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中的小资产阶级问题的思考--以《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中心的考察
1
作者 张慧鹏 《毛泽东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1-121,共11页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毛泽东批评延安知识分子中存在的轻视工农兵、脱离群众的小资产阶级倾向,提出文艺要为工农兵服务,要求知识分子与工农群众相结合,进行自我改造。毛泽东的讲话鲜明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和人民观。在新民主主义...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毛泽东批评延安知识分子中存在的轻视工农兵、脱离群众的小资产阶级倾向,提出文艺要为工农兵服务,要求知识分子与工农群众相结合,进行自我改造。毛泽东的讲话鲜明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和人民观。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中,毛泽东以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为基础,建构了“人民”这一政治概念。毛泽东的“人民”并不是一个本质主义的概念,而是一个内涵和外延都不断变化的概念,带有统一战线的意涵。毛泽东始终肯定小资产阶级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革命性,将其作为人民的一部分,但也始终强调工农才是人民的主体,强调中国共产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把清除小资产阶级思想作为党内整风的重要内容。梳理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中小资产阶级问题的思考,有助于理解毛泽东的人民观,也有助于在新时代更好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小资产阶级 阶级性 人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乡建情怀遭遇经济规律:对当代新乡村建设运动的反思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慧鹏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1-136,共16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转移一直是主流趋势,但也有一些青年大学生逆流而上,投身乡村建设事业,成为乡建青年。他们的行为不只是出于朴素的情感,而是有着一整套理论体系的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转移一直是主流趋势,但也有一些青年大学生逆流而上,投身乡村建设事业,成为乡建青年。他们的行为不只是出于朴素的情感,而是有着一整套理论体系的支撑。他们反思以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为核心的现代化发展模式带来的负面后果,试图反其道而行之,在农村探索出另类发展模式。乡建青年的理想情怀令人钦佩,但他们的做法往往忽略经济规律而屡屡受挫。从唯物史观来看,分工深化和生产社会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反思市场化造成的生产社会化不能走向美化前现代的个体小生产。工业化和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反思传统工业化和城镇化道路也不应该走向否定工业化和城镇化本身。乡村振兴不是要反城镇化,而是要和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同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建青年 现代化 客观规律 唯物史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语》“无友不如己者”的多元阐释与实践的哲学反思
3
作者 朱亚坤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09-217,共9页
学界对《论语》中"无友不如己者"一句的阐释比较多元,除了常见的"不要与不如自己的人交往""不结交不与自己同道的人"和"没有不如自己的朋友"三种看法外,还有的从词语翻译和文字断句等角度提出... 学界对《论语》中"无友不如己者"一句的阐释比较多元,除了常见的"不要与不如自己的人交往""不结交不与自己同道的人"和"没有不如自己的朋友"三种看法外,还有的从词语翻译和文字断句等角度提出一些新见解。本文尝试从哲学角度针对多元阐释本身加以反思,即从阐释者所分析文本对象的复杂与多元情况,阐释者所进行思想构境的再情境化效果与时代性局限,阐释者所面对、内化和使用之语言的开放性与有限性特点,以及阐释者身处的多重主体间性的境界落差与错位互动等方面做出初步的反身性探讨,一定程度稀释了多元阐释背后的独断论色彩。基此进一步辨析了孔子朋友观的实践性问题,重申儒学思想的生活实践面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语》 文本 思想构境 主体间性 多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