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航空遥感的辽宁红沿河核电厂夏季温排水时空特征分析
1
作者 袁萍 曹亚琴 +3 位作者 彭群勇 张丰收 陈兆林 孙丽艳 《海洋地质前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92-100,共9页
以辽宁红沿河核电厂附近海域为研究对象,利用航空遥感监测数据和海面实测数据开展温度反演,分析了红沿河核电厂附近海域夏季温排水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显示,温度反演结果与海面实测数据具有强相关性,反演结果可靠;大、中、小潮相似潮... 以辽宁红沿河核电厂附近海域为研究对象,利用航空遥感监测数据和海面实测数据开展温度反演,分析了红沿河核电厂附近海域夏季温排水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显示,温度反演结果与海面实测数据具有强相关性,反演结果可靠;大、中、小潮相似潮态下温排水的空间分布特征相似;水深和潮流是影响温排水高温区扩散范围和方向的重要因素,温排水向外海扩散到一定距离后,海水流速、深度都明显高于近岸,有利于温排水与低温海水的快速掺混,促使热量迅速扩散、温度剧烈下降,而海水流速的周期性变化(涨落潮)直接决定温排水的宏观扩散方向;无人机航空遥感监测可以有效弥补航天卫星遥感监测在时空分辨率上的固有局限且精度较高,后续可以作为核电温排水动态监测的核心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遥感 红沿河核电站 温排水 潮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核电站放射工作人员晶状体混浊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2
作者 王华仙 刘畅 +14 位作者 王优优 卞华慧 曾冰清 叶丽珍 吴洪志 杨小强 贾战士 陈剑清 刘洋 柯毅 张雅奇 刘越 余智平 王孔钊 刘玉龙 《辐射防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6-272,共7页
本研究旨在探究我国核电站放射工作人员晶状体混浊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该类人群的职业健康监护和辐射防护提供科学依据。选取2023年2091名核电站放射工作人员和1500名非放射工作人员,通过问卷调查和晶状体检查进行分析。结果显示,... 本研究旨在探究我国核电站放射工作人员晶状体混浊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该类人群的职业健康监护和辐射防护提供科学依据。选取2023年2091名核电站放射工作人员和1500名非放射工作人员,通过问卷调查和晶状体检查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放射组人员晶状体混浊率显著高于非放射组人员;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人均年有效剂量、工种、工作日睡眠时间等因素对晶状体混浊有显著影响。本研究表明,长期暴露于低剂量电离辐射与晶状体混浊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其中性别、年龄、人均年有效剂量、工种是晶状体混浊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工作日睡眠时间是晶状体混浊发生的保护性因素;另外,不同单位放射性工作人员晶状体混浊的发生率有显著差异。这些发现对于制定核电站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监护策略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站 电离辐射 放射工作人员 晶状体混浊 个人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电站钢制容器筒体信号孔封堵装置
3
作者 刘光杰 刘晓楠 刘奇威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8期12042-12049,共8页
核电站企业普遍配备有大量的钢制容器,容器筒体在补强圈、吊耳连接板、支撑垫板等位置均设置信号孔。容器服役期间,信号孔以监测容器是否发生泄漏的单一功能而存在,均未对其有过任何专业的在役检查。若干时间后,缺失检查的信号孔对应部... 核电站企业普遍配备有大量的钢制容器,容器筒体在补强圈、吊耳连接板、支撑垫板等位置均设置信号孔。容器服役期间,信号孔以监测容器是否发生泄漏的单一功能而存在,均未对其有过任何专业的在役检查。若干时间后,缺失检查的信号孔对应部位泄漏,容器安全运行受到威胁。就钢制容器(其他任何金属质容器均可)信号孔封堵问题进行分析和论述,首次研发一种新型的封堵装置可避免信号孔区域发生缝隙腐蚀,实际应用后有效提高了核电厂容器系统完整性、可靠性,有效保障了核安全。封堵装置不限于核电站和钢制范畴,对于其他行业、其他材质容器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制容器 信号孔 封堵装置 核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电厂衬胶设备的老化管理 被引量:1
4
作者 申罡 郭建 梁耀升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86-89,共4页
