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子束耦合混凝技术深度处理实际印染废水 被引量:1
1
作者 陈曦 吴林峰 +5 位作者 张丽 余川 张春远 曹宇东 陈川红 陈海 《工业水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3-150,共8页
针对印染废水综合处理难度较大、排放标准日益严格、回用水比例不足等问题,采用电子束耦合混凝工艺对低浓度和中高浓度印染废水进行深度处理,并进行工程验证。电子束辐照可改变胶体颗粒的稳定性,使有机物分解,不饱和有机物缩合,显著增... 针对印染废水综合处理难度较大、排放标准日益严格、回用水比例不足等问题,采用电子束耦合混凝工艺对低浓度和中高浓度印染废水进行深度处理,并进行工程验证。电子束辐照可改变胶体颗粒的稳定性,使有机物分解,不饱和有机物缩合,显著增强絮体聚合作用,提升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实际运行结果显示,采用电子束耦合混凝工艺深度处理中高浓度印染废水生化出水,COD去除率可达65%,整体工艺最终出水COD小于150 mg/L,满足《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287—2012)表2间接排放标准,电子束工艺段吨水运行成本为1.14元。采用电子束耦合混凝工艺深度处理低浓度印染废水,COD去除率可达73%,最终回用水池出水COD小于50 mg/L,满足《纺织染整工业回用水水质》(FZ/T 01107—2011)表1标准要求,回用水水量达40%,电子束工艺段吨水运行成本为0.82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束 混凝 深度处理 印染废水 中水回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离辐照及其耦合工艺处理压裂返排液的研究
2
作者 王誉霖 吴星东 +5 位作者 张忠磊 胡小娟 陈海 何仕均 王诗宗 王英 《工业水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63-169,共7页
油田开采过程产生大量压裂返排液,在淡水资源匮乏的油田开采地,处理后的压裂返排液要进行回注或者重新配制成压裂液。为了满足回注水水质的要求,针对压裂返排液中悬浮物、含油量和色度高的问题,研究了电离辐照及其耦合工艺对实际压裂返... 油田开采过程产生大量压裂返排液,在淡水资源匮乏的油田开采地,处理后的压裂返排液要进行回注或者重新配制成压裂液。为了满足回注水水质的要求,针对压裂返排液中悬浮物、含油量和色度高的问题,研究了电离辐照及其耦合工艺对实际压裂返排液废水的处理效果,其中耦合试剂包括H_(2)O_(2)、过硫酸钾、膨润土及混凝剂。结果表明,单独电离辐照处理压裂返排液后,出水含油量不能满足《碎屑岩油藏注水水质指标及分析方法》(SY/T 5329—2012)中平均空气层渗透率<1.5μm注入层水质的要求;在废水中加入H_(2)O_(2)、过硫酸钾和膨润土能显著增强电离辐照对压裂返排液中油类物质和悬浮物的去除效果,但对色度去除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出水含油量能满足SY/T 5329—2012中平均空气层渗透率(0.5~1.5]μm注入层水质的要求;聚合硫酸铁(PFS)耦合电离辐照与单独使用PFS相比,不仅能减少PFS的投加量,还能显著提高废水各项指标的去除效率,油类物质、悬浮固体、色度去除率分别达到86.3%、76%、92%,出水含油量能满足SY/T 5329—2012中平均空气层渗透率(0.05~0.5]μm注入层水质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裂返排液 电离辐照 混凝 过硫酸钾 过氧化氢 膨润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束技术处理垃圾渗滤液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陈海 许森飞 +4 位作者 朱焕铮 张春远 张涛 陆洁平 何仕均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6-171,共6页
