥青类参数VA、VM、db与混合料中的沥青用量有明显的线性关系,同时VM还与Vf有关;空隙类参数VMA、VK、VV随Vf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只改变沥青用量时,VMA、VK、VV隨沥青用量的增加而减小;集料类参数G、Vc、Vf、Vf/(1-c)、FBV、F1、F2、Vc/f与混合料中粗细集料以及矿粉的比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混凝土 结构表征 参数构建 级配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沥青混凝土中粗集料形貌特征分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纪伦 李俊 +2 位作者 张磊 刘海权 贺文栋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1-67,共7页
为分析沥青混凝土中粗集料形貌特征,了解其对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利用工业CT对不同级配沥青混凝土断面进行扫描,用图像处理技术和统计学方法从扫描图像中获取粗集料的形貌参数,分析粗集料级配对形貌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CT扫描结合图... 为分析沥青混凝土中粗集料形貌特征,了解其对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利用工业CT对不同级配沥青混凝土断面进行扫描,用图像处理技术和统计学方法从扫描图像中获取粗集料的形貌参数,分析粗集料级配对形貌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CT扫描结合图像处理技术可准确获取沥青混凝土中粗集料形貌参数;粗集料颗粒的纵横比AR_1和AR_2和棱角性的累积分布概率服从三参数威博尔分布;轮廓分形维数、纵/横向趋向参数、纵向偏角均值以及面积参数对粗集料级配的变化表现敏感;而纵/横向趋向参数、纵向偏角均值、轮廓分形维数、棱角性和面积参数,能够显著表征4.75 mm粒径集料的通过率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混凝土 粗集料 形貌特征 CT扫描 图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散元的EMAS泡沫混凝土贯入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朱兴一 张启帆 +1 位作者 于越 石小培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2-128,共7页
通过贯入力学试验研究特性材料拦阻系统(EMAS)泡沫混凝土在破碎碾压过程中的力学性能,并分析了冻融作用对其压溃强度及吸能效果的影响.在初步建立泡沫混凝土离散元模型的基础上,提出“虚拟试验法”,以获得泡沫混凝土离散元模型的最佳参... 通过贯入力学试验研究特性材料拦阻系统(EMAS)泡沫混凝土在破碎碾压过程中的力学性能,并分析了冻融作用对其压溃强度及吸能效果的影响.在初步建立泡沫混凝土离散元模型的基础上,提出“虚拟试验法”,以获得泡沫混凝土离散元模型的最佳参数组合.通过模拟抗压强度试验证明了模型仿真精度可达97.7%.在此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了混凝土子颗粒及孔隙颗粒的半径和力学参数对材料贯入力学性能的影响.所提出的EMAS泡沫混凝土材料离散元模型可为EMAS拦阻过程仿真提供更为精确的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混凝土 特性材料拦阻系统 离散元 贯入力学性能 破碎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地下工程典型爆炸危险源辨识 被引量:1
12
作者 舒奕展 王高辉 +3 位作者 卢文波 陈明 卢昂 余晨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94-300,共7页
二十一世纪,在国内外飞速发展的城市地下工程施工和运营过程中,突发爆炸事件频频发生,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严重的财产损失。本文研究了城市地下工程典型爆炸危险源,整理已有的爆炸危险源分类方法,提出针对城市地下工程典型爆炸危险源... 二十一世纪,在国内外飞速发展的城市地下工程施工和运营过程中,突发爆炸事件频频发生,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严重的财产损失。本文研究了城市地下工程典型爆炸危险源,整理已有的爆炸危险源分类方法,提出针对城市地下工程典型爆炸危险源的分类方法。分析了城市地下工程爆源的空间分布特征,描述了城市地下工程突发爆炸的可能位置。同时给出了城市地下工程各类爆炸的发生原因,分析了城市地下工程典型突发爆炸的诱发机理及条件,总结了对应的预防措施。本文针对城市地下工程典型爆炸危险源进行辨识,期望帮助企业和政府做好预防措施和应急预案,降低城市地下工程爆炸事故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地下工程 爆炸危险源 分类方法 空间分布 诱发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地层雨水管道施工对既有下卧地铁变形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孙皓 赵森森 +1 位作者 赵文财 牛方园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9期12721-12729,共9页
