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力-剪胀关系比较与岩石应力-剪胀关系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梁基冠 黄林冲 +1 位作者 马建军 陈万祥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56-664,共9页
为研究典型应力-剪胀关系对常见岩土材料力学响应的预测效果,构建适合岩石材料的应力-剪胀关系,提升本构模型的准确性,本文结合试验数据对典型应力-剪胀关系展开对比分析,并构建适用于岩石的应力剪胀关系模型.首先,基于热动力学框架和... 为研究典型应力-剪胀关系对常见岩土材料力学响应的预测效果,构建适合岩石材料的应力-剪胀关系,提升本构模型的准确性,本文结合试验数据对典型应力-剪胀关系展开对比分析,并构建适用于岩石的应力剪胀关系模型.首先,基于热动力学框架和能量守恒方程,梳理出3种典型的应力-剪胀关系模型,并将多种岩土材料的应力-剪胀数据与典型应力-剪胀关系进行对比;随后,以Rowe剪胀关系模型为基本框架,考虑多种因素影响,提出适用于岩石的改进Rowe应力-剪胀关系模型,分析了其对试验数据的拟合效果,并对比所提模型和变剪胀角模型对加载过程剪胀角演化的模拟效果;最后,将修正Rowe剪胀关系与修正剑桥模型耦合,与经典的修正剑桥模型的模拟结果和试验数据进行对比校验.研究结果表明:由于黏聚力的影响,基于纯摩擦假设推导的经典应力-剪胀关系无法准确描述含黏聚力岩土材料的应力-剪胀响应;修正Rowe剪胀关系模型可以有效反映岩石的应力-剪胀响应,并能模拟数据中的“回旋勾”现象;本文提出的应力-剪胀关系模型不仅形式简洁,且参数数量较变剪胀角模型少;应用所提修正Rowe剪胀关系模型可以提升本构模型在变形预测方面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剪胀关系 岩石 黏聚力 剪胀角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市岩溶地层标准贯入击数神经网络模型
2
作者 严辉 林沛元 《地质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5-321,共17页
潜在岩溶地质灾害威胁粤港澳大湾区广州、深圳等核心城市安全及其地下空间开发与利用。标准贯入试验是岩溶地层勘察的必备手段之一,为土层划分、承载力评估、基础选型等提供重要依据。针对传统的标准贯入试验提高工程成本并受操作人员... 潜在岩溶地质灾害威胁粤港澳大湾区广州、深圳等核心城市安全及其地下空间开发与利用。标准贯入试验是岩溶地层勘察的必备手段之一,为土层划分、承载力评估、基础选型等提供重要依据。针对传统的标准贯入试验提高工程成本并受操作人员技能水平影响较大的问题,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快速且准确获取岩溶区土层标贯击数的新方法。以深圳市岩溶区为例,收集了1 006组土层标贯数据,建立了一个11-5-1结构的单隐藏层神经网络模型,该模型仅拥有5个神经元,具有解析解,易于计算。研究结果显示,该神经网络模型的决定系数达到了0.93,表明模型拥有高度的准确性;模型因子平均值为1.04,变异系数介于9%~23%。总体上,模型精度高,预测偏差离散性低。讨论了影响模型稳定性和预测性能的多种因素,如隐藏层神经元数量、数据标准化方法、激活函数选择、数据分割比例和随机抽样效应等。通过在深圳市龙岗区2个独立工程案例的应用,验证了该神经网络模型在工程实践中的实用价值。本研究为未来岩溶区工程勘察方法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地层 粤港澳大湾区 深圳市 标准贯入试验 人工神经网络 模型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工程水灾害防治研究进展
3
作者 王复明 蔡直言 +2 位作者 郭成超 谈颋 苏方晨 《岩土工程学报》 2025年第11期2225-2236,共12页
隧道工程水灾害问题是隧道领域的顽疾。论文综述了隧道工程水灾害防治最新进展,界定了隧道工程水灾害问题,分析了水灾害系统基本特征和构成要素,探讨了水灾害形成机理、水灾害防治材料、水灾害防治理念和水灾害防治技术,展望了值得重视... 隧道工程水灾害问题是隧道领域的顽疾。论文综述了隧道工程水灾害防治最新进展,界定了隧道工程水灾害问题,分析了水灾害系统基本特征和构成要素,探讨了水灾害形成机理、水灾害防治材料、水灾害防治理念和水灾害防治技术,展望了值得重视的未来发展及研究方向。研究表明:隧道工程水灾害由灾害源、突水通道与隔水岩体3部分构成;目前对于突水灾变机理把握不清、演化过程不明,导致灾害难以实现主动防控;各种水灾害防治材料均有优劣,其中非水反应高聚物注浆材料在隧道渗漏水、突涌水封堵方面成效显著,但还需在与岩土的多尺度作用机理、多场耦合条件下的扩散规律以及研制特殊性能改性高聚物方面深入研究;单一超前地质预报技术精度较低,今后应在联合参数反演的隧道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技术的理论与装备方面加强研究,还需发展基于AI、5G、物联网以及大数据分析的隧道渗漏水综合检测技术;高温高压动水环境下注浆材料的抗分散能力、浆液黏度时间-空间特征、浆液与水的相互作用以及配套工艺装备等关键问题仍需深入研究。最后,提出3个未来发展方向,即隧道全生命期防水理念、隧道多灾害协同防治体系、隧道韧性理论与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水灾害 文献综述 水灾机理 防治材料 防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颗粒形态及阻塞效应的不良级配砂砾土潜蚀过程模拟 被引量:1
4
作者 谢合林 胡正 易飞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677-684,共8页
在复杂水土荷载服役环境下,水工岩土结构极易发生潜蚀灾变,诱发建筑物失效灾变。采用计算流体力学-离散元耦合方法(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discrete element method,简称CFD-DEM),针对土石坝、边坡等工程中广泛存在的不良级配土... 在复杂水土荷载服役环境下,水工岩土结构极易发生潜蚀灾变,诱发建筑物失效灾变。采用计算流体力学-离散元耦合方法(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discrete element method,简称CFD-DEM),针对土石坝、边坡等工程中广泛存在的不良级配土,考虑3种细颗粒含量和3种颗粒形态研究了不良级配砂潜蚀过程;通过分析颗粒迁移轨迹、位移和接触数等,从细观角度阐明了潜蚀过程中细颗粒运动特征,并将颗粒的迁移效应划分为阻塞、脱空、迂回和冲脱4种;通过统计分析整个过程迁移效应的演变发现,潜蚀启动初期细颗粒多数处于脱空状态,随后在渗流作用下颗粒逐渐相互接触,脱空效应占比急剧下降,造成颗粒的迂回和冲脱组成的其他非稳态逐渐上升,随后运动的颗粒逐渐被其他颗粒约束,颗粒的阻塞率上升,最终绝大部分颗粒处于阻塞状态,试样最终达到稳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D-DEM 潜蚀 颗粒形态 阻塞效应 不良级配砂砾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