采用电子束治污技术对垃圾渗滤液原液及生化MBR产水进行辐照处理,通过对比电子束辐照处理前后渗滤液中污染物分子质量、有机成分的变化,以及可生化性的改善,对辐照技术处理渗滤液的效果进行了考察。研究结果显示,电子束辐照耦合混凝工... 采用电子束治污技术对垃圾渗滤液原液及生化MBR产水进行辐照处理,通过对比电子束辐照处理前后渗滤液中污染物分子质量、有机成分的变化,以及可生化性的改善,对辐照技术处理渗滤液的效果进行了考察。研究结果显示,电子束辐照耦合混凝工艺对垃圾渗滤液COD的去除具有较好的效果;电子束辐照在将渗滤液原液中大分子有机污染物(分子质量100 ku以上)破坏的同时,会促进部分较小分子质量有机物(分子质量0.5~1 ku)发生聚合;此外,电子束辐照可有效去除渗滤液生化MBR产水中的大分子腐殖质类物质,促进大分子有机物转化为小分子物质,并提升渗滤液的可生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束 辐照 垃圾渗滤液 可生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离辐照处理油田采出水杀菌降黏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初里冰 张幼学 +3 位作者 朱焕铮 鲍元浩 武云龙 王建龙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94-698,共5页
采用电离辐照(γ射线辐照)及其与双氧水联用处理3种油田采出水:含聚污水、三元污水和压裂返排液,以实现同时杀菌降黏作用。单独采用γ射线辐照时:当吸收剂量为2.5 kGy时,含聚污水的黏度可降为与纯水相近;3种油田采出水中的铁细菌以及压... 采用电离辐照(γ射线辐照)及其与双氧水联用处理3种油田采出水:含聚污水、三元污水和压裂返排液,以实现同时杀菌降黏作用。单独采用γ射线辐照时:当吸收剂量为2.5 kGy时,含聚污水的黏度可降为与纯水相近;3种油田采出水中的铁细菌以及压裂返排液中的硫酸盐还原菌的数目均降为0,含聚污水、三元污水和压裂返排液中腐生细菌的数目分别减小了约5,1,7个数量级,去除率均在99%以上。辐照与双氧水联用时:三元污水和压裂返排液分别在2.5 kGy和10.0 kGy时,黏度可降为与纯水相近;3种油田采出水中的腐生细菌数目在2.5 kGy时均可降为0。电离辐照是一种有前途的油田采出水降黏杀菌处理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采出水 降黏 杀菌 电离辐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化废水浓缩液深度处理工艺研究
5
作者 周月东 张忠磊 +4 位作者 陈海 陈川红 何仕均 王诗宗 王建龙 《工业水处理》 2025年第8期182-189,共8页
石化废水浓缩液有机物浓度高、盐度高,且通常含有氰、胺、酚、醇、有机酸碱、有机氯等毒性物质,导致单独的生化工艺对其处理效果不佳。探讨了活性焦吸附、混凝、电子束辐照(EB)、Fe/C微电解、催化臭氧氧化、过硫酸氢钾氧化等单项技术及... 石化废水浓缩液有机物浓度高、盐度高,且通常含有氰、胺、酚、醇、有机酸碱、有机氯等毒性物质,导致单独的生化工艺对其处理效果不佳。探讨了活性焦吸附、混凝、电子束辐照(EB)、Fe/C微电解、催化臭氧氧化、过硫酸氢钾氧化等单项技术及其部分组合工艺对石化废水浓缩液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单项技术中EB、Fe/C微电解对COD的去除效果好,且在经济性、可行性方面更具优势,各组合工艺对COD也具有明显的去除作用,Fe/C微电解+EB工艺处理后出水COD最低。测定了各工艺出水B/C,结果表明废水可生化性显著提高。为了充分发挥各工艺在提高石化废水浓缩液可生化性方面的优势,采用Fe/C微电解-活性污泥-EB-活性污泥组合工艺处理低盐度(盐质量分数≤1.05%)的石化废水浓缩液,处理后出水COD可以达到60 mg/L左右,而当采用该组合工艺处理盐度为1.55%的浓缩液时,需在废水中加入0.5 g/L葡萄糖作为补充碳源以增强生化工艺对盐的抗性,最终使得出水COD稳定在60~70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化废水浓缩液 Fe/C微电解 电子束辐照 生化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