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8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俄罗斯科学院哲学代表团访问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
1
作者 刘明艳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39-140,共2页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俄罗斯科学院 中国现代化 中山大学 研究所 代表团 学术演讲 交流访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文明形态追求
2
作者 陈晓斌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5-32,227,228,共10页
“中华文明的现代形态”已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议题,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这一“新现实”对于中华文明与社会主义实践之间关系的新发展以及引发的新认识:通过马克思主义“化”中国,中华文明既实现了生命更新和... “中华文明的现代形态”已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议题,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这一“新现实”对于中华文明与社会主义实践之间关系的新发展以及引发的新认识:通过马克思主义“化”中国,中华文明既实现了生命更新和现代转型的时代化需求,也表明必须在社会主义实践基础上才能实现自身的文明理想;通过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实践不仅实现了文明性自觉,而且经由中华文明的现代性实践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提供着重要借鉴。经由马克思主义“化”中国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古今转换和中西交融,形成了以中国式现代化为具体内容支撑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充分表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在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上的普遍性意蕴,其立足文明向人类文明转变的现实历史形势,为人类社会描绘了一种文明发展的未来性蓝图,拓展了一个新的可能性边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文明形态 社会主义 普遍性意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中国话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面向中国问题 被引量:4
3
作者 徐俊忠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5-37,共3页
从英国访学回来的十几年间,我基本上是全身心投入毛泽东研究,对此我走的是一条“非正统、不学科”之路。十余年来我关注的基本上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毛泽东,我把这一时期的毛泽东当做一个具有自觉哲学思维的治国理政的政治家来对待。这... 从英国访学回来的十几年间,我基本上是全身心投入毛泽东研究,对此我走的是一条“非正统、不学科”之路。十余年来我关注的基本上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毛泽东,我把这一时期的毛泽东当做一个具有自觉哲学思维的治国理政的政治家来对待。这样一个定位就决定了,对毛泽东的研究不能仅仅局限于他的哲学思想。从既有的对毛泽东哲学思想的阐述著作来看,我看到的是一种贫乏。但毛泽东的思想却是很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中国话语 中国问题 毛泽东哲学思想 毛泽东研究 新中国成立 治国理政 哲学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的中国现代化方案:马克思主义的还是民粹主义的?——从毛泽东与梁漱溟的分歧看 被引量:1
4
作者 林育川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6-71,共6页
本文从中国现代化的性质界定、中国现代化的道路选择和中国现代化的目标设定三个方面对毛泽东和梁漱溟的现代化方案进行比较,认为尽管毛泽东的现代化方案带有民粹主义的外观,但其本质仍然是马克思主义的。
关键词 毛泽东 梁漱溟 中国现代化 马克思主义 民粹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化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科研究的思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方法论学术研讨会纪要
5
作者 徐俊忠 文卫勇 +1 位作者 林育川 黄寿松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3-36,52,共5页
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科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沐浴着思想解放的春风而迅速发展起来的.然而,历经20多年之后,这一学科在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等方面都不仅没有显示出应有的景气,甚至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出现了一些令人深思和... 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科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沐浴着思想解放的春风而迅速发展起来的.然而,历经20多年之后,这一学科在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等方面都不仅没有显示出应有的景气,甚至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出现了一些令人深思和忧虑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学术研讨会 方法论 实利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哲学会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被引量:7
6
