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纯扭作用下地聚物混凝土梁静力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杜运兴 姚裕珠 +1 位作者 李艳秋 张自成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21,共7页
对地聚物混凝土梁纯扭性能进行了研究,以混凝土强度、纵筋配筋率和配箍率为研究参数设计并完成了6根地聚物混凝土梁和1根普通混凝土梁的纯扭试验。结果表明:当地聚物混凝土强度等级从C30提高到C70,试件开裂扭矩和极限扭矩分别提高了59.2... 对地聚物混凝土梁纯扭性能进行了研究,以混凝土强度、纵筋配筋率和配箍率为研究参数设计并完成了6根地聚物混凝土梁和1根普通混凝土梁的纯扭试验。结果表明:当地聚物混凝土强度等级从C30提高到C70,试件开裂扭矩和极限扭矩分别提高了59.2%和12.9%,混凝土强度等级的增加显著提高了地聚物混凝土梁的开裂荷载,随着纵筋的增加和箍筋间距的减小,受扭裂缝出现的越细密,开裂后抗扭刚度越大,地聚物混凝土梁的裂缝发展和破坏模式与普通混凝土梁一致。开裂扭矩和极限扭矩值相比普通混凝土梁,分别提高了11.8%和2.93%。规范ACI 318—19的计算结果低估了地聚物混凝土梁的抗扭承载力,规范GB 50010—2010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聚物混凝土梁 抗扭性能 开裂扭矩 极限扭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废渣复合固化洗砂泥的强度及耐久性研究
2
作者 杜俊彪 杜运兴 +3 位作者 周芬 李艳秋 史雄刚 熊征 《硅酸盐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25-1534,1545,共11页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工业废渣固化洗砂泥的配合比,并掺入水泥提升固化效果,得到工业废渣复合固化剂。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水稳性试验、干湿循环试验,研究初始含水率、养护龄期和固化剂掺量对固化土强度和耐久性的影响,并采用XRD和SEM...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工业废渣固化洗砂泥的配合比,并掺入水泥提升固化效果,得到工业废渣复合固化剂。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水稳性试验、干湿循环试验,研究初始含水率、养护龄期和固化剂掺量对固化土强度和耐久性的影响,并采用XRD和SEM分析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矿渣、粉煤灰、电石渣和水泥的最优配合比(质量比)为5.4∶1.7∶4.5∶2.0,固化效果优于同等掺量的水泥;工业废渣与水泥协同作用促进火山灰反应,固化土的强度和水稳性随着龄期和掺量的增加而提高,但当工业废渣复合固化剂掺量达到21.7%(质量分数)后强度降低;电石渣中CaO的水化反应提高了土体碱性,矿渣和粉煤灰中的活性硅铝酸盐在碱性环境中反应,生成的水化硅(铝)酸钙填充孔隙、团聚土壤颗粒。干湿循环为试件提供高温条件和水分,固化土的强度在一定范围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洗砂泥 工业废渣 响应面法 无侧限抗压强度 水稳性 干湿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保压煤心的瓦斯压力演化规律及其计算方法
3
作者 高明忠 宋杰 +6 位作者 崔鹏飞 李永程 王智鹏 周雪敏 李炬 郝宗欣 郝海春 《煤田地质与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29,共12页
【目的和方法】煤层原位瓦斯压力是煤矿安全生产以及煤层气资源评估的重要参数。针对现阶段煤层原位瓦斯压力测定周期长、测算结果受多种参数影响等局限,利用自主搭建的保压煤心瓦斯压力演化实验系统,开展了不同含水率下保压煤心等温吸... 【目的和方法】煤层原位瓦斯压力是煤矿安全生产以及煤层气资源评估的重要参数。针对现阶段煤层原位瓦斯压力测定周期长、测算结果受多种参数影响等局限,利用自主搭建的保压煤心瓦斯压力演化实验系统,开展了不同含水率下保压煤心等温吸附和扩容解吸实验,在揭示保压煤样瓦斯压力演化规律的基础上,基于“深部煤层原位保压保瓦斯取心工艺”形成的“煤层原位瓦斯压力”理论计算原理,提出了考虑气体压缩因子与含水率的瓦斯压力计算修正模型,并验证了其可靠性。【结果和结论】结果表明:(1)受高瓦斯压力影响,保压空间内瓦斯压力更容易达到新的平衡,在等温吸附过程中瓦斯压力呈阶段性演化特征,保压煤心瓦斯压力先快速下降至某一值,升压后再逐渐趋于平衡。(2)受煤样介孔为主、微孔孔容较大孔隙特征影响,煤中水分含水率越高,煤对瓦斯的吸附阻力越大,从而导致平衡时间拉长,吸附压降值降低。(3)基于不同含水率保压煤心扩容解吸实验计算了煤样瓦斯压力,各含水率下瓦斯压力计算结果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2.22%、1.29%、0.39%、0.80%,可见修正后的瓦斯压力计算方法有较高准确度。提出的瓦斯压力计算新方法有望为煤层原位瓦斯压力测定提供可靠、便捷、精准的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压保瓦斯取心 含水率 原位瓦斯压力 压力计算 压力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渣基地聚物流态盾构固化土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牛家栋 杜运兴 +2 位作者 张自成 李艳秋 秦宝坤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176-2185,共10页
