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抗苗勒管激素水平预测卵巢储备及在控制性超排卵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1
作者 叶云 欧建平 +4 位作者 吴日然 林秀峰 廖月婵 杜静 杜彦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66-671,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预测卵巢储备力及在控制性超排卵(COH)中对卵巢反应性的预测价值并指导临床。【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12月在本中心接受IVF/ICSI-ET治疗的416周期。根据患者COH卵巢反应将患者分为3组:卵巢... 【目的】探讨血清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预测卵巢储备力及在控制性超排卵(COH)中对卵巢反应性的预测价值并指导临床。【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12月在本中心接受IVF/ICSI-ET治疗的416周期。根据患者COH卵巢反应将患者分为3组:卵巢低反应组67例、卵巢正常反应组319例、卵巢高反应(OHSS)组30例。根据是否发生中重度OHSS分为OHSS组12例,非OHSS组404例。清晨空腹静脉血测定AMH(无月经周期限制)和FSH、LH、E2水平(月经第2~5天抽血),同时行阴道B超检查测定窦卵泡数(AFC)。以获卵数为评价标准进行诊断试验的诊断价值评价。【结果】与获卵数的相关性由强到弱是AMH水平、AFC、FSH/LH比值、基础FSH水平、基础LH水平,控制年龄因素后的偏相关系数分别为0.494、0.414、-0.310、-0.261、0.233(P<0.01)。预测卵巢低反应ROC曲线下面积除年龄外的前3项为AMH水平0.901、AFC0.889、FSH/LH比值0.734;AMH水平界值≤1.795μg/L,其Youden指数为0.629,高于其他指标。预测卵巢高反应ROC曲线下面积前3项为AFC0.882、AMH水平0.828、FSH/LH比值0.759;AMH水平界值≥3.725μg/L,其Youden指数0.558,仅次于AFC的0.661。预测OHSS时ROC曲线下面积前3项为AMH水平0.879、AFC0.838、FSH/LH比值0.716;AMH水平界值≥5.690μg/L,其Youden指数0.655,高于其他指标。AMH水平、年龄和总促排剂量与获卵数的多元回归模型:获卵数(个)=5.802+1.080×AMH(μg/L)。【结论】血清AMH水平能反应卵巢的储备力,可以在COH前预测卵巢反应和获卵数,是良好的卵巢反应预测指标之一,对临床用药有良好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抗苗勒管激素 控制性超排卵 卵巢反应性 卵巢过度刺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酸代谢相关基因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出生缺陷的相关性 被引量:29
2
作者 袁春雷 王冬娥 +4 位作者 叶贵诚 程立子 彭建明 陈健锋 陆林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860-1863,共4页
目的:分析中山市孕妇中叶酸代谢关键酶基因多态性的分布,探讨不同基因型及个体化补充叶酸对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和出生缺陷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734名在本院进行孕检的孕妇,于第1次孕检时检测孕妇MTHFR C677T、A1298C及MTRR A... 目的:分析中山市孕妇中叶酸代谢关键酶基因多态性的分布,探讨不同基因型及个体化补充叶酸对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和出生缺陷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734名在本院进行孕检的孕妇,于第1次孕检时检测孕妇MTHFR C677T、A1298C及MTRR A66G位点情况及血清Hcy水平,根据基因检测结果分为研究组(382例)及对照组(352例),分别给予800和400μg/d叶酸至孕3个月,观察Hcy变化情况,追踪新生儿出生情况,分析两组出生缺陷有无差异。结果:734名孕妇中,C677 TT、A1298 CC和A66GG三种纯合突变基因型频率分别为8.04%、4.36和7.36%。补充叶酸前对照组与研究组Hcy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个体化补充叶酸后两组间Hcy水平及出生缺陷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补充叶酸前Hcy水平≥8.55μmol/L时,预示叶酸利用能力为中度或高度风险的敏感度为80.9%,特异性为71.4%。结论:孕妇进行叶酸代谢基因多态性及Hcy检测,并根据叶酸利用能力个体化补充叶酸,可以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甲硫氨酸合成还原酶 基因多态性 同型半胱氨酸 出生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降调节对血清抗苗勒管激素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叶云 吴日然 +5 位作者 林晓丽 廖月婵 杜彦 吴嘉齐 林秀峰 杜静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78-584,共7页
