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腺样体肥大与儿童慢性鼻窦炎的相关性及切除术对其转归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曾薇 陈美珍 刘雄根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第11期112-114,共3页
目的探讨腺样体肥大程度与儿童慢性鼻窦炎的相关性,并研究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对儿童慢性鼻窦炎转归的影响。方法 163例确诊为腺样体肥大合并慢性鼻窦炎的患儿,均行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手术前及术后3个月进行鼻塞症状评分、流涕症... 目的探讨腺样体肥大程度与儿童慢性鼻窦炎的相关性,并研究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对儿童慢性鼻窦炎转归的影响。方法 163例确诊为腺样体肥大合并慢性鼻窦炎的患儿,均行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手术前及术后3个月进行鼻塞症状评分、流涕症状评分、鼻内镜及鼻窦CT检查评分。分析腺样体肥大程度与儿童慢性鼻窦炎病变程度的相关性;对比患者手术前后鼻塞症状评分、流涕症状评分、鼻内镜评分及鼻窦CT评分。结果腺样体肥大程度与鼻塞症状评分呈正相关(r=0.43, P<0.05);腺样体肥大程度与流涕症状评分、鼻内镜评分及鼻窦CT评分无相关性(P>0.05)。手术后,患儿鼻塞症状评分、流涕症状评分、鼻内镜评分、鼻窦CT评分均低于手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腺样体肥大的程度与慢性鼻窦炎的严重程度无明显相关性,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对儿童慢性鼻窦炎的疾病转归有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腺样体肥大 慢性鼻窦炎 腺样体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创动脉检测在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的应用 被引量:8
2
作者 蔡杰 张宾美 蔡思娜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9期54-55,58,共3页
目的分析无创动脉检测技术在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08年9月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56例为糖尿病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人员60例为对照组,检测脉搏波传导速度(PWV)、踝臂指数(ABI)及脉压指数,对糖尿病... 目的分析无创动脉检测技术在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08年9月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56例为糖尿病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人员60例为对照组,检测脉搏波传导速度(PWV)、踝臂指数(ABI)及脉压指数,对糖尿病组下肢动脉斑块情况进行统计。结果糖尿病组PWV[(19.08±5.16)m/s]高于对照组[(15.40±3.36)m/s],糖尿病组ABI(1.06±0.11)低于对照组(1.14±0.08),糖尿病组脉压指数(0.42±0.04)高于对照组(0.34±0.05),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其中7例患者ABI<0.9,进一步行下肢动脉彩超发现5例患者有动脉斑块形成。结论无创动脉检测技术对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患者有较好的敏感性,能早期发现动脉硬化和可能存在动脉阻塞患者,为临床早期干预治疗提供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动脉硬化检测 2型糖尿病 脉搏波传导速度 踝臂血压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喀什地区不同民族3岁以下儿童营养性贫血现状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蒋浩荣 毛莲 黄月玲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14期74-75,共2页
目的分析喀什地区不同民族幼儿营养性贫血现状及解决措施。方法 1800例喀什地区接受治疗的营养性贫血患儿(3岁以下),按照民族不同分成汉族组、维族组、塔族组,每组600例。检测不同年龄、性别、地域的贫血发生率、血红蛋白检测结果。结... 目的分析喀什地区不同民族幼儿营养性贫血现状及解决措施。方法 1800例喀什地区接受治疗的营养性贫血患儿(3岁以下),按照民族不同分成汉族组、维族组、塔族组,每组600例。检测不同年龄、性别、地域的贫血发生率、血红蛋白检测结果。结果汉族男性幼儿贫血相对较多,塔族及维族女性幼儿贫血相对较多;三组小儿均以1~2岁患病率最高,其次为2~3岁,最低为0~1岁,贫血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汉族男性儿童血红蛋白相对最高,塔族女性儿童血红蛋白含量相对最低;平原及高原地区贫血情况,平原地区贫血率为39.42%(473/1200)低于50.50%(303/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原区域3岁以下幼儿贫血相对平原高发,而且血红蛋白含量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而且汉族男性幼儿多见,塔族及维族女性小儿多见,可能性原因在于民族之间喂养习惯不同,且高原区域物资相对缺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性贫血 儿童 血清铁 益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干预管理降低初产妇会阴侧切率的效果 被引量:26
4
作者 林美兰 黄燕琴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3年第10期50-51,54,共3页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管理降低初产妇会阴侧切率的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将护理干预管理前(2011年1-5月)在中山市板芙医院行阴道分娩的321名初产妇作为对照组;将护理干预管理后(2012年1-5月)行阴道分娩的324名初产妇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初产妇...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管理降低初产妇会阴侧切率的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将护理干预管理前(2011年1-5月)在中山市板芙医院行阴道分娩的321名初产妇作为对照组;将护理干预管理后(2012年1-5月)行阴道分娩的324名初产妇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初产妇采用常规助产护理,观察组初产妇在常规助产护理的基础上,对初产妇及其责任助产士进行了的护理干预管理,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会阴侧切指征及裂伤程度、新生儿窒息情况等。结果对照组321例初产妇中,会阴侧切者244例,会阴侧切率为76.01%;观察组324例初产妇中,会阴侧切者158例,会阴侧切率为48.7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98,P<0.05)。两组初产妇会阴Ⅲ度撕裂伤及新生儿窒息情况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初产妇发生会阴深Ⅱ度撕裂伤者明显少于对照组初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综合护理干预管理能有效提高助产质量,保障母婴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产妇 护理干预管理 会阴侧切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苯酞胶囊联合银杏达莫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120例效果观察 被引量:21
