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托宁和东莨菪碱作为心脏手术麻醉前用药对心率影响的Meta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徐忠东 杨涛 +2 位作者 何伟雄 李珏 彭书崚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189-190,共2页
【目的】比较长托宁、东莨菪碱作为心脏手术麻醉前用药对心率的影响。【方法】采用Meta分析法对收集到的相关文献进行严格的定量分析。【结果】长托宁作为心脏手术麻醉前用药比东莨菪碱少增加心率8~14次/分,平均少增心率11次/分(P<0... 【目的】比较长托宁、东莨菪碱作为心脏手术麻醉前用药对心率的影响。【方法】采用Meta分析法对收集到的相关文献进行严格的定量分析。【结果】长托宁作为心脏手术麻醉前用药比东莨菪碱少增加心率8~14次/分,平均少增心率11次/分(P<0.05)。【结论】长托宁对心率影响较东莨菪碱小是较理想的心脏手术麻醉前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托宁 东莨菪碱 心脏麻醉 术前药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凭静脉麻醉下镇痛-伤害性刺激指数对于腹腔镜手术疼痛刺激评估的有效性 被引量:7
2
作者 刘军 黄婉 +1 位作者 王卓丹 黎尚荣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03-406,411,共5页
目的观察气管插管后,腹腔镜手术戳卡置入时,伤害性刺激指数(ANI)与血流动力学变化的相关性,从而评估ANI的有效性。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前瞻临床研究。选取行腹腔镜手术患者284例,患者入室后,完善监护,应用靶控瑞芬太尼和丙泊酚进行麻... 目的观察气管插管后,腹腔镜手术戳卡置入时,伤害性刺激指数(ANI)与血流动力学变化的相关性,从而评估ANI的有效性。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前瞻临床研究。选取行腹腔镜手术患者284例,患者入室后,完善监护,应用靶控瑞芬太尼和丙泊酚进行麻醉诱导完成气管插管,完善动脉穿刺,后采取丙泊酚和瑞芬太尼靶控麻醉维持。记录入室、第一个戳卡完成时及戳卡完成后5 min的ANI数值、动脉收缩压、心率值(研究过程采用电子数据连续记录所需数值)。观察在腹腔镜手术过程中从入室到所有戳卡置入完成后5 min的ANI数值及收缩压(SBP)及心率(HR)变化情况,从而评估ANI指数评估腹腔镜戳卡置入时引起的疼痛的有效性。结果 (1)在切皮-完成所有戳卡后5min的研究时间段内,ANI曲线下面积与SBP、HR曲线下面积呈现正相关性(P <0.05)。(2)在切皮-第一个戳卡置入完成时,ANI与SBP、HR呈负相关性(P <0.001)。结论 ANI的变化与镇痛与伤害性刺激之间平衡关系的变化相一致,与SBP、HR的变化呈负性相关,ANI可以准确的评估戳卡置入时疼痛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痛监测 镇痛-伤害性刺激指数 靶控输注 全身麻醉 瑞芬太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段停循环下四分支人工血管替换全胸腹主动脉的麻醉处理 被引量:2
3
作者 徐忠东 吴辉 +3 位作者 何伟雄 何波 李珏 彭书崚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24-625,632,共3页
【目的】总结分段停循环下四分支人工血管替换全胸腹主动脉的麻醉处理经验。【方法】全胸腹主动脉替换术的麻醉处理21例,所有病人术前口服安定10mg,肌注长托宁1mg,吗啡10mg,静脉注射咪唑安定0.01~0.03mg/kg,依托咪酯0.1~0.3mg/kg,芬太... 【目的】总结分段停循环下四分支人工血管替换全胸腹主动脉的麻醉处理经验。【方法】全胸腹主动脉替换术的麻醉处理21例,所有病人术前口服安定10mg,肌注长托宁1mg,吗啡10mg,静脉注射咪唑安定0.01~0.03mg/kg,依托咪酯0.1~0.3mg/kg,芬太尼5~10μg/kg,哌库溴铵0.1mg/kg麻醉诱导;间断给予芬太尼5~10μg/kg,哌库溴铵0.05mg/kg,吸入1%~2%异氟醚持续静脉输注异丙酚3~6mg·kg-1·h-1,维持麻醉。【结果】麻醉平稳,21例患者20例痊愈出院,术后早期死亡1例(病死率4.8%),神经并发症2例,经治疗痊愈,急性肾衰2例,经血透治疗痊愈。【结论】全胸腹主动脉替换术的麻醉处理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瘤 体外循环 主动脉替换 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技术用于肝切除手术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王旭东 李艳萍 +3 位作者 赖仁纯 许梅曦 陈敏山 元云飞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80-183,共4页