为探究基坑开挖和顶管施工共同作用下下卧隧道结构的响应规律,以西安兴善寺东街雨水管道工程为背景,采用数值模拟和实测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比分析采用明挖法和顶管法两种不同施工方式施工时下卧隧道变形规律,利用正交试验法研究基... 为探究基坑开挖和顶管施工共同作用下下卧隧道结构的响应规律,以西安兴善寺东街雨水管道工程为背景,采用数值模拟和实测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比分析采用明挖法和顶管法两种不同施工方式施工时下卧隧道变形规律,利用正交试验法研究基坑开挖和顶管施工共同作用时下卧隧道隆起量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下卧隧道沿纵向5倍基坑开挖宽度内结构的隆起变形受基坑开挖影响较大,且基坑开挖卸荷使下卧隧道结构发生不均匀变形。左隧道拱顶最大隆起量为4.13 mm,拱腰最大收敛值约为0.55 mm,结构易发生扭转变形;右隧道拱顶最大隆起量约为3.19 mm,拱腰最大收敛值约为0.24 mm,结构易发生竖向拉伸变形。采用顶管法施工可以减少下卧隧道的变形量,实测数据表明顶管施工会使下卧隧道产生横向收敛,最大为1.7 mm,实际工程中应注意控制既有隧道结构的横向变形。基坑开挖和顶管施工共同作用时,各因素对左右隧道的影响程度不同,左隧道的隆起量主要受基坑开挖卸荷作用影响,右隧道的隆起量主要受顶管施工的顶推作用和开挖卸荷作用影响。同时应注意各因素之间不一定是相互独立的,需要考虑因素组合对下卧隧道隆起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地层 下卧隧道 明挖法 顶管法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分析与财务舞弊检测 被引量:4
14
作者 高倩 王春飞 《中国注册会计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63-66,共4页
财务舞弊是资本市场毒瘤,如何防范和化解财务舞弊一直都是资本市场的重要议题。随着技术的进步,大数据技术在很多领域已经得到较快发展,使用大数据技术分析和预测财务舞弊已成为可能。本文分析了大数据技术在审计行业应用现状,对大数据... 财务舞弊是资本市场毒瘤,如何防范和化解财务舞弊一直都是资本市场的重要议题。随着技术的进步,大数据技术在很多领域已经得到较快发展,使用大数据技术分析和预测财务舞弊已成为可能。本文分析了大数据技术在审计行业应用现状,对大数据技术在财务舞弊检测中的应用提出一些设想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人工智能 财务舞弊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水砂层盾构隧道联络通道人工冻结法地层变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17
15
作者 张英智 阮雷 +1 位作者 韦晓霞 赵永军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106-114,共9页
为研究富水砂层中冻结法施工的可行性及其对周围地层的影响,根据相关工程水文地质条件和冻结施工方案,通过ANSYS建立三维热固耦合数值模型,数值模拟计算结果与现场实际监测数据相印证,探明了冻结法施工过程中的地层温度扩散分布规律及... 为研究富水砂层中冻结法施工的可行性及其对周围地层的影响,根据相关工程水文地质条件和冻结施工方案,通过ANSYS建立三维热固耦合数值模型,数值模拟计算结果与现场实际监测数据相印证,探明了冻结法施工过程中的地层温度扩散分布规律及地层变形响应特性。结果表明:1)在0~7 d时,冻结管周围土体温度下降明显,随着冻结时间增加至20 d,温度变化增大,降温范围也进一步扩大,冻结至30 d时,降温范围不再发生明显变化;2)在冻结30 d时,联络通道四周的冻结帷幕厚度均已达到2.4m,满足设计要求;3)对比现场监测点和数值模拟结果可知,两者的地表沉降变化趋势和变化量值整体来看较为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水砂层 盾构隧道 联络通道 冻结法施工 热固耦合 地层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收端主体结构板施作时机对盾构接收施工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魏德胜 令狐延 阮雷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19-27,共9页
为探究车站接收端主体结构不同施作时机条件下盾构接收对地表沉降、围护桩及结构端墙侧墙变形的影响规律,依托西安地铁14号线某区间盾构接收施工工程,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对车站盾构接收端主体结构不同施作时机条件下(底板施作完成... 为探究车站接收端主体结构不同施作时机条件下盾构接收对地表沉降、围护桩及结构端墙侧墙变形的影响规律,依托西安地铁14号线某区间盾构接收施工工程,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对车站盾构接收端主体结构不同施作时机条件下(底板施作完成后、中板施作完成后、顶板施作完成后)盾构接收时的地表沉降及桩体变形进行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不同位置钢支撑轴力变化对盾构接收时位移变形的影响,并结合现场数据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1)车站接收端主体结构中板施工完成后盾构接收对周边地表沉降及围护桩变形影响最小,此时地表最大沉降位于端头洞口上方,桩体竖向呈沉降趋势且水平向临空面位移。2)围护结构第1、2道支撑轴力变化对盾构接收后地表沉降及围护桩变形影响较大,且随着支撑轴力的增大,地表沉降及围护桩横向变形明显减小。3)在确保支撑轴力满足安全限值的条件下可以适当增大支撑轴力,以控制盾构接收引起的地表沉降及桩体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接收 接收端主体结构 施作时机 地表沉降 围护桩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