作者 谭群玉 周兵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8-45,共8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20世纪30年代末毛泽东明确提出的一个理论命题,新哲学会群体对其进行了初步论证。该会内部对这一命题的解释是有区别的,但其论证的发展趋势,则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成为与毛泽东的名字相联结的逻辑链上不可或缺的...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20世纪30年代末毛泽东明确提出的一个理论命题,新哲学会群体对其进行了初步论证。该会内部对这一命题的解释是有区别的,但其论证的发展趋势,则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成为与毛泽东的名字相联结的逻辑链上不可或缺的一环,从而为后来毛泽东的思想就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结论的得出,以及与此有内在逻辑关联的“毛泽东思想”概念的产生,提供了理论的合法性基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命题能够成立,并成为中国的意识形态,是当时各种主客观因素作用的必然结果,其中也体现了领袖者个人毛泽东的理论智慧,以及新哲学会群体理论论证的贡献。今天在继续使用这一在具体条件下产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命题时,不应忽视其原初的本真意义,并要赋予其普适性和时代性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哲学会 毛泽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毛泽东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向何处去? 被引量:24
7
作者 徐长福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3-16,共4页
作为一种具有学术性的意识形态 ,在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包括其哲学 )研究目前正面临一种危机———一方面 ,其服务于政治实践的成效在下降 ,另一方面 ,其学术水准已明显逊于一些主要的邻近学科。“向何处去”的问题就此显现出来。要克服... 作为一种具有学术性的意识形态 ,在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包括其哲学 )研究目前正面临一种危机———一方面 ,其服务于政治实践的成效在下降 ,另一方面 ,其学术水准已明显逊于一些主要的邻近学科。“向何处去”的问题就此显现出来。要克服危机 ,这种研究就必须走向意识形态取向和学术取向的相对分离———前者完全以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的政治需要为转移 ,后者则一心求解这个领域中长期积淀的学理问题 ,二者间可形成一种互补结构。其中 ,学术取向的研究应走向与其他学术领域的深度关联 ,走向与国际论坛的积极互动 ,走向观点独立的反思性探讨 ,走向学理资源的创造性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意识形态 学术 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实践的哲学与作为实践的哲学——中国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范式的危机与出路 被引量:14
8
作者 徐长福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1-54,共4页
实践哲学历来是哲学的主要领域之一,其中存在着众多的理论范式。实践哲学必然包含两个面向:一是关于实践的哲学,即对实践的理论解释;二是作为实践的哲学,即实际地对人们的实践发生影响。一种实践哲学范式,当这两个面向相统一时,则处于... 实践哲学历来是哲学的主要领域之一,其中存在着众多的理论范式。实践哲学必然包含两个面向:一是关于实践的哲学,即对实践的理论解释;二是作为实践的哲学,即实际地对人们的实践发生影响。一种实践哲学范式,当这两个面向相统一时,则处于常规时期;而当这两个面向相分离时,则处于危机时期。中国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走出危机的出路在于,实现"关于实践"的哲学与"作为实践"的哲学的统一,使其既能对实践作出理论解释,同时又能实际地对人们的实践发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范式 中国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 关于实践的哲学 作为实践的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 被引量:2
9
作者 叶汝贤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6,共6页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未来走向,与过去和现在的研究现状密切相关,必然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主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传统、时代与时代主题、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世界性的哲学交流与对话等等。论文就相关问题,如哲学与政...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未来走向,与过去和现在的研究现状密切相关,必然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主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传统、时代与时代主题、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世界性的哲学交流与对话等等。论文就相关问题,如哲学与政治、学术性与现实性、理论与实践、哲学与群众、主流学派与非主流学派、革命家与哲学家、哲学研究方式与实证研究方式等进行讨论。论文的结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将仍然是主流,过去哲学研究那种大一统的局面将不复存在,多样性的研究、主流学派与非主流学派并存,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各种研究路径互相竞争、互相切磋、互相促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国化 时代与时代主题 学术性与现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与组织研究:基于恩格斯关于战争与社会的著述
10
作者 刘畅(译) 凌菲霞(译)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1-124,共14页
通过恩格斯的军事著作,可以探讨保罗·阿德勒(Paul Adler)倡议的对组织研究领域的“古典马克思主义式”(paleo-Marxist)创新。恩格斯对军事组织、文化、领导和管理的研究,特别是他对克里木战争中各方实力的分析值得重点关注。尽管... 通过恩格斯的军事著作,可以探讨保罗·阿德勒(Paul Adler)倡议的对组织研究领域的“古典马克思主义式”(paleo-Marxist)创新。恩格斯对军事组织、文化、领导和管理的研究,特别是他对克里木战争中各方实力的分析值得重点关注。尽管恩格斯在这些著作中通常只是稍微体现马克思主义式观点,但它们阐明了一种马克思主义分析形式,打破了学界在语言转向后广泛流传的对马克思主义的讽刺性批评。恩格斯的军事著作对民族、阶级、种族和性别主体性进行了有力而细致的分析,在(新兴的)资本主义语境中,组织文化正是通过这些主体性再生产出来的。尽管恩格斯把握到了现代军事组织的资本主义形式,但他并未将这些组织文化还原为对这种形式的机械再生产。相反,他认为,虽然生产方式规定组织运作的框架,但这些组织也总是通过特殊文化和具体个体来运作的,而个体的操作与行动是可以接受内在批判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马克思主义 机械唯物主义 恩格斯 军事著述 组织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升、开拓、调整: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方法论反思