5
作者 王文敏 张宾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13期59-61,66,共4页
目的观察丁苯酞胶囊联合银杏达莫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2012年4月~2014年1月在中山市大涌医院住院的120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给予丁苯酞胶囊口服加银杏达莫静滴治疗,对照... 目的观察丁苯酞胶囊联合银杏达莫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2012年4月~2014年1月在中山市大涌医院住院的120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给予丁苯酞胶囊口服加银杏达莫静滴治疗,对照组给予血塞通静滴,疗程均为15d。收集治疗前后数据,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液学指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5.0%)高于对照组(6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明显降低(P〈0.01),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超敏C反应蛋白都有不同程度降低(均P〈0.05),观察组D一二聚体及超敏C反应蛋白改善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及对照组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联合应用丁苯酞胶囊和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急性脑梗死 丁苯酞胶囊 银杏达莫注射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0岁以上高龄老人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病因特点构成分析 被引量:15
6
作者 吴自昌 蔡杰 梁月娥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30期158-160,163,共4页
目的:探讨80岁以上高龄老人慢性心力衰竭病因及基础心脏病构成的特点。方法:按NYHA标准选取80岁以上高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306例,均符合心功能≥Ⅱ级心力衰竭,按发病机制分为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FrEF)组75例和左心室射... 目的:探讨80岁以上高龄老人慢性心力衰竭病因及基础心脏病构成的特点。方法:按NYHA标准选取80岁以上高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306例,均符合心功能≥Ⅱ级心力衰竭,按发病机制分为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FrEF)组75例和左心室射血分数正常的心力衰竭(HFnEF)组231例,每组按年龄又细分为80~89岁组(HFrEF组51例,HFnEF组170例)及90~98岁组(HfrEF组24例,HfnEF组61例),进行心功能、病因及基础心脏病构成的分析。结果:在HFnEF组不同年龄组中,女性患者明显多于男性(P〈O.05),心功能整体好于HFrEF组;HFrEF组中冠心病发病率明显高于高血压性心脏病(P〈0.01),而HFnEF组中高血压性心脏病发病率高于冠心病(P〈0.01);高龄心力衰竭患者多种心脏病合并情况较普遍,单一心脏疾病患者较少(P〈0.01)。结论:高龄心力衰竭病因复杂,以多种心脏疾病伴随出现为突出特点,应将其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对待,临床中要多因素综合考虑,进行个体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高龄 病因 基础心脏病构成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C治疗急性化脓性胆囊炎230例手术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1
7
作者 谭康辉 李佩娜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2期155-156,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的疗效和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0月~2010年5月在我院施行LC治疗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的2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疗效进行分析。结果:230例行LC者,平均手术时间50 min,平...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的疗效和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0月~2010年5月在我院施行LC治疗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的2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疗效进行分析。结果:230例行LC者,平均手术时间50 min,平均术后第4天出院,本组230例患者均无胆管损伤、胆漏、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化脓性胆囊炎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瘢痕小、疗效佳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急性化脓性胆囊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马多及芬太尼联合用于上腹部术后静脉镇痛的观察 被引量:6
8
作者 陈业松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22期106-106,109,共2页
