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预拌混凝土生产中智能感知技术的探索研究
1
作者 陈均侨 水中和 +3 位作者 王雷冲 高旭 郑武 赵明亮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6-159,共4页
目前预拌混凝土生产过程中原材料质量波动大、影响因素多,现有原材料和混合物料的质量检测/监测手段存在过程迟缓、检测结果严重滞后等问题,无法根据生产过程中物料变化进行及时干预或修正,难以保障混凝土质量的稳定性。因此,建立以原... 目前预拌混凝土生产过程中原材料质量波动大、影响因素多,现有原材料和混合物料的质量检测/监测手段存在过程迟缓、检测结果严重滞后等问题,无法根据生产过程中物料变化进行及时干预或修正,难以保障混凝土质量的稳定性。因此,建立以原材料和混合料主要性质参数快速感知、在线监测和即时反馈的混凝土智能感知和调控体系势在必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智能制造 智能感知 颗粒级配 含水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硫磷石膏矿渣水泥性能调控研究进展
2
作者 王紫嫣 孙涛 欧阳高尚 《硅酸盐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08-1226,共19页
过硫磷石膏矿渣水泥(PESSC)是一种具有低水化热、高体积稳定性、强抗硫酸盐侵蚀能力的新型免煅烧胶凝材料。由于磷石膏内部杂质的持续释放及PESSC特殊的低碱度高硫酸盐水化环境,PESSC基体存在凝结硬化慢、抗碳化能力差、长期性能不稳定... 过硫磷石膏矿渣水泥(PESSC)是一种具有低水化热、高体积稳定性、强抗硫酸盐侵蚀能力的新型免煅烧胶凝材料。由于磷石膏内部杂质的持续释放及PESSC特殊的低碱度高硫酸盐水化环境,PESSC基体存在凝结硬化慢、抗碳化能力差、长期性能不稳定等问题,从而限制了其应用。现阶段,亟需寻求可有效调节PESSC水化环境、促进高稳定水化相生成、优化基体微结构的途径,并形成系统的PESSC设计理论与性能调控方法。本工作从PESSC的基本组成及物化特性出发,围绕磷石膏中杂质溶出对石膏结晶、PESSC水化硬化的影响,碱-硫酸盐复合激发矿粉水化机制及其对性能发展的影响,全面探讨了通过磷石膏预处理加速凝结、碱激发调控水化环境推动持续反应、多组分协同水化优化长期性能、改性剂调控稳定水化相生成以提高基体耐久性能的可行性,旨在为发展PESSC体系新理论、新方法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硫磷石膏矿渣水泥 活性掺合料 组成设计 凝结硬化 杂质固化 碱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机器学习的水泥胶砂性能预测研究
3
作者 赵东三 徐正中 +4 位作者 高旭 范小春 秦月 朱兆坤 蓝少丁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7-152,170,共7页
辅助胶凝材料已成为水泥基材料中不可或缺的组分,然而其来源与形成条件的差异而导致的技术性质波动问题,已对材料配合比的设计效率与精确性带来了挑战。综合考虑了胶凝材料掺量、火山灰活性、颗粒尺寸与堆积关系、需水量、比表面积、烧... 辅助胶凝材料已成为水泥基材料中不可或缺的组分,然而其来源与形成条件的差异而导致的技术性质波动问题,已对材料配合比的设计效率与精确性带来了挑战。综合考虑了胶凝材料掺量、火山灰活性、颗粒尺寸与堆积关系、需水量、比表面积、烧失量、密度等原材料与配合比组成特征对水泥胶砂性能的影响,并基于动态机器学习方法进行性能预测,探索了胶凝材料组成特征的参数化表达方式及其与胶砂性能的关联权重,提出了基于胶凝材料技术性质的胶砂性能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基于动态机器学习的数值模型可准确高效地预测水泥胶砂的新拌性能与力学性能,通过胶凝材料技术性质的关联性分析,确定了影响水泥胶砂性能的关键特征参数组合,提高了模型的泛化能力。基于关键特征参数的性能预测模型在流动度上的预测精度为83%,在流变性能、抗压强度上的预测精度则不低于96%。该方法有望减弱或消除原材料质量波动对材料设计与试配效率的影响,为建筑材料的智能化组成设计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胶凝材料 机器学习 质量波动 流动性 抗压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化煤矸石在水泥基材料中的早期水化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陈杰 水中和 +3 位作者 孙涛 高旭 宋秋磊 国诚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983-1990,共8页
