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通用型脊髓打击器的研制与脊髓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9
1
作者 黄霖 唐勇 +6 位作者 杨睿 史玉朋 贺晓玉 叶记超 刘鹄 吴燕峰 沈慧勇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9期688-693,I0002,共7页
目的:研制一种通用型脊髓打击器,并评估其制作脊髓分级挫伤动物模型的稳定性。方法:依据重物坠落致伤原理,设计一种通用型脊髓打击器;将50只SD大鼠,分为3个实验组和1个对照组,实验组应用该打击器以质量为20g的打击棒在不同高度实施打击:... 目的:研制一种通用型脊髓打击器,并评估其制作脊髓分级挫伤动物模型的稳定性。方法:依据重物坠落致伤原理,设计一种通用型脊髓打击器;将50只SD大鼠,分为3个实验组和1个对照组,实验组应用该打击器以质量为20g的打击棒在不同高度实施打击:12.5mm组(A组,n=12),25mm组(B组,n=12),50mm组(C组,n=14),对照组仅行椎板切除,不打击(n=12),分别于术前、术后第2天、1周至6周进行大鼠BBB运动评分,方差分析比较各组各时间点的BBB评分;术后1周和6周取材行组织学观察,用Photoshop CS软件直方图命令处理连续切片中最大受损面积的图像,计算大鼠脊髓最大受损面积比;对BBB评分与大鼠脊髓最大受损面积比进行相关分析。取4只国产家猪,应用该打击器以50g×150mm打击能量打击后制备胸髓半侧挫伤模型,于术前、术后第2天和第7天行改良Tarlov分级法评价猪后肢功能,并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通用型脊髓打击器能够准确定点、定高打击制作动物脊髓损伤模型。大鼠分级脊髓挫伤模型在各个时间点上BBB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在术后1周后肢功能有不同程度恢复,而C组至术后6周均无明显恢复,对照组无功能障碍。大鼠和猪脊髓组织学表现均为以打击震中为中心的离心纵向损伤。大鼠脊髓最大受损面积比在各损伤组组内齐同、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脊髓最大受损面积比与BBB评分呈密切负相关关系(r=0.89807,P<0.001)。猪脊髓半侧挫伤后Tarlov分级法评价显示为中重度损伤。结论:研制的通用型脊髓打击器可成功建立不同损伤程度、稳定性高的大鼠急性脊髓挫伤模型,并可用于建立猪脊髓挫伤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动物 疾病模型 致伤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T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被引量:3
2
作者 吴燕峰 王鹏 +3 位作者 唐勇 黄霖 杨睿 沈慧勇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4期291-294,共4页
目的:探讨利用T载体完成大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PCR)产物克隆的可行性。方法:提取大鼠脑组织总RNA,利用M-MLV逆转录酶及oligo-dT引物逆转录合成cDNA第一条链,再利用exTaq酶及BDNF上、下... 目的:探讨利用T载体完成大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PCR)产物克隆的可行性。方法:提取大鼠脑组织总RNA,利用M-MLV逆转录酶及oligo-dT引物逆转录合成cDNA第一条链,再利用exTaq酶及BDNF上、下游引物扩增出BDNFcDNA,最后利用BufferⅠ连接液将BDNF基因克隆入T载体用于测序及下一步克隆。结果:成功构建了BDNF基因T载体,经双脱氧链终止法测序证实为大鼠BDNF基因。结论:利用T载体克隆BDNF基因PCR产物简便、快捷,成功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T载体 基因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