目的:探讨曲马多及芬太尼联合用于上腹部术后静脉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60例(ASAⅠ~Ⅱ级)上腹部全麻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三组,F组采用芬太尼1mg+恩丹西酮8mg;T组采用曲马多1000mg+恩丹西酮8mg;F+T组采用芬太尼0.5mg+曲马多500mg+恩丹西酮... 目的:探讨曲马多及芬太尼联合用于上腹部术后静脉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60例(ASAⅠ~Ⅱ级)上腹部全麻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三组,F组采用芬太尼1mg+恩丹西酮8mg;T组采用曲马多1000mg+恩丹西酮8mg;F+T组采用芬太尼0.5mg+曲马多500mg+恩丹西酮8mg。比较三组术后4、8、12、24、36hVAS评分及恶心、呕吐、嗜睡、尿潴留、瘙痒等的发生率,36h用药总量,静脉自控镇痛(PCA)有效按压次数。结果:术后4、8、12、24、36hVAS评分三组间无统计学差异;36h用药总量,PCA有效按压次数均相似;嗜睡、尿潴留、皮肤瘙痒发生率三组间也无统计学差异,但恶心、呕吐发生率F组和T组明显高于F+T组。F+T组曲马多及芬太尼的用量明显少于F组和T组。结论:曲马多及芬太尼联合用于上腹部术后静脉镇痛是一种简单、安全、不良反应少而又有效的镇痛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芬太尼 曲马多 恩丹西酮 术后静脉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胶指套切口保护麦氏点单孔单trocar肾镜辅助阑尾切除术57例报告 被引量:5
9
作者 邹立新 翁永彩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71-273,共3页
目的探讨乳胶指套切口保护麦氏点单孔单trocar肾镜辅助阑尾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 2007年5月~2013年8月选择57例腹壁较薄、腹膜炎较局限的急慢性阑尾炎,于麦氏点穿刺建立气腹后置入套有乳胶指套的10 mm trocar,刺破乳胶指套的前端,通过tr... 目的探讨乳胶指套切口保护麦氏点单孔单trocar肾镜辅助阑尾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 2007年5月~2013年8月选择57例腹壁较薄、腹膜炎较局限的急慢性阑尾炎,于麦氏点穿刺建立气腹后置入套有乳胶指套的10 mm trocar,刺破乳胶指套的前端,通过trocar置入肾镜探查腹腔及阑尾,利用肾镜的工作通道吸除腹腔渗出液或脓液,充分游离后将阑尾拖进trocar,退出trocar,保留乳胶指套保护切口,解除气腹后于体外进行阑尾切除术。肾镜下探查认为不适宜本方法的患者,改行常规三孔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结果 53例成功完成麦氏点单孔单trocar肾镜辅助阑尾切除术,术后恢复快,仅遗留1个长约10 mm瘢痕。4例分别因阑尾严重坏疽,阑尾严重化脓肿胀,阑尾系膜严重扭曲缩短,慢性阑尾炎合并明显粘连无法拖入trocar,改行三孔法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后恢复顺利,未发生并发症。49例随访2~29个月,平均19.5月,无术后出血、肠粘连、戳孔感染和戳孔疝等并发症发生。结论乳胶指套切口保护麦氏点单孔单trocar肾镜辅助阑尾切除术适合腹壁较薄、腹膜炎较局限的急慢性闌尾炎患者,操作简单易学,安全、美容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孔法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肾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测对糖尿病筛查的临床意义分析 被引量:12
10
作者 陈池华 周飞 黄冠琼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12期123-124,共2页
目的:研究分析采用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联合检测进行糖尿病筛查的临床价值,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3月期间,对特定人群进行糖尿病筛查的相关数据资料,对所有入选对象分别采用糖化血红蛋白检... 目的:研究分析采用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联合检测进行糖尿病筛查的临床价值,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3月期间,对特定人群进行糖尿病筛查的相关数据资料,对所有入选对象分别采用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空腹检测以及联合检测的方式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糖尿病空腹血糖水平≥6.1 mmol/L的者共20例,占所有入选对象的8.7%,糖化血红蛋白水平≥6%者共18例,占所有入选对象的7.9%,采用两种方式联合筛查共检出23例,检出率为10.0%,经联合检测方式筛查出的糖尿病高危患者明显多于单一检测方式筛查出的人数。结论联合采用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的检测可提高糖尿病的筛查率,对于尽早发现糖尿病危险因素,并为其提供有效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加强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腹血糖 糖化血红蛋白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规超声联合超声弹性成像在甲状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许毅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2年第5期838-839,共2页
本文收集2011年8月~2012年3月我院经常规超声与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联合诊断64例甲状腺肿瘤患者得出临床资料,探讨其临床价值。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期中重度慢阻肺患者血清IL-6、IL-8、TNF-α、hs-CRP与肺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兰芳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第7期228-229,233,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白介素-6(IL-6)及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在稳定期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患中与肺功能存在的相关性。方法 2016年1月~2017年1月选取我院所收治的慢阻肺患者60例为观察组,并... 目的探讨血清白介素-6(IL-6)及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在稳定期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患中与肺功能存在的相关性。方法 2016年1月~2017年1月选取我院所收治的慢阻肺患者60例为观察组,并选取同一阶段体检结果为正常者60例,形成对照组,检测和对比两组各因子水平,测定其与肺功能FEV1%pred,血尿酸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患者各因子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且观察组患者FEV1%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尿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TNF-α、IL-6、IL-8和hs-CRP含量与FEV1%负相关,与患者血尿酸呈正相关关系。结论患者存在气道炎症,或许是引起患者肺功能进行性下降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功能 稳定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析输尿管镜治疗复杂性输尿管结石术后留置双J管的最佳时间 被引量:5