采用活化煤矸石(CCG)部分取代波特兰水泥的方式,对比研究了CCG对CCG-水泥复合胶凝材料的凝结时间、力学性能和水化热反应等的影响。利用水化热法研究了CCG-水泥复合胶凝体系的水化特性;并基于Krstulovic-Dabic模型,分析了CCG-水泥复合... 采用活化煤矸石(CCG)部分取代波特兰水泥的方式,对比研究了CCG对CCG-水泥复合胶凝材料的凝结时间、力学性能和水化热反应等的影响。利用水化热法研究了CCG-水泥复合胶凝体系的水化特性;并基于Krstulovic-Dabic模型,分析了CCG-水泥复合胶凝体系的水化反应机理。试验结果表明,活化煤矸石取代硅酸盐水泥熟料的最佳掺量为30%,此掺量下,能保证良好的力学性能与工作性能;CCG对CCG-水泥复合胶凝材料的早期水化无明显影响,后期活化煤矸石中的铝相、硅相会与氢氧化钙反应发生火山灰效应;活化煤矸石能增大水泥水化结晶成核与晶体生长(NG)、相边界反应(I)过程的反应程度并降低扩散(D)阶段的反应程度;同时能降低NG、I过程的反应速率,并在不高于30%的掺量下,对D过程的反应速率有一定的增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化煤矸石 凝结时间 力学性能 水泥水化 水化动力学 Krstulovic-Dabic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打印磷酸镁水泥复杂艺术品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刘凯 段少强 +4 位作者 化帅斌 水中和 陈嘉奇 黄赟 王云摇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888-2892,共5页
为了获得任意复杂形状的水泥艺术品,提出基于磷酸镁水泥(MPC)粉末,以硼砂溶液作为粘接剂,通过粉末床三维打印技术制备了磷酸镁水泥试样和复杂艺术品。研究了三维打印磷酸镁水泥试样的形状精度,并探讨了硼砂溶液对磷酸镁水泥力学性能的影... 为了获得任意复杂形状的水泥艺术品,提出基于磷酸镁水泥(MPC)粉末,以硼砂溶液作为粘接剂,通过粉末床三维打印技术制备了磷酸镁水泥试样和复杂艺术品。研究了三维打印磷酸镁水泥试样的形状精度,并探讨了硼砂溶液对磷酸镁水泥力学性能的影响;测试了磷酸镁水泥在空气里养护及水保养条件下的抗压强度,并利用XRD和SEM分析了磷酸镁水泥的水化产物的物相组成和微观形貌。结果表明,三维打印磷酸镁水泥成型精度较高,尺寸误差在2.5%以内,打印坯体抗压强度达到1.35 MPa;磷酸镁水泥经水护保养后,抗压强度可提升至2.26 MPa,在水中浸泡后抗压强度达到了9.44 MPa;最后,利用优化的材料方案和工艺参数,三维打印了复杂形状扭环和齿轮水泥艺术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打印 磷酸镁水泥 硼砂溶液 水泥艺术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黏度区间优选与颗粒紧密堆积理论协同作用的高密实度UHPC材料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刘珍 王武峰 +3 位作者 余睿 王鑫鹏 水中和 陈浩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14,共4页
为提升超高性能水泥基材料的密实程度,降低其中的气泡含量,采用矿物掺合料硅灰(0、10%、20%、30%)和粉煤灰(0、10%、20%、30%、40%、50%、60%)分别取代部分水泥,对比研究了不同掺量硅灰和粉煤灰对浆体流变性能的影响,通过研究结果寻求... 为提升超高性能水泥基材料的密实程度,降低其中的气泡含量,采用矿物掺合料硅灰(0、10%、20%、30%)和粉煤灰(0、10%、20%、30%、40%、50%、60%)分别取代部分水泥,对比研究了不同掺量硅灰和粉煤灰对浆体流变性能的影响,通过研究结果寻求浆体优化的黏度边界条件,并将其植入颗粒紧密堆积模型得到优化的UHPC配合比,最后测试了此配合比下UHPC的流变性能、浆体密实度、强度、气泡特征参数(孔隙率、孔径分布)。结果表明,基于优选黏度区间与颗粒紧密堆积理论协同作用,可以制备一种低孔隙率、高密实度、高力学性能的UHPC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 降低气泡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滚动碰撞式调谐质量阻尼器及其减振性能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李书进 范沛然 +2 位作者 孔凡 张远进 王雷冲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96-803,共8页