11
作者 刘森林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15,共6页
提升生活与实践经验,需要以强化学术为前提。以理论本身的内在逻辑和问题指向作为基本的学术事实,不能随意根据实践的不同要求而加以改变或忽略。生活、实践会激发问题,也会遮蔽和掩盖问题,所以需要对生活、实践保持一定的批判性距离。... 提升生活与实践经验,需要以强化学术为前提。以理论本身的内在逻辑和问题指向作为基本的学术事实,不能随意根据实践的不同要求而加以改变或忽略。生活、实践会激发问题,也会遮蔽和掩盖问题,所以需要对生活、实践保持一定的批判性距离。开拓国际化视野,也是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关键之一。它有两个要求:重视文本,必须连带着重视文本的原始语言;学术研究必须以了解国外同行已有成果为基础。最后,学术研究还必须自觉调整言说对象(对话者),把面向民众的普及性写作、面向学生的一般性写作和面向专家的学术性写作自觉区别开来,更多对准学术性写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经验 马克思主义哲学 学术性 浪漫派 国际化 学术性写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山大学第三十一期马克思论坛综述
12
作者 刘明艳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37-138,共2页
关键词 马克思论坛 中山大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国现代化 综述 社会主义伦理 人文科学 澳大利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哲学家——艾思奇、毛泽东和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 被引量:8
13
作者 尼克·奈特 王桂花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1-37,共7页
关键词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国共产主义运动 毛泽东思想 艾思奇 哲学家 抗日军政大学 辩证唯物主义 《实践论》 《矛盾论》 哲学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现代主义与现代主义、马克思主义关系的再思考 被引量:10
14
作者 杨耕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80-85,共6页
后现代主义的崛起在现实性上有两大根源 :一是两次世界大战 ,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二是科技领域所发生的巨大变革。后现代主义与现代主义是并蒂共生的统一体。后现代主义是从现代主义派生出来的。利奥塔和哈贝马斯认为 ,后现代... 后现代主义的崛起在现实性上有两大根源 :一是两次世界大战 ,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二是科技领域所发生的巨大变革。后现代主义与现代主义是并蒂共生的统一体。后现代主义是从现代主义派生出来的。利奥塔和哈贝马斯认为 ,后现代主义就其实质而言 ,就是“重写”、“重振”现代性。某些西方哲学家认为 ,马克思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有着紧密的关联 ,因此 ,有“解构的马克思主义”和“后现代的马克思主义”。实际上 ,马克思主义不是一种后结构主义或后现代主义 ,也不存在所谓的“解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后现代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但二者的关系的确是一个有待于深入研究的重大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 现代性 马克思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马克思的学术精神研究马克思主义——致汉语马克思的第二个世纪 被引量:5
15
作者 徐长福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1-17,共7页
"汉语马克思",指用汉语书写的马克思,已存在一个世纪了。此间,马克思主要被看作一个思想家和革命家而不是一个学者。马克思主义也主要被看作意识形态而不是学术思想。但事实上,马克思首先是一个学者,然后才是一个思想家和革... "汉语马克思",指用汉语书写的马克思,已存在一个世纪了。此间,马克思主要被看作一个思想家和革命家而不是一个学者。马克思主义也主要被看作意识形态而不是学术思想。但事实上,马克思首先是一个学者,然后才是一个思想家和革命家。同时,马克思的马克思主义也首先是一种按照学术规范取得的学术成果,然后才是一种意识形态。无论如何,学术品质是马克思的马克思主义的首要因素。因此,我们应当以马克思的学术精神研究马克思主义,汉语马克思的第二个世纪首先应是一个学术世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汉语马克思 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的马克思主义 学术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劳动概念看无政府主义思想在中国马克思主义中的渗透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森林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8,共8页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无政府主义虽然都高度肯定"劳动"精神,但无政府主义理解的"劳动"是没有强权和强制、高度自觉自决、无拘无束的;传统农业劳动更符合中国无政府主义的理想;另外,无政府主义理解的"劳动"...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无政府主义虽然都高度肯定"劳动"精神,但无政府主义理解的"劳动"是没有强权和强制、高度自觉自决、无拘无束的;传统农业劳动更符合中国无政府主义的理想;另外,无政府主义理解的"劳动"不仅具有生产性,而且具有道德意义以及审美意义。对现代大工业生产的拒斥,对脱离社会的个人自由的极端理解,特别是,意味着社会生产关系基于效率、公平的提高而向自动化、专门化、标准化、程序化、精确化方向不断进步的"物象化"、"物化",一直被视为是损害自由、敌视人的东西,这些都是至今仍以各种形式残留于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无政府主义思想。鉴于某些当代西方左派、后现代派所持无政府主义思想对当代中国的影响,清理无政府主义的渗透,依然是我们没有完成的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 自由 无政府主义 马克思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遍人权的解构与中国人权模式的价值——基于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中国化的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林育川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73-78,共6页
