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靶向纳米基因载体制备及体外细胞磁共振成像
1
作者 庞鹏飞 李冰 +5 位作者 毛军杰 周斌 胡晓俊 张永裕 敖峰 单鸿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463-1469,共7页
目的探讨靶向纳米基因载体单链神经节苷脂抗体-聚乙二醇-聚乙烯亚胺-超顺磁性氧化铁(scAbGD2-PEGg-PEI-SPION)转染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BMSCs)的可行性、效率及体外细胞MR显像能力。方法合成scAbGD2-PEG-g-PEI-SPION后,采用凝胶阻滞实... 目的探讨靶向纳米基因载体单链神经节苷脂抗体-聚乙二醇-聚乙烯亚胺-超顺磁性氧化铁(scAbGD2-PEGg-PEI-SPION)转染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BMSCs)的可行性、效率及体外细胞MR显像能力。方法合成scAbGD2-PEG-g-PEI-SPION后,采用凝胶阻滞实验评估其复合外源性基因的能力;动态光散射法测量scAbGD2-PEG-g-PEI-SPION/pDNA纳米复合物的粒径大小及表面电位;体外细胞毒性实验检测其对hBMSCs的细胞毒性。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scAbGD2-PEG-g-PEI-SPION靶向转染hBMSCs的效率,并设置PEG-g-PEI-SPION组、cAbGD2-PEG-g-PEI-SPION组、抗体竞争抑制(scAbGD2-PEG-g-PEI-SPION+free AbGD2)组和同型抗体(scAbIgG2a-PEG-g-PEI-SPION)组,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及普鲁士蓝染色观察hBMSCs对纳米复合物的摄入。通过体外细胞MR扫描验证scAbGD2-PEG-g-PEI-SPION的MR成像功能。结果 scAbGD2-PEG-g-PEI-SPION细胞毒性小,复合外源性基因后能够形成稳定的纳米复合物,粒径80~100nm。在相同的N/P比值下,scAbGD2-PEG-g-PEI-SPION组的转染率明显高于其他组(P<0.001)。N/P=20时,靶向组具有最高转染率[(59.60±4.50)%]。同时,scAbGD2-PEG-g-PEI-SPION中的SPION可有效标记hBMSCs,在MR T2/T2*加权图像上呈低信号。结论 scAbGD2-PEG-g-PEI-SPION是一种MRI可视的、可有效转染hBMSCs的靶向纳米基因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 间充质干细胞 磁共振成像 靶向基因载体 纳米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