在以往滚动碰撞式调谐质量阻尼器(PTRMD)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能分散布设在空腔楼板预制腔体内的多重滚动碰撞式调谐质量阻尼装置(MPTRMD)。该方式隐藏了控制装置,不额外占用建筑的使用空间,不影响结构的布置和使用功能,且布置灵活,... 在以往滚动碰撞式调谐质量阻尼器(PTRMD)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能分散布设在空腔楼板预制腔体内的多重滚动碰撞式调谐质量阻尼装置(MPTRMD)。该方式隐藏了控制装置,不额外占用建筑的使用空间,不影响结构的布置和使用功能,且布置灵活,可根据优化情况在结构平面和高度方向上按需设置。同时,该装置将振子质量分散到多个阻尼器,使其在不影响减振性能的情况下做到控制装置小型化,从而对有大附加质量需求的质量阻尼器在技术上提供了可能。推导了设有该装置的受控系统动力学方程,并对其减振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多重滚动碰撞式调谐质量阻尼装置在不同布置方式下均能有效减小结构的动力响应,具有很强的耗能能力。对于阻尼器拆分数量的分析表明,将PTRMD的振子拆分后,在开始个数不多时阻尼器的控制效果快速提升,但随着数量进一步增多,达到一定程度后,其提升能力趋缓并出现下降趋势,存有一个最优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控制 滚动碰撞式调谐质量阻尼器 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 减振性能 空腔楼板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废基复合胶凝材料配比优化设计及协同效应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朱增超 刘贤平 +4 位作者 水中和 高旭 黄赟 郑武 葛叶鑫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4368-4377,4388,共11页
利用多种固废协同制备固废基复合胶凝材料(MSSWB)是固废资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然而,相对复杂的原材料组成和较低的力学性能限制了MSSWB的应用。本文首先借助D-optimal设计方法设计了100组实验配比作为数据集,然后创建了PSO-BP模型用于MS... 利用多种固废协同制备固废基复合胶凝材料(MSSWB)是固废资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然而,相对复杂的原材料组成和较低的力学性能限制了MSSWB的应用。本文首先借助D-optimal设计方法设计了100组实验配比作为数据集,然后创建了PSO-BP模型用于MSSWB力学性能的预测,并通过粒子群优化算法(PSO)确定了各原材料的最佳质量配比,最后采用XRD、TG-DTG和NMR等微观分析方法研究了MSSWB的水化产物以及多元固废之间的协同效应。结果表明:PSO-BP模型可有效预测胶凝材料的抗压强度,经粒子群优化算法优化后的配比强度明显高于未优化配比强度,最优配比组的28 d胶砂抗压强度较未优化配比组提高了20.8%;优化配比组的较高强度主要与水化产物钙矾石和C-S-H凝胶生成量较多且水化产物之间的交联度较高有关,这表明各原材料配比优化之后,其协同效应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凝材料 固废 D-optimal设计 PSO-BP模型 协同效应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重响应的钢渣超高性能混凝土组成优化设计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冯元 余睿 +7 位作者 范定强 曾敏 胡方杰 水中和 王思雨 刘康宁 谭珺辉 王武峰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3029-3038,共10页
为实现生态型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的组成优化和钢渣利用率的提高,将钢渣粉作为辅助胶凝材料,利用D-最优化设计方法制备生态型UHPC,并建立了UHPC的工作性能与抗压强度预测模型,以进行多重响应分析。最后借助预测模型,以低水泥用量、高... 为实现生态型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的组成优化和钢渣利用率的提高,将钢渣粉作为辅助胶凝材料,利用D-最优化设计方法制备生态型UHPC,并建立了UHPC的工作性能与抗压强度预测模型,以进行多重响应分析。最后借助预测模型,以低水泥用量、高钢渣粉利用率设计出了符合要求的生态型UHPC。