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恶性血液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合并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何慧清 黎伟超 +3 位作者 李卫华 林淑华 黄贵年 牛晓敏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7期167-168,共2页
目的探讨恶性血液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合并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防治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9月~2011年8月108例恶性血液病住院患者接受强化疗后在粒细胞缺乏期深部真菌感染发生的特点、感染种类以及治疗效果。结果真菌感染发... 目的探讨恶性血液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合并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防治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9月~2011年8月108例恶性血液病住院患者接受强化疗后在粒细胞缺乏期深部真菌感染发生的特点、感染种类以及治疗效果。结果真菌感染发生的部位以肺部、血液最常见,在成功培养分离的菌种中以白色念珠菌(38.9%)、热带念球菌(19.6%)和曲霉菌(14.8%)为主。108例感染中抗真菌治疗有效77例,总有效率为71.3%;31例死亡,死亡率为28.7%。结论恶性血液病患者粒细胞缺乏期合并深部真菌感染死亡率高,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缩短了粒细胞缺乏持续的时间,早期预防性和经验性抗真菌治疗是防治恶性血液病患者粒细胞缺乏期深部真菌感染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血液病 化疗 粒细胞缺乏 真菌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采用运动康复干预的效果研究
2
作者 官俊霞 《中国实用医药》 2025年第4期159-162,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实施运动康复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8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与实验组(40例,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实施运动康复干预)。对比两组运动功能(体力活动能力、肌力... 目的探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实施运动康复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8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与实验组(40例,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实施运动康复干预)。对比两组运动功能(体力活动能力、肌力、耐力)评分、负性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干预后,实验组体力活动能力、肌力、耐力评分分别为(90.87±5.01)、(91.52±3.01)、(86.35±2.65)分,均高于对照组的(88.13±3.26)、(89.02±4.11)、(82.35±3.1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SAS、SDS评分分别为(32.97±3.38)、(25.97±2.08)分,均低于对照组的(35.21±2.93)、(27.71±3.3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生理功能、生理角色、身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社交功能、情感角色评分分别为(81.37±12.31)、(73.66±13.04)、(71.97±12.08)、(81.25±14.31)、(82.63±14.25)、(83.66±13.04)分,均高于对照组的(70.02±12.12)、(61.29±12.25)、(60.51±12.33)、(69.33±12.12)、(70.69±13.13)、(71.29±14.2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采用运动康复干预具有明显的效果。通过运动康复干预,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升,运动功能得到改善,心理健康得到支持。运动康复干预不仅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疾病和治疗过程中的身体和心理挑战,还有助于促进患者的康复和全面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运动康复干预 生活质量 运动功能 心理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临床特点及微移植治疗的效果分析
3
作者 任志娟 邱大发 +4 位作者 郭子文 何慧清 张明宛 黄贵年 叶永斌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33期32-34,共3页
目的:分析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临床特点及微移植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2年6月于中山市人民医院进行微移植治疗的9例老年AML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9例AML患者疾病类型多为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染色体核型正常5... 目的:分析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临床特点及微移植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2年6月于中山市人民医院进行微移植治疗的9例老年AML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9例AML患者疾病类型多为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染色体核型正常5例,异常4例;分子学异常类型包括FLT3-ITD基因突变、AML-ETO融合基因阳性、增强子结合蛋白基因突变等;东部肿瘤协作组评分多为1分。患者白细胞水平恢复正常时间为11(10,14)d,血小板水平恢复正常时间为17(15,20)d;有1例患者治疗后因并发肺部感染死亡,完全缓解7例,复发1例;所有患者微移植治疗后未发生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患者治疗后均发生不良反应。结论:AML的发生与分子生物学异常有关,治疗难度大,患者不良反应发生风险以及复发风险高,微移植治疗可避免患者发生GVHD,有望成为治疗难治、复发AML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移植 急性髓系白血病 常规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