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发伤患者CD8^+CD28^-T细胞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7
1
作者 麦惠强 许进 +1 位作者 蓝先旗 陈树鑫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44-547,共4页
目的探讨多发伤患者CD8+CD28-T细胞含量变化及其与血小板(PLT)及D二聚体(D-D)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6例多发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以31例单纯外伤患者(SI)及35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首诊时外周血CD8+CD28-T细胞及其胞内转... 目的探讨多发伤患者CD8+CD28-T细胞含量变化及其与血小板(PLT)及D二聚体(D-D)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6例多发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以31例单纯外伤患者(SI)及35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首诊时外周血CD8+CD28-T细胞及其胞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白介素10(IL^(-1)0)百分含量,并比较3组PLT及D-D含量差异;分别在多发伤患者伤后24、48及72 h重复检测上述5项指标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1)多发伤组患者CD8+CD28-T细胞、TGF-β1及IL^(-1)0均显著高于单纯外伤(SI)组及健康组(P<0.05),但后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2)单纯外伤(SI)组及多发伤组患者PLT及D-D均显著高于健康组,3组间两两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3)多发伤患者伤后48 h的CD8+CD28-T细胞、TGF-β1及IL^(-1)0均显著高于伤后24 h(P<0.05),但伤后72 h上述3项指标均较伤后48 h及24 h显著下降(P<0.05),伤后24、48及72 h PLT及D-D均呈下降趋势,任意两个时间点的变化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4)CD8+CD28-T细胞、TGF-β1及IL^(-1)0这3者与PLT及D-D均呈显著正相关性(均为r>0.70,均为P<0.05)。结论早期升高但伤后72 h回落是多发伤患者CD8+CD28-T细胞及其细胞因子的变化趋势,且这三者与凝血功能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伤 CD8+T细胞 细胞因子 血小板 D二聚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体外除颤在院前抢救心脏骤停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
作者 郑伟华 谢钢 +4 位作者 杨伟东 蒋崇慧 高国贵 李玉燕 吴桂深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9期746-747,共2页
关键词 自动体外除颤 院前 抢救 心脏骤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性血液净化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血流动力学及氧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2
3
作者 梁雪玲 蒋崇慧 +1 位作者 陆品端 郑焕城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16-1317,1320,共3页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血流动力学及氧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ARDS患者21例,应用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联合血浆置换进行治疗,治疗期间用Swant-Ganz漂浮导管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并检测氧代谢指标。结果与...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血流动力学及氧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ARDS患者21例,应用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联合血浆置换进行治疗,治疗期间用Swant-Ganz漂浮导管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并检测氧代谢指标。结果与连续性血液净化前比较,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后,平均动脉压回升,心率下降,肺动脉压及肺动脉楔压也明显降低,动脉血氧分压明显上升(P<0.05),氧供及氧耗均有所增加(P<0.05),动脉血乳酸含量明显降低(P<0.05),氧摄取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可改善ARDS患者的全身血流动力学状况,提高患者的氧供,但对氧摄取率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连续性血液净化 血流动力学 氧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漂浮导管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的护理 被引量:8
4
作者 严丽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0年第3期256-256,共1页
关键词 漂浮导管 血流动力学 监测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