结果表明:预测模型构建合理且准确度高,在预测模型中减水剂和硅灰对于工作性能影响程度较大,水泥、减水剂以及钢渣的交互作用对工作性能影响明显,钢渣粉的加入可增强工作性能;硅灰和钢渣粉对抗压强度影响显著,水泥和钢渣粉的交互作用对抗压强度的影响较小,随钢渣粉掺量的增加抗压强度存在最优值;优化的生态型UHPC的配比可以实现钢渣粉替代30%(质量分数)水泥,同时保证抗压强度130 MPa以上,工作性能260 mm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性能混凝土 D-最优化设计方法 钢渣粉 多重响应分析 生态型 性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化煤矸石生态型混凝土长期性能及水化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赵旭东 刘开志 +5 位作者 陈杰 覃宇坤 陈祎明 赵宇航 肖勋光 水中和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757-1764,共8页
以煅烧煤矸石为掺合料配制了一种煤矸石基生态型混凝土,并与普通硅酸盐水泥和传统矿渣水泥配制的混凝土进行了性能对比。系统地评价了其力学性能发展规律、体积稳定性(湿胀和干缩)及抗硫酸盐侵蚀能力,同时对煤矸石体系、普通硅酸盐水泥... 以煅烧煤矸石为掺合料配制了一种煤矸石基生态型混凝土,并与普通硅酸盐水泥和传统矿渣水泥配制的混凝土进行了性能对比。系统地评价了其力学性能发展规律、体积稳定性(湿胀和干缩)及抗硫酸盐侵蚀能力,同时对煤矸石体系、普通硅酸盐水泥体系和矿渣体系的水化特性及主要水化产物进行了系统的表征分析。结果表明,活化煤矸石生态型混凝土力学性能可以达到传统矿渣水泥混凝土同一水平。同时,煤矸石水泥对混凝土的体积稳定性有一定的劣化,但能显著增强其抗硫酸盐侵蚀能力。煅烧煤矸石具有一定的火山灰活性,其体系中C-S-H凝胶主要以C-S-H(Ⅰ)为主,平均Ca/Si比为1.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化煤矸石 力学性能 体积稳定性 抗硫酸盐侵蚀 C-S-H凝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性能混凝土流变特性及其调控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李珂珂 李龙 +5 位作者 何友林 茹军辉 余睿 徐刘浏 范定强 王志宇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570-1577,共8页
为了实现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流变特性的高效调控,采用膨润土作为辅助胶凝材料并对制备的UHPC进行了性能评估,包括UHPC浆体的流动度、静态屈服应力、动态屈服应力、塑性黏度和触变性,并系统分析了不同掺量的膨润土对UHPC浆体流变性能... 为了实现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流变特性的高效调控,采用膨润土作为辅助胶凝材料并对制备的UHPC进行了性能评估,包括UHPC浆体的流动度、静态屈服应力、动态屈服应力、塑性黏度和触变性,并系统分析了不同掺量的膨润土对UHPC浆体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膨润土掺量增加,UHPC浆体的流动度整体表现为下降趋势,下降幅度逐渐增大;当膨润土掺量由0%增加到15.0%(质量分数)时,UHPC浆体静态屈服应力、动态屈服应力和塑性黏度均显著增大,分别提高了约17.05倍、5.78倍和1.16倍;随着膨润土掺量增加,滞回环面积和触变指数增大,触变性得到明显改善。同时,掺入膨润土后仍然满足UHPC的优异力学性能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性能混凝土 膨润土 流变性能 屈服应力 塑性黏度 触变性 抗压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私合作视阈下专利基金市场化运营路径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孟奇勋 陈嘉奇 张一凡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64-171,共8页
