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灯盏生脉胶囊配合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影响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
作者 甄君 林子玲 +2 位作者 李振东 欧建英 朱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7期1-3,共3页
目的观察灯盏生脉胶囊配合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8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均按常规治疗,并行康复训练,观察组同时给予灯盏生脉胶囊。治... 目的观察灯盏生脉胶囊配合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8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均按常规治疗,并行康复训练,观察组同时给予灯盏生脉胶囊。治疗前后各组分别接受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定,判断疗效。结果患者治疗后Fugl-Meyer、神经功能缺损和Barthel指数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但观察组治疗后的Fugl-Meyer、Barthel指数上升更明显,神经功能缺损下降更显著,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的显效率(70%)、总有效率(95%)明显高于对照组(45%,75%)(P<0.05)。结论灯盏生脉胶囊配合康复训练能有效促进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减少病残率,缩短病程,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灯盏生脉胶囊 康复 功能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对脑卒中后抑郁康复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林子玲 甄君 李范强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8期59-60,共2页
目的探讨针刺抗抑郁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抑郁症状及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4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针刺抗抑郁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单盲方法,治疗组在常规脑卒中治疗基础上给予针刺神庭、气海等抗抑郁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常规... 目的探讨针刺抗抑郁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抑郁症状及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4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针刺抗抑郁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单盲方法,治疗组在常规脑卒中治疗基础上给予针刺神庭、气海等抗抑郁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抑郁症状及神经功能康复的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无论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欧洲卒中评分标准(ESS)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变化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抗抑郁治疗不但有利于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抑郁症状的康复,也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康复,是脑卒中后抑郁的有效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抑郁 针刺治疗 康复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复训练联合心理干预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甄君 郑蓉 +1 位作者 周绍辉 耿建红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22期29-30,共2页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联合心理干预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 78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脑卒中药物治疗与康复训练,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观察8周。于治疗前与治疗第4周末、第8周...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联合心理干预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 78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脑卒中药物治疗与康复训练,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观察8周。于治疗前与治疗第4周末、第8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改良的Barthel指数(MBI)评定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HAMD、M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4周末、第8周末,研究组的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第8周末的MB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训练联合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抑郁症状,促进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抑郁 康复 心理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阶段式康复护理在促进颅脑外伤患者术后功能恢复中的作用 被引量:6
4
作者 李秀云 李范强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20期143-144,共2页
目的探究阶段式康复护理在促进颅脑外伤患者术后功能恢复中的作用。方法 62例行颅脑外伤手术患者,按照术后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阶段式康复护理。比较... 目的探究阶段式康复护理在促进颅脑外伤患者术后功能恢复中的作用。方法 62例行颅脑外伤手术患者,按照术后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阶段式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1个月后,观察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上肢及下肢Fugl-Meye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5.6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阶段式康复护理应用于颅脑外伤患者术后护理干预中,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神经功能和运动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段式康复护理 颅脑外伤 神经功能 肢体运动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血通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5
作者 甄君 李静 +2 位作者 姚晓黎 刘汉伟 徐晓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19期25-26,共2页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与对照组(44例),治疗组予疏血通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照组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与对照组(44例),治疗组予疏血通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照组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改善情况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后的NIHS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7%,常规对照组为6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能够促进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康复、减少致残率、提高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疏血通注射液 依达拉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配合运动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林子玲 罗文基 郭永谊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25期234-235,共2页
目的比较针灸配合运动疗法与运动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远、近期疗效。方法 5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仅接受运动疗法,观察组接受针灸治疗及运动疗法。每组患者接受4周的治疗,对患者治疗前、后及3个月后的下肢日常活... 目的比较针灸配合运动疗法与运动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远、近期疗效。方法 5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仅接受运动疗法,观察组接受针灸治疗及运动疗法。每组患者接受4周的治疗,对患者治疗前、后及3个月后的下肢日常活动能力及患膝疼痛程度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症状均有减轻,但观察组在缓解疼痛、改善下肢功能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疗效可以持续至少3个月(P<0.05)。结论针灸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可获得满意而稳定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运动疗法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纯味觉障碍与丘脑腔隙性脑梗死 被引量:3
7
作者 寇丽 麦卫华 +1 位作者 林子玲 韩蓉蓉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23期60-61,共2页
目的分析丘脑腔隙性脑梗死与味觉障碍之间的关系。方法对7例主诉味觉障碍的患者进行临床检查、味觉检查及头MRI检查。结果 7例患者味觉检查均表现一侧味觉(甜、咸、酸、苦)消失,头MRI均证实丘脑腹内侧下部有腔隙性梗死灶,病灶位于味觉... 目的分析丘脑腔隙性脑梗死与味觉障碍之间的关系。方法对7例主诉味觉障碍的患者进行临床检查、味觉检查及头MRI检查。结果 7例患者味觉检查均表现一侧味觉(甜、咸、酸、苦)消失,头MRI均证实丘脑腹内侧下部有腔隙性梗死灶,病灶位于味觉缺失对侧2例,病灶位于味觉缺失同侧5例。结论 (1)临床上重视单纯性味觉障碍的症状与查体,结合头MRI检查,可以确诊;(2)本文多数病例证实了味觉传导路具有同侧上行的特点,即从孤束核发出的味觉二级纤维在同侧脑干网状结构内上行到达丘脑腹侧后内核小细胞群(VPMpc);(3)头MRI冠状位的检查异证实VPMpc病变的部位及程度;(4)丘脑腔隙性脑梗死导致的单纯味觉障碍有可恢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味觉障碍 丘脑腔隙性脑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纽曼保健系统模式护理和常规护理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8
8
作者 李秀云 李范强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第12期143-145,155,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对比患者的不同临床表现,探讨对比纽曼保健系统模式护理和常规护理在高血压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患者11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 目的通过观察对比患者的不同临床表现,探讨对比纽曼保健系统模式护理和常规护理在高血压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患者11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为55例,其中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纽曼保健系统模式,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数据。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组内比较显示护理后均较治疗前更低,两组比较显示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观察组显著较对照组要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依从性,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常规护理,纽曼保健系统模式护理应用于高血压患者的效果更为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压水平,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和增强患者护理依从性等方面均表现出明显优势,因而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纽曼保健系统模式护理 常规护理 高血压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