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高度近视患者LASEK术中运用丝裂霉素C预防Haze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祁勇军 郑晖 +1 位作者 郑晓硕 林雅娜 《眼科新进展》 CAS 2007年第7期535-537,共3页
目的研究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repithelial keratomileusis,LASEK)术中使用体积分数0.02%丝裂霉素C(mitomycin C,MMC)预防Haze反应措施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进行LASEK手术的近视患者100例,以右眼为实验组,左眼... 目的研究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repithelial keratomileusis,LASEK)术中使用体积分数0.02%丝裂霉素C(mitomycin C,MMC)预防Haze反应措施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进行LASEK手术的近视患者100例,以右眼为实验组,左眼为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LASEK手术,实验组在激光角膜切削完毕后立即将浸透了体积分数0.02%MMC溶液的6mm直径滤纸片覆盖在角膜基质床上,持续12s,充分冲洗角膜,复位角膜上皮,配戴-1.0D角膜接触镜。随访观察12个月。结果术后12个月内,对照组出现0.5~1级Haze15例,2级以上Haze4例;实验组出现0.5~1级Haze5例,未出现2级以上Haz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角膜上皮的愈复时间、疼痛反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LASEK术中使用体积分数0.02%MMC处理角膜切削面,可以有效预防LASEK术后Haze增生,提高LASEK术后的远期效果,使用简单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 丝裂霉素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靶向纳米基因载体制备及体外细胞磁共振成像
2
作者 庞鹏飞 李冰 +5 位作者 毛军杰 周斌 胡晓俊 张永裕 敖峰 单鸿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463-1469,共7页
目的探讨靶向纳米基因载体单链神经节苷脂抗体-聚乙二醇-聚乙烯亚胺-超顺磁性氧化铁(scAbGD2-PEGg-PEI-SPION)转染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BMSCs)的可行性、效率及体外细胞MR显像能力。方法合成scAbGD2-PEG-g-PEI-SPION后,采用凝胶阻滞实... 目的探讨靶向纳米基因载体单链神经节苷脂抗体-聚乙二醇-聚乙烯亚胺-超顺磁性氧化铁(scAbGD2-PEGg-PEI-SPION)转染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BMSCs)的可行性、效率及体外细胞MR显像能力。方法合成scAbGD2-PEG-g-PEI-SPION后,采用凝胶阻滞实验评估其复合外源性基因的能力;动态光散射法测量scAbGD2-PEG-g-PEI-SPION/pDNA纳米复合物的粒径大小及表面电位;体外细胞毒性实验检测其对hBMSCs的细胞毒性。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scAbGD2-PEG-g-PEI-SPION靶向转染hBMSCs的效率,并设置PEG-g-PEI-SPION组、cAbGD2-PEG-g-PEI-SPION组、抗体竞争抑制(scAbGD2-PEG-g-PEI-SPION+free AbGD2)组和同型抗体(scAbIgG2a-PEG-g-PEI-SPION)组,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及普鲁士蓝染色观察hBMSCs对纳米复合物的摄入。通过体外细胞MR扫描验证scAbGD2-PEG-g-PEI-SPION的MR成像功能。结果 scAbGD2-PEG-g-PEI-SPION细胞毒性小,复合外源性基因后能够形成稳定的纳米复合物,粒径80~100nm。在相同的N/P比值下,scAbGD2-PEG-g-PEI-SPION组的转染率明显高于其他组(P<0.001)。N/P=20时,靶向组具有最高转染率[(59.60±4.50)%]。同时,scAbGD2-PEG-g-PEI-SPION中的SPION可有效标记hBMSCs,在MR T2/T2*加权图像上呈低信号。结论 scAbGD2-PEG-g-PEI-SPION是一种MRI可视的、可有效转染hBMSCs的靶向纳米基因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 间充质干细胞 磁共振成像 靶向基因载体 纳米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