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细支气管腺瘤的临床病理及CT特征分析
1
作者 彭佳 钟文强 +1 位作者 李坤炜 张亚琴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340-1348,共9页
目的:探讨细支气管腺瘤(BA)的临床、CT及病理特征。方法:对22例经病理证实的病例的临床、CT及病理学表现进行回顾和分析。结果:22例BA中19例术前胸部CT可检出病灶。19例中实性型5例、磨玻璃型12例、囊腔型2例。男8例、女11例,年龄36~82(... 目的:探讨细支气管腺瘤(BA)的临床、CT及病理特征。方法:对22例经病理证实的病例的临床、CT及病理学表现进行回顾和分析。结果:22例BA中19例术前胸部CT可检出病灶。19例中实性型5例、磨玻璃型12例、囊腔型2例。男8例、女11例,年龄36~82(60±12)岁。15例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呼吸道症状。BA均位于胸膜下区。19例BA病灶直径(9.24±1.22)mm,CT值为(-373.74±62.92)HU,形状不规则15例,边界模糊10例,分叶征3例,毛刺征或钙化1例,空泡征4例,胸膜凹陷征6例,异常空气支气管征8例,异常血管征10例。8例BA患者接受术前随访,2例直径增长速率为1~1.49mm/年,5例随访BA的体积倍增时间(VDT)为(1063±272)天。22例中有10例同时合并肺癌。12例术中冰冻提及BA。BA病灶显示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NapsinA、CK7表达100%,Ki-67为1%~2%。结论:BA患者临床症状不典型,影像表现多样,临床极易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支气管 腺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oland综合征多层螺旋CT影像解剖学分析及鉴别 被引量:2
2
作者 叶茜 彭洋 +3 位作者 唐广磊 叶州 李瑞希 关键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22-526,共5页
目的探讨Poland综合征的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r tomography,MSCT)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2014年10月至2022年1月9例Poland综合征患者(男8例、女1例)临床及影像资料,分析其CT特征。患者年龄18~83岁,中位年龄37(27,56)... 目的探讨Poland综合征的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r tomography,MSCT)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2014年10月至2022年1月9例Poland综合征患者(男8例、女1例)临床及影像资料,分析其CT特征。患者年龄18~83岁,中位年龄37(27,56)岁,平均(42±20)岁;1例因明显胸廓异常就诊,余8例为胸部CT检查时偶然发现。结果9例均为单侧发病(右侧5例、左侧4例),均有患侧胸小肌缺如,胸壁软组织变薄、塌陷,均无同侧短指或/和并指畸形;胸大肌发育不良7例,完全缺如2例。MSCT表现为原胸肌区域未见正常的肌肉组织密度灶,仅有轻度下陷的均匀低密度脂肪组织,胸壁皮肤连续。重组图像表现为患侧胸部稍下陷,两侧乳头位置不对称,对侧胸壁形态正常。其中1例复杂胸廓畸形CT表现为胸壁多重畸形,包括左侧胸大肌发育不良、胸小肌与前锯肌缺如、骨性胸廓塌陷以及第3、4肋与乳头发育不良,胸壁皮下软组织变薄,心右偏。结论Poland综合征的CT表现具有特征性,可通过MSCT横轴位图像结合重组图像逐层观察胸壁肌肉及骨的发育解剖,明确诊断该病并作出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AND综合征 先天畸形 胸壁异常 胸大肌发育不良 MS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