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中海贫血患儿血清特异性PRA影响脐血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能力的观察 被引量:7
1
作者 翁文骏 方建培 +5 位作者 吴燕峰 肖露露 徐宏贵 包蓉 魏菁 许吕宏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200-2204,共5页
目的:探讨反复输血地中海贫血患儿血清中特异性群体反应性抗体(PRA)对脐血造血干/祖细胞增殖、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1×105脐血单个核细胞(MNC)与实验血清(健康儿童AB血清50μL、PRA血清0μL、50μL、100μL)、补体联合孵育后... 目的:探讨反复输血地中海贫血患儿血清中特异性群体反应性抗体(PRA)对脐血造血干/祖细胞增殖、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1×105脐血单个核细胞(MNC)与实验血清(健康儿童AB血清50μL、PRA血清0μL、50μL、100μL)、补体联合孵育后半固体集落培养,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并计数第7d、第14d总集落数和各种集落数。结果:脐血造血干/祖细胞受PRA血清作用后,在半固体集落培养第7d,总集落数、CFU-GM分别为A组88.20±9.41、79.00±11.39和B组88.60±9.12、79.20±10.44,显著高于C组20.60±7.39、15.20±4.66和D组4.00±2.05、1.40±0.51,P<0.01;其余各组的各种集落数两两比较,差异无显著(P>0.05)。A组与E组比较:两组的各种集落数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在半固体集落培养第14d,总集落数、CFU-GM分别为A组216.00±31.10、117.40±24.80和B组213.20±31.06、116.00±19.75,显著高于C组97.80±14.43、32.80±8.10和D组31.40±13.41、8.40±4.30,P<0.01;第14dCFU-GEMM分别为A组45.60±8.51和B组42.60±7.03,显著高于C组20.80±6.96和D组7.80±6.06,P<0.05;第14dBFU-MK分别为A组12.80±4.42、B组11.00±2.74,显著高于D组1.00±0.55,P<0.05;B组第14dCFU-E17.20±4.03显著高于D组5.60±2.87,P<0.05。A组与E组比较:两组的各种集落数比较差异均无显著(P>0.05)。PRA血清量与各种集落数目之间的Kendall相关分析:PRA血清量与第7d的总集落数及CFU-GM、第14d的总集落数、CFU-GM、CFU-GEMM、BFU-E、BFU-MK呈负相关(tau-b分别为-0.793、-0.849、-0.808、-0.804、-0.645、-0.674、-0.624,P<0.01;与第14dCFU-MK呈负相关(tau-b为-0.466,P<0.05)。结论:特异性PRA对脐血造血干/祖细胞的增殖、分化能力具有抑制作用;在一定浓度下其抑制作用与PRA剂量有相关性:PRA剂量越大,抑制作用越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血 造血干细胞 地中海贫血 群体反应性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骨髓及脐血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大量扩增及建库的质量控制 被引量:3
2
作者 吴燕峰 包蓉 +4 位作者 张绪超 周敦华 梁舜华 方建培 黄绍良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1-3,共3页
目的:研究人骨髓和脐血间充质干细胞(MSC)的体外培养特性及建立细胞库的可行性。方法:Ficoll离心剂法分离人骨髓及脐血来源单个核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并大量扩增,观察细胞生长特性,流式细胞术检测MSC表面分子标志物表达情况。结果:骨髓样... 目的:研究人骨髓和脐血间充质干细胞(MSC)的体外培养特性及建立细胞库的可行性。方法:Ficoll离心剂法分离人骨髓及脐血来源单个核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并大量扩增,观察细胞生长特性,流式细胞术检测MSC表面分子标志物表达情况。结果:骨髓样本比脐血标本的MSC更易于体外短期培养扩增,骨髓样本(5×106)体外培养2周约获得MSC3×107~1.2×108,成功率达100%,而脐血样本的MSC较难培养,成功率低(12.9%),细胞数扩增有限。对冻存复苏前后的细胞进行流式细胞术检测提示MSC表面标志物CD29、CD44、CD59、CD90、CD105、CD166等均阳性表达,造血细胞标志物CD34、CD14和CD45为阴性表达,提示MSC对本室的冻存复苏程序耐受能力较好,可获得复苏后扩增培养。结论:本研究表明对成人骨髓MSC建库的条件较成熟,获得成功培养的MSC分子表型在冻存复苏前后无明显改变。而脐血来源的MSC培养条件有待改善方能提高MSC培养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质干细胞 骨髓 胎血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T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被引量:3
3
作者 吴燕峰 王鹏 +3 位作者 唐勇 黄霖 杨睿 沈慧勇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4期291-294,共4页
目的:探讨利用T载体完成大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PCR)产物克隆的可行性。方法:提取大鼠脑组织总RNA,利用M-MLV逆转录酶及oligo-dT引物逆转录合成cDNA第一条链,再利用exTaq酶及BDNF上、下... 目的:探讨利用T载体完成大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PCR)产物克隆的可行性。方法:提取大鼠脑组织总RNA,利用M-MLV逆转录酶及oligo-dT引物逆转录合成cDNA第一条链,再利用exTaq酶及BDNF上、下游引物扩增出BDNFcDNA,最后利用BufferⅠ连接液将BDNF基因克隆入T载体用于测序及下一步克隆。结果:成功构建了BDNF基因T载体,经双脱氧链终止法测序证实为大鼠BDNF基因。结论:利用T载体克隆BDNF基因PCR产物简便、快捷,成功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T载体 基因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BDNF基因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的构建与鉴定 被引量:2
4
作者 王鹏 吴燕峰 +4 位作者 黄文林 唐勇 黄霖 杨睿 沈慧勇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35-139,共5页
【目的】构建携带大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neurotrophicfactor,BDNF)目的基因的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并初步检测其体外表达目的基因的能力。【方法】提取大鼠脑组织总RNA,使用RT-PCR方法扩增BDNF目的基因并将其克隆入pMD18... 【目的】构建携带大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neurotrophicfactor,BDNF)目的基因的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并初步检测其体外表达目的基因的能力。【方法】提取大鼠脑组织总RNA,使用RT-PCR方法扩增BDNF目的基因并将其克隆入pMD18-TSimple载体测序,将测序完全正确的BDNF目的基因克隆入pShuttle2中,然后利用体外连接法将BDNF目的基因克隆入Adeno-XTM腺病毒骨架中,LipofectamineTM2000法转染HEK293细胞包装携带BDNF目的基因的重组腺病毒,少量提取重组腺病毒DNA检测证实为复制缺陷型BDNF基因重组腺病毒后大量扩增,蛋白电泳及Westernblot法初步检测BDNF目的基因在HEK293细胞中的表达。【结果】成功构建了携带大鼠BDNF目的基因的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并证实其在HEK293细胞中可高水平表达BDNF目的基因。【结论】利用体外连接法可方便、快捷地构建携带BDNF目的基因的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并可在体外高水平表达表达其所携带的目的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基因重组 腺病毒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