近年来,专利运营基金的崛起成为全球专利交易市场的新兴发展趋势。在国家政策引领和产业转型需求的驱动下,日本、韩国、法国和中国政府机构纷纷与社会资本合作设立重点产业专利运营基金。从专利基金的运营目标、现实困境、解决路径以及... 近年来,专利运营基金的崛起成为全球专利交易市场的新兴发展趋势。在国家政策引领和产业转型需求的驱动下,日本、韩国、法国和中国政府机构纷纷与社会资本合作设立重点产业专利运营基金。从专利基金的运营目标、现实困境、解决路径以及域外实践等诸多层面来看,公私合作模式(PPP模式)在专利运营领域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在实践中,基于公私合作模式设立的专利运营基金在法律层面、风险层面以及监管层面均面临着诸多现实困境。因此,有必要进一步规范运营流程、完善治理机制、防控运营风险并加强绩效考核,为我国专利运营基金的良性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参考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私合作关系 专利基金 专利运营 治理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弃混凝土再生粉制备超高性能混凝土基体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16
13
作者 彭术 陈浩 +3 位作者 水中和 余睿 王鑫鹏 凌刚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125-2130,共6页
通过研究废弃混凝土再生粉取代水泥(0、10%、20%、30%、40%、50%取代)对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 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UHPC)性能的影响,验证使用废弃混凝土再生粉制备UHPC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再生粉取代水泥降低了UHPC基体的工作性... 通过研究废弃混凝土再生粉取代水泥(0、10%、20%、30%、40%、50%取代)对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 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UHPC)性能的影响,验证使用废弃混凝土再生粉制备UHPC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再生粉取代水泥降低了UHPC基体的工作性能和抗折强度,但使用50%的再生粉取代水泥制备的UHPC基体28 d抗压强度与基准组相当;使用废弃混凝土再生粉制备UHPC基体具有较好的抗渗性能;随再生粉取代量的增加,UHPC基体的早期自收缩下降;XRD分析结果表明使用废弃混凝土再生粉取代水泥并不改变水化产物的种类;但掺加废弃混凝土再生粉能明显缩短UHPC基体的水化诱导期,降低累积释放热。除此之外,使用废弃混凝土再生粉制备的UHPC基体能耗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性能混凝土 废弃混凝土再生粉 性能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打印制备可便携检测Cu^(2+)的纸基微流控比色传感器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迎磊 李明 +1 位作者 蒋向阳 张甜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68-675,共8页
现场检测水环境中的铜离子浓度需要一种快速便捷且灵敏度高的方法.该研究基于激光打印方法将碳粉印制在定性滤纸上构建微流控通道,使用双环己酮草酰二腙功能化定性滤纸,组装为纸基比色传感器可用于水环境中铜离子的检测.实验表明,通过... 现场检测水环境中的铜离子浓度需要一种快速便捷且灵敏度高的方法.该研究基于激光打印方法将碳粉印制在定性滤纸上构建微流控通道,使用双环己酮草酰二腙功能化定性滤纸,组装为纸基比色传感器可用于水环境中铜离子的检测.实验表明,通过智能手机与开发的颜色信息提取程序,纸基微流控比色传感器在饮用水中Cu^(2+)的检出限(LOD)为0.11 mg·L^(-1),定量限(LOQ)为0.35 mg·L^(-1).传感器成功应用于河水样品检测,对大于定量限的样本回收率在84.00%~110.73%之间.所制备的比色传感器制造步骤简便,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实现了低成本的快速检测,显示其在现场环境监测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色法 铜离子检测 双环己酮草酰二腙 微流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水拌和对纤维增强超高性能混凝土中钢纤维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肖勋光 余睿 +2 位作者 孙美娟 王武峰 董恩来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2-26,共5页
