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盾构下穿老旧建筑物的沉降规律与预测模型:以天津7号线下穿南门里分局为例
1
作者 张继文 朱泽奇 +1 位作者 蒋拓 周杨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0期8552-8559,共8页
针对天津7号线区间盾构隧道下穿老旧建筑物,采用基于测量机器人的自动化监测获取大量建筑物监测变形数据,通过机器学习算法研究了建筑物瞬时沉降与平均速度、推力、注浆量、盾构距离、注浆压力等盾构施工参数之间的关系,并建立建筑物沉... 针对天津7号线区间盾构隧道下穿老旧建筑物,采用基于测量机器人的自动化监测获取大量建筑物监测变形数据,通过机器学习算法研究了建筑物瞬时沉降与平均速度、推力、注浆量、盾构距离、注浆压力等盾构施工参数之间的关系,并建立建筑物沉降预测模型。结果表明:盾构施工下穿老旧建筑物时,在-50~70 m范围内老旧建筑沉降均会受盾构施工影响;盾构施工诱发差异沉降的重要原因,是建筑物不同立面的沉降差异明显;盾构施工参数注浆量、推力、平均速度与瞬时沉降为正相关关系,其中盾构距离对于建筑物沉降影响最大;盾构隧道下穿老旧建筑物的施工参数合理,建筑物的沉降变形在合理范围内;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建立的预测模型,其预测沉降曲线与监测实测沉降曲线基本吻合,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为后续盾构隧道施工地表沉降的预测和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自动化监测 建筑物沉降 施工参数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水环境下抗渗锁口钢管桩围堰施工技术
2
作者 陈琳 李金洲 +2 位作者 任博 袁剑阁 张文萃 《桥梁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5-172,共8页
天津轨道交通Z4线跨永定新河大桥为轨道交通大跨混凝土连续梁桥,该桥主墩承台采用矩形结构(尺寸为40.7 m×30.1 m×5.0 m),其上设有加台,承台底标高-15.966 m,水深4~8 m。主墩承台采用锁口钢管桩围堰施工,围堰长45.5 m、宽34.9 ... 天津轨道交通Z4线跨永定新河大桥为轨道交通大跨混凝土连续梁桥,该桥主墩承台采用矩形结构(尺寸为40.7 m×30.1 m×5.0 m),其上设有加台,承台底标高-15.966 m,水深4~8 m。主墩承台采用锁口钢管桩围堰施工,围堰长45.5 m、宽34.9 m、高36 m,采用CT型锁扣,设4道围檩及内支撑,封底混凝土厚3.5 m。在锁口钢管桩围堰施工过程中,CT型锁扣与钢管桩在特制胎架上完成拼装,并采用半自动等离子切割设备开槽,大幅提升了锁扣加工精度;锁口钢管桩打设时,对打设限位装置进行改进,提高了超长锁口钢管桩打设精度,确保围堰顺利合龙;通过小型锁口钢管桩围堰抗渗材料止水试验,研发了一种改性膨润土绿色抗渗材料,确保了围堰锁扣处无漏水;基坑施工时,通过围堰内布置的8口减压井主动降低承压水层压力,使围堰内具备干挖作业条件;深水围堰内基坑采用先干挖再湿挖的开挖方式,避免了坑内突涌,大幅提高了施工效率,节约了工期;采用3组移动式封底平台浇筑封底混凝土,确保了水下封底混凝土浇筑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梁桥 锁口钢管桩围堰 CT型锁扣 打设限位装置 绿色抗渗材料 基坑开挖 移动式封底平台 施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断面矩形换乘通道密贴下穿对既有地铁车站的力学响应分析
3
作者 吴俊 张加兵 +2 位作者 孙厚强 杜禹 滕立荣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0-36,共7页
[目的]新建车站大断面矩形换乘通道密贴下穿既有城市轨道交通车站(以下简称“既有车站”)施工造成的扰动非常大,此类研究的文献较少,需要深入研究新建车站密贴下穿时对既有车站的变形及扰动情况。[方法]在阐述传统随机介质理论及算法的... [目的]新建车站大断面矩形换乘通道密贴下穿既有城市轨道交通车站(以下简称“既有车站”)施工造成的扰动非常大,此类研究的文献较少,需要深入研究新建车站密贴下穿时对既有车站的变形及扰动情况。[方法]在阐述传统随机介质理论及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算法。以成都轨道交通金府换乘站为例,选取了相关工程计算参数,建立了该换乘站的三维数值仿真模型。分析了成都轨道交通27号线新建金府站换乘通道密贴下穿既有成都轨道交通6号线车站的力学响应。对实测值及仿真值进行对比,以验证改进算法及仿真模型的准确性,并进行了参数的敏感性分析。[结果及结论]通过对比实测值和仿真值,验证了所提改进算法及仿真模型的可行性。受支护桩的约束,既有车站的结构底板出现了弯矩“凹槽”现象。随着新建换乘通道与既有车站间净距的增加,结构底板最不利部位会向隧道中心线外侧偏移。随着地基反力系数的增大,土体和既有车站相互作用增强,既有车站结构底板的变形、弯矩和剪力均显著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车站邻近施工 大断面矩形通道 力学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投影寻踪的地铁车站工程暴雨内涝脆弱性评价 被引量:24
4
作者 王军武 吴寒 杨庭友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7,共7页
