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蛋白质组学检测结直肠腺瘤及早期恶变患者血清的差异蛋白质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6
1
作者 吴晓滨 彭俊生 +7 位作者 李初俊 王辉 杜艳平 杨祖立 向军 胡坤华 刘炜 黎明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98-1103,共6页
目的:通过比较分析结直肠腺瘤及早期恶变患者血清蛋白质的表达差异,寻找结直肠癌早期诊断的血清标记物。方法:建立结直肠腺瘤及腺瘤早期恶变患者血清蛋白双向电泳图谱,比较分析差异蛋白质斑点,切取酶解行MALDI-TOF/TOF质谱分析鉴定。结... 目的:通过比较分析结直肠腺瘤及早期恶变患者血清蛋白质的表达差异,寻找结直肠癌早期诊断的血清标记物。方法:建立结直肠腺瘤及腺瘤早期恶变患者血清蛋白双向电泳图谱,比较分析差异蛋白质斑点,切取酶解行MALDI-TOF/TOF质谱分析鉴定。结果:成功建立结直肠腺瘤及早期恶变患者血清蛋白双向电泳图谱,其平均蛋白质点分别为1672±73和1732±46,早期恶变组表达差异大于1.5倍的蛋白质斑点有28个,其中15个下调,13个上升;质谱分析鉴定出23个蛋白质,鉴定率达82.14%;合并重复鉴定的蛋白质,共获得的差异蛋白13种,其中8种为上调蛋白,5种为下调蛋白,分为6类,包括蛋白酶抑制剂、补体系统、免疫球蛋白、角质素、信号转导蛋白及未知蛋白。结论:蛋白质组学技术能灵敏分析结直肠腺瘤及早期恶变患者血清蛋白质的异常改变,本研究鉴定的蛋白质可能成为结直肠癌早期诊断的血清肿瘤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腺瘤 结直肠腺癌 蛋白质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