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虚拟化身在神经性厌食症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胡雨婷 陈苗 +4 位作者 李月 秦建星 程龙 徐勇 武颖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4-59,共6页
虚拟化身具备真实性、沉浸性和可视化等优势,将其应用于神经性厌食症评估和治疗的研究逐年增加。在评估方面,主要有虚拟化身版体型评估量表、是-否任务及其变式、调整的方法和虚拟圆柱体技术的运用;在治疗方面,主要有基于暴露疗法、身... 虚拟化身具备真实性、沉浸性和可视化等优势,将其应用于神经性厌食症评估和治疗的研究逐年增加。在评估方面,主要有虚拟化身版体型评估量表、是-否任务及其变式、调整的方法和虚拟圆柱体技术的运用;在治疗方面,主要有基于暴露疗法、身体转换错觉、身体知觉/注意训练和自我赋权的干预方法,以及新的潜在干预方法。总体来看,目前运用虚拟化身技术围绕神经性厌食症展开的研究还处于初期阶段,仍存在很大的研究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 虚拟化身 神经性厌食 饮食与进食障碍 躯体变形障碍 心理测定学 心理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微精神病综合征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研究进展
2
作者 李月 赵文涛 +3 位作者 王骁 刘志芬 徐勇 刘莎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75-380,共6页
轻微精神病综合征(attenuated psychosis syndrome,APS)是指具有高度精神病风险的临床障碍。该时期患者通常表现出多维度神经认知和社会认知功能受损。APS患者认知功能损害与额叶、颞叶及皮质下脑区的结构和功能异常有关。目前主要使用... 轻微精神病综合征(attenuated psychosis syndrome,APS)是指具有高度精神病风险的临床障碍。该时期患者通常表现出多维度神经认知和社会认知功能受损。APS患者认知功能损害与额叶、颞叶及皮质下脑区的结构和功能异常有关。目前主要使用药物治疗、心理治疗、营养治疗和计算机认知训练提升APS患者的认知功能。未来可综合利用脑影像、电生理、分子影像等技术,深入探究APS认知功能损害神经病理机制,并结合计算机、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开发新型认知功能干预程序,以期实现APS精准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微精神病综合征 认知功能损害 神经认知 社会认知 脑机制 治疗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性抑郁障碍患者自杀意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4
3
作者 董佳妮 毕波 孔令韬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461-465,共5页
目的探讨重性抑郁障碍患者中自杀意念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使用贝克自杀意念量表(Beck scale for suicidal ideation,SSI)对155例重性抑郁障碍患者评估有无自杀意念,并使用自制的一般资料调查问卷收集人口学资料,使用17项汉密尔... 目的探讨重性抑郁障碍患者中自杀意念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使用贝克自杀意念量表(Beck scale for suicidal ideation,SSI)对155例重性抑郁障碍患者评估有无自杀意念,并使用自制的一般资料调查问卷收集人口学资料,使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17)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对患者进行自杀意念影响因素的评估。结果 重性抑郁障碍患者自杀意念的发生率为49.7%(77/155),有自杀未遂史的患者为17.4%(27/155)。相对于非汉族患者,汉族患者自杀意念更强(P<0.05);相对于无自杀未遂史患者,有自杀未遂史患者自杀意念更强(P<0.05);与无自杀意念组比较,有自杀意念患者的HAMD总分、焦虑/躯体化因子分、认知障碍因子分、阻滞因子分更高(P<0.05)。路径分析结果表明,抑郁(β=0.22,P<0.01)、自杀未遂史(β=0.41,P<0.01)和疑病(β=-0.21,P<0.01)对自杀意念具有直接预测作用,焦虑(β=0.08,P<0.01)和疑病(β=0.07,P<0.01)皆通过抑郁对自杀意念起间接作用。Bootstrap BC中介效应检验显示,抑郁在焦虑对自杀意念的影响中起完全中介作用,在疑病对自杀意念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 重性抑郁障碍患者自杀意念的发生率较高,有自杀未遂史和抑郁情绪严重程度是自杀意念主要的危险因素,在自杀预防工作中要多关注有自杀未遂史和严重抑郁情绪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性抑郁障碍 自杀未遂 自杀意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