【目的】探讨LCVP技术用于肝切除手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60例行肝叶切除手术的肝癌病人,随机分为两组。组Ⅰ为正常输液组(对照组),组Ⅱ为LCVP组(实验组)。组Ⅱ术中维持低中心静脉压(CVP≤5cmH2O),于肝叶切除后恢复正常CVP;组Ⅰ... 【目的】探讨LCVP技术用于肝切除手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60例行肝叶切除手术的肝癌病人,随机分为两组。组Ⅰ为正常输液组(对照组),组Ⅱ为LCVP组(实验组)。组Ⅱ术中维持低中心静脉压(CVP≤5cmH2O),于肝叶切除后恢复正常CVP;组Ⅰ维持中心静脉压6~12cmH2O。比较两组手术切除肝叶所需时间、术中失血量和输血量以及术后肾功能的影响。【结果】实验组肝叶切除所需时间、术中失血量和输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对肾功能无损害。【结论】肝脏切除手术中采用LCVP技术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和有效减少术中的出血量及输血量,可能有利于病人术后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中心静脉压技术 肝叶切除术 输血 肾功能 肝肿瘤 血管壁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复合右美托咪定对小儿腺样体切除术后躁动的影响 被引量:21
5
作者 刘婷 王培宗 +1 位作者 许冬妮 卢桠楠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5-89,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复合右美托咪定对小儿腺样体切除术后躁动的影响。方法选择腺样体肥大患儿81例,随机分为:麻醉诱导A组采用舒芬太尼0.1μg/kg,B组为舒芬太尼0.2μg/kg,C组为舒芬太尼0.3μg/kg,3组均应用右美托咪定0.5μg/kg,术...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复合右美托咪定对小儿腺样体切除术后躁动的影响。方法选择腺样体肥大患儿81例,随机分为:麻醉诱导A组采用舒芬太尼0.1μg/kg,B组为舒芬太尼0.2μg/kg,C组为舒芬太尼0.3μg/kg,3组均应用右美托咪定0.5μg/kg,术中采用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麻醉维持。记录患儿拔管后躁动发生率和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与A组相比,B组和C组患儿躁动发生率降低(P<0.05),术后早期行为疼痛评分(FLACC)降低(P<0.05),拔管后追加镇痛药物例数减少(P<0.05),拔管呛咳发生率低(P<0.05)。与C组相比,A组、B组患儿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麻醉恢复室(PACU)停留时间短(P<0.05)。结论舒芬太尼0.2μg/kg复合右美托咪定应用在小儿腺样体切除术中拔管后躁动发生率少,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腺样体切除术 舒芬太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西孟旦影响心衰患者B型利钠肽水平的Meta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徐忠东 何伟雄 +7 位作者 赵一凡 夏淑轩 何波 杨涛 曹德雄 彭书崚 李珏 曹铭辉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027-2029,共3页
目的Meta分析左西孟旦对失代偿心衰患者B型利钠肽(BNP)水平的影响,并评价左西孟旦在左心衰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采用Meta分析法对收集到的相关文献进行严格的定量分析。结果左西孟旦静脉用药后24h时BNP平均降低337.66pg/ml,其95%CI为(-296... 目的Meta分析左西孟旦对失代偿心衰患者B型利钠肽(BNP)水平的影响,并评价左西孟旦在左心衰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采用Meta分析法对收集到的相关文献进行严格的定量分析。结果左西孟旦静脉用药后24h时BNP平均降低337.66pg/ml,其95%CI为(-296.30,-379.02);48h时平均降低259.92pg/ml,其95%CI为(-195.76,-324.08);第1周平均降低123.09pg/ml,其95%CI为(-53.32,-195.86)。各时点心功能与用药前相比约分别增加了29%、22%、10%。结论左西孟旦能改善失代偿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显著降低血浆BNP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西孟旦 心力衰竭 B型利钠肽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芬太尼预处理对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患者血浆肌钙蛋白Ⅰ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徐忠东 金沐 +7 位作者 何伟雄 夏淑轩 赵一凡 何波 曹德雄 彭书崚 李珏 曹铭辉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554-1556,共3页