为科学评价地铁车站工程暴雨内涝脆弱性,增强暴雨内涝灾害的预防和应急能力,减少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首先,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全面识别地铁车站工程暴雨内涝脆弱性影响因子,并据此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将投影寻踪方法、粒... 为科学评价地铁车站工程暴雨内涝脆弱性,增强暴雨内涝灾害的预防和应急能力,减少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首先,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全面识别地铁车站工程暴雨内涝脆弱性影响因子,并据此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将投影寻踪方法、粒子群算法等方法相结合,构建地铁车站工程暴雨内涝脆弱性评价方法;最后,选取成都地铁11号线的所有车站工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不良周边环境要素、挡水墙高度以及救援物资储备情况对地铁车站工程暴雨内涝脆弱性影响显著,应予以重点关注;适应性是其脆弱性的关键构成要素;实证分析结果与2018年汛期内各车站工程受灾情况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站工程 暴雨内涝灾害 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 脆弱性 投影寻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型变宽连续梁桩基托换变形监测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杨正华 段军朝 +1 位作者 郭庆军 鄢玉胜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06-111,共6页
针对国内首例地铁暗挖隧道下穿异型变宽连续梁桩基主动托换工程,详细介绍了其主要监测项目、监测频率和主要控制值,采用远程自动监测和人工监测相结合的数据监测方式,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回归分析,得到了整个托换工程中围护桩倾斜变化曲线... 针对国内首例地铁暗挖隧道下穿异型变宽连续梁桩基主动托换工程,详细介绍了其主要监测项目、监测频率和主要控制值,采用远程自动监测和人工监测相结合的数据监测方式,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回归分析,得到了整个托换工程中围护桩倾斜变化曲线和桥墩位移变化曲线,并进一步分析了托换过程中的顶升力与变形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施工期间的各项监测结果均在预期范围内,控制效果良好;桩基主动托换桥墩位移容许值的确定,应考虑现有的施工工艺及设备在正常情况下可以达到的水平,以及千斤顶顶升完毕至后期隧道施工完毕可能产生的结构变形;千斤顶顶升阶段被顶升桥墩的竖向位移与千斤顶加载力为非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型变宽连续梁 桩基托换 桥墩位移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瓦斯隧道安全防控管理体系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7
6
作者 段军朝 申兴柱 徐朝阳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57-160,165,共5页
针对地铁工程穿越瓦斯地层时所面临的危险源种类繁多、安全管理难度大等难题,利用物联网、流媒体和无线传输等技术,集成瓦斯自动检测、盾构施工实时监控、人员定位等专业应用,提出了全线覆盖、全员参与、全过程管理的集约化管控模式,构... 针对地铁工程穿越瓦斯地层时所面临的危险源种类繁多、安全管理难度大等难题,利用物联网、流媒体和无线传输等技术,集成瓦斯自动检测、盾构施工实时监控、人员定位等专业应用,提出了全线覆盖、全员参与、全过程管理的集约化管控模式,构建了各参与方共同监管的地铁瓦斯隧道安全防控管理体系。该体系已成功应用于成都轨道交通6号线三期工程的全过程建设中。通过线上、线下联动管理的方式,对地铁线路穿越瓦斯地层时土建施工阶段的危险源进行实时智能化监测、迅速响应和及时处置,有效提高了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管理水平,节约了管理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瓦斯隧道 安全防控管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的城市轨道交通站后工程设计优化应用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段军朝 贾锐奇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04-207,共4页