核电厂衬胶设备一般服役于强腐蚀性环境中。基于核电厂衬胶的老化失效规律,结合核电厂的运行经验及管理模式,提出了核电厂衬胶设备的老化管理方法,包括衬胶设备的分级、老化检查、检查周期、老化评估、剩余寿命预测及老化维修策略。
关键词 核电厂 衬胶 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Cl-KCl熔盐体系中UCl_(3)的合成研究
5
作者 肖益群 曾国智 +4 位作者 刘思京 姚本林 何辉 叶国安 李斌 《原子能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173-181,共9页
为充分掌握LiCl-KCl熔盐体系中,氯化镉(CdCl_(2))与金属铀(U)反应生成高浓度三氯化铀(UCl_(3))的过程及其机理,本文基于快堆乏燃料高燃耗、高超铀元素含量等特点,针对高浓度UCl_(3)的合成需求,采用热力学计算、电化学监测和原位吸收光... 为充分掌握LiCl-KCl熔盐体系中,氯化镉(CdCl_(2))与金属铀(U)反应生成高浓度三氯化铀(UCl_(3))的过程及其机理,本文基于快堆乏燃料高燃耗、高超铀元素含量等特点,针对高浓度UCl_(3)的合成需求,采用热力学计算、电化学监测和原位吸收光谱技术,分析该反应的热力学可行性、反应动力学及UCl_(3)的合成机制。结果表明,500℃下,CdCl_(2)能有效氧化金属铀,生成U^(3+),进而形成UCl_(3),副产物为金属镉。热力学计算和实验验证表明,反应主要生成UCl_(3),未观察到高价铀化物(如UCl_(4)、UCl_(5)等)的生成。随着反应的进行,熔盐中UCl_(3)含量逐渐增加,而Cd^(2+)含量不断降低,最终达到平衡。电化学测试和原位吸收光谱法结果表明,UCl_(3)为主要产物,且没有出现明显的U^(4+)或U^(5+)等高价铀物质。在实验过程中,通过反应优化,成功制备了高浓度(50.86%)UCl_(3)的LiCl-KCl熔盐体系,并通过稀释方法,获得了适用于电解精炼的初始熔盐。以上结果表明,CdCl_(2)与金属铀反应生成高浓度UCl_(3)的方法是可行的,可为乏燃料电解精炼工艺的LiCl-KCl-UCl_(3)熔盐体系制备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Cl-KCl熔盐 UCl_(3) 氯化镉 金属铀 电化学监测 原位吸收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F_(6)替代气体C_(4)F_(7)N/CO_(2)喷口灭弧性能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李静 荐雯 +1 位作者 曹云东 王成丽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2-98,共7页
近几年,C_(4)F_(7)N/CO_(2)混合气体因为较低的温室效应和优异的绝缘性能受到广泛关注,但是C_(4)F_(7)N的电弧分断性能实验昂贵、费时,所以文中以SF_(6)和C_(4)F_(7)N/CO_(2)混合气体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在固定开距直流电源条件下的电弧... 近几年,C_(4)F_(7)N/CO_(2)混合气体因为较低的温室效应和优异的绝缘性能受到广泛关注,但是C_(4)F_(7)N的电弧分断性能实验昂贵、费时,所以文中以SF_(6)和C_(4)F_(7)N/CO_(2)混合气体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在固定开距直流电源条件下的电弧模型。通过电弧累计能量和电导的计算结果分析SF_(6)和C_(4)F_(7)N/CO_(2)混合气体的灭弧性能,通过对径向温度、物性参数的分析和能量运输的计算分析SF_(6)和C_(4)F_(7)N/CO_(2)混合气体的换热机理研究。结果表明,C_(4)F_(7)N/CO_(2)混合气体的电弧特性比较接近SF_(6)气体,可以通过适当提高气压和C_(4)F_(7)N气体占比来提高C_(4)F_(7)N/CO_(2)混合气体的灭弧性能,C_(4)F_(7)N/CO_(2)混合气体的能量交换方式也和SF_(6)气体比较接近,说明C_(4)F_(7)N/CO_(2)混合气体有较好的灭弧性能,为其在SF_(6)替代气体断路器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F_(6)替代气体 电弧 C_(4)F_(7)N/CO_(2)混合气体 物性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压力蒸汽气-汽混合法相对湿度测量方法 被引量:3
7
作者 高琳锋 姚岩岩 +2 位作者 梁俊钦 赵高昕 俞杰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25-333,共9页
为实现含不凝气体组分高温压力蒸汽相对湿度精确测量,设计了带翅片的套管盘管空冷换热器和常压过热气体湿度精确监测装置。高温压力蒸汽所含水汽质量等于干空气与蒸汽混合形成的过热气体承载的水汽质量,通过干空气预热、气-汽充分混合... 为实现含不凝气体组分高温压力蒸汽相对湿度精确测量,设计了带翅片的套管盘管空冷换热器和常压过热气体湿度精确监测装置。高温压力蒸汽所含水汽质量等于干空气与蒸汽混合形成的过热气体承载的水汽质量,通过干空气预热、气-汽充分混合、空冷-水浴二次控温后实时监测恒温、恒压、恒湿混合气流参数,采用实际气体状态方程修正计算出目标蒸汽所处温度、压力条件下的相对湿度值。气-汽混合法在露点温度128℃下测量不确定度0.93%,相对湿度测量偏差小于1%,具有测量精度高、测量速率快的特点。该方法实现了相对湿度国际单位制(SI)基本单位溯源,并能开展相对湿度瞬态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蒸汽 相对湿度 SI溯源 瞬态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堆事故下有机碘形成、滤除排放与蒸汽环境模拟 被引量:1