目的应用心肌肌钙蛋白I(cTnI)评价瑞芬太尼预处理对非体外偱环冠脉搭桥(OPCAB)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选择24例行OPCAB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瑞芬太尼预处理组(R组)和对照组(C组)。所有患者术前口服安定10mg,肌肉注射吗啡10mg、东莨菪... 目的应用心肌肌钙蛋白I(cTnI)评价瑞芬太尼预处理对非体外偱环冠脉搭桥(OPCAB)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选择24例行OPCAB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瑞芬太尼预处理组(R组)和对照组(C组)。所有患者术前口服安定10mg,肌肉注射吗啡10mg、东莨菪碱0.3mg,全麻诱导静脉注射咪唑安定0.08mg/kg,依托咪酯0.1~0.3mg/kg,芬太尼5~10μg/kg,罗库溴铵1mg/kg诱导,吸入1MAC异氟醚,持续静脉输注异丙酚0.8~2μg/ml;间断给予芬太尼5~10μg/kg,哌库溴铵0.05mg/kg。R组:瑞芬太尼5μg/kg溶于50ml生理盐水,于麻醉诱导后10min恒速泵完。C组:泵注同等容量生理盐水。测定术前、术毕及术后1、6、24、48h血浆cTnI水平。结果各组内术后cTnI水平均明显增高(P<0.05)。R组术后cTnI水平显著低于C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预处理可降低OPCAB患者的cTnI水平,减轻心肌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肌钙蛋白I 瑞芬太尼 非体外偱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缺血预处理 心肌再灌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托啡诺预处理对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 被引量:5
8
作者 徐忠东 何伟雄 +8 位作者 金沐 夏淑轩 赵一凡 杨涛 何波 曹德雄 彭书崚 李珏 曹铭辉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A04期180-182,共3页
【目的】观察布托啡诺预处理对体外循环冠脉搭桥(CABG)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选择24例行CABG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布托啡诺预处理组(B组)和对照组(C组)。测定术前、术毕及术后1 h、6 h、24 h、48 h血清cTnI水平。【结果】各组... 【目的】观察布托啡诺预处理对体外循环冠脉搭桥(CABG)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选择24例行CABG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布托啡诺预处理组(B组)和对照组(C组)。测定术前、术毕及术后1 h、6 h、24 h、48 h血清cTnI水平。【结果】各组内术后cTnI水平均明显增高(P<0.05)。R组术后cTnI水平显著低于C组(P<0.05)。【结论】布托啡诺预处理可降低CABG患者的cTnI水平,具心肌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肌钙蛋白 体外偱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缺血预处理 心肌再灌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冠状动脉搭桥术对心肌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徐忠东 何伟雄 +5 位作者 夏淑轩 赵一凡 杨涛 曹德雄 李珏 曹铭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07-808,共2页
目的:探讨急诊冠状动脉搭桥术对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选择24例行急诊冠状动脉搭桥术的冠心病患者,分为体外循环组(on-pump组)和非体外循环组(off-pump组)。测定术前及术后2、6、24h血清肌钙蛋白(cTnI)水平。结果:各组内术后cTnI水平均... 目的:探讨急诊冠状动脉搭桥术对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选择24例行急诊冠状动脉搭桥术的冠心病患者,分为体外循环组(on-pump组)和非体外循环组(off-pump组)。测定术前及术后2、6、24h血清肌钙蛋白(cTnI)水平。结果:各组内术后cTnI水平均明显提高(P<0.05)。off-pump组术后cTnI水平显著低于on-pump组(P<0.05)。