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吡柔比星为主的联合化疗对初治急性白血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
作者 何慧清 许晓军 +4 位作者 任志娟 邱大发 林淑华 郭子文 古滔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80-81,共2页
目的:观察以吡柔比星为主的联合化疗对初治急性白血病的疗效。方法:治疗组,61例初治的急性白血病患者,其中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43例,予TA方案化疗犤吡柔比星(THP)联合阿糖胞苷(Ara-C)犦,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18例,予VTLP方案... 目的:观察以吡柔比星为主的联合化疗对初治急性白血病的疗效。方法:治疗组,61例初治的急性白血病患者,其中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43例,予TA方案化疗犤吡柔比星(THP)联合阿糖胞苷(Ara-C)犦,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18例,予VTLP方案化疗犤THP联合长春新碱(VCR)、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强的松(Pred)犦;对照组,53例初治的急性白血病中ANLL36例,予DA方案化疗,ALL17例,予VDLP方案化疗犤两方案均以柔红霉素(DNR)代替THP犦。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2疗程的完全缓解(CR)率(81.97%)明显高于对照组(50.94%)(P<0.05),但两组的总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以吡柔比星为主的联合化疗可作为初治急性白血病的有效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吡柔比星 联合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氧化二砷联合伊曲康唑对KG1a细胞的协同杀伤作用 被引量:3
2
作者 吴建伟 肖炜婷 +5 位作者 曾英坚 范佳鑫 叶永斌 李元明 郑荣 郭坤元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003-1010,共8页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联合伊曲康唑对急性髓系白血病KG1a细胞株的增殖与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用瑞氏姬姆沙染色法观察细胞形态;CCK-8检测细胞抑制率;甲基纤维素集落形成实验检测细胞集落形成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及...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联合伊曲康唑对急性髓系白血病KG1a细胞株的增殖与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用瑞氏姬姆沙染色法观察细胞形态;CCK-8检测细胞抑制率;甲基纤维素集落形成实验检测细胞集落形成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周期阻滞变化;Western blot检测细胞BCL-2、caspase-3、BAX、SMO、Gli1、Gli2蛋白表达。结果:三氧化二砷和伊曲康唑单用对KG1a细胞均具有增殖抑制作用,且呈时间剂量依赖性。联合用药与单药对比,前者细胞存活率、集落形成数均明显减少(P<0.05),而细胞凋亡率增高。联合用药能够增加细胞的Caspase-3和BAX两种蛋白的表达、下调BCL-2、SMO、Gli1、Gli2的表达。结论:三氧化二砷联合伊曲康唑能抑制KG1a细胞增殖及诱导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Hh信号通路受抑制,Caspase-3和BAX蛋白表达上调有关。对难治性AML进行三氧化二砷与伊曲康唑联合实验性治疗提供实验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氧化二砷 伊曲康唑 KG1a细胞株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序贯应用联合化疗与α干扰素治疗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观察 被引量:2
3
作者 许晓军 郭子文 +3 位作者 季明芳 何洁冰 梁锦胜 杨志钊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12-314,共3页
目的:探讨序贯应用联合化疗与α干扰素治疗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细胞凋亡比率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与完全缓解(CR)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2例接受两个疗程联合化疗与α干扰素序贯治疗的治疗组以及23例只接受两个疗程联合化疗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目的:探讨序贯应用联合化疗与α干扰素治疗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细胞凋亡比率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与完全缓解(CR)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2例接受两个疗程联合化疗与α干扰素序贯治疗的治疗组以及23例只接受两个疗程联合化疗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对照组患者进行了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凋亡比率0.0487±0.0430,第一疗程后凋亡比率0.2522±0.0849,第二疗程后凋亡比率0.3253±0.0918;对照组治疗前凋亡比率0.0491±0.0440,第一疗程后凋亡比率0.1845±0.0812,第二疗程后凋亡比率0.2580±0.1127。两组比较第一疗程(t=2.733,P=0.009)及第二疗程(t=2.188,P=0.0350)细胞凋亡比率皆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中第一疗程CR19例(86%),第二疗程CR20例(90%);对照组中第一疗程CR11例(48%),第二疗程CR14例(61%)。两组比较第一疗程CR(字2=7.515,P=0.006)及两个疗程累计CR(字2=5.494,P=0.019)均有显著差异。结论:序贯治疗后细胞凋亡比率以及完全缓解率有较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联合化疗 Α干扰素 完全缓解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药伊达比星巩固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 被引量:4
4
作者 李卫华 何慧清 牛晓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2311-2313,共3页
目的:探讨单药伊达比星(IDA)巩固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中山市人民医院血液科收治的初治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78例,完全缓解64例,分为单药伊达比星组(IDA组)27例与... 目的:探讨单药伊达比星(IDA)巩固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中山市人民医院血液科收治的初治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78例,完全缓解64例,分为单药伊达比星组(IDA组)27例与吡柔比星+阿糖胞苷组(DA组)37例,比较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64例中复发9例,其中IDA组3例,DA组6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3年无病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液毒性方面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IDA组的血液学毒性较低;心脏毒性方面两组间虽无统计学差异,但IDA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DA组。结论:IDA组单药方案与DA组方案巩固治疗APL疗效相似,但IDA组不良反应较低,心脏毒性更低。IDA单药方案可作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有效巩固治疗的优选化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伊达比星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综合征出血热误诊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 被引量:1
5
作者 宋奎 郭子文 +2 位作者 黄贵年 林淑华 许晓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64-165,共2页
患者女,36岁,因发热、腹痛4d,发现血小板减低2d入院。患者4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畏寒发热、脐周疼痛,2d前在我院门诊化验血常规:PLT 66×10^9/L.测体温39.4℃,
关键词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肾综合征出血热 误诊 畏寒发热 血小板减低 脐周疼痛 PLT 血常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20单克隆抗体联合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 被引量:1
6
作者 何慧清 许晓军 +4 位作者 任志娟 林淑华 郭子文 古滔华 邱大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9期976-976,共1页
关键词 CD20单克隆抗体 自体干细胞移植 治疗 非霍奇金淋巴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ilbert综合征1例
7
作者 宋奎 郭子文 +3 位作者 黄贵年 林淑华 何慧清 许晓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4232-4232,共1页
患者,男.31岁,因“因“皮肤巩膜黄染16年”入院。患者于出生后即出现皮肤、巩膜黄染,未做任何诊治,1个月后白行消退。16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下再次出现皮肤及巩膜黄染。伴有排浓茶样尿,无畏寒、发热,无腰痛,无恶心、呕吐,无腹... 患者,男.31岁,因“因“皮肤巩膜黄染16年”入院。患者于出生后即出现皮肤、巩膜黄染,未做任何诊治,1个月后白行消退。16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下再次出现皮肤及巩膜黄染。伴有排浓茶样尿,无畏寒、发热,无腰痛,无恶心、呕吐,无腹痛、腹泻,曾多次在外院诊治。以“黄疸型肝炎”治疗,症状无明显好转.于劳累时皮肤及巩膜黄染可加重,现来我院诊治,门诊拟“黄疸查因”收入院。既往于1999年曾在外院行“肝穿刺”未见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LBERT综合征 黄疸型肝炎 巩膜黄染 皮肤 患者 诊治 肝穿刺 入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