13
作者 陈智威 李蔚 黄志锦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第13期224-226,230,共4页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治疗复杂性输尿管结石术后留置双J管的最佳时间。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2018年6月于我院行输尿管结石根治术的复杂性输尿管结石的患者病例100例,按照术后双J管留置时间将所有患者分为A组(双J管留置时间2~4周,n=53例)...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治疗复杂性输尿管结石术后留置双J管的最佳时间。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2018年6月于我院行输尿管结石根治术的复杂性输尿管结石的患者病例100例,按照术后双J管留置时间将所有患者分为A组(双J管留置时间2~4周,n=53例)和B组(双J管留置时间为4周以上,n=47例),所有患者均于输尿管镜联合气压弹道碎石术后留置双J管。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排石成功率、结石排尽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患者拔管后治疗效果情况情况之间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排石成功率及结石排尽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尿及腰腹部胀痛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患者尿路感染及膀胱刺激征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患者(P<0.05);拔管时A组血白细胞显著低于B组(P<0.05),而两组患者拔管时尿白细胞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拔管后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尿管镜治疗复杂性输尿管结石术后双J管留置2~4周和4周以上对患者术后结石排出率、时间及术后治疗效果影响无显著差异,但留置4周以上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增加,故最佳双J管留置时间为2~4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结石 输尿管镜 气压弹道碎石术 双J管 留置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轨道互动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席福梅 朱玲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5年第12期157-158,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双轨道互动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中山市板芙医院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使用双轨道互动干预。统... 目的探讨应用双轨道互动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中山市板芙医院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使用双轨道互动干预。统计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理3个月后的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 h血糖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糖尿病应用双轨道互动干预护理能有效控制血糖,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糖尿病 双轨道互动干预 血糖控制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脂肪酶、淀粉酶及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急性胰腺炎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3
15
作者 叶秀碧 《华夏医学》 CAS 2019年第1期50-53,共4页
目的:研究血清脂肪酶、淀粉酶及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急性胰腺炎早期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急性胰腺炎患者104例,另外选取50例急腹症非急性胰腺炎患者视作对照1组,选取50例健康体检者视作对照2组,3组均接受血清脂肪酶、淀粉酶及... 目的:研究血清脂肪酶、淀粉酶及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急性胰腺炎早期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急性胰腺炎患者104例,另外选取50例急腹症非急性胰腺炎患者视作对照1组,选取50例健康体检者视作对照2组,3组均接受血清脂肪酶、淀粉酶及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分析结果。结果:观察组血清淀粉酶、脂肪酶、C反应蛋白检测结果明显高于对照1,2组,重型急性胰腺炎患者淀粉酶、脂肪酶水平明显高于轻型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胰腺炎早期诊断中联合检测血清脂肪酶、淀粉酶及C反应蛋白指标能够提升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血清脂肪酶 淀粉酶 C反应蛋白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被引量:3
16
作者 蒋萍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第13期174-174,179,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老年消化性溃疡并发大出血、幽门梗阻及穿孔者行手术治疗,其余病理患者均应用泮托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及果胶铋胶囊四联治疗。结果经过治疗,62例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中显效30例,有效21... 目的探讨老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老年消化性溃疡并发大出血、幽门梗阻及穿孔者行手术治疗,其余病理患者均应用泮托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及果胶铋胶囊四联治疗。结果经过治疗,62例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中显效30例,有效21例,总有效率为92.7%,且不良反应轻微。结论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具有症状不典型、并发症多、复发率高等特点,应用泮托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及果胶铋胶囊四联治疗无严重并发症的患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消化性溃疡 临床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毒供应中心开展优质服务方法及质量管理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罗玉萍 《中国医学工程》 2017年第2期109-111,共3页