站后工程属于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施工过程中最为复杂、接口数量最为庞大的工程,其建设质量直接影响列车的运行安全。以成都轨道交通6号线三期工程为研究案例,对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在站后工程设计中的各项优化进行探索,在体系建设、施... 站后工程属于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施工过程中最为复杂、接口数量最为庞大的工程,其建设质量直接影响列车的运行安全。以成都轨道交通6号线三期工程为研究案例,对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在站后工程设计中的各项优化进行探索,在体系建设、施工图协同设计、设计优化输出等方面进行了具体的分析与研究。研究表明,采用BIM技术进行设计优化,可实现设计与施工的高效协同,大幅提高设计效率,并有效提高施工图设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站后工程 建筑信息模型 设计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高瓦斯隧道的施工方法选择 被引量:5
8
作者 段军朝 布占江 +1 位作者 何凯罡 徐智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5-98,103,共5页
以成都轨道交通6号线三期工程为依托,针对泥岩、砂岩及高瓦斯地层,综合考虑安全性、经济性、适用性等因素,对盾构法、矿山法及明挖法等3种施工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对试验段的不同开挖方案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采用矿山法和明挖法相结... 以成都轨道交通6号线三期工程为依托,针对泥岩、砂岩及高瓦斯地层,综合考虑安全性、经济性、适用性等因素,对盾构法、矿山法及明挖法等3种施工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对试验段的不同开挖方案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采用矿山法和明挖法相结合的方式分段施工地铁高瓦斯区间隧道,能够有效降低施工风险;相比于钻爆法,悬臂掘进机开挖法在施工工效、施工质量及施工安全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但施工造价相对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高瓦斯隧道 泥岩地层 砂岩地层 施工方法 悬臂掘进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BAQUS的钢筋混凝土管承载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童文祥 叶绍峰 +2 位作者 陈国雄 檀小辉 于鑫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175-180,共6页
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钢筋混凝土管的抗弯、抗压性能进行了分析,在有限元模型中采用了塑性损伤模型模拟混凝土的非线性行为。通过研究发现,在弯曲过程中随着纵向配筋面积的增大,钢筋混凝土管的弯曲刚度、抗弯承载力增大;而混凝土强度... 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钢筋混凝土管的抗弯、抗压性能进行了分析,在有限元模型中采用了塑性损伤模型模拟混凝土的非线性行为。通过研究发现,在弯曲过程中随着纵向配筋面积的增大,钢筋混凝土管的弯曲刚度、抗弯承载力增大;而混凝土强度对钢筋混凝土管的弯曲性能影响不大。在受压过程中随着配筋面积的增大,钢筋混凝土管的抗压承载力增大,且破坏模式由单点破坏变为双点破坏;随着混凝土强度的增大,钢筋混凝土管的承载能力大幅提升,但是混凝土强度对钢筋混凝土桩的破坏模式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性损伤模型 钢筋混凝土管 抗弯性能 抗压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隔离桩对软弱地层地铁暗挖隧道侧穿电塔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段军朝 徐朝阳 何凯罡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5-70,共6页
为研究钢管隔离桩加固对软弱地层中地铁暗挖隧道侧穿电塔的影响,以成都地铁6号线三期工程某矿山法区间隧道侧穿电塔为例,采用FLAC3D有限差分软件动态模拟软弱地层矿山法隧道侧穿电塔施工,从地面位移、电塔基础竖向位移与倾斜、电塔结构... 为研究钢管隔离桩加固对软弱地层中地铁暗挖隧道侧穿电塔的影响,以成都地铁6号线三期工程某矿山法区间隧道侧穿电塔为例,采用FLAC3D有限差分软件动态模拟软弱地层矿山法隧道侧穿电塔施工,从地面位移、电塔基础竖向位移与倾斜、电塔结构内力等方面分析隔离桩加固的影响,并结合现场实测数据评价其加固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钢管隔离桩加固可显著降低地面位移、电塔基础竖向位移与电塔结构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暗挖隧道 软弱地层 隔离桩 地表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类地埋管换热器换热试验与仿真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智 海迪 +2 位作者 张国刚 肖衡林 王博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0-27,共8页