西方启蒙时代以来自我标榜为普遍人权的自由主义人权观在19世纪40年代已经为马克思恩格斯所解构,这一解构有助于后来马克思主义者及其他左翼政治家超出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的狭隘视域,推动人权理论的更新乃至建构出马克思主义的人权理论。... 西方启蒙时代以来自我标榜为普遍人权的自由主义人权观在19世纪40年代已经为马克思恩格斯所解构,这一解构有助于后来马克思主义者及其他左翼政治家超出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的狭隘视域,推动人权理论的更新乃至建构出马克思主义的人权理论。近代中国从西方引入的人权观念已经不再是自由主义的消极人权,而是烙上了马克思主义的印记。在当代中国人权模式的建构中,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仍然是一种主导性的思想资源。从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中国化的思路去解读中国人权的形成和演进,将提供一个切合历史事实的视角,有助于更为中肯地评判中国的人权理论与实践,也有助于更合理地厘定中国人权模式与普遍人权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遍人权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国人权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读者的写作: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写作模式反思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森林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10,共10页
哲学写作具有不向大众诉说、把公开的esotericism说辞与隐微的esotericism说辞结合起来、启蒙和改造民众等多种模式。启蒙以来日益得以伸张的面向大众的写作模式因为大众社会的产生和大众人的成批出现而受到反思。马克思的写作模式是不... 哲学写作具有不向大众诉说、把公开的esotericism说辞与隐微的esotericism说辞结合起来、启蒙和改造民众等多种模式。启蒙以来日益得以伸张的面向大众的写作模式因为大众社会的产生和大众人的成批出现而受到反思。马克思的写作模式是不面向一般民众的,其学术写作更是坚持了很强的专业性。当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写作应该放弃诸多的无对象写作,多作有对象的学术写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写作 民众 大众人 哲人 无对象写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中国共产党人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契合点及其当代启示——20世纪初“社会主义论战”的再审视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萍 张冠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70-77,共8页
中国共产党人选择并接受马克思主义有三个重要的历史契合点:一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与马克思主义的契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就是要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积贫积弱、民族危亡的问题,即要让多数人都过上真正“人的生活”,马克思主义为之提供... 中国共产党人选择并接受马克思主义有三个重要的历史契合点:一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与马克思主义的契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就是要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积贫积弱、民族危亡的问题,即要让多数人都过上真正“人的生活”,马克思主义为之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二是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与“社会主义”理想的契合。西学东渐以来对于西方文明批判反思、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国内的传播以及俄国的革命实践,完整地构成了早期共产党人接受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契合点;三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基本价值的契合。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崇尚贵公”、“超越性、理想性气质”和“经世致用”的实践理性等基本价值,这与马克思主义的集体主义原则、共产主义理想和实践唯物主义特质,具有某种契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论战 中国共产党 马克思主义 历史契合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物质力量--《大众哲学》与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启蒙 被引量:2
20
作者 谭群玉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9-72,共14页
马克思认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大众哲学》被视为“冲垮三民主义思想防线”的利器,其号准时代脉搏,洞悉读者关切,将思想启蒙与改造世界结合的理论特质,以及深入浅出的说理方式,是其广受欢迎、经久不衰的直接原... 马克思认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大众哲学》被视为“冲垮三民主义思想防线”的利器,其号准时代脉搏,洞悉读者关切,将思想启蒙与改造世界结合的理论特质,以及深入浅出的说理方式,是其广受欢迎、经久不衰的直接原因。作者艾思奇中西学结合、文理科兼修的深厚学养,以及对大众及革命领袖的双重影响力,也是《大众哲学》成为改造旧中国走向新社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之重要物质力量的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思奇 《大众哲学》 马克思主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