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疝修补的新型材料
被引量:
21
1
作者
陈双
杨斌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12期1123-1124,共2页
关键词
疝修补
EPTFE
聚酯
腹腔内
补片
聚丙烯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Nyhus后入路修补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
6
2
作者
杨斌
张育超
+1 位作者
赖东明
陈双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12期1135-1136,共2页
目的 探讨Nyhus后入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 方法 2001年8月~2007年2月,行182例Nyhus后入路疝修补术,包括Ⅱ型34例,Ⅲ型116例,Ⅳ型32例.由腹直肌后直接进入腹膜前间隙,利用髂耻束和耻骨梳韧带作间断缝合或用单层网片修补. 结果 手...
目的 探讨Nyhus后入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 方法 2001年8月~2007年2月,行182例Nyhus后入路疝修补术,包括Ⅱ型34例,Ⅲ型116例,Ⅳ型32例.由腹直肌后直接进入腹膜前间隙,利用髂耻束和耻骨梳韧带作间断缝合或用单层网片修补. 结果 手术时间(38.3±13.8)min (23~96 min),术后住院时间(2.6±0.8)d (1~9 d).术后2~24 h下床活动.2例阴囊积液,3例急性尿潴留,均治愈.手术后切口无红肿、渗液,术后伤口仅有轻微疼痛,均未使用镇痛药.全部病例随访2~40个月,平均19个月,无明显的腹股沟区不适及异物感,复发1例. 结论 采用Nyhus后入路进行腹股沟疝修补安全、可靠,操作简单,并发症少,费用低,是治疗成人斜疝、直疝、股疝,特别是复发疝、巨大或复杂疝、嵌顿性疝合并肠梗阻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疝
疝修补术
Nyhus后入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VEGF-C及MMP-7影响中低位直肠癌预后相关因素的评价
3
作者
周军
姚亚楠
+4 位作者
陈双
杨斌
杨祖立
吴小剑
汪建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905-1908,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及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表达与中低位直肠癌淋巴转移、静脉侵润和分化程度等预后影响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测定85例中低位直肠癌组织、癌旁组织和13例正常直肠组织...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及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表达与中低位直肠癌淋巴转移、静脉侵润和分化程度等预后影响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测定85例中低位直肠癌组织、癌旁组织和13例正常直肠组织中VEGF-C和MMP-7的表达水平。结果:VEGF-CmRNA表达在中低位直肠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之间差异显著(P<0.01)。MMP-7和VEGF-CmRNA与肿瘤病理分期、分化程度和生存率密切相关(P<0.05),DukesB期以上的中低位直肠癌组织中,两类因子的表达显著高于淋巴转移阴性者(P<0.01)。MMP-7与静脉侵润及远处转移呈正相关。结论:VEGF-CmRNA和MMP-7的表达水平是影响中低位直肠癌预后相关因素的重要指标,高表达与中低位直肠癌肿的静脉侵润和淋巴转移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内皮生长因子
基质金属蛋白酶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疝修补的新型材料
被引量:
21
1
作者
陈双
杨斌
机构
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胃肠胰外科
华南地区疝
外科
治疗培训中心
出处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12期1123-1124,共2页
关键词
疝修补
EPTFE
聚酯
腹腔内
补片
聚丙烯网
分类号
R656.2 [医药卫生—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Nyhus后入路修补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
6
2
作者
杨斌
张育超
赖东明
陈双
机构
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胃肠胰外科
华南地区疝
外科
治疗培训中心
出处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12期1135-1136,共2页
文摘
目的 探讨Nyhus后入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 方法 2001年8月~2007年2月,行182例Nyhus后入路疝修补术,包括Ⅱ型34例,Ⅲ型116例,Ⅳ型32例.由腹直肌后直接进入腹膜前间隙,利用髂耻束和耻骨梳韧带作间断缝合或用单层网片修补. 结果 手术时间(38.3±13.8)min (23~96 min),术后住院时间(2.6±0.8)d (1~9 d).术后2~24 h下床活动.2例阴囊积液,3例急性尿潴留,均治愈.手术后切口无红肿、渗液,术后伤口仅有轻微疼痛,均未使用镇痛药.全部病例随访2~40个月,平均19个月,无明显的腹股沟区不适及异物感,复发1例. 结论 采用Nyhus后入路进行腹股沟疝修补安全、可靠,操作简单,并发症少,费用低,是治疗成人斜疝、直疝、股疝,特别是复发疝、巨大或复杂疝、嵌顿性疝合并肠梗阻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
腹股沟疝
疝修补术
Nyhus后入路
Keywords
Inguinal hernia
Herniorrhaphy
Nyhus posterior preperitoneal approach
分类号
R656.2 [医药卫生—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VEGF-C及MMP-7影响中低位直肠癌预后相关因素的评价
3
作者
周军
姚亚楠
陈双
杨斌
杨祖立
吴小剑
汪建平
机构
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胃肠胰外科
中山大学
附属
第一
医院
普通
外科
中山大学
附属
第六
医院
结直肠
外科
出处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905-1908,共4页
基金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资助项目(No.20020558050)
文摘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及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表达与中低位直肠癌淋巴转移、静脉侵润和分化程度等预后影响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测定85例中低位直肠癌组织、癌旁组织和13例正常直肠组织中VEGF-C和MMP-7的表达水平。结果:VEGF-CmRNA表达在中低位直肠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之间差异显著(P<0.01)。MMP-7和VEGF-CmRNA与肿瘤病理分期、分化程度和生存率密切相关(P<0.05),DukesB期以上的中低位直肠癌组织中,两类因子的表达显著高于淋巴转移阴性者(P<0.01)。MMP-7与静脉侵润及远处转移呈正相关。结论:VEGF-CmRNA和MMP-7的表达水平是影响中低位直肠癌预后相关因素的重要指标,高表达与中低位直肠癌肿的静脉侵润和淋巴转移密切相关。
关键词
直肠肿瘤
内皮生长因子
基质金属蛋白酶7
Keywords
Rectal neoplasms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7
分类号
R-735.37 [医药卫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疝修补的新型材料
陈双
杨斌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
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Nyhus后入路修补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应用
杨斌
张育超
赖东明
陈双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VEGF-C及MMP-7影响中低位直肠癌预后相关因素的评价
周军
姚亚楠
陈双
杨斌
杨祖立
吴小剑
汪建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