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魏菇中过氧化物酶特性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张桂芝 谢朝良 +1 位作者 陈钢 唐林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50-152,共3页
本实验就阿魏菇贮运保鲜中的褐变问题以分光光度法研究了阿魏菇中过氧化物酶(POD)的特性,还研究了抗褐变剂对POD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阿魏菇中POD的最适温度为55℃,最适pH值为5.5,酶促反应的最佳底物浓度为0.25mol/L,当加酶量为3ml时PO... 本实验就阿魏菇贮运保鲜中的褐变问题以分光光度法研究了阿魏菇中过氧化物酶(POD)的特性,还研究了抗褐变剂对POD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阿魏菇中POD的最适温度为55℃,最适pH值为5.5,酶促反应的最佳底物浓度为0.25mol/L,当加酶量为3ml时POD酶活力最大。POD酶烫漂处理20s基本失活,不同抑制剂对POD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亚硫酸钠和抗坏血酸是强抑制剂,而柠檬酸和EDTA-2Na的抑制作用相对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魏菇 过氧化物酶 特性 抗褐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探测器滤光膜的研究与制备 被引量:3
2
作者 孙岩 付秀华 +1 位作者 石澎 姚林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9-132,共4页
为满足红外探测器在1.064μm和3~5μm双波段透射,在1.2~2.8μm波段反射,可适应复杂的环境条件、具有高稳定性和可靠性等要求,依据薄膜的设计理论,选择合理的膜系设计方法,借助TFC膜系设计软件对膜系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并采用电子束真... 为满足红外探测器在1.064μm和3~5μm双波段透射,在1.2~2.8μm波段反射,可适应复杂的环境条件、具有高稳定性和可靠性等要求,依据薄膜的设计理论,选择合理的膜系设计方法,借助TFC膜系设计软件对膜系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并采用电子束真空蒸发和离子辅助沉积技术,在蓝宝石晶体基底上镀制红外多波段滤光膜。同时对所使用的薄膜材料的光学、物理、化学和机械特性进行分析与研究。通过反复试验,优化工艺参数,使多波段滤光膜得以实现。对所制得的薄膜进行测试,基本满足红外探测器的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薄膜 多波段滤光膜 红外增透膜 离子辅助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网络中分光探测器薄膜的研制 被引量:1
3
作者 石澎 毕君 +2 位作者 张功 张于帅 王丽荣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60-365,共6页
光通讯网络监控系统中的分光探测器用于检测光信号的流量,在通信和信号检测领域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为满足器件使用需求,采用离子束辅助沉积(Ion beam aided deposit,IBAD)技术,对在1260~1620 nm波长范围内透射、反射能量分光比为50:50... 光通讯网络监控系统中的分光探测器用于检测光信号的流量,在通信和信号检测领域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为满足器件使用需求,采用离子束辅助沉积(Ion beam aided deposit,IBAD)技术,对在1260~1620 nm波长范围内透射、反射能量分光比为50:50的分光探测器薄膜进行了研制。主要分析并解决了镀膜材料光学常数计算的问题,通过建立误差函数,优化并降低镀膜材料光学常数计算的误差。在设计分光探测器薄膜时,通过增加虚设层来平滑光谱曲线,同时降低膜厚的敏感度,也降低了制备工艺的难度。制备的分光探测器薄膜在1260~1620 nm波长范围内透射、反射分光比小于50:50(±0.5%),满足分光探测器指标参数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光学 分光探测器薄膜 虚设层 分光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经济时代的设计思想
4
作者 张杰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8年第24期203-204,共2页
在当今这个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人类社会正越来越告别实践意义上的自然历史进程而日益成为可控的、被自觉设计的社会。现代设计基于高技术的发展,同时趋向于人文的回归,寻求更加符合人性的表达方式,把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完美结合,... 在当今这个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人类社会正越来越告别实践意义上的自然历史进程而日益成为可控的、被自觉设计的社会。现代设计基于高技术的发展,同时趋向于人文的回归,寻求更加符合人性的表达方式,把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完美结合,设计哲学将焕发新的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 人与自然的错位 中国传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