为实现对地下工程中的高含水率盾构土资源化利用,探究地聚物材料固化盾构土的可行性,本文采用矿渣基地聚物固化盾构土,通过研究碱激发剂模数、矿物配比、碱激发剂掺量、温度对不同种类盾构固化土无侧限抗压强度和工程性能的影响规律,确... 为实现对地下工程中的高含水率盾构土资源化利用,探究地聚物材料固化盾构土的可行性,本文采用矿渣基地聚物固化盾构土,通过研究碱激发剂模数、矿物配比、碱激发剂掺量、温度对不同种类盾构固化土无侧限抗压强度和工程性能的影响规律,确定固化土配合比设计,在此基础之上研究地聚物掺量对固化土水稳性的影响,并采用SEM对盾构固化土进行微观分析,揭示其固化机制。结果表明,在试验拟定的水固比下,两种不同土质流态盾构固化土均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工程性能,矿渣基地聚物产生了无定形凝胶,增强了土壤颗粒之间的胶结及密实度,其中固化剂掺量为干土质量22%的盾构固化土在标养条件下的28 d无侧限抗压强度可达5.38 MPa, 40℃条件下可达8.08 MPa,水稳系数达0.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固化土 地聚物 固化剂 最优配合比 工程性能 微观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氢化还原与端基钝化的老化沥青化学修复机制与性能评价 被引量:3
5
作者 陈辉强 雷笑秋 程俊 《重庆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14-122,共9页
针对废旧沥青因性能劣化引起的再生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不佳的问题,选用氢化还原剂三乙氧基硅烷将老化沥青中的强极性羰基和亚砜基还原成羟基,生成极性较低的酯或者醚;再通过端基钝化剂异氰酸酯与羟基进行酯化反应,实现端基钝化。通过测... 针对废旧沥青因性能劣化引起的再生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不佳的问题,选用氢化还原剂三乙氧基硅烷将老化沥青中的强极性羰基和亚砜基还原成羟基,生成极性较低的酯或者醚;再通过端基钝化剂异氰酸酯与羟基进行酯化反应,实现端基钝化。通过测试老化沥青各修复阶段的微观化学结构与极性变化,研究其修复机理;进而以基质沥青为参比,分析测试老化沥青性能修复前后的动力粘度和低温性能,评价氢化还原与端基钝化对老化沥青的化学修复效果。结果表明,氢化还原与端基钝化使老化沥青的化学结构发生了本质的变化,三乙氧基硅烷可将老化沥青中羰基和亚砜基还原成羟基,异氰酸酯可将羟基酯化成酯;经氢化还原与端基钝化之后,老化沥青的极性显著减弱,分子间作用力和粘度明显降低,低温变形能力得以显著改善,且老化沥青的低温性能与官能团指数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化还原 端基钝化 老化沥青 极性 动力粘度 低温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本土水生生物荧蒽水质基准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武江越 郭晓敏 +5 位作者 崔嵬 赵延博 李波平 闫振广 杨雅煜 石晓勇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55-862,共8页
荧蒽是一种对水生生物有害的优控多环芳烃,在国内外水体中广泛存在.然而,在目前关于荧蒽的科学研究中,其基准阈值报告较为少见,由于本土物种生态毒理学数据对荧蒽基准阈值的研究分析尤为重要,数据的缺失成为阻碍其发展的主要原因.本文... 荧蒽是一种对水生生物有害的优控多环芳烃,在国内外水体中广泛存在.然而,在目前关于荧蒽的科学研究中,其基准阈值报告较为少见,由于本土物种生态毒理学数据对荧蒽基准阈值的研究分析尤为重要,数据的缺失成为阻碍其发展的主要原因.本文通过开展急性生态毒理学和慢性生态毒理学实验,并利用US EPA“指南”推荐的方法,推导了荧蒽的基准阈值,其中急性实验对象为9种本土水生生物,慢性实验为3种.推导结果表明:荧蒽本土水生生物急性基准阈值(CMC)为0.570 mg·L^(−1),慢性基准阈值(CCC)为0.174 mg·L^(−1);另外,鉴于本土和非本土物种之间的巨大差别,文章中采用了SSD(species sensitivity distribution),即物种敏感性分布法,根据对二者敏感度分布的分析结果,可以发现本土与美国物种在敏感性分布上一致性较低,这也表明在推导我国荧蒽水生生物基准阈值时,可直接利用美国水生生物毒性数据的可能性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蒽 基准阈值 物种敏感性分布 本土物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500 m高海拔长服役寿命混凝土的配制 被引量:2
7
作者 余成行 刘嘉茵 +3 位作者 田子剑 谢光辉 曲东杰 王红媛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45-148,共4页
气泡的产生与稳定性受控于液相表面张力的大小、气泡的液膜强度、气体的透过性以及液膜的静电作用等。表面张力是影响表面活性剂引气能力的关键指标,而增稠剂可有效改善高海拔地区引气混凝土的引气效果。利用界面化学理论,能够系统地分... 气泡的产生与稳定性受控于液相表面张力的大小、气泡的液膜强度、气体的透过性以及液膜的静电作用等。表面张力是影响表面活性剂引气能力的关键指标,而增稠剂可有效改善高海拔地区引气混凝土的引气效果。利用界面化学理论,能够系统地分析、解决混凝土气泡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张力 表面活性剂 增稠剂 界面化学 高海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