【目的】探讨两种剂型(长效/短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降调节对血清抗苗勒管激素(AMH)的影响是否相同。【方法】选择2012年2月到9月在我中心行体外受精/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共869个治疗周期,符合入选... 【目的】探讨两种剂型(长效/短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降调节对血清抗苗勒管激素(AMH)的影响是否相同。【方法】选择2012年2月到9月在我中心行体外受精/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共869个治疗周期,符合入选标准患者随机进入长效组(使用长效GnRH-a)128例患者128周期;短效组(使用短效GnRH-a)116例患者116周期。降调前月经来潮第3天和降调第14天抽取空腹静脉血检测血清AMH,观察患者用药前后血清AMH变化。【结果】①长效组血清AMH降调后略下降,但P>0.05;短效组降调后下降约0.63μg/L,P<0.05。②两组基础血清AMH降调后均呈现归中趋势。以上升或下降为标准的ROC曲线,寻找切割点。长效组基础血清AMH切割点是2.15μg/L,短效组切割点是2.16μg/L。③长效组切割点以下组52例,降调后AMH(μg/L)由1.39±0.54上升为2.73±1.83,P<0.01;切割点以上组76例,降调后血清AMH(μg/L)为4.40±1.95下降为3.27±1.78,P<0.01。短效组切割点以下组51例,降调后血清AMH(μg/L)由1.21±0.50上升为1.96±1.57,P<0.01;切割点以上组65例,降调后血清AMH(μg/L)由4.26±1.93下降为2.55±1.48,P<0.01。④长效切割点以下组内,血清AMH上升者与下降者基础AMH均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上升者获卵数多于下降者(13.4±5.1 vs 7.4±2.5,P<0.05);长效切割点以上组内,血清AMH上升者基础血清AMH均值小于下降者,但获卵数上升组反而多于下降组(17.73±6.13 vs 13.79±4.60)个(P<0.05)。短效组按切割点分组后,结果类似。【结论】无论是使用长效还是短效GnRH-a,降调节前后血清AMH变化规律是一样的:基础AMH低于切割点的呈现上升趋势,高于切割点的呈现下降趋势。符合这一变化规律的患者获卵数的预期结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苗勒管激素 垂体降调节 控制性超排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植窗”时期人类子宫内膜组织差异蛋白质表达谱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谭真 李洁 +3 位作者 黎明涛 刘炜 于文娟 夏婷婷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01-206,共6页
目的:建立"种植窗"时期人子宫内膜组织蛋白质差异表达的研究方法,探讨差异蛋白质表达与子宫内膜对胚胎接受性的关系。方法:采用荧光差异凝胶电泳比较"种植窗"前期[黄体生成素(LH)+2 d]和"种植窗"时期(LH+... 目的:建立"种植窗"时期人子宫内膜组织蛋白质差异表达的研究方法,探讨差异蛋白质表达与子宫内膜对胚胎接受性的关系。方法:采用荧光差异凝胶电泳比较"种植窗"前期[黄体生成素(LH)+2 d]和"种植窗"时期(LH+7 d)子宫内膜组织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并进行蛋白质功能聚类分析并探讨其与胚胎着床关系。Western blotting检测差异蛋白膜联蛋白IV的表达以确认结果。结果:在pH 3~10 NL的双向电泳上显示的胶内差异图像经分析测到(2 555±98)个蛋白质斑点。经鉴定、检索、查找和确认差异表达蛋白质共31个,其中17个上调表达,14个下调表达。查阅文献发现31个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功能涉及到细胞迁移与融合、酶活性改变、信号转导与基因调控、免疫调节、血管生成和凝血纤溶等6个系统,与胚胎着床高度相关。膜联蛋白IV在蛋白质组学和Western blotting表达趋势一致。结论:"种植窗"时期人子宫内膜上皮组织差异表达蛋白质的研究,发现与胚胎着床活动密切相关的6个功能组群蛋白质表达的动态变化,提示它们是参与子宫内膜向接受态转化的重要蛋白质,为探讨"种植窗"时期子宫内膜组织功能变化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接受性 蛋白质组 促黄体激素 植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血化瘀中药对大鼠实验性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内膜VEGF的作用 被引量:7
5
作者 张旭宾 赵广兴 欧阳惠卿 《中医药学刊》 2006年第9期1725-1727,共3页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中药罗氏内异方对大鼠实验性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异位内膜VEGF的影响。方法:使用大鼠自体移植子宫内膜建立实验性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模型,在造模后给以不同处理措施,采用免疫组织学SP法检测在位和异位内膜VEGF染色强度情况...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中药罗氏内异方对大鼠实验性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异位内膜VEGF的影响。方法:使用大鼠自体移植子宫内膜建立实验性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模型,在造模后给以不同处理措施,采用免疫组织学SP法检测在位和异位内膜VEGF染色强度情况。结果: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罗氏内异方能够降低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异位内膜腺上皮VEGF染色指数。结论:罗氏内异方能够减少VEGF的染色强度,推测这可能是活血化瘀方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机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疾病模型 动物 血管上皮生长因子 罗氏内异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