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影像引导肝脏肿瘤热消融治疗技术临床规范化应用专家共识 被引量:18
1
作者 郑加生 范卫君 +3 位作者 胡凯文 韩玥 陆骊工 袁春旺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7年第10期1864-1869,共6页
肝脏肿瘤热消融是指通过热效应原位灭活肝脏肿瘤的局部治疗方法,包括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微波消融(microwave ablation,MWA)、冷冻消融(cryoablation,Cryo-A)、激光消融(laser ablation,LA)、超声消融(ult... 肝脏肿瘤热消融是指通过热效应原位灭活肝脏肿瘤的局部治疗方法,包括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微波消融(microwave ablation,MWA)、冷冻消融(cryoablation,Cryo-A)、激光消融(laser ablation,LA)、超声消融(ultrasound ablation,UA)等。多在影像引导下经皮穿刺实施,具有操作简便、微创、精准、疗效确切等优点,也可在腹腔镜下或开放术中完成,临床应用日益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导管消融术 外科手术 计算机辅助 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射频消融:电极的类型和消融灶的特点 被引量:8
2
作者 罗荣光 黄金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9-162,共4页
在早期,由于受射频电极周围被消融组织炭化和气化的影响,射频消融(RFA)范围小于1.8 cm,难以满足临床对实体性肿瘤RFA治疗的要求。随着RFA设备和电极的不断改进,消融范围不断扩大,更好地满足了临床上对肿瘤RFA治疗的需要,为不能或不愿外... 在早期,由于受射频电极周围被消融组织炭化和气化的影响,射频消融(RFA)范围小于1.8 cm,难以满足临床对实体性肿瘤RFA治疗的要求。随着RFA设备和电极的不断改进,消融范围不断扩大,更好地满足了临床上对肿瘤RFA治疗的需要,为不能或不愿外科手术的恶性肿瘤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手段。本文就射频电极的类型及消融灶的特点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射频消融 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表观弥散系数与腰椎间盘退变分级的相关性 被引量:20
3
作者 张娅 陈建宇 +2 位作者 蒋新华 蔡兆熙 刘珍珍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264-1267,共4页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髓核弥散能力与其退变程度、解剖水平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慢性下腰痛患者42例,行腰椎MRI,扫描序列为矢状位T1W、T2W及轴位T2W、DTI,椎间盘按Pfirrmann分级。测量不同退变分级及不同解剖水平各椎间盘髓核相...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髓核弥散能力与其退变程度、解剖水平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慢性下腰痛患者42例,行腰椎MRI,扫描序列为矢状位T1W、T2W及轴位T2W、DTI,椎间盘按Pfirrmann分级。测量不同退变分级及不同解剖水平各椎间盘髓核相对ADC值并进行比较,分析椎间盘退变分级、解剖水平与ADC值的相关性。结果 210个椎间盘(L1-2~L5-S1各42个),Pfirrmann分级Ⅱ~Ⅴ级分别为73个、95个、38个、4个。所有椎间盘相对ADC值平均为0.45±0.10,Ⅱ~Ⅴ级分别为0.48±0.08、0.45±0.10、0.42±0.09、0.23±0.15;L1-2~L5-S1分别为0.44±0.08、0.45±0.08、0.45±0.10、0.45±0.11、0.45±0.12。不同退变分级椎间盘的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两比较,除Ⅲ级与Ⅳ级两组总体无差异(P〉0.05)外,其他各级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间盘ADC值与Pfirrmann退变分级具有相关性(r=-0.25,P〈0.05)。结论 DTI可定量评价椎间盘退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间盘退变 扩散磁共振成像 表观弥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髋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MRI诊断 被引量:9
4
作者 程少容 阳昱恒 +3 位作者 孙志强 王鹰 曾晓华 张伶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208-1210,共3页
目的:探讨髋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MRI表现。方法:对8例髋关节PVNS患者行常规MRI检查,结合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8例MRI均显示滑膜不同程度肿胀、增厚以及关节间隙软组织肿胀,增生的滑膜组织于T1WI上呈等信号~低信... 目的:探讨髋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MRI表现。方法:对8例髋关节PVNS患者行常规MRI检查,结合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8例MRI均显示滑膜不同程度肿胀、增厚以及关节间隙软组织肿胀,增生的滑膜组织于T1WI上呈等信号~低信号,T2WI上呈低信号夹杂混杂信号。结论:PVNS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MRI可显示病变的范围和程度,能准确反映关节内外受侵情况,对本病的临床诊治具有较高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 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癌咽后淋巴结转移的最大短径标准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李贻卓 李华雨 +5 位作者 秦志勇 崔春艳 谢传淼 伍尧泮 张嵘 吴沛宏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989-992,共4页
目的探讨鼻咽癌咽后淋巴结转移的最大短径诊断标准。方法回顾性分析817例初诊鼻咽癌患者的影像资料和临床资料。将有咽后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按淋巴结的最大短径分组,分别以5mm和6mm为标准。分析以5mm和6mm为标准的2组间的总体生存率(OS),... 目的探讨鼻咽癌咽后淋巴结转移的最大短径诊断标准。方法回顾性分析817例初诊鼻咽癌患者的影像资料和临床资料。将有咽后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按淋巴结的最大短径分组,分别以5mm和6mm为标准。分析以5mm和6mm为标准的2组间的总体生存率(OS),无远处转移生存率(DMFS)和无局部复发生存率(LRFS)的差异性。结果当以5mm为标准时,两组OS、DMFS、LRF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当以6mm为标准时,OS和DMFS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S:P<0.001;DMFS:P=0.001),LRFS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80)。多因素分析显示咽后淋巴结转移的OS、DMFS、LRFS均不是鼻咽癌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以≥6mm为诊断鼻咽癌咽后淋巴结转移的标准更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磁共振成像 淋巴结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