相比传统钻孔埋管换热器地热采集技术,不断优化的能源桩技术在建筑节能工程应用中更具高效及经济优势.根据深层埋管型能源桩、桩内埋管型能源桩及传统钻孔埋管换热器3种不同地埋管换热器的结构特点,通过现场试验及数值模拟分析3者换热特... 相比传统钻孔埋管换热器地热采集技术,不断优化的能源桩技术在建筑节能工程应用中更具高效及经济优势.根据深层埋管型能源桩、桩内埋管型能源桩及传统钻孔埋管换热器3种不同地埋管换热器的结构特点,通过现场试验及数值模拟分析3者换热特性.结果表明,相同埋深下,深层埋管型能源桩单桩换热量及换热效率均高于传统钻孔埋管换热器;相同桩长下,深层埋管型能源桩单桩换热量高于桩内埋管型能源桩;桩基的高导热性可显著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效果,深层埋管型能源桩的井-桩段换热比达到1.95;深井的设置不仅可以降低桩基热堆积引起的热干扰,还可以弥补换热管间距较小对换热量产生的不利影响.研究表明,通过优化换热器施工工艺,降低换热管间的热干扰效应,可有效提高换热器整体换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工程 能源桩 传统钻孔埋管换热器 换热效果 热干扰效应 桩基 深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注浆压力非均匀分布的小半径曲线盾构掘进诱发地表沉降计算 被引量:1
12
作者 孙厚强 吴俊 +3 位作者 杜禹 王大梁 张加兵 谢笠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51-1060,共10页
本文基于半无限饱和土初值解,同时考虑了同步注浆压力非均匀分布特征,推导了小半径曲线盾构掘进诱发地表沉降计算公式,并结合成都轨道交通27号线韦家碾站—双水碾站工程实例探讨了在各参数影响下的地表变形规律。结果表明:地表沉降变形... 本文基于半无限饱和土初值解,同时考虑了同步注浆压力非均匀分布特征,推导了小半径曲线盾构掘进诱发地表沉降计算公式,并结合成都轨道交通27号线韦家碾站—双水碾站工程实例探讨了在各参数影响下的地表变形规律。结果表明:地表沉降变形计算结果与现场实测数据规律大致吻合,验证了计算公式的合理性。将注浆压力视为均布荷载所得计算地表隆起量大大小于将注浆压力视为非均布荷载时所得的地表隆起量,故将注浆压力视为均布荷载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盾尾注浆压力对地表沉降的控制作用。非均匀分布注浆压力引起的地表沉降变形以及作用范围与盾壳长度和浆液黏滞系数呈反比,而盾构掘进速度对非均匀分布注浆压力引起的地表沉降变形以及作用范围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线盾构 非均匀分布 注浆压力 初值解 地表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空间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日常生活的逻辑进路 被引量:1
13
作者 曹雨茹 江英飒 王智玮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108-113,共6页
互联网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构筑出了网络空间。作为最具当代现实意义的社会公共空间,网络空间在成为现实空间的延伸性场所的同时,也为思想政治教育在当代唱出“最强音”提供了重要场域。阐释网络空间生态下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日常生活... 互联网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构筑出了网络空间。作为最具当代现实意义的社会公共空间,网络空间在成为现实空间的延伸性场所的同时,也为思想政治教育在当代唱出“最强音”提供了重要场域。阐释网络空间生态下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日常生活的理论依据,梳理网络空间下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现实困境和挑战,提出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日常生活的实践进路,意在提升网络时代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 网络空间 思想政治教育 融入 日常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专用测量仪的新型城市轨道交通站台门测量安装及精度控制技术
14
作者 贾锐奇 段军朝 +1 位作者 李学同 任伟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42-246,共5页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站台门系统安装精度普遍不高、运行故障频出等问题,提出了基于专用测量仪的新型城市轨道交通站台门测量安装及精度控制技术。详细阐述了站台门底座、立柱、门机、门槛及滑动门的安装精度控制方法,并将该技术与传统的站...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站台门系统安装精度普遍不高、运行故障频出等问题,提出了基于专用测量仪的新型城市轨道交通站台门测量安装及精度控制技术。详细阐述了站台门底座、立柱、门机、门槛及滑动门的安装精度控制方法,并将该技术与传统的站台门安装技术的精度控制进行对比。从成都轨道交通6号线三期的站台门施工效果可得到结论如下:该技术实现了站台门系统的快捷安装,大幅缩短了施工周期,提高了站台门的整体安装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站台门 测量定位 精度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