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丙泊酚镇静辅助硬膜外麻醉对患者心理应激的影响 被引量:13
1
作者 莫晓飞 梁慧明 +3 位作者 肖艳红 文依 袁毅 靳三庆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498-1502,共5页
目的探讨丙泊酚镇静辅助硬膜外麻醉对患者心理应激的影响。方法60例在硬膜外麻醉下择期行回肠造口关闭术患者,通过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镇静组(P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30例。镇静组静脉给予丙泊酚负荷剂量0.6 mg·kg^(-1)·min^(-... 目的探讨丙泊酚镇静辅助硬膜外麻醉对患者心理应激的影响。方法60例在硬膜外麻醉下择期行回肠造口关闭术患者,通过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镇静组(P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30例。镇静组静脉给予丙泊酚负荷剂量0.6 mg·kg^(-1)·min^(-1),警觉/镇静(OAA/S)评分达2~3分时调整为维持量3 mg·kg^(-1)·h^(-1),手术结束时停用丙泊酚;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使用状态焦虑量表(SAI)于术前1 d和术后第1天分别评定患者术前和术中焦虑程度;记录入室安静5 min(T_0)、椎管内穿刺时(T_1)、穿刺完成平卧位时(T_2)、给静脉药后20(T_3)、40(T_4)、60(T_5)s、手术开始后2(T_6)、4(T_7)、6(T_8)、8(T_9)、10(T_(10))、40(T_(11))min患者的MBP、HR、SpO_2、OAA/S评分以及脑功能状态指标:小波指数(WLi)、焦虑指数(ANXi)、舒适指数(CFi)和疼痛指数(Pi)。用视觉模拟量表(VAS)于术后第1天调查患者的麻醉满意度。测定麻醉前和术毕血清皮质醇浓度,计算△皮质醇浓度=麻醉前皮质醇浓度-术毕皮质醇浓度。结果两组患者术前SA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镇静组患者术中SAI较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镇静组患者T_6~T_(10)时间点的MBP、HR、SpO_2和T_6~T_(11)时间点的OAA/S、WLi、ANXi、CFi、Pi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其余时间点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镇静组患者对麻醉的满意度较高(Z=2.07,P<0.05)。镇静组患者△皮质醇浓度为正值,说明患者皮质醇浓度术毕较麻醉前低,而对照组患者△皮质醇浓度为负值,说明患者皮质醇浓度术毕较麻醉前高,两组间△皮质醇浓度有统计学差异(t=4.75,P<0.01)。结论硬膜外麻醉时辅以丙泊酚镇静与单纯硬膜外麻醉相比,能够降低患者的心理和生理应激,明显缓解患者焦虑情绪,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及对麻醉的满意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麻醉 镇静 心理应激 皮质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槿皮乙酸诱导脑胶质瘤细胞株U87阻滞于M期并发生凋亡 被引量:5
2
作者 何露 温创宇 +3 位作者 王慧慧 杨湘玲 刘焕亮 李中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574-1578,共5页
目的:通过研究土槿皮乙酸对脑胶质瘤细胞株U87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探讨土槿皮乙酸对脑胶质瘤的潜在应用价值。方法:用不同浓度土槿皮乙酸处理U87细胞,并于不同时点观察细胞形态改变;采用MTS法对U87细胞进行细胞活力测定;采用流式细胞术和W... 目的:通过研究土槿皮乙酸对脑胶质瘤细胞株U87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探讨土槿皮乙酸对脑胶质瘤的潜在应用价值。方法:用不同浓度土槿皮乙酸处理U87细胞,并于不同时点观察细胞形态改变;采用MTS法对U87细胞进行细胞活力测定;采用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土槿皮乙酸对细胞周期的影响;采用Annexin V/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利用Western blot法检测caspase通路相关蛋白(cleaved PARP、caspase-3、procaspase-9和caspase-8)的变化情况。结果:土槿皮乙酸明显抑制脑胶质瘤U87细胞的活力,能使细胞阻滞于M期,并通过caspase通路诱导细胞发生凋亡。结论:土槿皮乙酸能使脑胶质瘤细胞株U87细胞阻滞于M期,并诱导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胶质瘤 土槿皮乙酸 细胞周期 细胞活力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TCGA数据库分析miR-196b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临床表达特征并探索miR-196b的体外抗5-FU作用 被引量:7
3
作者 车佳 黄兰兰 +2 位作者 娄琼 杨湘玲 刘焕亮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52-157,共6页