结论:非体外循环下行急诊冠脉搭桥能明显减轻心肌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心肌损伤 急诊 心肌肌钙蛋白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鞘内注射哇巴因及混合新斯的明的抗伤害作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曾维安 何伟雄 +2 位作者 陈祥楠 欧阳汉栋 李强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06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大鼠鞘内注射哇巴因、新斯的明以及两者混合的抗伤害作用。[方法]SD大鼠鞘内埋入导管并留置。经导管分别将哇巴因、新斯的明、哇巴因混合新斯的明注入鞘内。以甩尾反应阈值为观察指标,观察注药前后的抗伤害效应效果。[结果]... [目的]探讨大鼠鞘内注射哇巴因、新斯的明以及两者混合的抗伤害作用。[方法]SD大鼠鞘内埋入导管并留置。经导管分别将哇巴因、新斯的明、哇巴因混合新斯的明注入鞘内。以甩尾反应阈值为观察指标,观察注药前后的抗伤害效应效果。[结果]大鼠鞘内单独注射新斯的明(0.05~3μg)和哇巴因(1~5μg)产生剂量依赖性的抗伤害作用。大鼠鞘内注射哇巴因(1μg)能增强新斯的明(0.3μg)的抗伤害作用。其抗伤害作用可被鞘内注射阿托品所拈抗。[结论]大鼠鞘内注射哇巴因能增强新斯的明的抗伤害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斯的明 哇巴因 鞘内注射 抗伤害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鞘内阿米洛利和吗啡对大鼠甩尾试验作用的研究
11
作者 欧阳汉栋 李强 +1 位作者 曾维安 王培宗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1期43-46,共4页
目的:探讨大鼠鞘内注射阿米洛利、吗啡以及两者混合的抗伤害作用。方法:SD大鼠鞘内埋入导管并留置,经导管分别将阿米洛利、吗啡、阿米洛利混合吗啡注入鞘内。以甩尾反应阈值为指标,观察注药前后的抗伤害作用。结果:大鼠鞘内单独注射吗啡... 目的:探讨大鼠鞘内注射阿米洛利、吗啡以及两者混合的抗伤害作用。方法:SD大鼠鞘内埋入导管并留置,经导管分别将阿米洛利、吗啡、阿米洛利混合吗啡注入鞘内。以甩尾反应阈值为指标,观察注药前后的抗伤害作用。结果:大鼠鞘内单独注射吗啡(0.25~10μg)和阿米洛利(25~100μg)产生剂量依赖性的抗伤害作用。大鼠鞘内注射阿米洛利(50μg)增强吗啡(1μg、2μg)的抗伤害作用。鞘内预注射纳洛酮具有拮抗吗啡及吗啡混合阿米洛利的抗伤害作用。结论:大鼠鞘内注射阿米洛利存在抗伤害作用,能增强吗啡的抗伤害作用,其作用能被纳洛酮所拮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吗啡 阿米洛利 鞘内 抗伤害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芬太尼预处理对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患者心肌的保护作用
12
作者 徐忠东 何伟雄 +8 位作者 金沐 赵一凡 夏淑轩 何波 杨涛 曹德雄 彭书崚 李珏 曹铭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5期2536-2537,共2页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预处理对体外偱环冠脉搭桥(CABG)患者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24例行CABG的冠心病患者,分为瑞芬太尼预处理组(R组)和对照组(C组)。测定给药前、术毕及术后1、6、24、48h血浆肌钙蛋白(cTnI)水平。结果:各组术后cTnI...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预处理对体外偱环冠脉搭桥(CABG)患者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24例行CABG的冠心病患者,分为瑞芬太尼预处理组(R组)和对照组(C组)。测定给药前、术毕及术后1、6、24、48h血浆肌钙蛋白(cTnI)水平。结果:各组术后cTnI水平均明显增高(P<0.05)。R组术后cTnI水平显著低于C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预处理可降低CABG患者的cTnI水平,具心肌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芬太尼 心肌肌钙蛋白 体外偱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缺血预处理 心肌再灌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管内巨大肿物切除袖状吻合术困难气道管理1例
13
作者 李永春 李伟 +1 位作者 许梅曦 叶胜全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902-1902,共1页
患者男,48岁,体重73 kg,身高166 cm,11个月前受凉后咳嗽、咳痰伴发热就诊,CT示气管内肿物,未重视,此次入院复查CT,肿物大小约33 mm×22 mm,管腔明显狭窄。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示肿物距声门4.2 cm,菜花样改变,
关键词 气道管理 气管肿瘤 单肺通气 菜花样 隆突 呼吸机控制通气 物距 清醒插管 麻醉插管 麻醉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