目的研究探讨消毒供应中心开展质量管理,提供优质服务的方法及效果。方法该院消毒供应中心以开展质量管理、提供优质服务为重点的实践活动,加强对消毒供应中心内各工作人员的培训,不断提升工作技能。结果开展质量管理后,该院消毒供应中... 目的研究探讨消毒供应中心开展质量管理,提供优质服务的方法及效果。方法该院消毒供应中心以开展质量管理、提供优质服务为重点的实践活动,加强对消毒供应中心内各工作人员的培训,不断提升工作技能。结果开展质量管理后,该院消毒供应中心的医疗器械的清洗合格率由91.67%提高到98.33%,灭菌合格率由95.33%提高到99.33%,包装合格率由93.67%提高到98.00%;消毒供应中心的服务满意度由82.67%提高到94.00%,效果显著。结论消毒供应中心承担着为医院各科室提供无菌用品的重要职责,其服务水平和工作质量对于临床医疗和护理质量有重要的影响,在消毒供应中心中开展质量管理,有利于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为患者及相关医护人员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毒供应中心 质量管理 优质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剖宫产术中开展传统方法与挤压法剔除子宫肌瘤的效果对照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吕杏恒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8期25-26,共2页
目的分析对比在剖宫产术中开展传统方法与挤压法剔除子宫肌瘤的效果。方法 116例剖宫产术中需行剔除子宫肌瘤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行剖宫产术+传统手术方法剔除子宫肌瘤)和研究组(行剖宫产术+挤压法剔除子宫肌瘤),各58例。比... 目的分析对比在剖宫产术中开展传统方法与挤压法剔除子宫肌瘤的效果。方法 116例剖宫产术中需行剔除子宫肌瘤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行剖宫产术+传统手术方法剔除子宫肌瘤)和研究组(行剖宫产术+挤压法剔除子宫肌瘤),各58例。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产后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红细胞压积(HCT)下降量、血红蛋白(Hb)下降量以及住院时间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后出血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10.3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后发热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传统方法 ,在剖宫产术中开展挤压法剔除子宫肌瘤可以有效降低产后出血量,操作简便、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术 传统方法 挤压法 子宫肌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CP内固定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熊林 夏炳树 +2 位作者 王军 陈超坤 张志平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18期102-103,共2页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临床疗效。方法 38例因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接受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患者,均接受急诊手术,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骨折愈合时间...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临床疗效。方法 38例因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接受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患者,均接受急诊手术,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骨折愈合时间、末次随访Neer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所有患者随访12~25个月,平均随访20.2个月。所有患者均达到骨性愈合,术后3例患者因肩关节过早主动活动后发生骨折片移位,保守治疗后愈合,无切口感染,无钢板、螺钉弯曲断裂等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肩关节Neer评分标准:优25例,良10例,可3例,优良率92.1%。结论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可以使骨折端达到解剖复位和坚强固定,并具有抗旋转、短缩作用,减少了术后并发症,有利于骨折愈合,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的理想内固定器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 锁定加压钢板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析定性免疫测定中假阳性监测的室内质控方案 被引量:1
20
作者 姜涛 《中国医学工程》 2015年第4期84-85,共2页
目的利用实验室的日常检测数据来进行定性免疫测定假阳性监测来实施的室内质控方法。方法采用测定数据的为正态分布和非正态分布来进行研究比较。若测定数据为正采态分布时:用半Levey-Jennings质控图法来监测,也就是说以实验室的日常检... 目的利用实验室的日常检测数据来进行定性免疫测定假阳性监测来实施的室内质控方法。方法采用测定数据的为正态分布和非正态分布来进行研究比较。若测定数据为正采态分布时:用半Levey-Jennings质控图法来监测,也就是说以实验室的日常检测中不少于20次检测的阳性数率为基础,以1+2S为失控规则以及计算出的阳性率平均值(x-)和标准差(s),来绘制质控图。若为非正态分布,就采用直接概率计算法。结果半Levey-Jennings质控图法和直接概率计算法都可成为定性免疫测定假阳性统计室内质控。结论为临床定性免疫测定假阳性的常规检测提供了可现行操作的质控方案,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性分析 免疫测定 假阳性表现 质量监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