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7N9禽流感病毒跨种间传播及其感染人气道黏膜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
作者 郭妍蓉 谈思怡 +7 位作者 林宇静 刘曦 郑晓滨 乔永康 Tan Kai Sen 王德云 张评浒 严彦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39-149,共11页
H7N9型禽流感是一种新型的禽流感,2013年2月底在我国长三角地区率先暴发感染人的疫情。人感染的H7N9禽流感是由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经呼吸道传播。由于种属屏障,禽流感病毒只在偶然的情况下可以感染人,且目前尚... H7N9型禽流感是一种新型的禽流感,2013年2月底在我国长三角地区率先暴发感染人的疫情。人感染的H7N9禽流感是由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经呼吸道传播。由于种属屏障,禽流感病毒只在偶然的情况下可以感染人,且目前尚未发现H7N9禽流感病毒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确切证据。然而,H7N9禽流感已成为一种持续的公共卫生威胁,截至目前,中国已暴发了6次H7N9禽流感疫情,向WHO报告的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病例已有1567例,其中615例死亡。在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人体的过程中,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首当其冲,在病毒传播和感染过程中起关键作用。H7N9禽流感病毒如何跨越种属屏障造成人的感染,以及禽流感病毒感染宿主而导致的黏膜损伤诱发的免疫应答的分子机制,是该综述探讨的主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7N9禽流感病毒 跨种间传播 气道上皮细胞 免疫应答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病并发糖尿病住院患者的营养风险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22
2
作者 罗小青 段思雨 +5 位作者 林铭钰 邓珣 刘碧芬 黎连 唐慧雯 丁立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1期42-46,共5页
目的分析结核病并发糖尿病住院患者的营养风险及其影响因素,为早期营养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收集2018年4月1日至2019年8月31日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感染病防治中心诊断为结核病并发糖尿病的住院患者179例,排除并发恶性肿... 目的分析结核病并发糖尿病住院患者的营养风险及其影响因素,为早期营养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收集2018年4月1日至2019年8月31日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感染病防治中心诊断为结核病并发糖尿病的住院患者179例,排除并发恶性肿瘤9例、妊娠1例,最终纳入169例。收集患者临床相关资料,包括患者性别、年龄、并发症、结核病诊断类型、患者类型、结核分枝杆菌检出情况、病程、抗结核治疗时间、住院天数、营养风险筛查表2002(NRS 2002)评分、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B)、空腹血糖(FBS)、糖化血红蛋白(GHB)、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预后营养指数(PNI)和体质量,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核病并发糖尿病患者发生营养风险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根据NRS 2002评分结果,35例患者评分≥3分被纳入有营养风险组,134例评分<3分被纳入无营养风险组,营养风险发生率为20.71%(35/169)。影响营养风险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程≥1个月是营养风险发生的危险因素[OR(95%CI)=6.003(1.662~21.688)];而白蛋白是营养风险发生的保护因素[OR(95%CI)=0.876(0.815~0.942)],即白蛋白越高,营养风险发生率越低。结论结核病并发糖尿病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为20.71%。营养风险的发生与病程和白蛋白相关,病程≥1个月营养风险发生率显著升高,而白蛋白与营养风险发生率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糖尿病 共病现象 营养障碍 营养风险筛查 因素分析 统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