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DRG分组肿瘤相关疾病患者医院感染的资源消耗分析
1
作者 陈淡芬 陈玲 边壮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47-952,共6页
目的基于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评估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的医疗资源消耗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2022年某院肿瘤中心出院患者病历资料,比较医院感染组和非医院感染组平均住院日数和次均住院费用等指标的差异。结果共纳入10674例... 目的基于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评估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的医疗资源消耗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2022年某院肿瘤中心出院患者病历资料,比较医院感染组和非医院感染组平均住院日数和次均住院费用等指标的差异。结果共纳入10674例病例,其中医院感染组217例(2.03%)。医院感染组患者次均住院费用[5.10(2.38,8.43)万元VS 1.16(0.74,2.04)万元]和平均住院日数[25(13,40)d VS 6(4,11)d]均高于非医院感染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最常见的感染诊断为血流感染和肺部感染,分别占23.96%、22.58%。RC19(恶性增生性疾病放射治疗)、RU12[恶性增生性疾病的支持性治疗(住院日数7~29 d)]和RB19(急性白血病高剂量化学治疗和/或其他治疗)这三个DRG组中,医院感染组患者次均住院费用和平均住院日数均较非医院感染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DRG评估可有效识别医院感染防控重点人群,有助于实施精准化感染防控策略,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和相关医疗资源消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 肿瘤 医院感染 资源消耗 DR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265所医疗机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管理状况与指标调查 被引量:3
2
作者 陈家劲 钟振锋 +12 位作者 王诗韵 黄婷 陈淑贤 朱晨 李轶男 彭莉利 莫元春 陈敏珊 林伟青 曲秀娟 于芳 李致兴 孙树梅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99-1507,共9页
目的评估广东省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管理和指标状况,为推动区域内病原学送检质量改进提供方向和决策依据。方法通过网络问卷调查和系统报送方式,调查广东省21个地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的管理状况,信息系统... 目的评估广东省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管理和指标状况,为推动区域内病原学送检质量改进提供方向和决策依据。方法通过网络问卷调查和系统报送方式,调查广东省21个地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的管理状况,信息系统功能以及病原学送检率指标信息。分别于2023年7月15日—8月8日对哨点监测医疗机构进行基线调查,11月7—30日启动非哨点监测医疗机构基线调查,2024年1月15—30日完成所有医疗机构指标信息调查。结果共调查265所医疗机构,三级医疗机构在成立专项工作小组(83.98%)、制定专项行动改进方案(79.01%)、建立病原学送检率管理制度(91.71%)、制定管理考核方案(76.80%)的比率均高于二级医疗机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级医疗机构在具备各项信息系统功能的比例上均高于二级医疗机构(均P<0.05)。三级医疗机构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61.07%)及医院感染诊断相关病原学送检率(88.00%)均高于二级医疗机构(均P<0.05)。不同类型医疗机构中,妇幼保健院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高于其他类型医疗机构,其他专科医院医院感染诊断相关病原学送检率最高,中医院联合使用重点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最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三级医疗机构在管理策略及信息化建设方面比二级医疗机构更具有优势,二级医疗机构需要更多指导与支持。专项行动应加强对不同等级及类型医疗机构病原学送检率指标的监测与分析,更有效提升质量改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原学送检 抗菌药物 横断面调查 医院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