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构建体育生活化社区评价指标体系理论探析 被引量:12
1
作者 张枝梅 李月华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7-20,36,共5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阐释"体育生活化社区"的内涵,与《全国城市体育先进社区》标准进行比较,分析其特色之处;提出体育生活化社区评价指标体系的概念,分析其构建原则、步骤及原则;在经验选择、对比分析基础上初步构建...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阐释"体育生活化社区"的内涵,与《全国城市体育先进社区》标准进行比较,分析其特色之处;提出体育生活化社区评价指标体系的概念,分析其构建原则、步骤及原则;在经验选择、对比分析基础上初步构建出"体育生活化社区指标体系"内容框架,并对其五大目标系统的"特色"之处加以说明;最后指出指标体系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旨在为有关政府部门推广和评价体育生活化社区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生活化社区 体育生活化社区评价指标体系 特色 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决西部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缺失问题的新途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席建平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93-96,共4页
通过西部农村地区中小学体育教育现状的研究分析,发现这些地区体育教育缺失现象依然严峻,严重影响我国教育均衡发展以及教育公平的实现。因此,根据现实需要和相关因素分析提出了"师范院校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双师型培养途径",并... 通过西部农村地区中小学体育教育现状的研究分析,发现这些地区体育教育缺失现象依然严峻,严重影响我国教育均衡发展以及教育公平的实现。因此,根据现实需要和相关因素分析提出了"师范院校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双师型培养途径",并对新培养途径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应用进行分析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范院校 非体育专业 大学生 双师型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竞技体育负面影响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王伟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43-145,共3页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竞技体育发展中出现的负义伴生现象。主要结论:竞技体育发展的不良影响集中表现为对人类的价值观念产生错误引导;对社会生活产生不良导向;给部分运动员生存和发展造成困境。它所产生的原因与其运行机制和所追求的...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竞技体育发展中出现的负义伴生现象。主要结论:竞技体育发展的不良影响集中表现为对人类的价值观念产生错误引导;对社会生活产生不良导向;给部分运动员生存和发展造成困境。它所产生的原因与其运行机制和所追求的价值取向密切相关。建议继续完善竞技体育发展的运行机制,健全相应的约束制度,避免竞技体育过度商业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原理 竞技体育 负面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方向的“起跳—着地”对下肢关节影响的生物力学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张枝梅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83-288,共6页
通过招募16名健康男性受试者进行前、斜、横3个方向的"起跳-着地"测试,探讨不同方向的"起跳-着地"对下肢矢状面关节运动学、动力学和能量学的影响。方法:利用6台JVC9800高速摄影机和1块JP6060测力板同步收集动作资... 通过招募16名健康男性受试者进行前、斜、横3个方向的"起跳-着地"测试,探讨不同方向的"起跳-着地"对下肢矢状面关节运动学、动力学和能量学的影响。方法:利用6台JVC9800高速摄影机和1块JP6060测力板同步收集动作资料和地面反作用力参数;使用多因素方差分析比较3个方向的差异。结果显示:髋关节着地瞬间角度、最大屈曲角度和膝关节的最大屈曲角度、活动范围、最大角速度、最大伸展力矩、最大负功率和做功量在前跳和斜跳中会产生较大的值;踝关节着地瞬间角度、活动范围、最大角速度、最大伸展力矩、最大负功率和做功量在横跳会产生较大的值;在进行不同方向的"起跳-着地"时,身体会利用不同的着地方式来适应相对应程度的负荷;进行前跳和斜跳时,会采用较柔软的着地方式,主要以膝关节的伸展肌群来进行能量的吸收;在进行横跳时,会采用较僵硬的着地方式,并增加踝关节跖屈肌群的能量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跳着地 单脚着地 着地方式 生物力学 下肢关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排球前后排扣球起跳期下肢技术动作生物力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张枝梅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70-275,共6页
为了探讨排球前、后排扣球2种不同起跳方向的助跑急停跳,起跳期下肢动作运动生物力学特征的差异,为该专项技术动作的诊断、指导及肌肉力量训练提供参考,以10名男子排球运动员为受试者,用6台JVC9800光学摄影机与2块JP6060测力台同步获取... 为了探讨排球前、后排扣球2种不同起跳方向的助跑急停跳,起跳期下肢动作运动生物力学特征的差异,为该专项技术动作的诊断、指导及肌肉力量训练提供参考,以10名男子排球运动员为受试者,用6台JVC9800光学摄影机与2块JP6060测力台同步获取资料。以视讯软件进行资料处理,并以动力学逆过程算得下肢内在动力学参数。利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相关数理统计。结果显示:在运动学方面,相较于前排扣球,后排扣球具有较短的起跳动作时间及较大的并步距离;在动力学方面,相较于前排扣球,后排扣球的先行脚具有较大的最大踝关节伸肌力矩与离心功率、最大髋关节伸肌离心及向心功率;后排扣球的跟随脚具有较大的最大踝关节伸肌力矩、最大踝关节伸肌离心功率、最大膝关节与髋关节伸肌向心功率;排球前、后排扣球两脚跳跃技术,起跳阶段有不同的技术需求,若后排扣球要获得较大的前冲效益,排球运动员除了采用较大的并步距离外,还需加强其两脚踝关节伸肌群与先行脚髋关节伸肌群的爆发力,以实现快速制动,且还需有较大的两脚髋关节伸肌群与跟随脚膝关节伸肌群的爆发力,以实现快速蹬伸,以此缩短触地时间,减少水平速度的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球 前排扣球 后排扣球 扣球起跳期 下肢技术动作 生物力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剑光如电气如虹——读唐豪《中国武艺图籍考》
6
作者 乔正霞 《出版广角》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87-87,共1页
唐豪在编撰《中国武艺图籍考》过程中,历经十余年求索,广泛收集取证,查阅大量原始文献,拜访各路武林人物,从各种渠道收集武学资料,集之大成。
关键词 武艺 中国 电气 原始文献 武林人物 收集 武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