目的:研究微小RNA(miR)-196b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探讨过表达miR-196b的结直肠癌细胞对5-氟尿嘧啶(5-FU)的敏感性。方法:在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公共数据库下载结直肠癌患者miRNA测序数据及其... 目的:研究微小RNA(miR)-196b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探讨过表达miR-196b的结直肠癌细胞对5-氟尿嘧啶(5-FU)的敏感性。方法:在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公共数据库下载结直肠癌患者miRNA测序数据及其对应的临床病理资料,运用SPSS 17.0分析miR-196b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表达水平以及临床特征;采用瞬时转染的方法在人结直肠癌HCT116细胞中过表达miR-196b,并用MTS法分析过表达miR-196b的细胞对5-FU药物敏感性的变化。结果:miR-196b高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相关(P<0.05),与年龄和性别等无相关性。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是直肠癌患者生存的独立影响因子(P<0.05),miR-196b的表达水平与患者生存状况无关。过表达miR-196b的HCT116细胞在不同浓度的5-FU作用下,细胞存活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miR-196b可能是结直肠癌患者肿瘤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的分子标志物,并可降低结直肠癌细胞对5-FU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癌症基因组图谱 微小RNA-196b 5-氟尿嘧啶 抗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噬菌体肽库序贯筛选组织因子靶向肽 被引量:2
4
作者 梁绮雯 饶本强 +2 位作者 许希 肖刚 汪建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429-2432,共4页
目的:建立一种高效的筛选跨膜受体靶向肽的噬菌体展示新方法,据此筛选出组织因子(TF)高亲和力靶向肽。方法:分别以纯化TF蛋白和具有TF高特异性表达的结直肠癌细胞株HT-29为靶标,用噬菌体七肽库进行序贯筛选(受体-细胞序贯筛选法,STRCA法... 目的:建立一种高效的筛选跨膜受体靶向肽的噬菌体展示新方法,据此筛选出组织因子(TF)高亲和力靶向肽。方法:分别以纯化TF蛋白和具有TF高特异性表达的结直肠癌细胞株HT-29为靶标,用噬菌体七肽库进行序贯筛选(受体-细胞序贯筛选法,STRCA法),ELISA初步鉴定噬菌体克隆对HT-29亲和力。对噬菌体克隆进行测序,利用竞争抑制ELISA比较各合成肽的TF结合力。重复实验检测筛选结果的可靠性。结果:经过5轮筛选,与TF结合的噬菌体得到了富集,回收率由(2.25×10-4)%增加到(1.32×10-2)%;ELISA结果显示30个克隆中,阳性率为76.7%。噬菌体测序结果中,4种合成肽(分别命名为A、B、C、D肽)中A肽序列重复率为23.3%(7/30),B肽为23.3%(7/30),C肽为26.7%(8/30),D肽为10.0%(3/30);E肽为A、B肽合成的复合靶向肽。经竞争抑制ELISA比较5种肽的TF亲和力,其IC50分别为3.25 nmol/L、6.72 mol/L、3.24×103 mol/L、2.08×102 mol/L和45.77 mol/L。重复实验所获得的阳性噬菌体克隆序列与第1次实验相比,重复率为33.3%。结论:STRCA法是一种理想的筛选跨膜受体靶向肽方法,采用该法获得的TF靶向肽对TF具有高度的亲和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因子 噬菌体展示技术 跨膜受体 筛选 靶向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诱导人iPS细胞向肾脏细胞定向分化的实验研究
5
作者 黄佳卉 牛鑫 +4 位作者 胡斌 周树敏 李青 郭尚春 汪泱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957-961,共5页
目的探讨人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体外定向分化为肾脏细胞的方法,为应用干细胞进行肾脏再生治疗奠定实验基础。方法以正常人iPS细胞为实验对象,运用生肾因子活化素A(Activin-A)、骨形成蛋白7(BMP7)、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hVEGF)、碱性成... 目的探讨人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体外定向分化为肾脏细胞的方法,为应用干细胞进行肾脏再生治疗奠定实验基础。方法以正常人iPS细胞为实验对象,运用生肾因子活化素A(Activin-A)、骨形成蛋白7(BMP7)、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h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锂盐、维甲酸(RA)等细胞因子联合肾脏上皮细胞培养液对iPS进行定向诱导肾脏细胞分化,分别于诱导后第14、21和28日,细胞免疫荧光染色及Real-Time PCR检测肾脏发育相关蛋白Brachyury(Bry)、Paired box gene 2(Pax2)、水通道蛋白1(AQP1)和E-钙粘素(E-cad)蛋白及mRNA的表达水平,RT-PCR检测分化各阶段多能性基因Nanog和OCT4的表达水平。结果诱导培养液分别诱导14、21和28 d后,细胞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发现;分化后的细胞分别表达Bry、Pax2、AQP1和E-cad蛋白,而在未分化的iPS细胞中未见表达。Real-Time PCR结果显示:诱导后细胞中Bry、Pax2、AQP1、E-cad mRNA的表达分别较未分化的iPS细胞上调了4、30、37和25倍(P<0.05),分化各阶段多能性基因OCT4和Nanog的表达水平逐渐下调(P<0.05)。结论细胞因子联合肾脏上皮细胞培养液可有效诱导人iPS细胞定向分化为肾脏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 分化 诱导性多能干细胞 肾脏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