8
作者 高琳锋 梁俊钦 +4 位作者 姚岩岩 赵高昕 陈欣 常森 李昕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76-585,共10页
核电厂发生冷却剂损失事故导致堆芯熔化时,核燃料中的放射性碘会随冷却剂释放到安全壳内形成含碘高温高压蒸汽环境。在自然作用与人工干预(喷淋等)下,碘物理与化学形态逐渐发生变化,在长期阶段形成有机碘占主导地位的气态碘环境。本文... 核电厂发生冷却剂损失事故导致堆芯熔化时,核燃料中的放射性碘会随冷却剂释放到安全壳内形成含碘高温高压蒸汽环境。在自然作用与人工干预(喷淋等)下,碘物理与化学形态逐渐发生变化,在长期阶段形成有机碘占主导地位的气态碘环境。本文简述了核电厂事故工况有机碘的形成及滤除排放工艺并开展了有机碘蒸汽环境模拟研究。通过定量汽化与多重控制实现了典型事故工况参数(130℃、399 kPa、95%rh)为代表的有机碘蒸汽环境宽范围精确模拟。含碘蒸汽环境模拟可用于在役吸附剂有机碘滤除性能检测与新型吸附剂开发,在事故工况下对有机碘的滤除与可控排放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故工况 有机碘滤除 环境模拟 高温蒸汽 湿度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1沉头铆钉超声振动辅助铆接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翟雅迪 王志亮 +3 位作者 富芳艳 展江湖 仝鑫博 林军 《航空制造技术》 2020年第19期76-84,90,共10页
随着我国航空航天、高速列车、桥梁建造等行业的发展,大量轻质高强的金属合金或复合材料被广泛应用,这就需要利用大直径高强度铆钉进行板材铆接,实现大型结构零件的有效装配连接。然而传统铆接技术存在铆钉成形困难、镦头易开裂、干涉... 随着我国航空航天、高速列车、桥梁建造等行业的发展,大量轻质高强的金属合金或复合材料被广泛应用,这就需要利用大直径高强度铆钉进行板材铆接,实现大型结构零件的有效装配连接。然而传统铆接技术存在铆钉成形困难、镦头易开裂、干涉配合难以控制等质量问题。将有助于降低金属变形抗力、改善成形性能超声振动辅助塑性加工技术引入传统压铆工艺,有望改善上述问题。利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分别模拟了TA1沉头铆钉传统压铆和超声振动辅助铆接双层C45板的过程,分析了板材和铆钉的变形过程,对比了铆接力、剪应力、残余应力和干涉量等影响连接件铆接质量的因素。结果表明,超声振动辅助铆接可以明显降低铆接压铆力,减少铆钉的剪应力和残余应力,使铆接件获得均匀合理的干涉量,从而有效提高铆接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铆接 超声振动 ABAQUS 应力分析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力容器-管路-安全阀系统变保真度仿真模型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宗超勇 李清野 +2 位作者 周威豪 宋学官 颜少华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80-86,共7页
针对能源工业领域中常见的压力容器-管路-安全阀系统(以下简称:压力系统)开展了系统级变保真度模型的研究。从提高模型的仿真效率同时保证计算精度的角度出发,分别基于等效压力点方法、特征线理论和CFD技术对压力系统中的压力容器、连... 针对能源工业领域中常见的压力容器-管路-安全阀系统(以下简称:压力系统)开展了系统级变保真度模型的研究。从提高模型的仿真效率同时保证计算精度的角度出发,分别基于等效压力点方法、特征线理论和CFD技术对压力系统中的压力容器、连接管路和安全阀进行了元件级模型的构建和系统级模型的耦合。为了验证提出的建模方法的准确性,结合已有的实验结果进行了模型的精度验证,结果表明,构建的系统级变保真度模型具有较好的压力系统动态特性仿真能力,能够对压力容器和管路内的压力波动以及弹簧式安全阀的动态响应进行准确的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容器-管路-安全阀系统 变保真度模型 特征线法 CF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PR1000机组首循环堆芯二次中子源替代一次中子源启动的工程实践 被引量:1
11
作者 何洋 胡汝平 +6 位作者 邓平赳 郭建 罗良伟 张海州 曹云龙 曹萌 刘晶晶 《核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53-560,共8页
受国际贸易形势影响,某核电厂原计划采购的一次中子源存在较大的供应风险。鉴于此,核电厂组织实施了首循环堆芯一次源替代项目,即:使用辐照激活的二次中子源用于机组首循环的装料和启动。本文对该工程实践中几个重要问题进行了分析,介... 受国际贸易形势影响,某核电厂原计划采购的一次中子源存在较大的供应风险。鉴于此,核电厂组织实施了首循环堆芯一次源替代项目,即:使用辐照激活的二次中子源用于机组首循环的装料和启动。本文对该工程实践中几个重要问题进行了分析,介绍了解决方案并给出了实践结果,最后对新建核电项目的启动提出了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次中子源 二次中子源 反应堆 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