通过采用不同水泥含量制备海水拌和纤维增强超高性能混凝土(UHPFRC),研究了海水拌和对UHPFRC中钢纤维的影响机理及其对宏观性能的作用机制。参照相关测试标准对其工作性能与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同时设计单丝拉拔测试和水泥含量等效电路... 通过采用不同水泥含量制备海水拌和纤维增强超高性能混凝土(UHPFRC),研究了海水拌和对UHPFRC中钢纤维的影响机理及其对宏观性能的作用机制。参照相关测试标准对其工作性能与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同时设计单丝拉拔测试和水泥含量等效电路试验。通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能谱仪对钢纤维表面的元素分布进行了面扫描,进而形貌分析及锈蚀情况分析。首先,海水拌和会引起UHPFRC中钢纤维轻微锈蚀,导致钢纤维与基体之间脱黏拉应力增大,会略有降低钢纤维拉拔过程中的最大拉应力、平均黏结强度和等效黏结强度;其次,海水拌和UHPFRC后期抗压强度可以达到基准组的90%以上,可以满足它的力学性能使用要求;最后,海水拌和会引起UHPFRC体积电阻的增大,而水泥含量的增加会降低它的体积电阻,使钢纤维锈蚀程度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拌和 超高性能混凝土 钢纤维 力学性能 交流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硫磷石膏矿渣水泥路面基层材料微观结构及力学性能 被引量:23
16
作者 徐方 李恒 +2 位作者 孙涛 聂于涛 丁超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28-234,277,共8页
在以大掺量湿磨改性磷石膏浆体、粒化高炉矿渣粉为主要原料制备过硫磷石膏矿渣水泥(PPSC)的基础上,以力学性能为导向,设计制备了过硫磷石膏矿渣水泥路面基层材料(PGBM),并对其微观结构及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PPSC含有矿物相石英... 在以大掺量湿磨改性磷石膏浆体、粒化高炉矿渣粉为主要原料制备过硫磷石膏矿渣水泥(PPSC)的基础上,以力学性能为导向,设计制备了过硫磷石膏矿渣水泥路面基层材料(PGBM),并对其微观结构及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PPSC含有矿物相石英(α-SiO_(2))、二水石膏(CaSO_(2)·2H_(2)O)和水化产物钙矾石(Ettringite)3种主要矿物成分;PPSC的矿物成分和微观结构特点影响着PGBM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进而影响PGBM的水稳性,但PGBM与PPSC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增长率保持一致,且PGBM的抗冲刷能力与其无侧限抗压强度发展规律也具有一致性;不同配比的各组基层试件水稳性较好,其软化系数均大于90%;PPSC掺量为5%时,PGBM的7 d无侧限抗压强度即可满足路面基层强度的规范要求,而PPSC掺量为15%的PGBM在28 d龄期时出现无侧限抗压强度下降和冲刷量升高现象,分析原因是由于PPSC内部过量钙矾石的形成导致试件膨胀开裂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硫磷石膏矿渣水泥 路面基层材料 微观结构 力学性能 水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沸石对海水拌合超高性能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孙美娟 姚丕强 +4 位作者 黄雄 余睿 水中和 蒋春园 范定强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649-1655,共7页
利用沸石部分或完全(体积分数为0%、50%、100%)取代海水拌合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中的河砂,对比研究了沸石对海水拌合UHPC宏观和微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海水拌合促进UHPC的水化,从而缩短UHPC的凝结时间,提高UHPC的抗压强度和自收缩,... 利用沸石部分或完全(体积分数为0%、50%、100%)取代海水拌合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中的河砂,对比研究了沸石对海水拌合UHPC宏观和微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海水拌合促进UHPC的水化,从而缩短UHPC的凝结时间,提高UHPC的抗压强度和自收缩,而沸石吸收氯离子会抑制氯离子的加速水化作用,使海水拌合UHPC的凝结时间延长,抗压强度降低。此外,沸石的内养护作用可以有效改善海水拌合UHPC的自收缩,且效果比在淡水拌合UHPC中更好,这主要是因为沸石在海水拌合UHPC中释水的时间更早且更长。由于多孔沸石的强度低于河砂,所以UHPC的早期抗压强度随着沸石含量的增多而逐渐降低,养护至28 d后,沸石的内养护作用优化了界面过渡区,从而促使后期硬化浆体进一步密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拌合 超高性能混凝土 沸石 自收缩 内养护 氯离子 界面过渡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紧密堆积理论合理选择UHPC的减水剂掺量 被引量:19
18
作者 王哲 肖勋光 +4 位作者 水中和 冷勇 童瑶 余睿 王鑫鹏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503-1509,共7页
研究了减水剂掺量对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湿堆积密实度、工作性能以及强度的影响,进而得到减水剂掺量的最优选择区间。试验结果表明,超高性能混凝土强度最高时的减水剂掺量为3%,工作性能最优时的减水剂掺量为4%,因此,减水剂掺量的最优选择... 研究了减水剂掺量对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湿堆积密实度、工作性能以及强度的影响,进而得到减水剂掺量的最优选择区间。试验结果表明,超高性能混凝土强度最高时的减水剂掺量为3%,工作性能最优时的减水剂掺量为4%,因此,减水剂掺量的最优选择区间为3%~4%。减水剂掺量的合理选择不仅能够降低能源消耗和成本,也对制备更高性能的超高性能混凝土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紧密堆积理论 超高性能混凝土 减水剂掺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火山灰材料对超高性能混凝土性能与微观结构的物理化学效应 被引量:8
19
作者 蒋春园 余睿 +6 位作者 马东华 水中和 宋秋磊 孙美娟 饶苏端 陈浩 肖勋光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02-1107,共6页
利用偏高岭土部分及完全(0%、20%、40%、60%、80%、100%)取代硅灰,对比研究了复合火山灰材料对超高性能混凝土性能与微观结构的物理化学效应。结果表明:当硅灰与偏高岭土的混合比例为3/2时,可以获得较好力学性能的超高性能混凝土。这主... 利用偏高岭土部分及完全(0%、20%、40%、60%、80%、100%)取代硅灰,对比研究了复合火山灰材料对超高性能混凝土性能与微观结构的物理化学效应。结果表明:当硅灰与偏高岭土的混合比例为3/2时,可以获得较好力学性能的超高性能混凝土。这主要是因为:一方面,偏高岭土比硅灰可以更好的促进水泥水化,增加混凝土微结构密实程度;另一方面,偏高岭土的加入会降低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流动性,提高其粘度,导致混凝土不致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性能混凝土 硅灰 偏高岭土 性能与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浇注方式对超高性能纤维增强混凝土中纤维取向及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9
20
作者 林泽文 陈浩 +3 位作者 水中和 余睿 宋秋磊 肖勋光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010-2015,共6页
通过改变新拌浆体的浇筑方式(单侧浇筑和混乱浇筑)以及流动距离(400 mm,600 mm,800 mm以及1000 mm),研究超高性能纤维增强混凝土(UHPFRC)中纤维取向与分布。结果表明:采用从模具单侧浇注的方式以及增长流动距离都可改善纤维的取向与分... 通过改变新拌浆体的浇筑方式(单侧浇筑和混乱浇筑)以及流动距离(400 mm,600 mm,800 mm以及1000 mm),研究超高性能纤维增强混凝土(UHPFRC)中纤维取向与分布。结果表明:采用从模具单侧浇注的方式以及增长流动距离都可改善纤维的取向与分布。此外,新拌UHPFRC中纤维的流动过程可分为三个区域:混乱期,稳定期和再混乱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性能纤维增强混凝土 取向 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